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谁言今古事难穷?大抵荣枯总是空。算得生前随分过,争如云外指滨鸿。暗添雪色眉根白,旋落花光脸上红。惆怅凄凉两回首,暮林萧索起悲风。”这八句诗,是西川成都府华阳县的王处厚,在年近六十岁时,对着镜子看到自己几根白发有感而发。世上万物,年少之后会步入壮年,壮年之后又会走向衰老,这是从古至今的常理,谁都无法避免。世间万物大多是先白后黑,唯有胡须是先黑后白。还有戴花刘使君,对着镜子看到自己斑白的头发,曾写下《醉亭楼》一词:“平生性格,随分好些春色,沉醉恋花陌。虽然年老心未老,满头花压中帽侧。鬓如霜,须似雪,自嗟恻!几个相知动我染,几个相知劝我摘。染摘有何益!当初伯作短命宛,如今已过中年客。且留些,妆晚景,尽教白。”

且说在东京汴州开封府辖地,有一位员外,年过六十,头发胡须一片雪白。只因他不服老,贪恋美色,最终败光了家产,差点沦为离乡背井的孤魂野鬼。这位员外姓甚名谁?又究竟做了何事?正所谓:尘随车马何年尽?事系人心早晚休。

这位员外名叫张士廉,在汴州开封府界开了一家线铺。他年过六旬,妻子去世后,身边无儿无女,独自一人。家中坐拥十万家财,平日里由两名主管帮忙打理生意。有一天,张员外突然拍着胸口长叹一声,对两位主管说:“我年纪这么大了,没儿没女,要这十万家财有什么用?”两位主管说:“员外何不再娶一房娘子,要是能生下一儿半女,也能延续香火啊。”员外听了十分高兴,立刻派人去请来张媒婆和李媒婆。这两位媒婆可了不得,她们一张嘴,就能促成姻缘,解决世间无数单身男女的相思之苦。

张员外见到两位媒婆,说道:“我因为没有子嗣,想麻烦二位帮忙说门亲事。”张媒婆心里犯嘀咕:“这大伯子年纪这么大,现在说亲,能说给什么人合适呢?这可让我怎么回答?”正想着,李媒婆推了推她,开口道:“这有何难。”临走时,李媒婆又把张员外叫住,说:“我有三句话要说。”谁能想到,就因为这三句话,让张员外从此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之中。

媒婆问:“不知员外对这门亲事有什么要求?”张员外说:“有三件事:第一,女方要容貌出众、举止得体;第二,要门当户对;第三,我家有十万贯家财,对方也得有十万贯嫁妆才能般配。”两个媒人在心里暗暗发笑,嘴上却敷衍着:“这三件事都好办。”说完便告辞离开了。

路上,张媒婆对李媒婆说:“要是能说成这门亲事,咱们能赚百十贯钱。可员外说的条件也太离谱了,谁家有这样条件的女子,不去嫁个年轻郎君,会愿意跟着这老头子?难道他这几根白胡须是用砂糖拌过的,这么有吸引力?”李媒婆说:“我倒想起一门亲事,女方人长得漂亮,家世也配得上。”张媒婆忙问:“是哪家?”李媒婆说:“是王招宣府里出来的小夫人。王招宣刚娶她时十分宠爱,后来因为一句话说错了,就失了宠。她情愿白白嫁人,只要对方是个有家风的就行,随身嫁妆少说也有几万贯,就是年纪小了些。”张媒婆说:“年纪小不是问题,我倒怕员外年纪太大人家不愿意。而且这姑娘心里肯定也不乐意。不如咱们跟姑娘说的时候,把张员外的年纪瞒个一二十年,这样两边看着就差不多了。”李媒婆点头:“明天是个好日子,咱们先去张员外家谈好财礼,再去王招宣府说亲,肯定能成。”当晚,两人各自回家不提。

第二天,两位媒婆来到张员外家,说:“昨天员外说的三件事,我们找到了一门好亲事,实在太凑巧了!第一,女方容貌绝佳;第二,她出自王招宣府,很有名声;第三,嫁妆有十万贯。不过就怕员外嫌她年纪小。”张员外问:“她几岁了?”张媒婆随口胡诌:“比员外小个三四十岁。”张员外脸上笑开了花:“全靠二位成全!”

长话短说,双方很快就谈妥了婚事,又是下聘礼,又是举行婚礼,一切仪式完毕后,张员外和小夫人拜堂成亲。第二天一早,两人祭拜家庙,张员外穿着崭新的紫罗衫,戴着新头巾,脚蹬新靴,穿着新袜;小夫人则身着大红色的销金大袖团花霞帔,盖着销金盖头,容貌十分出众:弯弯的眉毛像新月,脸庞如春日桃花般娇艳,姿态比幽花还秀丽,肌肤像美玉般散发着光泽,美得难以用言语形容。

张员外从上到下打量着小夫人,心里暗暗赞叹。小夫人揭开盖头,看到张员外满头白发、满脸皱纹,心里暗暗叫苦。花烛之夜过后,张员外满心欢喜,小夫人却愁眉不展。

一个多月后的一天,有个道士前来拜访,说:“今日是员外生辰,小道特来送上祈福疏文。”原来张员外每逢初一、十五和生辰,都会请道士做法祈福。小夫人打开疏文一看,忍不住流下两行泪水,她这才知道员外已经六十岁了,心里埋怨两个媒婆骗了自己。再看张员外,这几天身体越发不好,腰疼、流泪、耳聋、流鼻涕的毛病都来了。

一天,张员外对小夫人说:“我要出门办点事,夫人在家耐心等候。”小夫人只好应道:“员外早去早回。”张员外走后,小夫人独自寻思:“我这么年轻,又有这么多家产,却嫁给了一个白胡子老头!”正烦恼时,身边的丫鬟说:“夫人今天何不到门口看看街景,消遣消遣?”小夫人觉得有理,便带着丫鬟来到门外。

张员外家的店铺是胭脂绒线铺,两边是橱柜,中间挂着一道紫色绢边帘子。丫鬟放下帘钩,帘子垂下。门前的两位主管,一位叫李庆,五十多岁;一位叫张胜,三十来岁。两人看到放下帘子,便问:“怎么了?”丫鬟说:“夫人出来看街景。”两位主管赶忙在帘子前躬身行礼。小夫人在帘子底下开口说话,声音清脆悦耳,可这几句话,却给张胜惹来了一场大麻烦。

小夫人先问李主管:“你在员外家多少年了?”李主管回答:“我在这儿二十多年了。”小夫人又问:“员外平日里对你如何?”李主管说:“我的吃穿用度,都是员外给的。”接着小夫人问张主管,张主管说:“我父亲在员外家做事二十多年,我跟着父亲一起伺候员外,到现在也有十多年了。”小夫人问:“员外照顾过你吗?”张胜答:“全家的衣食,都是员外赏赐的。”小夫人说:“主管稍等。”

不一会儿,小夫人折身回来,递给李主管一些东西,李主管双手接过,躬身道谢。小夫人又对张胜说:“总不能只给他不给你吧?这东西虽不值钱,却也有它的用处。”张胜也像李主管一样接过东西,谢过之后,小夫人又看了一会儿街景,便回屋去了。两位主管继续各自忙活店铺里的生意。原来李主管拿到的是十文银钱,张主管拿到的却是十文金钱,当时两人都不知道对方拿的是什么。

天色渐晚,整个街道被暮色笼罩,鸟儿归巢,行人纷纷投宿,一幅宁静又略带萧瑟的景象。晚上,两位主管算好账目,把账本呈给张员外,今日卖了多少货、收入多少、谁欠了多少钱,都一一汇报清楚并签字画押。按照惯例,两位主管轮流在店铺值宿,这天正好轮到张胜。

张胜在门外的小房间里点上灯,闲坐了一会儿,正准备休息,突然听到有人敲门。他问道:“谁呀?”门外回应:“你开门,我跟你说。”张胜打开门,一个妇人快步走进来,闪身躲到灯光背后。张胜吓了一跳,慌忙问:“小娘子,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妇人说:“我不是私自来的,早上给你东西的人让我来的。”张胜问:“是小夫人给了我十文金钱,是让你来要回去吗?”妇人说:“你没明白,李主管拿的是银钱。现在小夫人又让我给你送些东西。”

说着,妇人从背上取下一包衣物,打开说:“这几件给你穿,还有几件女式衣服给你娘。”留下衣物后,妇人作别出门,又突然转身说:“还有一件要紧的事差点忘了。”说着从衣袖里掏出一锭五十两大银,丢给张胜后便匆匆离去。这一晚,张胜莫名其妙得了这么多东西,心里又惊又疑,一整夜都没合眼。

第二天一早,张胜打开店铺门,像往常一样做起生意。等李主管到了,他把店铺的事务交接过去,便回到家中,拿出昨晚得到的衣物和银子给母亲看。母亲惊讶地问:“这些东西是从哪儿来的?”张胜便把昨晚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母亲。

母亲听后,满脸担忧地说:“孩儿,小夫人给你金钱,又送你衣服银子,这其中恐怕有别的意思。娘如今六十多岁了,自从你爹走后,心里就只有你这一个依靠。要是你因为这事惹出麻烦,娘以后可怎么办?明天起就别去铺子里了。”张胜本就是个本分老实、孝顺听话的人,听了母亲这番话,便真的不再去张员外的店铺。

张员外见张胜没来,派人来询问:“张主管怎么没来?”母亲回复道:“孩子受了些风寒,这几天身体不舒服,来不了。劳烦传句话给员外,等他好了就去。”又过了几天,李主管见张胜还不来,亲自上门催促:“张主管怎么还不来?铺里没人帮忙可不行。”母亲依旧推说张胜身体未愈,而且这两天病情反而加重了,李主管只好无奈离去。

此后,张员外又多次派人来叫张胜,母亲每次都以他身体不好为由推辞。张员外见三番五次叫不来人,心中暗自猜测:“恐怕是去了别的地方做事。”就这样,张胜一直待在家里。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张胜在家已经待了一个多月。俗话说“坐吃山空”,虽然小夫人给了他不少东西,但那锭五十两的大银子,他不敢轻易拿出去使用,衣物也不好变卖。没有了收入来源,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手中的钱渐渐花光了。

张胜无奈地问母亲:“您不让我去张员外那里做事,现在没了营生,家里每天的开销该怎么办?”母亲用手指了指屋梁,说道:“孩儿,你看见了吗?”张胜顺着母亲的手指看去,只见屋梁上挂着一个包裹,他取下来打开,里面是一个花拷拷儿。母亲感慨道:“你爹把你养大,靠的就是做这个营生,你如今也可以像你爹一样,卖些胭脂绒线。”

当时正值元宵佳节,张胜对母亲说:“今天元宵夜,端门那里会放花灯,儿子想去看看。”母亲担心地说:“孩儿,你好久没出门了,如今去端门看灯,势必要从张员外门前经过,万一又惹出什么是非可怎么办?”张胜连忙说:“大家都去看灯,听说今年的灯特别好看,我去去就回,肯定不从张员外门前走。”母亲想了想,说:“去看灯可以,但你不能一个人去,得找个认识的人作伴才行。”张胜说:“我和王二哥一起去。”母亲再三叮嘱:“你们两个去看灯可以,但第一不许喝酒,第二一定要同去同回。”

张胜和王二哥来到端门,这里热闹非凡,正赶上皇帝赐御酒、撒金钱的活动。王二哥说:“这里人太多,挤得难受,咱们身小力薄的,何苦在这儿挨挤?不如去别处看,听说王招宣府里也扎了一座小鳌山,今晚也放灯。”张胜忙问:“在哪儿?”王二哥便带着他往王招宣府走去。

两人来到王招宣府前,这里的热闹程度比起端门有过之而无不及。谁知刚到府门前,张胜一转身,发现王二哥不见了。张胜心里叫苦不迭:“这可怎么回去?出门时娘还特意交代要同去同回,现在找不到王二哥,要是我先回家,娘肯定会生气;要是王二哥先回去,娘又会怀疑我去了别的地方。”这一夜,他再也没心思看灯,一个人在街头漫无目的地走着。

走着走着,张胜突然想起:“前面就是我原来的主人张员外家,往年元宵夜,他家的线铺都会通宵营业,还会增添不少灯火,今天说不定还没收灯。”于是他信步走到张员外家门前,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大吃一惊。只见张员外家的门大敞着,两根竹竿交叉着,上面绑着皮革,固定着一盏泡灯,灯光照着门上贴着的一张告示。

张胜凑近一看,顿时目瞪口呆,不知所措。他在灯光下看清告示上写着:“开封府左军巡院,勘到百姓张士廉,为不合……”刚读到“不合”两个字,还不知道张员外到底犯了什么罪,就听到灯笼底下有人大声喝道:“你好大的胆子,在这里看什么!”张胜吓得魂飞魄散,拔腿就跑。那人迈开大步追了上来,喊道:“你是什么人?竟敢大晚上的看这告示!”张胜头也不回,拼命往前跑。

跑到巷子口,张胜正准备转弯回家,此时已近二更,一轮明月高挂天空。他正走着,突然有人从后面追上来,喊道:“张主管,有人请你。”张胜回头一看,是一个酒博士。他心想:“说不定是王二哥在巷口等我,想找个地方吃点酒再回去,正好。”于是跟着酒博士来到一家酒店,上了楼梯,走到一个阁间前。酒博士说:“就在这里。”掀开帘子,张胜看到一个妇女,她衣着破旧不整,头发凌乱。

那妇女开口道:“张主管,是我请你来的。”张胜看了看,虽然觉得有些面熟,却一时想不起来她是谁。妇女说道:“张主管怎么不认得我了?我就是小夫人。”张胜惊讶地问:“小夫人,你怎么会在这里?”小夫人叹了口气:“说来话长!”张胜又问:“夫人怎么会沦落到这般地步?”小夫人悲伤地说:“都怪我轻信了媒人的话,嫁给了张员外。原来张员外因为伪造假银的事被人告发,被抓到左军巡院,到现在都不知道是死是活。家里的财产和房产也都被查封没收了。我现在无依无靠,只好来投奔你。看在往日的情分上,你就让我在你家住一段时间吧。”

张胜连忙拒绝:“使不得!一来我母亲家教严格,二来俗话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你住在我家,传出去名声不好。你要来我家,绝对不行。”小夫人听了,说道:“你是不是担心像常言俗语说的‘呼蛇容易遣蛇难’,怕时间久了,供养我的花费太大?你看……”说着,她从怀里拿出一件东西。

小夫人拿出的是一串一百零八颗的西珠数珠,每颗珠子都像鸡豆子那么大,在灯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张胜见了,忍不住赞叹:“我有生以来,从没见过这么珍贵的宝物!”小夫人说:“家里的财产都被官府没收了,只偷偷藏下了这件宝物。你要是肯留我在家,只要把这珠子一颗颗拿去卖,足够我们过日子了。”张胜听了,心中有些动摇。

张胜说:“小夫人你想来我家住,得先问问我娘同不同意。”小夫人说:“那我们一起去问婆婆,我在对门人家等你的回复。”张胜回到家,把刚才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母亲。母亲是个心软的老人,听说小夫人如此落魄,连连感叹:“可怜啊,可怜!小夫人现在在哪儿?”张胜说:“在对门等着呢。”母亲忙说:“快请她来相见。”

两人见面行礼后,小夫人又把自己的遭遇详细说了一遍,最后请求道:“我现在没有别的亲戚可以投奔,特地来求婆婆收留!”母亲同情地说:“夫人你先住几天吧,只是我家贫寒,要是招待不周,还望你多担待。你也再想想,有没有别的亲戚可以去投奔。”小夫人感激不已,从怀里取出那串数珠递给婆婆。在灯光下,婆婆看到如此珍贵的珠子,便同意让小夫人住下。

小夫人说:“明天剪一颗珠子去卖掉,咱们就开起胭脂绒线铺,门前就挂着花拷拷儿作为标记。”张胜也说:“有了这宝物,随便卖一颗就是不少钱,况且那五十两的大银还没动,正好用来进货。”从那以后,张胜开起了店铺,接手了张员外原来的生意,人们都称他为小张员外。

小夫人多次对张胜表现出亲近之意,但张胜意志坚定,始终把她当作主母看待,没有做出任何越矩的行为。

转眼到了清明节,城里到处都是踏青游玩的人,满城春意盎然。小张员外也跟着众人出去游玩。晚上,他准备从万胜门进城,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喊:“张主管!”张胜心想:“现在大家都叫我小张员外,谁还叫我主管?”回头一看,竟然是原来的主人张员外。

只见张员外脸上刺着金印,头发蓬乱,衣服破破烂烂。张胜赶紧把他拉进一家酒店,找了个安静的阁间坐下。张胜问道:“主人,你怎么会变成这样?”张员外苦着脸说:“都怪我娶了这门亲事!小夫人原本是王招宣府里的。今年正月初一,小夫人在帘子里看街,一个小童托着盒子从门前经过,小夫人叫住他问:‘府里最近有什么事?’小童说:‘府里没别的事,就是前些天王招宣一串一百零八颗的西珠数珠不见了,连累府里上下的人都受了责罚。’小夫人听了,脸色一会儿青一会儿红。小童走后没多久,就来了二十多人,把她的嫁妆和我的家产都搬走了,还把我抓到左军巡院拷问,让我交出那串数珠。我根本没见过,一直说‘没有’,他们就对我严刑拷打,把我关在监狱里。后来多亏小夫人在房里上吊自尽,这案子没了头绪,才把我放了,但这事儿还没完。到现在,那串数珠还是下落不明。”

张胜听了,心里暗自寻思:“小夫人现在就在我家,数珠也在我家,怕是已经开始剪珠子卖了。”他越想越害怕,心中十分惶恐。张胜劝张员外吃了些酒食,便与他告别。

张胜一路上都在想着这件事,心里满是疑惑。回到家后,他见到小夫人,一边往后退一边说:“夫人,求你饶了我一命!”小夫人奇怪地问:“你这是怎么了?”张胜便把刚才张员外说的话告诉了她。小夫人听后,气愤地说:“这不是胡说嘛!你看我身上的衣裳有缝补的痕迹,说话声音也越来越不对劲,你难道不明白吗?他说我在你这儿,就是故意说这些话,想让你赶我走。”张胜听了,觉得似乎也有道理。

又过了几天,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喊:“有人找小员外!”张胜出去一看,竟是大张员外。张胜心中暗想:“让小夫人出来见他,是人是鬼,马上就能清楚了。”于是他让丫鬟去请小夫人。丫鬟进去找了一圈,却怎么也找不到小夫人,她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

这时,小张员外才确定小夫人真的是鬼。他只好把之前发生的所有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大张员外。张员外问:“那串数珠现在在哪里?”张胜从房中取出数珠,和张员外一起来到王招宣府,把数珠交还给了王招宣,其中已经剪去的几颗珠子,也用钱赎了回来。王招宣免去了张士廉的罪名,把他的家产也归还了,张士廉又重新开起了胭脂绒线铺。

为了感谢小夫人不再纠缠,张士廉请天庆观的道士做法事,超度小夫人的亡魂。小夫人生前对张胜有好感,死后也一直纠缠他,幸好张胜为人正直,始终没有做出越轨之事,所以才没有遭受灾祸,平安无事。在这个世间,被财色迷惑的人比比皆是,像张胜这样能够坚守本心的人,真是万中无一。后人写诗称赞道:“谁不贪财不爱淫?始终难染正人心。少年得似张主管,鬼祸人非两不侵。”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不让江山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乱世枭皇:柴荣三国:我能趋吉避凶倒霉蛋回到古代当法官十日游戏,但全员皇帝穿越古代,穷屌丝的人生逆袭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贺平安一觉醒来变赘婿大乾九皇子贞观大闲人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这个武圣只想当官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逍遥六皇子,父皇恭请我登基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中兴之主穿越:我是老实农夫?你们想多了妃子令,冥王的俏新娘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宋韵流年带着枪炮去大宋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开局无敌:我在金营杀人如麻老子今朝,点检形骸大秦,让我魂牵梦绕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汉阙孤臣我统一了战国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联的江山,全是梗!!!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穿越隋末,君临天下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明末:铁血山河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大明巨匠烟雨龙魂路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大秦:扶苏的两千年救赎!三国:从桃园四结义开始无敌抗倭战神快穿:硬核授课,教的太子都篡位南诏残魂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楚汉争霸演义我在明朝修铁路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梁朝九皇子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李世民重生水浒南海龙腾:从张保仔到七海之王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糊涂县令贾清廉开局怒打朱元璋,老婆竟是他女儿明末,你让我一只狗拯救大明朝朕,陆地神仙,你让我当傀儡!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大夏九皇子与紫微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天问:大秦末路风波亭外大唐,我真的是来作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