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换了之后,被审核了!)
(明天的单休没有了,悲伤中!)
“首长果然是慧眼如炬,明察秋毫。”听到张国强的问话,陆诚由衷的赞叹一句。
“您判断的完全正确,我们之前已经通过广播行动,与77集团军取得了联系,他们的机关和部分直属分队,正困守在崇州附近。”
随即,他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根据他们反馈的情况,以及我们自身的无人机远距离勘察分析,以成都为核心的城市圈,由于其末世前极度密集的人口和高度集中的产业,导致了如今尸潮的规模达到了一个极为恐怖的程度。”
“除了这几千万的普通感染者,变异体的种类繁多,进化速度也非常惊人。”
“77集团军的残余各部,虽然英勇奋战,但他们的处境非常不乐观,建立的幸存者基地也岌岌可危。”
“在远程通讯中,他们已经多次向我们发出了紧急支援的请求。”
他指了指屏幕上的图像,继续说道:“因此,打通入川通道,南下支援77集团军,救助巴蜀之地的数百万幸存同胞,是我们84集团军当前最为紧迫和重要的任务之一。”
“而183旅主力进入陇南,正是此战略的第一步。”
“原来如此,成都平原的人口基数,确实是个天大的麻烦。”张国强面色沉重的点了点头。
作为高层人物,他非常清楚成都经济圈以及四川庞大的人口规模,在末世背景下,会变成怎样的人间地狱。
因为这样的场景,他之前在京津冀地区,已经见识过了。
那样规模的尸潮,的确不是末世后损失惨重,补给困难的残余部队能够轻易应对的。
84集团军选择此时南下入川,既是履行人民军队的使命,无疑也会面临一场充满风险和挑战的硬仗。
张国强思维缜密,立刻联想到其他方向:“你们84集团军,不可能将全部力量都压在南线一个方向上。其他方向上的部署和战略打算是什么?甘肃全域,乃至对整个西北和中原的辐射,你们是如何规划的?”
在陆诚的示意下,旁边一位作战参谋立刻在旁边的大屏幕上,调出了一幅标注了当前敌我态势的甘肃省及周边区域电子地图。
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箭头和符号,清晰的标示出各支部队的部署和进攻方向。
陆诚拿起一根激光笔,红色的光点落在哈达铺的位置。
“首长,各位同志,请看地图,正如我刚才所说,目前183旅主力部队的战略目标,就是沿着宕昌县-武都区-广元市的方向,逐步开辟入川通道。”
“等他们站稳脚跟之后,189旅会跟进支援,分别沿梓潼和江油两条线路,左右夹击绵阳,然后在此立足,以攻略成都平原。”
在介绍过程中,陆诚只是蜻蜓点水般提了一下189旅,毕竟这支部队还没有真正落地,不宜说的太多。
说完之后,激光点随即向上移动,落到定西市的位置。
“在南线的东侧翼,由张兴平参谋长指挥的182旅余部,以及配属给他们的183旅合成二营,目前已经全面进入定西市境内,展开清剿作战。”
“他们的任务是,在肃清定西市的威胁后,挥师向东,依次收复天水、平凉、庆阳等重要城市,最终目标是进入陕西关中平原。”
说着,陆诚的激光点指向了陕西方向:“关中平原同样人口密集,偏偏当地驻军极少,情况同样很不乐观,这里也是我们的另一处战略重心。”
紧接着,激光点迅速移向了甘肃省的北部和西部。
“至于其他方向,我们也做出了全面的部署和安排。”
光点首先落在兰州以北:“186旅所部已经沿河西走廊北上,他们的近期目标是收复金昌、张掖等河西重镇,肃清兰新走廊甘肃段的威胁。”
“远期目标,则是继续向西推进,最终与仍在坚持战斗的76集团军所属第62合成旅,在酒泉-嘉峪关地区完成会师,重新连接起内地与新疆的陆上通道。”
光点接着回到兰州附近,画了一个圈。
“而185旅所部,则主要负责以兰州为核心,攻略扫清周边区域的残余威胁,包括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以及东北方向的白银市等地。”
“完成甘肃中部区域的巩固任务后,185旅将在白银市地区进行集结和全面休整”
“补充物资装备之后,他们将东出甘肃,进入宁夏回族自治区,着手收复银川、中卫等地,寻找76集团军第17合成旅、第149合成旅、雪枫特战旅等部队。”
(特战旅按照末世爆发前的状况算,近期的大动作不做考虑!)
陆诚的汇报清晰且全面,展现出了一幅以甘肃为根基,四面出击,打通通道,联络友军,收复失地的宏大战略画卷。
至于84集团军编制内,已经预先定下番号为合成第164旅和合成第165旅的两支新生力量,因为目前还只存在于规划图纸上,连个影子都还没有,陆诚便识趣的没有在此时提及。
代表团的成员们,包括见多识广的张国强和心思缜密的周劲松,都默默的盯着地图,陷入了思考之中。
良久,张国强从沉思中回过神,目光投向了站在侧前方负责解说陆诚:“很不错,部署得当,要点清晰,非常有章法。”
他虽然不懂具体的排兵布阵,却具有非凡的眼界,能够看得出战略的好坏。
“对了。”说完之后,张国强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目光中带着询问之意:“青海方向呢,我刚刚怎么没有听到啊?”
“难不成,你们看不上那片地方?”他指了指地图上的区域,难得的开了个小玩笑。
这次,不等陆诚回答,站在他身旁的何志刚上前半步,接过了话头。
“首长,青海方面我们也是有所考量的。”他示意作战参谋放大了青海的地图。
“在之前的多次远程侦察和情报搜集行动中,我们确认了一个情况,76集团军的机关和直属分队,在病毒爆发初期,遭受了灭顶之灾。”
他的用词,让张国强等人微微一惊。
“根据后期广播行动的中的联络,幸存的人员在混乱中集结,然后向西转移,已经抵达了格尔木。”
“首长,请您看这里。”何志刚的手指指向格尔木周边:“这里不仅是76集团军合成第56旅的常驻基地,还拥有空军的场站、规模可观的防空部队,以及沿青藏线分布的兵站网络。”
“那里还有联勤保障部队的库区,储备有大量的物资装备,具备很强的独立保障和支撑能力。”
“我们认为,青海省地广人稀,将这几方面的力量整合起来,足以控制局面了。”
最后,他回到了己方的战略规划上:“至于我们84集团军,等以后腾出手来,完全可以与格尔木方面的兄弟部队,形成东西对进的态势,收复湟水谷地的西宁城市圈。”
张国强一边听,一边缓缓点着头,神情很是认真。
听完解释,他还是忍不住追问了一句:“他们机关的情况,真的那么严重吗?”
何志刚的脸上露出一抹苦笑:“病毒爆发时,76集团军的领导机关,似乎正在召开一个规模不小的会议,可能还包括了直属队的部分主官,所以……”
后面的话他没有继续说出来,代表团的众人都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就在这时,周劲松低声提醒道:“首长,183旅部队,要发起进攻了。”
闻言,大家的注意力全都被吸引,纷纷抬起头,目光转向了正中间的主屏幕。
哈达铺镇东面的一片相对平坦的空地,已经被改造成了野战直升机起降场。
画面中,可以看到数十架直升机整齐的排列着,地勤人员穿着醒目的荧光背心,做完了最后的检查。
旋翼已经启动,带起了地面上的尘土草屑,形成一片弥漫的烟尘。
在其他分屏幕显示的区域,可以看到地面部队也在同步行动。
战士们动作迅捷的登上一辆辆作战车辆,排气管冒出淡淡的黑烟。
打头的几辆08轮式步战车,在导调员指引下,已经缓缓起步,驶向了宕昌县的方向。
很快,起降场上的直升机群纷纷拔地而起。
它们升空后迅速调整位置,开始编组成攻击队形。
随着镜头拉近,给了直升机编队一个特写。
一直紧盯着屏幕,极为严肃认真的周劲松,表情瞬间凝固了。
他的身体下意识的前倾,想要看得更清楚一些。
随即,他使劲揉了揉眼睛,又反复眨眼数次,才终于确定自己没有看错。
张国强发现了周劲松不同寻常的举动,他转过头,关切的问道:“劲松,你这是怎么了,有什么不对劲吗?”
周劲松收回目光,转向张国强:“首长,没事了,刚刚一时间忘记了84集团军这边装备体系有些特殊,拥有部分外军装备。突然看到这么多的黑鹰直升机同时出现,有些失态了。”
当年虽然引进过一批S-70,但数量有限,年代也很久远了。
如此大规模的纯血黑鹰出现在一个合成旅的突击梯队中,确实是极其罕见的景象。
闻言,张国强点点头,重新将目光投回屏幕,关注着部队的动向。
周劲松紧盯着屏幕,目光重点落在了驾驶舱的三联式风挡设计和机舱两侧的舱门机枪上。
飞行状态下,看不清旋翼桨叶,这两处特征,无疑是区分黑鹰和直-20最容易的地方。
过了半晌,周劲松还是忍不住发问:“陆首长,冒昧请教一下,我看你们使用的这些黑鹰直升机,应该是比较早期的型号吧?”
听到问话,陆诚略显惊奇的看了周劲松一眼,对于他能认出具体型号感到有些意外。
“周上校好眼力,没错,我们装备的这批,主要是Uh-60A,的确是比较老的型号了。”
得到确认,周劲松心中的疑问更盛:“据我所知,咱们国家自行研发的直-20通用直升机,无论是在飞行性能、航电系统、高原适应性,都已经全面超越了黑鹰。”
“而且,直-20还衍生出了武装型号,适应性非常广,为什么你们仍然选择大规模使用老旧的黑鹰呢?”
不止是他,代表团的其他人也很困惑,拥有更先进,更自主装备的情况下,为何还要倚重这些老家伙?
看着周劲松脸上不解的神情,陆诚笑了笑:“其实,原因并不复杂,归根结底就是需求决定选择。”
“你刚才提到直-20的优势,完全正确,它的设计思路,是为了适配我们国家最新构建的现代化,信息化联合作战体系。”
“但是,请大家看看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战场环境?”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这不是国家间的正规战争,没有清晰的战线,没有固定的后方。”
“我们的敌人,是无穷无尽,毫无理智的感染者,它们散布在城镇、乡村、田野、山林每一个角落,我们的作战形式,更多的是清剿、巡逻、救援、护送,是长时间,低强度的治安战和生存战。”
陆诚向前一步,用激光笔点着屏幕上黑鹰直升机两侧显眼的舱门机枪。
“在这种环境下,我们拥有足够多的专用武装直升机,它们提供了强大的爆发性火力,用于清除聚集的尸群或者坚固障碍。”
“但是,武装直升机的留空时间、弹药基数是有限的,成本也高昂,它们无法全程为每一支巡逻队,每一个运输车队,每一次救援行动提供不间断的火力掩护。”
“而我们恰恰需要的是这种持续性的,伴随性的压制火力。”
“当直升机在未知地点悬停索降或机降时,当救援队伍在复杂城区艰难推进时,当车队在漫长公路上遭遇突袭时,两侧的舱门机枪能够随时提供压制射击,其价值无可替代。”
他回过头,看着周劲松:“直-20更侧重于通过速度和体系保护,来减少暴露在敌火力下的时间,最初就没有考虑过安装舱门机枪。”
“后期虽然有一些尝试和改装,但无论是稳定性、射界还是火力持续性,都不够成熟,也没有落地。”
“所以,我看重的,就是黑鹰这套简单可靠的舱门机枪系统。”
“近几个月来的无数次战斗,无论是城市清剿,还是野外救援,都充分证明了,在这种特定环境下,这种持续性的侧向压制火力,非常非常重要。”
“我明白了,陆首长,是我想当然了,只考虑了装备本身的纸面性能和体系适配性,却忽略了最根本的实际需求。”周劲松恍然大悟。
直-20无疑是更先进的平台,是为未来高端战争准备的利器,但在末世这种近距离接触作战的环境下,黑鹰直升机的舱门机枪系统,反而成为了最务实的选择。
(这一点再不要和我杠了,没有就是没有,武警弄得那个完全是鸡肋,珠海航展出现的几款机枪,也没有枪架系统。除了武警版,全网都没有陆海空的带机枪版本的图片,想杠请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