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贞观四年,我又回到了长安。上一次离开是大业十二年,辗转间就已经过去了十五年。

大业十二年,我是大隋的皇后,贞观四年,我是从漠北而来的前朝一介俘虏,就如同当年南梁灭亡时我只是一个亡国宗室之女一般。

碎片一:亡国公主

江陵的春寒未散,二月的冷雨敲打着东平王府的屋檐。

襁褓中的女婴被乳母抱到萧岌面前,他长叹一声:“二月生女,江南大忌……罢了,便由我夫妇抚养吧。”

可不过一年,萧岌夫妇染疾暴毙,女婴辗转被贫寒的舅父张轲收养。

张家的茅屋里,年幼的萧氏踮脚晾衣,手心磨出水泡。舅母低声啜泣:“公主命格,却要受这苦……”

萧氏不语,只默默抄写佛经。

开皇二年,一队隋使闯入张家,为首宦官高呼:“梁国公主接旨!晋王选妃,天命归汝!”十六岁的萧氏攥紧衣角,望着铜镜中清丽的面庞,恍如隔世。

碎片二:为夫夺嫡

晋王府的梨花被春雨打湿,萧氏跪在独孤皇后脚边奉茶。鎏金护甲突然钳住她下颌,年迈的皇后眼底寒光凛冽:\"本宫听闻,晋王书房夜夜通明?\"

\"母后明鉴,\"萧氏额角渗出冷汗,\"殿下在抄录《孝经》为二圣祈福。\"袖中《金刚经》的褶皱硌着手腕——那是杨广与宇文述密谋的纸团。

三更梆子响过,萧氏褪下金丝翟衣,换上婢女粗布衫。角门阴影里,青雀捧着药罐等候:\"郭夫人咳血更甚了。\"萧氏揭开药盖,将染着丹蔻的指甲浸入汤药:\"告诉杨素大人,明日可带御医探病。\"

五鼓时分,独孤皇后的凤辇直闯晋王府。萧氏散着发髻扑到杨广榻前,锦被下传来浓重药味。\"母后...\"杨广挣扎起身,露出胸前溃烂的疮口,\"儿臣无能,竟不能晨昏定省...\"

萧氏捧起铜盆接住他咳出的血痰,盆底映出独孤皇后微颤的珠钗。当夜,东宫传来消息:太子为云昭训打造的金步摇,被呈到了独孤皇后案头。

开皇二十年冬,萧氏在仁寿宫偏殿抄经。檀香突然中断,独孤皇后将染血的帕子甩在她面前:\"好个通晓天命的晋王妃!江南三十八姓联名上书,也是星象所示?\"

纸灰在博山炉中蜷曲成蝶,萧氏叩首的玉簪刺进掌心:\"母后当年力主废北周静帝时,紫微星亦如今日般晦暗不明。\"

殿外积雪压折枯枝,独孤皇后抚过她发间银钗:\"记住,是本宫选中了你。\"

碎片三:母仪天下

大业元年的洛阳城头,万盏宫灯将紫微宫照得恍如白昼。萧皇后立于丹墀之上,望着阶下跪拜的六宫嫔妃,掌心摩挲着金凤步摇的冰凉纹路——这是独孤皇后临终前亲手为她戴上的。她记得那日婆母枯槁的手扣住她的腕子,声音似裂帛:“阿萧,大隋的体面,靠你了。”

杨广的龙辇踏碎春色而归时,带回的不止江南的奇花异草,还有吴郡太守进献的百名“殿脚女”。

那名为吴绛仙的少女赤足立于龙舟前,纤腰如柳,眼波流转间引得杨广抚掌大笑:“此女秀色可餐!”

萧皇后默然接过宫人递上的冰镇荔枝,指尖掐入果壳,甜腻汁水染红了袖口。

当夜,她将吴绛仙召入寝殿,亲自为她绾发插簪:“陛下爱牡丹,你便做那枝头最艳的一朵。只是花开花落自有天时,莫学飞絮乱人心。”

少女战战兢兢叩首,她却望向铜镜中自己眼角初现的细纹,喉间泛起苦味。

显仁宫的琉璃瓦下,萧皇后铺开亲手誊抄的《女诫》,为妃嫔们讲授“柔顺之道”。

窗外传来民夫抬运太湖石的号子声,夹杂着监工鞭响。新入宫的柳才人蹙眉掩耳:“这些粗人聒噪得很。”

萧皇后搁下笔,轻抚案头枯黄的兰草:“你听见的是吵闹,我听见的是洛阳城外三百里饿殍的哭声。”满座霎时寂静,唯有更漏滴滴答答,像极了江陵舅父家茅檐下的雨声。

七月乞巧夜,杨广醉醺醺闯入她的书房,手中攥着弹劾宇文恺劳民伤财的奏折。他指着西苑设计图上蜿蜒的曲江冷笑:“这些腐儒懂什么?朕要造的不是园子,是万邦来朝的盛景!”

萧皇后将温好的醒酒汤推至他面前,突然抓起剪刀刺向画中曲江。

杨广惊怒交加地攥住她的手腕,却见她剪下的是一缕青丝:“陛下可记得?当年晋王府的梧桐树下,您说盛世该是百姓家有炊烟,宫墙内无冤魂。”汤碗倾覆,泼湿了《述志赋》上未干的墨迹——“居高常虑缺,持满每忧盈” 。

她在西苑宴请命妇,席间命人抬出十口雕花木箱。命妇们窃语箱中必是珍宝,却见开启后满是粗麻衣裳。“这些都是本宫亲手所缝。”她抚过凹凸不平的针脚,“诸君可愿随我每月捐百件寒衣?”

座下贵妇面面相觑,独有李渊之妻窦氏起身行礼:“妾愿捐千件。”后来那批寒衣送至涿郡,成了征辽将士们裹尸的白布。消息传回那夜,萧皇后砸碎了杨广所赠的合欢镜,碎银般的镜片中映出无数个她,每个都在流泪。

当龙舟第四次驶过汴河,两岸垂柳已化作焦木。宫女颤抖着捧来沾血的麻衣碎片:“宿卫们……反了。”

萧皇后将碎片收入妆匣,忽见匣底躺着一枚褪色的香囊——那是杨广初登基时赠她的,绣着“永结同心”四字。她起身走向正在试穿新铠甲的杨广,替他系紧蹀躞带的瞬间,指尖触到他后颈的冷汗。

这一刻,他们不再是帝后,倒像极了江都渡口那对紧紧相拥的平凡夫妻,在暴雨将至前偷得须臾温存。

碎片四:身若浮萍

宇文化及的叛军冲入江都行宫时,萧皇后将幼孙杨政道紧紧搂在怀中。刀刃寒光掠过她的眼角,她低声对孙儿道:“闭眼,莫看这些腌臜。”

叛军撕扯她的凤袍,将她推上吱呀作响的牛车。

宇文化及的长子宇文承趾捏起她的下颌:“亡国之后,何不学学乐昌公主破镜分茶?”她冷笑:“破镜可重圆,江山碎了,你拼得起么?”

窦建德的军营中,曹夫人命人剃去她满头青丝。

铜镜里,她望着光可鉴人的头皮,忽而想起当年杨广为她簪上九尾凤钗时的笑言:“阿萧的头发,能织成朕的江山。”

剃刀刮过耳际,一缕碎发飘落,她捡起藏入衣襟,低声道:“佛门清净,倒比红尘更干净。”夜

里,她蜷在草席上,听帐外士卒议论:“那前朝皇后竟不哭不闹,莫不是个木头人?”她闭目轻笑,木头人何尝不知疼?只是泪早已在江都的尸山血海里流干了。

突厥的毡帐中,义成公主抱着她痛哭:“阿嫂,这草原的风沙比刀子还利!”

萧皇后却盯着案上羊皮地图,指尖划过黄河与长江的脉络。

可汗掀帘而入,目光灼灼:“中原的皇后,可愿教我汉人的诗书?”她垂首捧起《论语》,声音清冷:“可汗要学‘仁者爱人’,还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帐外风雪呼啸,她一字一句教杨政道写“隋”字,墨汁在羊皮上晕开,像极了破碎的江山。

颉利可汗继位那夜,按突厥旧俗,她与义成公主被纳入新可汗的帐中。

义成公主愤然欲撞柱,她却按住她的肩:“活着,才能让杨政道记住洛阳的牡丹开在几月。”

毡毯上,她任由颉利可汗的刀柄挑起下巴,淡淡道:“可汗若想称雄中原,便该知道——汉人的心,比弓弦更难拉拢。”

次日,她向颉利讨来一箱汉文典籍,在羊油灯下为孙儿讲《史记》,讲到“项羽焚阿房”,杨政道问:“祖母,我们的宫殿也被烧了吗?”

她合上书卷,望向帐外如血的残阳:“烧了也好,灰烬里能长出新的麦苗。”

十二载塞外风霜,她学会用马奶酒治风寒,用狼骨占卜星象,甚至能在宴席上以突厥语吟唱《敕勒歌》。唯有午夜梦回时,她会摸出那缕藏在衣角的碎发,恍惚听见江都行宫的更漏声。

一次醉酒,颉利可汗嗤笑:“你们汉人皇帝,连自己的女人都守不住!”

她斟满酒碗,仰头饮尽:“可汗错了,不是守不住,是舍不得守——杨广宁死不肯向叛军低头,便是把江山与我,都舍给了天命。”

贞观三年冬,突厥牙帐被唐军围困。萧皇后伏案修补《汉书》,忽听帐外马蹄如雷。杨政道慌张奔入:“祖母,李靖的兵马到了!”她将残卷塞进孙儿怀中:“记住,书比剑更能斩断蛮荒。”

唐军破帐时,她正用隋宫旧制的沉香灰誊写《述志赋》,灰烬落满霜鬓。李靖拾起一页,见“斜阳落处非故国,孤雁犹衔旧时枝”之句,长叹:“太夫人,长安的斜阳等着照您的白发。”

朱雀大街的灯火灼得萧皇后眼底生疼。李世民指着宫檐下的庭燎笑道:“这焰高十丈,可比隋宫夜宴?”她望向跃动的火舌,恍惚见江都行宫的沉香木在烈焰中扭曲成杨广的脸。

“陛下可知?大业六年的上元夜,洛阳城焚木三百车,只为造一夜‘香雪海’。”她拢紧褪色的紫貂裘,那是义成公主临别所赠,“老身如今宁愿闻柴烟味——至少烧的是实实在在的木头。”李世民默然,命人撤去半数灯烛。

碎片五:斜阳落处

贞观二十一年的长安城,暮色如金箔般覆在朱雀大街上。

萧皇后倚着牛车轩窗,望见宫门前两株老槐树虬枝盘结,竟与江都行宫外的槐影重叠。她伸手去触,指尖却只掠过一缕凉风——那是杨广最后一次南巡前,亲手折下槐枝插在她鬓边的残影。

太极殿前,李世民一身常服立于阶下,身后宫人捧着鎏金火盆,庭燎灼灼映得他眉目如画。

萧皇后恍惚忆起四十年前,杨广在晋王府春宴上点燃沉香木堆,夜明珠悬于柳梢,照得满园仕女罗裙透亮。那时的他亦这般意气风发,却不知火树银花终要化作焦土。

“太夫人看这长安灯火,比隋宫如何?”李世民的笑声清朗,仿佛要劈开她记忆里的阴霾。

萧皇后垂眸望着火舌舔舐松柴,轻声道:“老身倒想起大业七年的上元夜。陛下命人熔铜铸树,缀满珊瑚琉璃,树下置三百面铜镜,说是要映得星月失色。”

她枯瘦的手指摩挲袖中玉扣,那是杨广掀开她盖头时落下的,“后来流民夜袭江都,铜树被砸成箭镞,铜镜成了盾牌……再好的景,终究熬不过乱世。”

李世民敛了笑意,忽见老妇眼角一滴浊泪坠入火中,炸开细小的蓝焰。他挥手屏退左右,从怀中取出一卷泛黄帛书:“这是从突厥王帐寻得的。”

萧皇后展开帛卷,《述志赋》的字迹早已被风沙蚀得模糊,唯“惧嵬峨之近险”一句墨痕如新。

当年她在龙舟写下此赋时,杨广抚掌赞她笔力遒劲,却将赋稿掷入运河:“阿萧,朕要这天下如你墨迹般永不褪色!”如今运河仍在,墨痕已散。

三更梆响,萧皇后独坐西偏殿。案头烛火将尽,她将玉扣系上褪色的五色丝绦——这是杨广临终前塞给她的,沾着血与冰凉的汗。窗外忽有琵琶声起,竟是《兰陵王入阵曲》。她推开窗,见乐工们正为千秋节排演新曲,金甲少年策马而过,盔上红缨似曾相识。

“娘娘,该喝药了。”侍女捧着漆盘趋近,却被她摆手屏退。

萧皇后颤巍巍走向火盆,将《述志赋》一寸寸焚尽。

灰烬腾空时,她仿佛看见晋王大婚那日的桃花雨,看见龙舟上杨广揽着她指点江山,看见突厥穹庐外义成公主递来的羊皮水囊。最后一片残纸化作青烟时,她低声呢喃:“二郎,我来教你认雷塘的萤火……”

三日后,唐太宗下诏以皇后仪驾送灵柩南下。送葬队伍经过洛阳旧宫时,几只流萤忽从残垣飞出,绕着棺椁盘旋不去。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不让江山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乱世枭皇:柴荣三国:我能趋吉避凶倒霉蛋回到古代当法官十日游戏,但全员皇帝穿越古代,穷屌丝的人生逆袭穿越:刚成大将军,就要远征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贺平安一觉醒来变赘婿大乾九皇子贞观大闲人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这个武圣只想当官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逍遥六皇子,父皇恭请我登基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宋韵流年带着枪炮去大宋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全族扶我青云志,我赠族人朱紫袍穿越之侯府千金外传世态炎凉,天生我才撞南墙魅力太高也是错?曹操都成迷弟了我的AI我来养大唐:投资武则天我成了万古一帝梦回贞观,我成王珪次子流放路上,从征服女帝开始称霸双经问渡风起赣南石器星辰我在一万年前重启文明闲话清史当兵就发十八个老婆,不要就坐牢挽天倾之南明复兴穿越我有招兵系统封御三国:潜龙问鼎暗尘明月楼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穿回渭北做刀客大唐有一帮古惑仔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水浒,我王伦从狱中崛起!三国:我老婆全是神话级三国:别追了,我真不是天子饥荒年代:我要养村里30个女人北宋,我家仆役越买越多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三国:争霸江山美人寒门崛起我靠科技颠覆历史碧血大明:穿越系统改写江山我在红楼当情圣,诸位金钗入我怀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天幕:保成二废三立,胤禛麻了大阵主回到东汉当赵云废柴王爷?我反手开启召唤护驾后汉异星录六皇子别装了!你的锦衣卫露馅了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戍边七年,归来已是陆地神仙争霸天下:日月所照大明第一孝子,却是锦衣卫马超:吾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异界打仗太菜我教他们玩孙子兵法穿越秦朝我的皇后威仪天下龙椅之上,成就千古一帝超时空合伙:我的穿越盟友是太子程序带我穿越回去我,修炼葵花宝典后,比女人还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