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鸾笑嘻嘻地说:“俺元帅可是奉天承运,征讨东进五关,拯救百姓,讨伐罪人,会合天下诸侯,到商地观政呢!
这五关都进了三个啦,你居然还敢违抗天兵天将,快快倒戈投降,饶你不死哦!要是等关破那一天,可就玉石俱焚啦,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哟!”
余达一听,气不打一处来,摇晃着长枪,直扑太鸾,手中的刀也迎了上去。这二将大战了二三十个回合,余达拨转马头就跑。
太鸾在后面紧紧追赶。余达听到脑后马蹄声响,赶紧挂下枪,取出撞心杵,反手一杵,不偏不倚,正打中太鸾的脸。
太鸾一个跟头从马鞍上翻了下来,好不可怜。这余达啊,把太鸾一杵打下马来,又补了一枪,结果了他的性命,还把首级给砍下来,举着鼓进关去见父亲请功,把首级挂在关上示众。
那些败兵回去见子牙,报告太鸾已死的消息,子牙心里很不高兴。第二天,子牙升帐,只见苏护上帐来,想要去取关,子牙就答应了。
苏护骑马上阵,来到关下叫战。哨马把消息报给余化龙,余化龙就派次子余兆出关迎战。苏护问:“来者何人?”
余兆回答:“俺乃余元帅的二儿子余兆是也!你是哪位呀?”苏护说:“俺可不是别人,俺是冀州侯苏护!”余兆说:“哎呀,老将军,末将不知道您是老皇亲啊!”
老将军作为皇亲国戚,世代蒙受国家的恩泽,理应共同守护国家的疆土,以图报效国家,怎么能忘却椒房之宠,突然间起兵造反,去帮助叛逆之人呢?
这实在是将军所不应该做的啊!一旦武王失去了依靠,到那时被擒获,身受杀戮,国家灭亡,留下千古的笑柄,追悔莫及啊!所以,将军您应该迅速倒戈,这样或许还能转祸为福呢!
苏护听后勃然大怒,他认为天下的大势已经有八九成不属于商朝了,难道仅仅凭借一个潼关就能保住商朝的江山吗?于是他纵马摇枪,直接冲向余兆。
余兆见状,手中的长枪急速挥舞,匆忙迎战。两匹马一来一往,还没交战到十个回合,余兆突然取出一面杏黄色的旗帜一展,只见那旗帜发出一道金光,如同闪电一般,令人眼花缭乱。瞬间,余兆连人带马都消失不见了。
苏护茫然不知所措,急忙四处张望,这时他突然感觉脑后有马蹄声传来,他慌忙转身,却已经太迟了。余兆的长枪如闪电般刺中了他的胁下,苏护惨叫一声,翻鞍落马,他的魂魄已经飘向了封神台。
余兆取了苏护的首级,得意洋洋地进入关内,去见他的父亲报功。余化龙见儿子如此英勇,心中大喜,将苏护的首级悬挂起来,以示庆贺。
且说姜子牙这边,得知苏护战死的消息后,心中着实悲痛。苏护的长子苏全忠得知父亲的死讯后,痛哭流涕,他冲上营帐,请求姜子牙允许他为父报仇。姜子牙无奈之下,只得应允。
苏全忠领命后,立即来到关下叫阵。守关的士兵见状,急忙将消息报入关中。余化龙闻报后,命令他的第三个儿子余光出关迎战。苏全忠远远望见关中出来一名少年将领,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怒火。
苏全忠眼中燃烧着汹汹怒火,切齿咬牙,那暴喝之声要震碎苍穹:“你可是余兆?快来领死!”
对面那员敌将,却是冷笑一声,昂首回应:“非也!吾乃是余元帅三子余光也!”
苏全忠听闻此言,胸膛之中的怒火瞬间被撩拨到极致,当下怒发如雷,猛地纵马摇戟,如一道黑色的闪电般,向着余光冲杀过去。
刹那间,战场上尘土飞扬,两匹马嘶鸣着交错狂奔,戟与枪相互碰撞,火星四溅,一场惊心动魄的激战就此展开。
二人你来我往,一时间竟斗得难解难分,大战足足有二十余合。
余光见久战不下,心中暗忖,眼珠一转,便有了主意,突然拨马便走。
苏全忠此刻满心满眼皆是为父报仇的执念,哪里肯舍,加之父亲被害的仇恨如毒蛇噬心,让他早已忘却一切,只顾着策马狂追,口中大骂:“不杀匹夫,誓不回兵!”
那声声咒骂,裹挟着无尽的悲愤,在战场上空回荡。
余光奔出一段距离,回首瞧了瞧紧追不舍的苏全忠,嘴角勾起一抹阴狠的弧度,猛地按下手中长枪,探手入囊,取出那令人胆寒的梅花标。
只见他回手一甩,刹那间,五根寒光闪闪的标枪夺命的利箭,齐唰唰地向着苏全忠射去。
苏全忠躲避不及,只觉周身一阵剧痛,竟是身中三标,身形猛地一晃,险些直接坠于马下。
他强撑着最后一丝力气,调转马头,带着满身的伤痛与不甘,败回周营。
余光见此情形,脸上得意之色尽显,哈哈大笑几声,得胜进关。他径直来到父亲营帐之中,昂首挺胸,上前回令:“父亲,孩儿标打苏全忠,那厮已败回!”
余化龙坐在帅位之上,微微颔首,眼中满是赞许:“吾儿此次立了大功,甚好。明日待吾亲会姜尚,设谋共破周兵,必取全胜。”
次日,关城之中号角长鸣,紧接着便是震耳欲聋的炮声,呐喊声如汹涌的潮水般此起彼伏。
余化龙全身披挂,威风凛凛,带领着四子,浩浩荡荡出关,直抵周营前搦战。那阵仗,一片乌云压境,透着让人窒息的威压。
哨马不敢有丝毫耽搁,如疾风般飞奔进周营,向姜子牙禀报:“禀元帅,余化龙父子出关,前来挑战!”
姜子牙闻报,不慌不忙,与众将稳步出营拒敌。一时间,周营左右军威赫赫,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甲胄鲜明,刀枪林立,透着一股肃杀之气。
余化龙出得阵来,放眼望去,见子牙营中这般军威,心中也不禁暗暗赞叹:“人言子牙善于用兵,今日一见,果然话不虚传。”
他心中虽有钦佩,可身为殷商大将,职责所在,也容不得他有半分退缩。当下,余化龙一骑当先,向着姜子牙冲了过去。
姜子牙见余化龙前来,亦是神色镇定,面带微笑,拱手行了一礼,口中说道:“余元帅,不才甲胄在身,不能全礼。
不才奉天征讨独夫,以除不道,吊民伐罪,所以望风纳降者,俱得保全富贵。”
所有逆命者在瞬间便遭遇惨败,不仅失去了国家,就连元帅也无法幸免。
然而,这位元帅却错误地将昨日那三次侥幸取得的胜利当作是必然的获胜策略。
如果他继续如此执迷不悟,那么一旦最终导致玉石俱焚的结局,恐怕后悔都来不及了。在此,我诚恳地劝告他要深思熟虑,切莫给自己留下遗憾和灾祸。
余化龙听后,不禁大笑道:“像你这样出身低微、见识浅薄之人,根本不懂得天高地厚,更不知道感恩戴德。
你只会用妖言惑众来煽动造反、背叛主人,以此来满足自己的狂妄之心。今日既然让我碰到了你,那就只能让你片甲不留,死无葬身之地了!”说罢,他高声呼喊左右:“谁能为我拿下姜尚,立首功一件!”
只见余化龙的左右四子应声而出,如饿虎扑食般冲杀过来。苏全忠见状,毫不畏惧,稳稳地站住脚跟。余达和余兆如两头猛虎,分别迎战郑伦和南宫适;余光和余先则与黄飞虎展开激战。余化龙则亲自压住阵脚,指挥全局。
刹那间,战场上杀声四起,喊杀声、兵器撞击声响彻云霄。苏全忠英勇无比,余达则如猛虎摇头,气势汹汹;郑伦一心只想活捉余兆,南宫适则高喊着要捉拿余光;黄飞虎更是恨不得一枪将余先挑下马去。众儿郎们也纷纷呐喊助威,声如潮涌,如波涛汹涌。
在这惊心动魄的厮杀中,时间仿佛凝固了,咫尺之间,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杀了多时,战场上已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那鲜血凝结成的膏状物,似乎永远都不会干涸。
然而,这场惨烈的战斗并未就此停歇,八员战将各自奋勇争先,互不相让。余达突然拨转马头,转身就跑,苏全忠见状,立刻纵马追赶。就在这时,余达突然回手一杵,不偏不倚,正中苏全忠的护心镜上。
打得那叫一个七零八落,苏全忠一个翻身就掉下马来。余达赶紧勒住马,挺枪来刺,说时迟那时快,金吒展开仙剑,“嗖”地一下就飞了过来,那速度,快得跟闪电似的,还使开了黄金棍,“唰”地一下朝着余达的脑袋就砸了过来。
余达没办法,只好举剑去挡。这时候,周营里早就有个偏将祁恭,把全忠给救了回去。再说余化龙,看到金吒挡住了余达,自己就纵马舞刀,朝着子牙杀了过去。
子牙旁边的哪吒,踩着风火轮,挺枪来刺,双方你来我往,打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正打得难解难分呢,杨戬催着粮草到了营里。
他看到子牙正在跟人交战,就立马横刀,站在旁边看。这十个人打起来,那可真是不分胜负啊!杨戬心里想:“我得暗暗帮他们一把。”
于是,他远远地把弹弓祭了起来。余化龙哪里知道啊,“砰”的一声,就被弹弓上的石头给打中了,连头盔都被打飞了。
哪吒看到余化龙受伤了,赶紧祭起火尖枪,“嗖”的一下,就正中余先的肩窝。余先大败而逃,周兵们趁机挥动人马,冲杀了一阵,杀得那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把草都给染红了。
子牙敲着鼓,带着队伍回营了。余化龙被弹弓打伤,余先又被打伤了肩臂,父子俩呻吟了一整夜,府里的大小人等,都没法安心睡觉。
没过几天,余德回家探望父亲,家将就跑去报告说:“五爷来了!”余化龙还在那里哼哼唧唧地呻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