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计塔深处,专为雷恩准备的临时研究隔间内,空气仿佛都凝固成了知识的实体。
墙壁上不再是冰冷的金属,而是被灵能投影覆盖,无数基础法则公式、能量流变微分方程、符文结构拓扑图以惊人的速度滚动、切换、重组。
空气中弥漫着高浓度灵能电离产生的臭氧味,以及某种……超越常规感官的、属于宇宙底层规则的“信息密度”感。
雷恩的银白色化身静立于房间中央,双眸紧闭,但周身散发出的微光却与周围投影的数据流同步脉动。
他的意识核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处理着守夜人开放的最高权限数据库——那是一个文明数万年乃至更久远岁月对自身所处宇宙的认知结晶。
这并非简单的阅读和记忆,而是深度的解析、重构与内化。
他看到了守夜人定义的“灵源八基本力”:维系物质稳定的“金石力”,驱动能量流动的“活水力”,主宰生命信息的“草木力”,对应电磁与光的“离火力”,关联引时空曲率的“厚土力”,象征变化与熵增的“泽兑力”,体现秩序与结构的“乾天力”,以及最为神秘、涉及意识与因果的“坤灵力”。八力相互转化,构成此界一切现象的基础。
他研习了基于甲骨文、金文乃至更古老符号演变而来的“先天符文”体系。每一个符文并非简单的象征,而是对某种规则片段的“强制描述”与“调用指令”。
以特定序列和结构组合符文,便能干涉现实,撬动灵源八力。守夜人的蒸汽朋克科技,其内核正是建立在这种符文编程与机械传导的融合之上。
他沉浸于历代贤者对空间结构的“九章几何”描述,对时间流速相对性的“刻漏模型”,以及对因果律部分现象的“占卜演算”公设……
海量的信息冲刷着他的认知架构。银色微光高效运转,不断调整着自身的底层逻辑模块,以更好地兼容这个宇宙的“语法”。
初火余烬则在意识深处静静燃烧,如同一个绝对可靠的参照系,映照着这些外来知识的真实性与契合度。
在这个过程中,雷恩也敏锐地察觉到守夜人知识体系中的某些……“模糊地带”或者说“经验性假设”。
他们对许多现象的描述精确而实用,但对某些最根本的“为什么”——例如灵源究竟源自何处,八基本力为何是这八种,意识与坤灵力的本质关联——却缺乏如同数学定理般坚不可摧的第一性原理推导。
他们的知识,更像是在漫长实践中摸索出的、高度自洽且有效的“操作手册”,而非彻底洞悉本质的“设计蓝图”。
这并非贬低,而是客观认知。这种基于实践的知识体系,在面对“逆理编译”这种完全异质、从根本上挑战“操作手册”预设前提的攻击时,其固有的净化手段才会显得力有未逮。
时间在深度研究中飞速流逝。不知过了多久,研究隔间的门被轻轻敲响。
雷恩缓缓睁开眼眸,周身的微光与数据投影同步平息。“进入。”
门滑开,进来的是贝琳。她换上了一身更正式的守夜人指挥官制服,神色依旧清冷,但看向雷恩的目光中,少了几分最初的锐利审视,多了几分公事公办的认可。
“观星塔的莉亚大师团队已经安顿好,他们的设备‘天镜’也已在第三校准室完成初步架设。”贝琳言简意赅地汇报,“罗垚长老安排了一场三方技术会议,一小时后在第三校准室旁的观议厅举行。你需要出席。”
“了解。”雷恩点头。他对观星塔和那位莉亚大师也抱有相当的兴趣。一个专注于星象与古老知识的组织,其技术路径或许能提供不一样的视角。
“另外,”贝琳补充道,语气略带一丝复杂,“根据你的要求,实验室已准备就绪,位于时计塔地下七层的‘静滞之间’。那里是当年用于研究危险上古遗物的最高规格隔离实验室,符文屏障等级甚至高于第七隔离间。相关设备也已调配到位,虽然‘万象编译仪’无法使用,但我们启用了备用的‘太一共鸣器’,并在观星塔团队同意后,临时接入了他们的‘天镜’系统作为辅助传感器阵列。”
效率很高。守夜人这台庞大的机器,一旦确定方向,运转起来毫不拖泥带水。
“很好。”雷恩表示满意,“会议我会准时参加。”
一小时后,时计塔上层的观议厅。
这是一间圆形厅堂,风格古朴,穹顶镶嵌着模拟星空的发光晶石,墙壁是由某种吸音兼能量阻尼的深色木材打造。中央是一张巨大的青铜圆桌,桌面光滑如镜,实则是一个小型的全息投影平台。
罗垚坐在主位,左侧是守夜人一方的代表:墨丘利大师、贝琳,以及另外两位负责能量安全和符文架构的高级执事。雷恩的银白色化身坐在罗垚右手边一个稍显独立的位置,象征着其特殊合作者的身份。
圆桌对面,则是观星塔的来客。
为首的是一位身着深蓝色星纹长袍的女子,看起来约莫三十许人,面容柔和,但一双眼睛却深邃得如同蕴藏了整片星空,带着历经沧桑的睿智与平静。她并未佩戴太多饰物,只在额间束着一条银丝编织、中央镶嵌着一颗幽蓝色宝石的额带。她便是莉亚大师。
莉亚大师身后,站着两位年轻的助手,一男一女,同样穿着星纹袍服,神情专注而略带拘谨。他们的目光不时好奇地扫过雷恩,显然对这位“异域存在”极为关注。
“感谢观星塔的及时援手,莉亚大师。”罗垚作为东道主,首先开口,语气沉稳而客气,“守夜人铭记这份情谊。”
莉亚大师微微欠身,声音温和而清晰,仿佛带着星空的回响:“罗垚长老言重了。观测星象,解读命运轨迹,本就是我辈职责。近期星轨紊乱,帝都方向隐有‘界外之影’与‘逆理之弦’扰动,塔主推算出此地或有变局,特命我等待‘天镜’前来,看看能否略尽绵薄之力。”
她的话语直接点出了“界外之影”(可能指潜猎者或雷恩)和“逆理之弦”(指青铜密匣的编译模式),显示出观星塔确实掌握着独特而精准的预知或观测手段。
“大师慧眼。”罗垚不动声色,“我们确实遇到了一件棘手的古代遗物,其能量签名与编译模式前所未见,常规手段难以解析。这位是雷恩先生,我们的……特别技术顾问,他提出了一种可能的中和方案,但需要极高精度的编译与传感设备辅助。”
莉亚大师的目光转向雷恩,那双星空般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微光。“雷恩先生,”她微微颔首,“您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片未曾被星图记录的深邃星空。很高兴能与您交流。”
她的措辞优雅而神秘,带着观星塔特有的风格。雷恩能感觉到,一股极其隐晦、温和但位阶极高的灵性感知扫过自己,并非冒犯的探查,更像是一种礼貌的“确认”。
“莉亚大师。”雷恩平静回应,银白色的眼眸对上她的目光,“贵塔的‘天镜’,据说能窥见法则的纹路,希望能借助它的力量,看清我们共同面对的‘逆理’本质。”
“定当尽力。”莉亚大师微笑,随即切入正题,“在会议开始前,我已初步了解了贵方共享的、关于那件‘古代遗物’的部分非核心能量数据。其编译模式,确实匪夷所思。它并非单纯的混乱,而是一种……‘有序的错误’,一种建立在否定部分现实基石之上的异化逻辑。要应对它,或许正如雷恩先生所设想,需要从法则层面进行回应。”
她的话间接支持了雷恩的“真理宣言”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