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请听题:树上骑个猴,地下一个猴,加起来几个猴?

八个

错,两个

树上骑7个猴,地下一个猴,几个猴?

两个

错,八个

青春痘长在什么地方不让你担心?

长在腰上。

错,长在别人脸上……

听监试官说“放题”,王棣这会居然思想开了小差,想起了某小品的经典场景。

收敛心绪,他凝目细看主考官门帘前挂着的木牌,上面写着令科本经题。所谓“出示题目于厅额,题中有疑难处,听士人就帘外上请,主文于帘中详答之讫,则各就位作文”是也。

宋代的贡举相较于明清科举更为人性化,只考三天。每天八点左右知举官将试题挂出后,考生对题目有疑问,可以向出题人提出,出题人则须详细解答。至哺后,开门放考生出院,试卷入柜。另外还规定“举人除书案外,不许将茶厨、蜡烛等带入,除官员外,不得怀挟书策。

明清科举可是得考九天六夜的。不过,此时连考三天,于某些“慢工出细活”的举子而言时间会稍显紧张,尤其是第一天连考本经、兼经两场。

宋人轻诗赋而重经义、策论,如司马光极力反对以诗赋取士:“国家设官分职,以待贤能,大者道德器识以弼谐教化,其次明察惠和以拊循州县,其次方略勇果以扞御外侮,小者刑狱钱谷以供给役使,岂可专取文艺之人,欲以备百官、济万事邪?”

诗赋题目在宋代科举考试中的地位逐渐下降,经义与策论的重要性则得到强化。

但有四个科目差不多是必考的:诗赋,经义,论,策。殿试通常都是试策。各个科目各有其功能,用宋人的话来说,“国家以科目网罗天下之英隽,义以观其通经,赋以观其博古,论以观其识,策以观其才。”

王安石言:“古之取士,皆本学校,道德一于上,习俗成于下,其人才皆足以有为于世。今欲追复古制,则患于无渐。宜先除去声病偶对之文,使学者得专意经术,以俟朝廷兴建学校,然后讲求三代所以教育选举之法,施于天下,则庶几可以复古矣。“于是改法,罢诗赋、帖经、墨义。

但到了元佑四年,又立经义、诗赋两科,罢试律义。凡诗赋进士,于《易》、《诗》、《书》、《周礼》、《礼记》、《春秋左传》内听习一经。初试本经义二道,《语》、《孟》义各一道,次试赋及律诗各一首,次论一首,末试子、史、时务策二道。凡专经进士,须习两经,以《诗》、《礼记》、《周礼》、《左氏春秋》为大经,《书》、《易》、《公羊》、《谷梁》、《仪礼》为中经,《左氏春秋》得兼《公羊》、《谷梁》、《书》,《周礼》得兼《仪礼》或《易》,《礼记》、《诗》并兼《书》,愿习二大经者听,不得偏占两中经。初试本经义三道,《论语》义一道,次试本经义三道,《孟子》义一道,次论策,如诗赋科。

今年贡举又变为本经、兼经各一场,每场一道,后试论、策,共考三天四场。

王棣考的自是经义科。

他选的本经是《礼记》,很快在帘幕上写着的诸道本经题中找到了出自《礼记》的那道题:

“生财有大道。”

差不多在同一时间,皇宫某处,一个着明黄色衣裳的少年放下手中的书,问道:“李阿公,什么时辰了?”

“回官家,辰正一刻了。”边上的白发宦官恭恭敬敬的回答。

若换了识得这宦官的定会大吃一惊,“李阿公”赫然就是名宦、将领李宪。

李宪,字子范。开封祥符人。仁宗皇佑年间,李宪补入内黄门,升供奉官。在神宗时期活跃于西北边境,与王韶收复河州。又击降吐蕃首领瞎木征,并攻克兰州,主持秦凤路及熙河路军事。以功累官至宣庆使,一度兼管财政,节省冗费十分之六。但亦曾一再违犯军令,贻误战机而不断遭到弹劾。

当今皇帝即位后,太皇太后高氏临朝,李宪被弹劾“贪功图名”、“罔上害民,贻患国家”,连贬为右千牛卫将军,居住陈州,官延福宫使、宣州观察使、提举明道宫等。

与其他朝代相比,入宋以来虽没有太监专权之祸,但太监在朝廷政治中的参与度却很高,甚至出了不少名将。

本朝初年,太祖赵匡胤鉴于唐代太监专权之祸,严格控制后宫太监人数,刚开始太监只有区区五十人,后来有所增加,也才一百多人。为防止太监结党营私,扩大势力,还规定太监过了三十岁,才能收养子。

除此之外,宋廷还为太监设立了专门的官阶体系,相对于普通的文武官员,太监的品级比较低,晋升也很难。不过,皇帝对带兵的武将特别防范与猜忌,常常派出自己信任的太监到军队中任监军,监督武将们的行动,这些太监监军也经常有机会参与军事决策。久而久之,这些太监的军事指挥能力也变得很强,渐渐坐上了军事统帅的位置。

由于大宋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文官一般都需要进士功名,太监根本不可能在文官体系内晋升。这样,走武将这一条路,成为太监快速晋升、出人头地的唯一可行之路。所以,大宋的太监对做武将趋之若鹜,出现了一批能征惯战的名将,如窦神兴、窦神宝兄弟、王继恩、秦翰、李舜举、李宪等。

这李宪在元佑朝被问责贬官,原已泯然于世,却不知为何又回宫侍奉当今官家了。

那穿明黄裳的少年正是当今天子、大宋朝第七位皇帝赵煦,时年十五岁,即位大宝第六载。他身形削瘦,生的眉清目秀,五官柔和,双目倒是炯炯有神。

“哦,今科贡举第一场的题目可出来了?”赵煦坐直了身子。

“刚出,本经题是‘生财有大道’。”李宪腰背有些佝偻,显然是这几年过的极不好,苍老的很快。

“是《礼记》中的《大学》篇……”想了想,赵煦诵道:“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是则平……”

他微微笑了笑,道:“刘元城这题出的有些意思,不过贡生终日与经义为伴,未必晓得国家商业经济之道。”

李宪道:“自是有的,譬如首提这‘经济’之人。”

“经国济世,经世济邦。”赵煦慢慢的说道,似在自言自语:“经济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那王棣倒是说的直白,却不易理解,有机会可当面问问。”

关于“经济”一词的含义,王棣与苏轼、高俅粗略谈过,不想竟是入了皇帝之耳。

少年皇帝轻轻拍了拍适才看的书,封面上写着“菜根谭”三字:“那王棣是熙宁八年十月生人吧,比吾大了不到两岁,竟然就写得出这等文字,果真是天降之才哪。”

“从静中观物动,向闲处看人忙,才得超尘脱俗的趣味;遇忙处会偷闲,处闹中能取静,便是安身立命的工夫。”他随手翻了翻,念了一段,慨叹道:“以其年之幼而尽得儒家真味,非常人也。”

顿了顿,皇帝又问:“《论语集注》出到第几册了?”

李宪回答:“第三册。”

皇帝起身,负手来回走了几步,很有些龙行虎步的气度:“据说王三郎要将《中庸》与《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并为之集注。这可是诸多大儒都不敢触碰的大事件,他居然还真就做了,不但做了且做成了……好厉害……”

李宪是个合适的捧哏,恰到好处的附和:“官家所言甚是,年前第一册《论语集注》问世时,东京士林一片哗然。不过有衍圣公府和程伊川、潘延之、周季老等大儒为其张目,士林的反弹声弱了许多。后续的二、三两册推出后,文坛更是失声了,想来是王三郎写的东西确实站得住之故。”

“何止是站得住?李阿公武功了得,文人的事不甚了然。立德立功立言,文人三不朽也。古往今来,文人不计其数,然可谓不朽者寥寥。王棣虽为弱冠少年,便立不朽之业,其后又该如何?又能如何?不可估量也。”皇帝实则十四岁,在朝会时只是摆设,好似朝堂之上吉祥物亦或花瓶,御极六载,只不过是提线傀儡,发声不得,此刻却是老气横秋,极有主见,胸藏丘壑,与平素判若两人。不过,大概也只在“李阿公”面前方会如此,毕竟少年心性,自有峥嵘。

李宪面露愧色:“老臣愚钝。”

彼此宦官在皇帝与后妃面前自称“臣”或“小人”、“小的”,视情况而异,并非是“咱家”、“奴婢”甚至“奴才”。

赵煦摆摆手,略过此节,忽而失笑道:“王棣都要为四书集注了,这本经、兼经焉有不通之理?今科贡举的头两场倒是占了大便宜。‘生财有大道’……且看他如何答题吧……”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玄武裂天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不让江山全军列阵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我只是一个流放的藩王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我一傻皇子,你计较什么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见龙定鼎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乱世枭皇:柴荣新语新编三国:我能趋吉避凶荒野种地,把自己种成了护国将军寻唐问宋召唤系统:我以大汉铁骑霸天下倒霉蛋回到古代当法官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逸云:一场探寻世界真相的小故事大魏第一武卒饥荒年:上山打猎带娇妻吃鸡靠给古代大佬剧透,我逆袭了!三国:朕不死!尔等终究是臣唐末从军行称霸汉末,从羌人叛乱开始水浒:我,绿林盟主,白衣秀士穿越成废皇子: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穿越1644不做替身后,被长公主截胡赐婚大树将军冯异重生吕布之我要苟活下去唐末,开局就被软禁东汉之乱世黄巾我和赵匡胤称兄道弟那些年生存技能点满,边境打猎养全家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重生为质子,竟然称帝了?大明帝国一六一六秒懂三国全史记李二要疯,儿啊,这是朕的大唐?开局瘫痪农夫,我带儿女青云直上我在大秦当兵王,开局被始皇认亲大明第一相我在北宋吃软饭清妖入关?莫怕,有我上帝之子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最强召唤:屠尽皇城后,女帝跪求我原谅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乱世军户:从鲤鱼换老婆开始!让你冒充世子替婚,你调教出绝世女帝?单手举起千斤鼎,你说他是状元郎?剧透大汉未来,汉武帝连夜削外戚我来现代当明星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我!崇祯,带着港口穿越大明三国:云大怒,你惹我干啥现代文三国演义【白话文】三国大反派三国开局忽悠吕布跟我结义造反嫁给女帝后,我成了千古奸臣穿越女频反派:手握十万大军的我笑疯了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百万铁骑踏皇城,你说这是痴傻世子?穿越三国之大汉逍遥侯王直历史请就位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