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来的当日,李承乾就吩咐人搀扶他回东宫。
太极宫这种地方,除非有一天成了业主,否则他是一点儿留宿的心思都没有。
李承乾醒了,东宫戒严随之解除,魏叔玉、李德謇、尉迟恭、上官仪、裴行俭、苏烈几人翌日就来了东宫拜见李承乾。
魏叔玉知道内情,不过兹事体大,皇帝和太子都没有宣扬此事,他身为臣下,也只能三缄其口。
尉迟宝琳直率,主打想到什么说什么,他直接开门见山,问道:“殿下,陛下这一次把您关起来,是为了越王的事情吗?”
魏叔玉几人闻言心下发麻,这祖宗嘴上没把门,还真是什么都敢说。
裴行俭道:“尉迟将军,上次殿下吩咐过,侯君集的案子,有关越王的一切,凡在东宫任职的官员,不得议论此事。”
尉迟宝琳挠挠后脑勺,不服气的回嘴:“这里就咱们几个,都是自己人,说说也没什么吧?我在外面,可是一句都没敢说。你们是不知道,怕酒后胡言,误了殿下嘱托,我连酒都戒了。”
尉迟宝琳戒酒,难度系数等同资深老烟民戒烟,现代网民戒网,李承乾听的很是感动。
“这一次东宫戒严,确实是我又病了,跟越王没关系。你也不想想,真要是同越王扯上关系,案子没结东宫能解除戒严吗?孙先生从终南山下来,又是为了什么?”
尉迟宝琳一拍脑袋,茅塞顿开,道:“我怎么把孙先生给忘了,也就是殿下病的厉害,没了法子陛下才会去请孙先生。”
解释完尉迟宝琳得疑惑,李承乾问苏烈:“东宫右卫率是你在管理,我记得右卫率府之前是三百人,后来又添了二百人,对不对?”
苏烈道:“卫国公训练新兵,陛下吩咐擢选了二百好手冲入右卫率府。”
李承乾点点头,又继续道:“昨日醒来之后,我同孙先生攀谈,得知他在编撰药典医书,这是惠及百姓的事情,也是极其费钱的事情。苏将军,你挑几个人出来,改日孙先生回终南山,你带人护送,送五万钱给先生。”
苏烈应声称是,李承乾又补充道:“必要找信得过的人,不要走漏风声出去,明白吗?”
上官仪不明白,他不解的问:“做了好事不让人知道,就等于没做。殿下是太子,要施德政,就该让天下人都知道殿下的贤名,您为何不让人知晓?”
李承乾道:“孙先生是我的救命恩人,他隐遁深山之中,就是为了专心编撰医书。魏朝,前隋,大唐都曾下诏征召过他,他都不愿意入仕,可见他的心志坚定。我弄的人尽皆知,只怕闲杂之人上门叨扰,违逆了他的本意,这哪里是报恩的样子。
孙先生已过百岁,让人知道他家中有巨财,难免引起那些不轨之徒的谋算,失了钱财都是小事,我的本意是报恩,若伤了孙先生,就成了恩将仇报。况且,施行德政该让人知晓,我是报恩,不要把事情搞混了。”
上官仪有此一问,李承乾也联想到一些其他的问题,遂道:“我这个人,说什么就是什么,真要你们为我造势,我会明说。我说不许走漏风声出去,那就是这个意思。谁要是自作聪明,别怪我不客气。”
众人应声称呼,李承乾欣慰点头,在座一众人都是聪明人,他话说得明白,应该不会有人自作聪明。
他伺候过这种谜语人领导,要人办事含糊其辞,说清楚一个字都觉得要自己老命。装的是神秘莫测,说白了就一个目的,揽功和甩锅,主打一个含糊不清,解释权在我。
送走魏叔玉等人,李承乾歇了片刻,就去丽正殿看苏氏和李觉。
李觉已经五个来月,白胖香软,一看到他就咿咿呀呀的笑个不停。要出牙了,小孩儿口水顺着嘴角往下流,怎么都擦不干净,有一种埋汰的可爱。
“小孩子都这样,殿下把孩子给妾身吧!”
李承乾将孩子还给苏氏,开起了玩笑。
“苏卿爱惜觉儿,连我都不给抱了。”
苏氏闻言,只道是“误会”,慌忙解释:“陛下来东宫也没个具体时间,还总不让人提前通报。觉儿流口水,污了殿下的衣裳不好面君。陛下不说什么,总有那些言官聒噪。”
李承乾抿嘴轻笑,道:“苏卿不该这么说,该说:‘孩儿是我生的,给不给谁抱,得看我心情。’”
苏氏听罢会心一笑,将李觉递给身边乳母,难得苏氏今天没有一堆礼仪规矩扫兴,李承乾十分上道的伸出手,牵着她出门。
“上次陛下送过来的干荔枝还有不少,我吩咐炖了鸡汤,咱们去厨房看看。”
苏氏道:“古人说‘君子远庖厨’,我们这样过去,不太好吧?”
李承乾笑道:“什么君子远庖厨,真要是彻底远了庖厨,猛撑几天不给饿死?真当他们是姑射仙,吸风饮露就能饱了?能说出这些话,不过是身在高位,有人伺候,矫情罢了。”
苏氏的突然改变,让李承乾颇为舒心,背后多半有高人指点,至于是谁,太子妃能接触到的人有限,这样的改变是好事,之前他们夫妻相处起来,不似从前那样机械化,尴尬。只是,盯着东宫的人太多了,给太子妃出主意的人,他必须要知道。
“苏卿变了,不似从前那样一板一眼了。”
苏氏也不隐瞒,直言不讳。
“象儿告诉妾身的,他说殿下不是一个特别重规矩的人,私下里随性一些,免得殿下尴尬。”
她一开始并不怎么相信,幼童之言如何能当真,何况他深得太子宠爱,说这些话,未必不是想要她在太子面前显得轻浮,进而失宠。
只是,后来大概是了解的多了,她倒是觉得未必不可以一试,换一个方式同太子相处,偶尔把太子当丈夫,而不是君上。
李承乾舀了鸡汤,吹凉了喂给苏氏。
“尝尝,很鲜甜的。长安弄不来鲜荔枝,用鲜荔枝煲汤,口感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