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多余听着勇哥的汇报,心里盘算着后续的计划。
这时,王多余的手机突然响了,是张老三打来的。
“王老板,我听说崇礼住宅那边住户都搬完啦,我们啥时候过去开工啊?”
王多余看了眼勇哥,笑着对张老三说:“张哥,你明天就带着人过去吧,争取尽快把活干好,这两天咱们有时间见一面,我把工程预付款给你。”
“王老板,这事不急,我随时随地都有时间,主要是看你忙不忙。”张老三很会说话。
两个人约好了时间,等一会问一下赵律师,主要是看他的行程。
勇哥看到王多余挂了电话,这时又补充道:“兄弟,这技校改造完,肯定能大变样,到时候别忘了,你答应替我培训的那些人。”
王多余点点头,“现在已经替你招学生了,但是这两天,你和我赵哥去趟学校,把代培的费用交给学校”。
勇哥嘿嘿的笑起来,“大兄弟,你这是信不过我呀!我还能差你这个三瓜俩枣的。”
王多余也不生气,“现在学校是自负盈亏,9月1号你不去交钱的话,你想让学校帮你带培学生,不知道人家能不能够同意。”
勇哥连连摆手,“王老板,你可真行,明天我就和老赵过去交钱去,你就是一个小抠,刚刚给我的那点钱儿,这立马就要回去。”
王多余笑着打趣:“勇哥,这可不是抠,是按规矩办事。”
正说着,王多余的手机又响了,这一回是顾家会所的杨总管打来的,他并没有犹豫就接了起来。
两个人简单的寒暄了两句,杨总管就询问,“王副经理,央视新闻的一位姓牛的记者你还有印象吗?”
这个人王多余还真的印象挺深,因为疫情在广冬那一会儿,王多余捐献物资的时候装卸工不够,这个姓牛的记者往往就冲在了第一线,直观感觉很不错。
后来去尚海,以及在京城捐献物资,牛记者代表央视全都参与了。
于是王多余说,“牛记者这个人我认识,是个挺不错的人。”
这时候杨主管才说明了缘由,“今天这位牛记者送过来一个剧本,说是他朋友的,原来跟你提过这事儿。”
王多余在电话中连忙连忙应承道,“杨叔,他原来是和我说过这件事,剧本你就交给晓楠吧,等到她回家的时候带给我就可以。”
王多余也没有把这件事情当回事,等到他回家的时候,他的老婆顾晓楠见到他的时候却十分的兴奋。
“小鱼儿,我跟你说呀!这个剧本我简单的看了一遍,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我老婆能瞧上眼的东西,看样子很不错,要不咱就直接投钱拍了它。”
顾晓楠有些嗔怪瞪了他一眼,“别闹,我说的是实情,我好歹是中文系毕业的,这点鉴赏能力难道我还没有吗?”
王多余十分宠溺的摸了摸顾晓楠的头发,“老婆,我没跟你闹,你要真的特别喜欢这个本子,咱们就投点钱把它拍出来。”
“咱们现在影视公司已经成立了,可是除了那部正在拍摄的《亮剑》电视剧,咱们一部电影还没有投拍呢。”
“《亮剑》那部电视剧你今年是别想看上了,养着这么多闲人,总要干些什么吧?”
顾晓楠朝着他翻了一个好看的大白眼,然后满含笑意的扶着大肚子回屋去了。
晚饭还没有好,王多余顺势坐在了八仙桌旁,翻看起顾晓楠拿回来的那个剧本。
剧本的名字叫做《贼中贼》,作者居然是宁昊,看到这个名字王多余猛的一激灵,不会吧、不会吧,他在心中暗呼,但手上的动作并没有减慢。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重庆某工艺品厂在厂长离任前,将一块价值不菲的石头交给保卫科长包世宏保管,等待评估。
然而,这块石头实际上是一颗价值连城的钻石,它意外地卷入了国际大盗麦克、香港商人余先生以及国内盗贼兄弟谢小盟和谢小强之间的争夺战。
包世宏原本只想安安稳稳地完成任务,却被卷入这场混乱之中。
各方势力为了争夺钻石,展开了一系列搞笑而又惊险的行动,最终在一系列阴差阳错中,钻石的归属也变得扑朔迷离。
这不就是,上辈子着名的电影《疯狂的石头》的剧本吗?
王多余又把这个剧本翻到了最后一页,这时候他才发现这个剧本居然是在2000年就写完了。
此时王中玉的心情是十分激动的,黄博现在已经被自己签下来了,他的成名作居然好死不死得也到了自己手中。
看样子自己的这个影视公司,想不火都难了。
王多余强压下内心的激动,继续仔细琢磨剧本。
他深知这部电影的潜力,只要好好运作,绝对能成为爆款。
他立刻联系了赵律师,让他尽快安排和宁昊见面。
同时,开始思考电影的选角和拍摄计划。
虽然说上辈子这部电影拍摄的非常成功,但是王多余也想到了,自己的重生已经改变了不少现实的东西。
所以这部电影王多余想着,自己只是作为甲方爸爸,只出钱,剩下的事情全都交给别人来干,自己不会再多加参与。
几天后,王多余见到了宁昊。
作为1977年生人的宁昊,此时应该是26岁,留着短发,面容显得年轻且充满了创作的热情,眼神里透着对电影的执着。
王多余见了他并没有摆架子,非常客气的起身和他握手。
宁昊看着眼前这位比自己还要年轻上几岁的年轻男子,神情不禁恍惚了一下。
双方落座以后,宁昊还有些忐忑,担心自己的剧本不被看好。
王多余却直接表明态度,愿意投资拍摄这部电影,并且给予宁昊充分的创作自由。
宁昊又惊又喜,没想到自己的剧本这么顺利就找到了投资方。
宁浩这边心情在那狂喜着,王多余却开口说道:“宁哥你,我可是久仰大名啊!”
“听说你在北电毕业时候的作品,那部处女作好像叫做“香火”,那你可是你自己担任编剧、导演还有摄像。”
“拍摄费用只用了不到4万块钱,却一举拿下了多项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