“……世人都以为,天海国当年之所以会遭此大劫是因为得罪了四国,可他们并不知道,天海国得罪四国的缘由。”
“他们原本发展的势头正盛,另外三大氏族虽然心里极不舒服,但碍于天机楼的纵容,只敢偶尔使些绊子。”
“眼见除了三大氏族之外,即刻将有第四股势力在塞外兴起,当时氏族的老族长的确动过歪念头,他筹划联系其他两族的理事人,一同向天机楼施压。”
“塞外有三个氏族已经够了,我们可以帮助天机楼管理好塞外,这是老族长准备好的说词,也是老族长的诚意,即便已经走到了如今的地步,他仍旧对天机楼忠诚。”
用「忠诚」去形容一名六境的强者,本身就带着一种嘲弄,他们是这个世上最强大的至强者,是凌驾于芸芸众生之上的存在,所以他们理应不需要忠诚于任何人,只需要为自己而活。
闻潮生说道:
“从你的描述中不难看出,老族长最后一定没有这么做。”
马枣笑道:
“老族长若是做了,今日拓跋氏族便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不过这人,有多大的屁股就穿多大的裤衩,不是谁都能担得起这齐天鸿运,随着天海国的建立,天海氏族成为了唯一一个可以不受约束,可以随意与四国合作的塞外氏族,这种「独宠」也让天海的掌权者变得无比桀骜,忘乎所以。”
“来年到了向天机楼供奉的日子时,天海氏族没有任何准备,天海王如同往常依旧沉迷于穷奢极侈之中,那年,由天海到天机楼的只有一封信,信上留下了「陛下龙体欠安,来日登门拜访」十二字。”
“天海亡族,就是从这十二字开始的。”
马枣讲述故事的方式比较巧妙,他没有去花费口舌详述天海亡国的细节,而是告诉二人,当初天海亡国的本质是因为多么不起眼的一件小事。
“那十二个字过后,天海氏族便发现,他们做什么事情都极为不顺,原来风生水起的氏族,很快便开始处处碰壁,天海氏族来时的路走得太顺,再加上他们又正处于最为得意的阶段,自然无法忍受。”
马枣说到这里,给了闻潮生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后者也的确明白这样的感受,那时候的天海王族,便像是一头闯入了笼中的猛兽,往哪儿走都是死路。
“所以这群并不聪明的人,最后选择了无差别使用暴力去解决问题。”
“而有些问题虽然短时间内可以使用暴力解决,但势必会遗留下一些比较隐晦的「后遗症」。”
闻潮生渐渐明白了,天海是怎么在不知不觉之间就这样得罪了四国的王族,最后被四国联合讨伐,灭国亡族。
表面上看上去,天海之难是四国的手笔,实际上却是天机楼的策划,在无人注意的角落里,它借了四国的刀,去灭了天海的人。
“可惜,他们不知进退,否则如今绝不该是这个下场。”
闻潮生不解:
“天机楼有这么大的能量,方方面面都能控制到位?”
马枣徐徐斟茶。
“大与不大,你们一路体会应该要比我深。”
“若只是虚张声势,如何能够吓到三大氏族?”
“不过,氏族发展壮大到如今,已经有了几个甲子的底蕴,也见证了无数兴盛起伏,我们虽兴起于天机楼之手,却做了太多年的奴仆……或许,我们连奴仆也算不上,只能叫做傀儡。”
“但没人会愿意当一辈子的傀儡,更不会有人愿意自己的子孙后代世世为奴。”
“拓跋氏族一直都在等一个机会,而现在,这个机会出现了。”
闻潮生认真道:
“你所说的这个机会,不会就是我吧?”
马枣仰头,长长吁出一口气。
“不是,但与你有关。”
“其实到现在,我们有许多事情也不了解,关于天机楼,关于你……你们之间有着很微妙的联系,我们也搞不懂为什么天机楼如此重视你,但这个问题以后自然会有答案的。”
“而我口中的机会,是齐国。”
“天机楼让拓跋氏族想方设法跟齐国建立盟友关系,本质上是想要搅动塞外的风云,掀起战争。”
“所有人都知道,骄傲的齐国人不可能会选择与塞外氏族成为盟友,即便真的成为了盟友,那也只是一纸空谈,齐国人有句话,叫做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哪怕有着合约,彼此之间必然会有强烈的防范。”
“而这一次,老族长交给我们的任务很简单,也很困难,他要求我们不惜一切代价与齐国建立真正的盟友关系。”
闻潮生问道:
“怎么才算真正的盟友?”
马枣:
“有难必帮。”
闻潮生闻言笑了起来,马枣也笑了起来。
“你看,光是说一说,你都觉得荒谬。”
闻潮生回道:
“天下四国之间已有大动作,齐国眼下恐怕不是一个适合成为盟国的国家。”
“在玉楼罗,我得知了贺兰氏族那边的情报,齐国在东部的战况很激烈,也很惨烈。”
“你们选择在这个时候跟齐国成为盟友,成功了反而是一件麻烦事,一旦齐国败于燕赵之手,回头你们就会受到清算。”
马枣:
“我们知道风险,氏族走到如今,很少会做赌博的行为,这一次,选择权不在我们。”
“不过还好,这一次的赌博风险很高,但收益也很大。”
“其实换位想想,三大氏族开战,就算拓跋成为了最后的赢家,我们遍体鳞伤,拖着最后的残躯苟延残喘,又能维持多久的风光呢?”
“这么多年来,拓跋氏族在塞外结了多少的仇家,外人想都不敢想,届时如果天机楼要扶持新的势力,那拓跋氏族就是砧板上的鱼肉,完全没有反抗和自保的能力了。”
“延续了一百多年的氏族荣光就此断绝。”
“老族长和我们氏族中的核心成员绝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