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们习惯性地分拆、包装,并不去看报纸上的内容,一份份报纸随着批发商贩的分发,来到无数报童手中。
看到报纸内容的人们先是一愣,随后脸上露出震惊和愤怒的表情,立刻奔走相告起来。
等到鬼子发现情况不对,时间刚好来到八点,“轰”的一声巨响,巨大的气浪瞬间席卷整个印刷厂,火光冲天而起,照亮了整个夜空。
印刷厂的建筑在爆炸中轰然倒塌,浓烟滚滚,阻止了日本人销毁证据的可能。
几乎在报纸流出的瞬间,新京就像被投入巨石的平静湖面,炸开了锅。
街头巷尾,人们争相传阅着报纸,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震惊逐渐转为愤怒。
满族人成群结队地聚集在故宫(伪满皇宫)前,他们举着写有“还我祖宗基业”、“抵制日本侵略”的横幅,高声抗议着。
愤怒的呼喊声此起彼伏,仿佛要将天空都震破。学生们纷纷罢课,组成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他们举着标语,喊着口号,从学校出发,向着市中心行进。
“驱逐日本移民!”
“保卫东北!”
诸如此类的口号声响彻云霄。
工人们也纷纷响应,举行罢工,拒绝为日本企业服务。
工厂的大门紧闭,机器停止了运转,整个城市的工业生产陷入停滞。
就连一些原本亲日的汉奸,看到报纸上的内容,担心自己的利益被日本移民侵占,也开始动摇起来,他们偷偷地躲在家中,不敢再像以前那样趾高气扬。
国际上,美国合众社、英国路透社等媒体纷纷报道“樱花计划”。
一时间,舆论一片哗然。报纸、电台都在谴责日本的侵略行径,各国的街头也出现了抗议日本的游行活动。
日本政府陷入前所未有的外交危机,他们被迫发表声明否认,但铁证如山,没有人相信他们的谎言。日本国内,民众也开始对政府的行为产生质疑,反战情绪逐渐蔓延。
关东军司令部内,高级将领们暴跳如雷。会议室里,桌椅被踢翻,文件散落一地。
特务课长朴民脸色阴沉,来找铃木晴子,铃木晴子看着报纸,并没有说什么,而是陷入深思。
很快,大批日本宪兵和警察涌上街头,他们挨家挨户地搜查,设置路障,盘查过往行人。整个新京陷入了白色恐怖之中。
何忠良早已预料到日本人的疯狂反扑。在引爆印刷厂后,他迅速按照预定路线与别动队汇合。
队员们在一处废弃的仓库里焦急地等待着他,看到他安全归来,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他们迅速换上平民服装,将武器和重要物品藏好,混入混乱的人群中。
“头儿,抗联那边传来消息,群众运动如火如荼,日本人的移民船在海上就被国际舆论逼退了。”罗小宝兴奋地汇报着,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满洲国那边,吕荣寰他们已经控制了财政部和民政部,正在清点日本人的资产。据说这是得到皇帝的支持,至少目前,日本人还没有大的动作。”齐强也补充道,眼神中充满了自豪。
何忠良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危险并未解除。鬼子深耕多年,不可能这就放弃的,他们最多就是放缓行动,但这就足够了。
何忠良看着身边的八名别动队员,这些与他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坚定地说道:“樱花计划曝光,我们的任务暂时完成了。但日本人不会善罢甘休,先看看情况,如果新京待不下去了,老梁在上海给我们安排了新的据点,我们转移到那里,继续潜伏,等待新的命令。
这次行动,我们成功地揭露了敌人的阴谋,但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我们。我们要保持警惕,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是!”别动队成员齐声应道,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对未来的期待。
就在这时,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
【叮!樱花计划已彻底曝光,系统升级任务完成!系统升级为4级】
【获得任务奖励:大洋五千元;系统储物空间扩容至10立方米;解锁“高级潜伏术”(施展潜伏技能时,只要身处对方两米范围之外,就不会被发现);与“高级化妆术”(可在三秒钟之内将容貌和衣着改变成另外一个人,但施展技能时身边不能有任何人)宿主可任选其一;获得初级人格魅力(提高别人对你的天生好感度,降低对你的不信任感)。】
【检测到宿主在此次任务中展现出卓越的战略眼光与组织能力,给予额外奖励:“高级急救剂一瓶”可以瞬间治愈濒死外伤。】
【下面请选择“高级潜伏术”还是“高级化妆术”】
何忠良心中一喜,他能感觉到系统空间的扩大,新技能如同一股暖流涌入他的身体。他知道,这些新的能力将成为他在未来战斗中的有力武器。
“我选择……”犹豫了三秒,最终他还是选择了“高级化妆术”。
有了高级化妆术和高级急救剂,何忠良的安全系数再次提高。
他决定收起锋芒,静观待变,自己在三个月的最后关头频频出彩,毛人凤那里必然非常不满意,接下来是否还去南京很难讲。
不过何忠良毫不在乎,穿越回来,并不是为了困守哪个阵营的,就是为了干大事的!
这次戳穿樱花计划,鬼子对东北的图谋至少要延后十年,而用不了五年,它们就将灰飞烟灭。
接下来何忠良先看情况,找准时机大杀一场,把升了级的空间填满,这次两辆大卡车都装得下了。
十立方米!只要自己想,坦克大炮都装得下,轮船不行,这个年代的飞机,都能塞进去一架两架的。
至于军统,能回去也好,回不去,自己就像杜伯孚一样,做个没有阵营的抗日游侠,不亦快哉!
樱花计划曝光之后,无论国府还是革命党政权,都进行了连篇累牍的大规模轰炸式宣传,就连苏联美国的媒体,也都进行了大量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