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锁根是见了梅玥君出了门才去河塘边的,这一下子碰到了梅玥君,他倒像是做坏事被抓了个正着的孩子一样,有些手足无措。
他嘿嘿一笑。
梅玥君嘟起小嘴,用生气的口吻拿过大伯肩上的捞勺道,“大伯,你一次性把身子养好了,想干什么我都没意见,可你这还在休养阶段,怎么能去干粗活累活呢?万一在有什么问题,后悔都来不及。”
梅锁根连连点头。
“我知道,我这也没出什么力气,我就是在家歇的感觉人都要发霉了,你看你把修鞋的家伙事也都锁在了铺子里不让我带回来,我实在是歇的要发霉了,这也就是去后面的河塘里捞了些浮萍草来,你不知道,这个小鸡们可喜欢吃的。”
“对了,还有这个,”梅泉根从篮子里拿了小盆出来,里面装了好些个头硕大的螺蛳。“捞浮萍草的时候,发现了好些螺蛳,那里水清,这些养个一两天,估计就能吃了。”
梅玥君也实在是拿大伯无可奈何,他还真有兴致,还去摸螺狮了。
她只得撒娇道,“大伯,你可不能这样,这身子是自己的,咱得养好了才能做更多的事,你要是心急反而伤了身体,那可得不偿失,要是我大伯娘知道了,非得生很大的气不可。”
大伯一听,连连道,“这可不能让你大伯娘知道,你今儿要替我保密啊!”
嘿,没想到大伯还是个“妻管严”。
“那得看你以后表现了。”梅玥君狡黠的眨了眨眼。
梅锁根无计可施,只得连连点头答应,“行,我在家好好养。可小玥啊,我这么歇着也不是事,浑身像爬了蚂蚁一样,哪哪都不自在,要不,你找点我能做的事让我做做?这总可以吧?”
瞧着大伯的样子,梅玥君想到医生也曾交代过,要适量的慢慢增加活动量,有利于恢复肺活量,梅玥君便点了点头。
“正好,有件事还的确适合大伯你去做。”
自从院子里的鸡舍养了小鸡之后,家里的十几只老母鸡都被秦兰香放到了山坡去养。
原先每天鸡舍里现成捡的鸡蛋,现在得要去山坡上去捡。
这捡鸡蛋费不了多少力气,而且来来去去,也能让大伯走动走动。
听梅玥君说了去捡鸡蛋,梅锁根是一口答应了下来。
虽不是什么要紧的事,但有点事做,总比成天在院子待着强。
要不是雷雨芳嫌他去厨房帮忙有油烟对他的肺部恢复不利,否则他都想去面馆厨房帮厨去了。
这事就这么说定了下来,梅锁根回了院子。
突然他叫住了正欲回院子的梅玥君,说道,“对了,小玥,我去后山的塘里捞草的时候,看见几个半大小子隔着铁丝网朝里头望,他们用手抠着铁网又是摇又是晃的,被我说了几句才跑了,回头叫你爸注意着点,别让熊孩子们把网给拉坏了。”
“谁家的孩子?这么熊,没事去拉我们家铁丝网干啥!”梅玥君听了忍不住埋怨了起来。
梅锁根坐在竹椅上,一边换下胶鞋,一边不在意的说道,“星期天嘛,估计孩子们贪玩。”
“你看是谁家小孩了吗?”
梅锁根摇头,他看了几个孩子,随后喊了一声,几个孩子便嘻嘻哈哈的跑了,不过他又说道,“我就看见跑得最慢的那个小胖子,跟个球似的跟在其他人后头,好像是杨福贵家孙子。”
是杨小胖。
别人家的孩子她也许还不放在心上,可杨福贵的孙子嘛,之前因为包地包山的事,总归和那杨福贵有些龃龉,不得不防。
梅玥君把大伯带回来的螺狮都清洗了干净,然后又在盆里倒上清水,加了几滴炒菜的油在里面,听说这样能让螺狮把脏东西都吐出来。
做完这些,梅玥君才骑着她爸的自行车去了一趟镇上,家里蔬菜都有,但是荤菜没什么了,她得买点回去。
天色渐渐晚了下来。
宸君和婉君赶在饭点的时候从村里玩了回来了。
梅玥君已经在家做好了晚饭。
晚上吃的是米饭。
梅玥君炒了个蒜泥空心菜,炖了个鸡蛋羹,撒了点葱花,又炒了个青椒猪肝和土豆肉片,最后烧了一个肉圆子汤,漂了些嫩嫩的小青菜,解腻又清爽。
家里就父亲,大伯,还有她和弟弟妹妹几个人吃饭。
所以梅玥君也没做多少,够吃就行。
但梅玥君总觉得一直这样也不是事。
自从开了面馆和如意铺子,家里常驻吃饭的就是父亲和俩小的,她有的时候有事也就图方便在面馆吃了回来。
这刚开始还不觉得,这时间一长,总觉得这家庭氛围就没了一样。
这过日子,无非就是柴米油盐,吃喝拉撒睡。
这吃喝都整日不在一起,长此以往,总不是个事。
但做饭馆就是这样,虽然她们一般七点半就打烊,但保不齐有的时候就有些人吃饭慢,有时候一拖就到了八点那是常有的事。
打烊了再回家吃饭也属实太晚了些,大人也许能等,孩子可能就不行了。
“想什么呢,赶紧吃,都快凉了。”梅泉根见梅玥君举着筷子发愣,催促道。
梅玥君笑笑,赶紧埋头扒拉了几口饭。
宸君已经吃好了,就跑到养螺蛳的盆边。
回来的时候他就看到养在盆子里的那些螺狮,他用手指戳了戳已经吸在盆壁上的螺蛳道,“二姐,这东西能吃吗?看着像虫子,像蜗牛。”
梅玥君还未说话,梅锁根便道,“好吃,这可是美味。过两天你尝尝就知道了。”
他又向着梅泉根道,“泉根,你还记得我们小时候没得吃,上学回来,阿娘就用加了酱油煮的这个螺蛳给我们当菜吗?”
梅泉根点点头,“哪能不记得,咱俩一人分几颗酱油螺蛳,就着一碗饭吃,哪像现在哟!一顿还有几样菜,还专门做个汤,以前菜汤都不剩,吃完盘子都舔干净了。”
“别说,没肉吃的年代,螺蛳肉也是肉呀!”梅锁根哈哈笑了起来。
梅泉根也跟着笑。
梅玥君却笑不出来,她不是父亲和大伯那个年代的人,自然不知道那时候饿肚子的感觉。
可她上一世经历过家破人亡,家中无钱无粮的局面。自然知道,生活的苦难远不止饿肚子。
现在一家人好不容易在她重活一世后的干预下,都整整齐齐的在一起,她更是要让家人至少晚餐要在一起共享。而不是反而因为挣钱,连一顿普通的晚餐都要异地而食。
梅玥君正想着,院外传来了声音。
是妈妈,大伯娘,钱莱还有于英婶子她们回来了。
秦兰香一进门就说:“今儿面馆生意不错,就是打烊晚了会儿。”
大伯娘也进了门,瞧了瞧桌上的饭菜笑着道,“哟,我们不在家,你们吃得也不差啊!”
“有小玥在,我们肯定吃得不差的。”大伯嘿嘿笑着。
钱莱跑进来挽着梅玥君胳膊道,“玥君,快点,把你作业本给我瞧瞧,我有好几道题不会,还没写呢!”
梅玥君点了一下她的脑袋,“是不会还是白天尽顾着帮你妈,没来得及写呀!”
钱莱皱着小脸,“是真不会!我都愁死了。”
雷雨芳也嗔怪道,“还帮忙,下次周末你可别来了,尽给我帮倒忙,今天她端错好几次客人点的面条,我都不知道咋说她。”
大伙儿都笑了起来。
梅玥君想起还要找于英婶子有话说,便带着钱莱去了堂屋,然后拿了作业本给她。
“自己先琢磨会再写,你可别照搬照抄。”
“知道啦!”钱莱拿过本子就跑回去了。
梅玥君去了于英婶子家。
梅建华在县里读高中,这家里就于英一个人住。
梅玥君进了她家的院子,瞧见于英正在井边洗衣服。
于英很节俭,家里没开灯,她在院子里洗衣服,仅开了廊下一盏小灯。
看到梅玥君过来,于英笑着问道,“玥君,有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