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没有乱七八糟的事情,单纯没写完,不过写的差不多了,一点前绝对换,都放心,木麻大!)
静坐片刻,平复了内心的激动之情后,陆诚这才缓缓转过头,目光落在了身旁的付金年与何志刚身上。
两位从他微末之时便相伴左右,一路披荆斩棘的老搭档,此刻脸上也同样洋溢着难以抑制的振奋之情。
这次的任命堪称里程碑式的跨越,除了他自己之外,这两位最亲密的战友同样跟着受益。
平日里沉稳如山,喜怒不形于色的付金年,脸上虽然看不出什么,但微微急促的呼吸,还是泄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西部战区的代理政治委员,这个职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他之前的角色相比,无疑是跃上了一个全新的,更广阔的舞台。
而坐在另一侧的何志刚,同样获得了职务提升,被任命为西部战区代理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这也意味着他将直接进入战区的核心指挥层,负责作战筹划与指挥协调。
只不过,与付金年和陆诚不同,何志刚的军衔并未随之晋升,依然保持着少将衔。
这一点细微的差别,其背后缘由与末世前那场深刻影响军队架构的军事改革有着很大的关系。
军改之后,战区和军种,虽同为正大战区级单位,平起平坐,但其领导班子的构成、职务设置、职能分工却因“主战”与“主建”的核心定位差异,呈现出显着的不同。
军种之中,联勤保障部队,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军事航天部队都是副大战区级,先略过不提。
其他如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等,均为正大战区级,侧重的是“部队建设管理”。
类似于“人力资源部”和“装备保障部”,负责官兵的日常训练、思想教育、武器装备的研发列装,后勤体系的构建。
他们追求的,是部队的长期、稳定、高质量的发展。
因此,其领导班子通常是一个层级清晰,相对固定的十一人架构。
军种司令员和军种政委作为最高领导,共同负责军种全面工作,两人构成军种决策核心,对军种建设方向、重大任务部署拥有最终拍板权,均为正战区职,授予上将军衔。
其下的副职,一般为三位副司令员,分别侧重作战、训练、装备等,一位副政委,再加上单列的纪委书记、参谋长、政治工作部主任,共计七人。
这些副职均为副战区职,授予中将军衔,确保与他们所负责的专项统筹工作的职责权重相匹配。
最后是军种后勤部长,军种装备部长,均为正军职少将军衔。
这种结构稳定,分工明确的模式,更适合长期性,建设性的工作需要。
而战区则截然不同。
作为“主战”主体,其核心职能是统筹辖区内隶属不同军种的陆、海、空、火箭军等力量,开展联合作战、应对区域威胁、进行防卫作战。
它更像一个高效的“联合作战司令部”,追求的是指挥链条的扁平化、反应速度的极致化。
因此,其领导班子不设固定人数,采用了一种更具弹性的“正职+专职副职+兼职副职”的架构,以最大限度的适配瞬息万变的联合作战需求。
同时,在部门设置上也进行了大幅精简,摒弃了一切与直接作战指挥关联不大的环节。
战区司令员和战区政委,与军种正职类似,共同负责战区全面工作,但他们的焦点完全集中在作战指挥上,同样为正战区职,上将军衔,与军种正职层级一致。
专职副职方面,固定为四人,三位副司令员和一位副政委。
他们不对应具体的军种,而是按照作战指挥的不同模块进行分工,例如一位可能侧重情报与计划,一位负责火力协调与运用,一位管后勤保障衔接,副政委则专注战时政治工作和士气鼓动。
这四人均为副战区职,中将军衔。
最具特色的是兼职副职,通常为四人或六人。
他们由战区辖区内的各军种主官,例如战区陆军司令员、战区海军司令员、战区空军司令员,以及对应的政委,来兼任战区的副司令员和副政委。
这种设计的精妙之处在于,实现了“军种力量拥有者”与“战区指挥使用者”之间的无缝衔接。
军种主官进入战区领导班子,能确保战区指挥官充分了解各军种部队的特点和能力,而军种主官也能直接领会战区作战意图,更好地配合和支持作战行动。
像东部、南部、北部战区,因涉及广阔海域,设有战区海军,因此兼职副职为六人。
而西部、中部战区,主要面向内陆和核心区域,无海域防卫需求,故不设战区海军,兼职副职为四人。
何志刚此次获得的代理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职务,正是战区4位专职副职中,负责作战筹划、指挥协调的关键一员,通常由最具指挥才干的将领担任。
军种与战区在领导组成上的差异,还深刻体现在“部门设置”与“职务兼任”上,同样是是由两者“主建”与“主战”的核心职能决定的。
军种作为庞大的实体机构,内部监督至关重要,因此单独设立纪委,由纪委书记牵头,属于军种内部的常设监督机构,负责军种全领域的纪检监察工作,确保部队的纯洁性。
而战区则聚焦作战,不设内部纪委,而是由中央军委直接派驻纪检监察组,代表最高统帅部对战区指挥机构进行监督,更侧重于对作战命令执行、资源分配等进行监督,确保令行禁止。
军种因为管理幅度大,业务条线多,参谋长和政治工作部主任均为单列职务,是副战区职中将,他们分别作为司令员和政委的专职助手,一个专注军事工作的统筹落实,一个专注政治工作的组织开展,职责相对独立。
而战区则不同,它不设单列的参谋长和政治工作部主任,而是由专职副司令员和专职副政委来兼任。
例如,会指定一位专职副司令员同时兼任战区参谋长,统筹作战指挥的具体细节、计划制定和协调联络。
指定一位专职副政委同时兼任战区政治工作部主任,负责作战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舆论宣传、官兵心理疏导等。
这种兼任模式进一步压缩了指挥层级,使作战指令能够更快的传达和落实。
在保障部门上,军种设后勤部和装备部,由正军职少将担任部长,负责军种的后勤保障体系搭建和装备建设规划,符合军种“主建”中“保障先行”的需求。
而战区则不设后勤部和装备部,具体的战时后勤保障由独立的联勤保障部队负责,装备的战场维护和抢修则由各参战军种自行承担。
战区层面只需要提出需求,进行统筹协调,无需介入具体繁琐的保障事务,从而保持指挥机构的精干高效。
当然,任何制度都有其灵活性,也存在特殊情况。
比如说某位战区司令员或政委,因为资历尚浅,初上任时可能是中将军衔,但这通常是过渡性的,要不了多久,随着职责所需,便会晋升上将。
再然后,就是像陆诚他们现在这样的情况,越级提拔,因特殊需要,先给予代理职务,在实践中检验能力,待将来立下更大的功勋,或是完全胜任后,再去掉代理二字,正式转正,同时晋升相应的军衔。
所以,何志刚虽然职务提升了,但军衔依然还是少将,这既是对他能力的认可,也是一种期待和考验。
思绪收回,陆诚看着眼前的战友,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与豪情。
感受到陆诚的目光,付金年与何志刚同时从座椅上起身,然后齐刷刷的向陆诚敬了一礼:“恭喜首长!”
这声恭喜,蕴含了太多太多。
三人搭档了这么久,从最初的小股队伍,一步步走到今天,很多话早已无需明说。
两人既是在恭喜陆诚职务与军衔的晋升,同样也是在由衷的恭喜他,困扰许久的身份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作为最亲密的战友,付金年和何志刚都很清楚,身份上的见不得光,一直是陆诚内心深处最大的隐忧。
从最初,他力排众议,将第一支成建制部队的旅级番号定为183开始,他就在以一种近乎执拗的方式,竭力的想要解决身份问题。
后来,他和麾下部队在一次次的战斗中证明了自己,赢得了众多友邻部队的尊重和认同。
甚至,白胜文和张兴平从军史中寻找依据,为他们的番号做出了合乎传统的注解。
即便如此,依然未能消除陆诚内心深处的疑虑与不安。
直到今天,随着张国强宣读完任命,他心中那块悬了不知多久的巨石,才轰然落地。
见二人如此郑重,陆诚迅速起身,庄重地回了一礼。
然后,他大步走上前,分别在付金年与何志刚的肩膀上捶了一拳。
“你们两个家伙,少来这套!”陆诚笑骂一声。
“也别光恭喜我,咱们仨现在可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呸呸呸,说错了。”
“咱们现在是西部战区的顶梁柱了,以后这担子,可得一起扛。”
“再说了,没有战士们的牺牲与付出,我陆诚一个人能成什么事,这份认可,是给我们大家的。”
付金年揉了揉肩膀,脸上也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首长,话是这么说,但你是主心骨,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我们只是做了分内的事。”
何志刚更是嘿嘿一笑,神情极为豪迈:“就是,政委说得对,以后还得靠首长你带着我们,干出更大的名堂来,我就是您手中的一杆枪,保证指哪打哪。”
追随陆诚是他们刻在骨子里的信条,但能够共享荣耀,谁又能不喜欢呢!
说着说着,几人不由得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闲谈几句后,付金年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
他沉吟片刻,还是将心中的顾虑说了出来:“首长,组织上认可了咱们,为咱们提升了职务,也晋升了军衔,这确实是天大的好事,可是系统那边认不认,只怕还不好说。”
闻言,陆诚耳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
光顾着为组织认可和身份的解决高兴,竟然把这茬给忘了。
刚获得系统之时,授予他的初始军衔,仅仅是少尉,与他当时的副科级身份严重不相符。
按照末世前的惯例,地方上的乡科级干部对应部队上的营级军官。
正常来说,作为副科级的乡镇武装部长,他至少应该是副营级,也就是少校军衔。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系统授予的军衔,并不与现实完全挂钩。
现实世界中,他已经被正式任命为西部战区代理司令员,中将军衔。
这在人类的组织体系内,已经是极高的认可。
可系统会如何看待这次晋升,他也心里没底。
是会同步更新他的系统军衔,解锁更高权限的装备,更多的军兵种?
还是依旧我行我素,维持原有的军衔等级。
再或者,仅仅按照它自己的逻辑进行微调?
甚至,会不会因为这次的跨越,而产生不可预知的反应?
如果系统不认可这次现实中的晋升,那么对他来说,其意义将大打折扣。
想到这里,陆诚的心中变的有些焦躁。
他之前的期盼,可不仅仅是现实中的提升,更是系统权限升级后,可能带来的巨大红利,难道要落空了吗?
“不行,必须立刻搞清楚。”陆诚心中暗暗思忖。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对付金年和何志刚说道:“老付提醒得对,这是个关键问题,你们先坐,我需要确认一下。”
付金年和何志刚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凝重。
他们两人作为系统出品的高级生化人将领,可太清楚这位爷的操行了,顽固不化都算是说轻了。
上次陆诚能说服系统,将最新的试验装备,以及小规模试装的武器添加进去,可以说殊为不易。
这一次,沟通的结果会如何,谁也说不清楚。
陆诚并不知道他们心中的想法,自顾自的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集中注意力,在心中默默呼唤起来:“系统,你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