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当钟楼的时针和分针逐渐走到一起的时候,悠扬的钟声从老钟楼的塔上响起。
守卫在门口的哨兵打着哈欠依靠在了城墙上。
夜色茫茫,云层低矮,城外尽是一面漆黑的景象。
忽然间,天空中闪过几道快速划过的流星。
这并未在第一时间引起守卫的注意,直到这流星划过了一个曲线之后似乎正朝着他所在的位置袭来。
“嗯,这是……”
睡眼惺忪的卫兵眨了一下眼睛,重新看去,顿时就清醒了过来。
下一瞬冷汗就浸透了他的后背,这位哨兵丢下枪就朝背后跑去。
“敌袭!是火……啊啊!”
还没等他把话说完,这枚炮弹就已经落在了他先前站着的位置。
巨大的冲击波把他吹飞了出去,半开半掩的城门也被轰掉了大半。
接连的炮击惊醒了城墙上的守军,而城外也响起了冲锋号的声音。
“同志们冲啊!”
“乌拉!!”
整齐的冲锋声伴随着密集的弹幕从城外传来,压得城墙上的守军根本抬不起头来,他们只能趁着攻击的间隙偶尔朝外放两枪对得起皇帝给的军饷。
然而他们枪口的火焰还是暴露在了革命军炮兵观察员的眼中,放下了望远镜观察员计算起他们所在位置的弹道。
接着几声闷响之后,几枚迫击炮弹精准地命中了敌军所在的位置。
城墙很顺利地被革命军给拿下了,帝国军布置在此地的防御基本被消灭干净。
说来也是奇怪,帝国军在守城的时候特别喜欢防守城墙。
除了之前马尔森指挥的那次奥尔加格勒防御战,其余的时候他们都会无一例外地在城墙布置防守力量。
面对城墙这种狭窄的地形,先不说大口径的火炮了,就是革命军自己造的迫击炮在提前观察到敌方火力点后都能精准地进行火力覆盖。
在攻打城墙这件事上,革命军基本就没受到过什么阻碍。
战线很快就从城墙位置一路推进到了城内,此时帝国第三集团军62和63师的师长才刚刚会合完毕。
他们两师是负责城市北面防线的,64师则驻守在戈顿河南岸的两个城区。
按理来说三个师一共四万五千多人的部队用来防守一座城市简直是绰绰有余了,但是对会面的两个师长来说,事情可一点儿也不简单。
首先他们此时都面临着一个相同的问题,那就是自己手下的人在哪?
是的,作为帝国精锐的正规兵团,其指挥官在关键时刻竟然找不到自己的部队了!
阿尼亚斯克和博罗堡受袭的消息让沃尔夫格勒的守军们放松了警惕,因此他们也放松了对士兵的监管。
此时军营里面还有着不少部队,但当官的基本都跑没了。
由于帝国军体制的问题,在没有军官的情况下,他们的士兵甚至没法自己的组织起来。
“现在可管不了那么多了,我先带着能集结的部队前去迎敌,你就负责找人并组织部队过来。”
62师的师长对63师师长建议道,他准备带着两个师现如今还能控制的部队先去把敌人拖住,然后让63师师长去组织剩下的人。
此时他们两个师手下6个旅长里面只能找到2个,24个团长当中有缺额达到了一半以上。
敌人来势汹汹已经没给他们留下任何集结部队的时间,63师师长在想清楚这个问题时候很爽快地就答应了。
尽管开局不利,但帝国的部队还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迎了上去。
双方在梅娜区中部相遇了,很快就爆发了激烈的战斗。
不得不说第三集团军虽然摊上了一个不管事的司令,而且内部斗争还十分严重,但他们士兵的战斗素养还是挺高的。
在提前得知可能遭遇敌军的情况下,他们的部队在行军过程中尽量都是靠着道路两边走的。
在遭遇革命军之后,他们也能第一时间占领周边房屋寻找掩体。
这次的敌军没有执着地去维持战线,而是在第一时间找到了适合己方部队作战的环境,然后再将点状的防御点给逐步连成一条可靠的战线。
敌军的反应很快,但他们的仓促构成的战线也引起了叶格林的注意。
“敌人的反应速度很快,但他们的布置很乱啊。”
叶格林放下了望远镜,他此时正站在战线后方不远处的一处高楼上。
在大致观察完了敌军的部署之后,他也不由赞叹这股敌军的精锐程度。
哪怕是在仓促迎战的情况下,他们也能在最快的时间内构造出一个波浪形的防御阵线。
“但既然是仓促迎战了,那说明敌人肯定是缺乏足够的战略布置。”
“如果是这样的话,事情就简单喽。”
叶格林轻松一笑,他跳下了高台进到了楼里,然后找到了通讯员发布着命令。
“告诉前线部队继续与敌军周旋,后续赶来的部队开始向着敌军两翼迂回。”
“各部队沿两翼展开,递进式向敌军腹地挺进。”
叶格林的计划很简单,那就是充分利用敌军仓促迎战的状况将战线给彻底搅烂!
革命军后继的部队还在进城,他们到达之后没有支援到正面战场上去,而是沿着敌军两翼留下的空间向后迂回。
敌人也不是傻子,在看到了革命军的行动之后也火急火燎地向两翼增添兵力。
但革命军似乎并没有在意他们的反应,在留下来足够牵制他们的人手之后他们继续执行着侧翼迂回的战略。
就这样双方的部队沿着两翼不断展开。
革命军试图绕后想要包抄,帝国军则是不断延伸战线来阻止他们。
渐渐地帝国军的阵线变成了一个梯形,而且两翼还在不断伸长。
双方的战线都在变薄,兵力被分布在了一个十分狭长的战线上。
而此时见到时机已经成熟的叶格林果断下达了总攻的命令,整条战线上的革命军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发动了进攻。
双方在每一个小战场上的人数差别都不是很大,战斗的烈度也远超双方的想象。
战斗从午夜一直打到了天亮,帝国军的战线还在但他们的伤亡早已超过了该撤退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