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听的是目瞪口呆,还能这么玩?太子朱小松仿佛是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
结果第二天大明日报就刊登了,大明王朝规定,人去世之后,如果孩子想要得到父亲的财产,就必须缴纳高达50%的个人所得税。
老百姓很快发现,大明王朝的法律是在一个月之后,也就是天启14年1月1日正式实施。
这是什么意思?很多人拿着报纸就开始解读,老百姓们突然意识到,如果说想把自己的宅基地过户给自己的儿子,千万不能等着人死了再过户。
因为这时候不但需要跑很多证明,而且你还要高达50%的个人所得税,甚至朝廷专门成立了一个税务部门,在每一个县城都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这个机构不但受到当地政府的领导,同时还要受到上级机关的审查。
这老百姓一下就炸锅了,朝廷真他妈的是干得太狠了,一下子就50%的税。这意思就是说,如果留了10,000块钱,人死了钱没花了,到时候就得交5000块钱的遗产税,然后才才能够到你手里,立马贬值了一半。
这些人啊,他就害怕了,如果自己活着的时候把钱给孩子了,碰到一个白眼狼,到时候自己就得吃苦受罪。
可是如果自己拿着钱,等到自己死了,孩子要交50%的税,一时之间所有的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毕竟这可是实实在在的钱,更过分的是一个月之后就开始实施,有些是属于家族的,江南很多有钱人都会购买一些公田,这是属于整个家族的,以前就是为了支持有些人读书,毕竟只有这些人通过科举考试当官,才能够更好的回报家族。
现在朝廷已经明确规定了,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以后不允许出现家族的产业,如果有的话,只允许是祠堂。
如果你还有别的,那都需要缴税,每年需要交10%,否则强行拆除。
整个大明王朝所有的地方都乱了,大家都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朝廷颁布的政策到底能不能实施,又通过什么样的政策实施,这都是未知数。
如果这样搞下去的话,把钱放在手里,以后留给孩子的时候是麻烦。如果现在就给了孩子,那只能认为对方有良心,碰到白眼狼只能够认倒霉。
封建文化毕竟在明朝根深蒂固,现在很多事情都打破了这些人的观念。朱小松默默观察政策的效果。
有些人选择现在就把钱财分给自己的儿女,毕竟人发生意外,那都说不清楚。也有的人选择把钱放在自己手里,生怕自己晚年过得不幸福。
然后有人就直接向报社写信,报社特意挑选出来登在了报纸上。
请问,如果需要缴税的话,那么儿女孝顺父母是不是法律规定的?朝廷认可不认可?
在报纸上公开就问了,你规定这样的法律,那我想问,如果儿女不孝顺应该怎么办?
按照以前的传统,儿子和女儿的命都是父母的,现在你居然这么制定法律,请问养老的问题如何解决?
毕竟小孩他一出生什么都没有,这个时候只能依靠父母进行抚养。否则的话小孩子马上就会饿死,如果没有人照顾,那基本上不可能能活下来。
父母对孩子有没有抚养义务?孩子长大之后,有没有孝顺父母的义务。
问题提的非常尖锐,朱小松思考了很久,终于在报纸上回了篇文章。
不需要经过考试就可以担当的职位,只有父母这个职位。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这句话是错误的。
父母把孩子带到人间,并没有经过孩子的同意。从本质上来说,父亲和孩子母亲和孩子他是平等的。
因为父母把孩子带到这个人间,所以父母有义务把小孩养到16周岁,大明王朝上学比较早,九年义务教育只要完成后,就可以来到社会上。
上小学的年纪是七岁,16周岁的时候,你已经初中毕业了,已经可以去工厂打工了。
如果说父母已经丧失了劳动力,子女必须保证父母的基本生活,具体以当地的生活标准为准,近期会研究出政策。
这一下子仿佛水滴进了油锅里,立马整个大明王朝就沸腾了。毕竟有些老古董,他们现在还活着,虽然大明王朝推动的改革在不断进行。
但是这些人掌控了家族整个家庭的生产资料,所以他们表面上也接受大明王朝的改革,实际上骨子里根本就不认同。
因为他们掌控了家庭的经济,所以孩子必须听话,把孩子那是正常的,甚至有些人因为有好几个老婆,大老婆就会虐待小老婆的孩子。
这种事情实在是太正常了。因为这篇大明日报刊登出来的文章,立马就让整个社会沸腾了。
百姓是议论纷纷,大家都得出台的政策自己接受不了。以前几千年来都是这么过来的,凭什么现在就要改革?
尤其是该死的个人所得税,我自己辛辛苦苦赚的钱,我就想留给自己的儿女,我凭什么要交税?
马上就有人站出来反对了,你可以把你的钱从银行里取出来,一点一点的交给你的孩子,这样就没有什么缴税了。
马上就有人站出来反对,如果按照你的做法,好容易赚到的钱全分给了自己的儿女,自己丧失劳动力的时候,儿女不孝顺,到时候自己就只能等死了,这吃苦受罪的事情,为什么不把钱放在自己手里?
本来大家都对朝廷的政策不满意,但是在朱小松刻意引导舆论之下,双方形成的几种观点,在报纸上你来我往写的非常热闹。
有这么大的热闹的就有看热闹的,江南剩下的五个家族觉得事情不对。以前的时候财富都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如果按照现在的法律政策执行下去,整个家族都要完蛋了。
要知道封建社会就是靠着宗族力量,来牢牢地捆绑一个人,如果按照现在的法律,恐怕没有人会听你的了,大家对魏忠贤更加痛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