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应天城的暑气在青石板上蒸腾,奉天殿内铜鹤香炉中沉水香袅袅,却压不住殿中凝滞如铅的气压。朱雄英指间捏着辽东快马送来的牛皮密函,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案头羊脂玉镇纸被龙袍袖摆扫得发出轻响,十二扇缂丝屏风上的山河图在烛影里晃出细碎光斑。

“啪!”密函重重拍在黄梨木案上,八百里加急的火漆印在撞击中裂成碎屑。展开的桑皮纸上,瓦剌新可汗脱欢的讨明檄文墨迹未干,“清君侧”三字朱砂圈点,女真、鞑靼各部的狼首印信沿着边缘排开,像极了群狼环伺的森冷。

“欺人太甚!”朱雄英猛然起身,九龙金冠上的十二旒玉串叮咚作响,腰间鹿卢剑穗扫过堆成小山的军报。他望向殿外廊下的日晷,晷针投影在“敬天勤民”砖雕上,恰如一把悬在心头的利刃——自去年胡惟庸案后,漠北诸部便蠢蠢欲动,如今竟扯起“清君侧”的大旗,将矛头直指皇权。

满朝文武齐刷刷跪倒在冰凉的金砖上,蟒袍补服在地面铺成一片暗纹江海。内阁首辅徐允恭膝行半步,手中象牙笏板几乎贴地,额头青筋在汗水中凸起:“陛下!漠北苦寒,且让燕王与凉国公代您出征,龙体万金,岂可轻涉险地?”他身后,户部尚书郁新、礼部侍郎陈迪等人连连叩首,玉笏相撞声此起彼伏。

“胡党余孽藏于朝堂,外敌勾结窥伺边疆。”他忽然转身,冕旒在转身时甩出半弧银光,“昔年太祖皇帝平定天下,哪一战不是身先士卒?如今朕若缩在深宫,让将士们在前线流血,何以面对列祖列宗?何以震慑四方蛮夷?”目光扫过人群,最终落在丹墀下的朱棣身上。

燕王朱棣身着玄色公服,腰间玉带未佩,显是闻急诏匆忙赶来。此刻他单膝跪地,甲胄下的中衣已被汗水浸透,虎目之中泛起水光——自朱雄英登基以来,叔侄二人虽默契非常,但御驾亲征之事,终究让他心惊,少年的战役使他深知沙场凶险。

“四叔,”朱雄英声音稍缓,亲手扶起朱棣,“当年您带着燕军纵横漠北时,可曾想过退缩?如今贼寇竟敢以‘清君侧’为名犯我疆土,若不将他们的狼旗插在斡难河畔,我大明的金戈铁马何以称雄?”他忽然抽出腰间佩剑,剑光映得殿中烛火微颤,“此次朕与四叔共征漠北,定要让草原各部知道,犯我大明者,头颅必悬于应天城头!”

朱棣猛然抬头,眼中精光暴起,伏地叩首时甲胄撞击地面发出巨响:“臣愿为陛下前驱!纵是刀山火海,亦要为陛下踏平贼巢!”他身后,燕军将领张玉、朱能、侯柳升等武将同时起身,按刀长揖,甲叶相撞声如滚雷过境。

朱雄英却大步走到丈二舆图前,指尖用力划过漠北草原上那道蜿蜒的墨线——克鲁伦河像条银蛇盘踞在青色山峦之间。舆图是三年前遣人实地测绘的,每处隘口都用金粉标注,此刻他的拇指正按在“斡难河”三字上。殿中忽有少年清越之声响起:“父皇!”十几岁的皇长子朱文坤捧着象牙简册匆匆入殿,玄色锦袍上绣着四爪蟒纹,腰间玉佩随步伐轻撞出声——他刚从文华殿经筵赶来,发间还沾着些许墨香。朱雄英转身时,见儿子眼中既有少年人的急切,又有身为皇长子的端重,心头微暖,抬手示意他近前。

“儿臣恳请随驾北上!”朱文坤跪地叩首,玉笏板在砖面投下端正的影子,“愿为父皇执鞭坠镫, 激励将士们的血性!”殿中诸臣闻言,竟有半数武将面露赞许,唯有徐允恭暗暗摇头——他深知储君乃国本,岂可轻涉险地?

朱雄英却伸手抚了抚儿子的发顶,笑道:“吾儿志向可嘉,但留守应天更需栋梁。”他转身望向徐允恭,目光扫过内阁学士解缙、六部尚书等重臣,朗声道:“着皇长子朱文坤监国,徐允恭总领留守事务,解缙等内阁大臣辅弼政务。”殿中众臣刚要叩拜,他又加重语气:“凡遇军国急务,可直入东宫问策;若有疑难不决者,许往奉先殿请太上皇圣裁!”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太上皇朱标自几年前禅位后便深居简出,虽偶尔过问经筵,却极少涉足政务。此刻奉天殿殿隔扇后传来沉稳的轮椅声,朱标身着青布道袍,手持一卷《资治通鉴》款步而出,腰间所佩太祖皇帝亲赐的犀角带在烛下泛着温润光泽。

“大哥!”朱棣惊呼出声。朱标对他点点头“老四,最近还好吗,怎么看着苍老了不少?等漠北回来带孩子们来东宫吃饭。”朱棣眼含热泪的点点头。

“雄英既委以监国重任,”朱标望向朱文坤,目光中既有爷爷的期许,亦有帝王的威严,“当效‘禹王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昼夜勤勉,不可有半分懈怠。”又转向徐允恭:“魏国公乃三朝重臣,当年随雄英征战漠北时,允恭尚是少年先锋。如今国本所系,还望你像护持幼主一般,护好这应天城。”

徐允恭伏地叩首,甲胄撞击声中带着哽咽:“臣定当效法伊尹、周公,辅佐监国殿下,若有疏失,甘受太庙廷杖!”六部尚书等人亦纷纷表态,内阁学士解缙更是当场草拟监国条例,以黄纸誊抄后当场呈送朱雄英御览。

朱雄英接过条例,见首条便写着“非军国重事不得惊扰太上皇”,唇角微扬——解缙等人终究是懂分寸的。他提笔在末页批下“准奏”二字,盖上“监国之宝”印玺,转而对朱文坤道:“明日随朕去太庙祭祖,之后便留居奉天殿。若遇胡党余孽暗中勾结之事,可启用朕留给你的‘绣春刀令牌’,直接调遣锦衣卫北镇抚司。”

少年眼中闪过一丝郑重,重重叩头:“儿臣谨记父皇教诲,必守好这大明根基!”朱标望着孙子挺直的脊背,忽然想起自己初任监国时,太祖皇帝也是这般在奉天殿上,将天下重担缓缓放在他肩头。时光流转,如今他的儿子、孙子,正沿着他走过的路,一步步肩负起江山社稷。

是夜,朱雄英在乾清宫与朱标对坐。案头摆着两盏新贡的蒙顶山茶,热气在父子间蒸腾,模糊了彼此的眉眼。“父皇可怪孩儿劳烦您过问政务?”朱雄英忽然开口,“实在是胡党余孽与瓦剌勾连,儿臣担心朝中有人趁大军北上时生乱。”

朱标放下茶盏,指尖摩挲着杯沿:“当年你爷爷让我监国,便是要我在漩涡中练出一双慧眼。如今文坤尚幼,允恭虽忠,却不善权谋,有我在奉先殿镇着,那些心怀不轨之人便要多忌惮三分。”他忽然望向窗外的星空,“雄英啊,御驾亲征最忌后方不稳,当年你爷爷起兵时,若不是你奶奶稳坐后方,胜负尚未可知。”

父子二人相视而笑,无需多言。朱雄英知道,父亲虽退居太上皇之位,却始终是他最坚实的后盾。而朱文坤的监国,不仅是对储君的历练,更是向天下昭示:大明江山,有两代帝王共同守护,纵是狂风骤雨,亦稳如磐石。

次日辰时,太庙钟声长鸣。朱雄英带着朱文坤行三跪九叩大礼,在太祖皇帝神位前立下誓言:“若不荡平胡虏,誓不班师!”礼毕,他将监国令牌郑重交到儿子手中,那令牌上“代天巡狩”四字,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

而在奉先殿内,朱标望着太祖皇帝的画像,忽然轻声道:“爹,您看着吧,咱们老朱家的子孙,终究不会让大明的江山变色。”殿外,风过回廊,檐角铜铃叮咚作响,仿佛是历史的回声,在应天城的上空,久久不散。

三日后,午门城楼。朱雄英身着明黄纻丝十二章衮服,头戴冕旒,俯视着城下二十万大军。将士们铠甲锃亮,长枪如林,正中央“明”字大旗猎猎作响,旗角上金线绣的蟠龙在阳光下仿佛活过来一般。当大军开拔的号角响起时,朱文坤站在午门城楼上,望着父亲的黄金甲在阳光下闪耀,忽然想起昨日父皇在他掌心写的八个字:“守国如守城,须得寸土不让。”他摸了摸腰间的绣春刀令牌,转身走向内阁值房——那里,徐允恭与解缙等人已在等候,堆满案头的军报与奏疏,正等着他以监国之身,一一裁决。

“将士们!”朱雄英的声音通过扩音的铜筒传向四方,“胡虏犯我边疆,杀我百姓,毁我城池!今日朕亲率大军北上,不为耀武扬威,只为护我大明子民!若有敢犯我疆土者,不管是瓦剌、女真还是鞑靼,朕必追其至天涯海角,斩其首以祭忠魂!”

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响彻云霄,声浪惊起城楼上的白鸽。朱棣骑在乌骓马上,望着城楼之上的侄子,忽然想起二十年前,那个在大本堂看着他进来的少年——如今,那个少年已真正长成了驾驭天下的帝王。

大军开拔时,夕阳正将应天城的垛口染成血色。朱雄英换上黄金锁子甲,外披明黄战袍,腰间鹿卢剑换成了太祖皇帝留下的龙御刀。他策马走在中军,看着两侧旌旗蔽日,金鼓震天,忽然想起马皇后临终前的话:“英哥儿当以百姓为念,以社稷为重。”

夜风带来远处的驼铃声,那是后勤部队在运送粮草。朱雄英摸了摸马鞍上的牛皮地图,上面用朱砂标着几个醒目的红点——那是胡党余孽与外敌勾结的据点。他知道,此次亲征,不仅是平定外患,更是要彻底斩断朝中隐患,让大明的江山如这黄金甲般,永不锈蚀。

行至昌平,探马忽然来报:瓦剌使者求见,带着各部族的“降表”。朱雄英冷笑一声,手中马鞭狠狠抽在道旁树干上:“狼子野心,岂会轻易臣服?让他们明日在军前相见。”转身对朱棣道:“四叔,看来我们的这场戏,才刚刚开始。”

是夜,中军大帐。朱雄英铺开辽东送来的最新军报,上面用密语写着:“胡党余孽胡昱已至瓦剌大营,自称‘监国大臣’。”他捏紧军报,目光落在帐外朱棣的帅旗上——那面“燕”字旗在夜风中猎猎作响,像极了一头随时准备扑击的猛虎。

“来人,”他忽然开口,“传旨给辽东都司,着朱高炽即刻整备粮草,二十日内必须送达开平卫。再给山东都司,调三千神机营火铳手,星夜兼程北上。”顿了顿,又道:“让锦衣卫指挥使纪纲亲自护送粮草,若有延误,军法从事。”

帐外,夜风卷起黄沙,扑打在牛皮帐上。朱雄英起身走出帐外,望着满天星斗,忽然想起小时候在文华殿读书,太祖皇帝曾指着舆图说:“雄英啊,这天下太大,靠别人守不住,得自己硬气。”如今,他终于明白这句话的分量——所谓帝王,便是要在风雨中挺直脊梁,让身后的百姓,永远能看见金銮殿上的那片瓦,永远能听见明军的马蹄声。

远处,朱棣的大营传来阵阵战马嘶鸣,还有将士们压低声音的唱词,那是当年漠北之役时的军歌:“长刀所向,胡虏胆寒,日月所照,皆为汉土……”朱雄英摸了摸胸前的玉佩,那是马皇后留下的,温润的玉质在夏夜中带着一丝凉意。

他知道,前方的路必定艰险,瓦剌的铁骑、草原的风沙、朝中的暗流,都是必须跨过的坎。但此刻,看着麾下将士们眼中的坚定,看着军旗在夜风中飘扬,他忽然觉得,这天下,值得他去拼,去守,去让它永远闪耀着大明的荣光。

“陛下,该歇息了。”贴身太监云奇轻声提醒。朱雄英点点头,转身走进帐内,案头的烛火忽然爆起一个灯花,将舆图上的漠北草原照得一片雪亮——那里,即将展开一场属于大明的铁血传奇。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不让江山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乱世枭皇:柴荣三国:我能趋吉避凶倒霉蛋回到古代当法官十日游戏,但全员皇帝穿越古代,穷屌丝的人生逆袭穿越:刚成大将军,就要远征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贺平安一觉醒来变赘婿大乾九皇子贞观大闲人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这个武圣只想当官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逍遥六皇子,父皇恭请我登基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宋韵流年带着枪炮去大宋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三国:开局强抢甄氏五姐妹朱棣:什么?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长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逍遥县男:开局被塞了七个老婆日曜南明三国之召唤群皇降世特种兵穿越刘备再造大汉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开局废太子:召唤罗网明末:玩骑砍的我能无限爆兵穿越东汉:开局火烧黄巾军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红楼:这庶子怎么又争又抢骏驰青霄成语大搞笑大秦:我的青蛙能穿越临安风骨箭神三少爷清欢渡:味染人间重生大唐,在高阳公主府当牛马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跟宋江决裂后,我二龙山强的可怕穿越成了福岛正则庶出子三国:我,交州土皇帝!石器革命废物太子,开局召唤妲己世子去哪了?魂穿五代,我占寿州为王大明:刚穿越就被锦衣卫抓了天下一帝秦始皇皇后们,这真不是后宫聊天群白衣盗寒门逆袭:我用科技平天下大秦帝国风云围棋少年,我在大明举重若轻网游三国数据化黄巾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一剑照汗青玉佩乾坤:锦衣卫的现代逆袭绣春雪刃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大明:开局救活马皇后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穿成孙武门徒,我靠孙子兵法狂飙大明首辅:杨士奇朕的大秦!万邦臣服!天幕:玄武门大舞台,有胆你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