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五大方位,也正是刺牛之前所感知到——当那位黑刀男子初次动手时,他只来得及做出反应,幻出五道极速移动的幻影,准备避开锋芒。那是他所能达到的极限速度,几乎是心念一动,身影便已然抵达远处——几乎接近瞬移的程度!
即便如此!
哪怕他的速度已经达到了那种极致层次,竟一次都没有逃过黑刀男子那一剑!
画面继续流转着,快速跳跃如潮汐翻涌,根本来不及细细分辨每一招每式的变化与轨迹。直到最后一幕定格在张恒脑海中的那一刻,他才发现自己几乎忘了呼吸。
黑刀男子的身影已经不见,整个场景寂静无声,只剩下五团猩红无比、仍在缓缓蔓延开来的血泊,静静地洒落在地上。
而刺牛的尸首,则正躺在五团血迹的中心位置。
它的躯体保持着一种奇异的平稳状态,胸腹之上,清晰可见五个深不可测的洞口整齐分布:左上、右上、左前、右前、头顶上方……五个方位全都被一击贯穿,鲜血横溢,气息彻底湮灭。
这一刻的刺牛,没有一丝生还迹象,宛如被人用最冷酷也最精确的手法一次性摧毁了全部生机。
张恒的心脏剧烈跳动,血液翻滚沸腾。
仅仅只是五击,张恒就明白了一件事:刚才那一战,不只是力量之间的对决,更是境界之间的碾压。
刺牛的那一式绝顶身法,在他面前竟如同稚子蹒跚行走于刀锋之上。他未动之前,影随先至;若无阻碍,一步即可化影为真。这种近乎于瞬移的能力,堪称恐怖!
然而即便是这样,在那位被土属性压迫死死困住、看似动弹不得的黑刀男子面前,依旧败得彻彻底底,干净利落。
这一份可怕的实力,已经不仅仅是强大两个字可以形容,它更像是某种来自天道法则本身的力量——无需言语,不必炫技,轻轻挥刀间便抹去一个几乎同级的强者。
按理说这般威势足以震慑任何人,让其感到绝望恐惧,可张恒非但没有害怕,反而感到一股热血冲上脑门,胸口像是燃烧起了熊熊烈焰!
是的——热血沸腾!
那种直视绝世强者出手的感觉,让他的每一寸肌肉都在颤抖,每一道经脉都在震动。
这不是恐惧。
这是——兴奋!
到了现在,他终于是看到了——那传说中,能够让高阶修仙者都为之胆寒、心生畏惧的神武者!
没有任何实际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仅仅是一种冥冥中的直觉,一种源于灵魂深处的震撼和认知。张恒就能无比肯定地认定,方才那一闪而过、却如天神降临般的身影,正是真正的神武者!
而这一次的经历,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亲眼见到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强大的神武者出手战斗。那种压迫感、那股令人几乎窒息的威势与气势,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即使是当初他在觉醒武魂时,从羿艺那里听闻神武者的存在,知道他们的实力足以正面迎战圣境高阶的修仙者时,也未能真正激起他的深刻认知。
那时那些关于神武者的强大描述,对于张恒而言,不过是一种口头传递的信息,虽然他并不认为这些是谎言,也没有对这个情报抱以足够的重视。毕竟,在没有真正面对之前,任何传闻都无法代替亲身的体验。
但现在不同了!就刚刚那一刻,当那神武者斩杀那只实力深不可测、气息阴冷恐怖的妖兽时,那种凌厉得如同撕裂天地的一击,那种仿佛万物皆要匍匐臣服的力量波动瞬间击碎了张恒内心所有的轻视与迟疑。
这一刻,他才切身体会到“神武者”三个字背后的真正含义。
这种源自于视觉和灵觉层面的直接震撼,比任何形式的口述与记载都要来得深刻,甚至深入骨髓、直达心底。
脑海之中残存的画面渐渐淡去,紧接着浮现出来的,则是一段清晰、稳定的文字信息:
**“质域攻击之法!”**
这段话宛如一道雷鸣,在张恒心中猛然炸响。
随即文字开始解释:这是在神武者的修炼过程中,当其体魄(即武体)与魂魄(即武魂)同时达到某个特定契合点后,才有可能激发出的一种极其罕见且难以掌握的能力——质域之力。
所谓的“质域”,是指修行者将自身的灵气高度浓缩并实现实体化之后,将其转化为一种独特的领域之力。
这种力量并非单纯的外放或者招式释放,而是能够覆盖周围一定空间,并在此范围内形成属于自身意志控制下的微型世界。在这个空间中,神武者具备极为敏锐的感知力以及绝对的掌控能力。无论是攻击、防御、还是反应,皆可以在一念之间完成切换。
哪怕面对的是远胜自己的强敌,在质域之内也仍有一战之力。可以说,这是一种能够在逆境中翻盘、改变战斗格局的强大能力。
然而,想要练就此术却困难重重,远非常人所能想象。
因为质域的本质来源于武体与武魂之间的高度融合,并非单靠武魂或武体强度便可以触发。两者之间的默契配合,需依靠修士自身在修炼过程中的不断磨合、顿悟和领悟。
也就是说,即使一个人拥有极致的体魄,或是超凡的灵魂天赋,如果没有经历那种真正的顿悟、对武道本源的理解,也无法打开通往质域之路的大门。
这世上不存在速成此术的方法,更不可能依靠捷径达成。唯一的可能,就是依靠自身的感悟和无数次实战的积累,才能逐渐摸索出质域的门槛所在。
信息消散之后,只留下一幅定格的画面浮现在张恒脑中,清晰得仿佛刻进了意识最深处。
他立刻明白,这就是刚才那名手持黑刀、神情冷峻男子斩杀刺牛妖兽时的那一幕。
画面之所以被保留在脑海当中,并不是单纯的记忆留影,而是为了帮助后来观看到这一幕的人,能够更直观地去理解与体会“质域”这等玄奥难懂的概念和能力。
……
张恒沉默着,在心中一遍又一遍地回放那个画面。
然而即便如此反复揣摩推敲,他也仍然觉得这所谓“质域”太过玄妙莫测,根本不知该如何入手,甚至连一点头绪都没能找到。
它就像是虚无缥缈的雾气一般,看得见、摸不着。
最终,张恒不得不放弃继续思考“质域”的本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