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年5月11下午4点,桐华城。
16岁的藩王江迎涵在学习六艺中的“数”,算术,他和朋友们在学习数学书《方程》。
“有一群兽人,出钱去买一件物品,每人出十块钱,则差10块钱,每人出11块钱,则多出5块钱,这两次出钱的人数相同,问有多少人出钱,以及这个物品的价格多少钱。”江迎涵将题目翻译成白话文,再列出算式。
答案是有15人,这个物品的价格是160元。
江迎涵开始算这道题,他先列方程,设人数为x,价格为y(江迎涵当时用其他符号做未知数),列出的算式如下:
10x=y-10
11x=y+5
通过拿大的式子减去小的式子,得到x=15,然后将这个式子带回去算,得y=160。
算完这道题以后,江迎涵继续解其他题目。
在这期间,苏清婉问江迎涵:“殿下,您对君主制怎么看待?”
“我是君主制的受益者,西方国家有民主制,各有各的好处,当然,制度的优劣要以民众福祉和政权稳固为重点和判断标准。”江迎涵回答道。
狼族少年杨思源说道:“我们狼族部落采用的是原始的酋长制,经常出现禅让的情况,首领仅仅是比普通百姓好一点点,还不如将首领的位置让给他人。”
“从父皇的信得知,父王正准备开设内阁,招募代表来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江迎涵说道,并拿信来给大家看。
“将来有一天,我也会代表女性参加国家大事呢。”女道士苏清婉说道。
江迎涵继续解题。
“在一个地方,当地种水稻,每亩亩产400斤,种土豆,每亩亩产350斤,在面积和条件相同的田地上种植相同的水稻和土豆,水稻的产量比土豆多5000斤,问种植水稻和土豆田地的面积各自有多少。”江迎涵心里想到这个题目。
江迎涵列出式子,算一下这个问题。
设田地各自有x亩田地,则算式如下:
400x-350x=5000
通过去掉式子中的0,得到:40x-35x=500,得到x等于100。
“有一个队伍,以两个人为一组,以三个人为一组,一直以9个人为一组,到最后都差一个人,问这个队伍有几个人。”江迎涵读这个题目。
方法是找从2到9的最小公倍数,这个数是,减1就是。
“那个队伍有这么多人,而且这题目用算术更方便一些呀。”江迎涵说道。
江迎涵继续学习数学,包括方程、算术、几何,在数学的闯关游戏里斩将杀敌、过关斩将。
到了下午5点,太阳在山顶的上面,离山顶还有一段距离,街上的兔子兽人人来人往。
一般来说,5月份的太阳会在18:41至19:05下山,现在是17:00,还有一个多小时太阳才下山。
太阳的光热逐渐降低,逐渐接近傍晚。
江迎涵学完数学,就开始处理政务。
“桐华城的百姓希望在更多地方设立饮水机,批准,要花15万块钱。”江迎涵边批改奏折,边说道。
“乡村的农民希望地主减少赋税、徭役和租子,如果同意,就会增加农民的好感,减少地主的好感,减少政府潜在的赋税和收入,同时要派官员去执行这项工作,也可以补偿地主的经济损失,让计划顺利推动。”江迎涵说道,并计算执行这个项目的花费、成功率和民意变化,派幕僚王静前去安排人选和执行任务。
“西边的山区有盗贼,需要安排官兵去围剿和安排人员去教育他们,并提高山区的经济和基础建设,这要花费20万块钱。”江迎涵说道。
江迎涵前去检查一下财库,检查一下有没有偷税漏税和贪污腐败的情况,还要检查一下收支明细。
“财库一共有2000万元,支出一共花费900万元,其中包括基础服务、官员薪水、上交中央的赋税等钱,收入1000万元。”会计赵雷含说道。
江迎涵检查账本,并计算和审查财务情况。
“情况属实,去下一个地方吧。”江迎涵对侍卫刘蓝他们说道。
到了意见箱前面,江迎涵将信件取出来,一一拿出来看。
“需要建设水渠,同时提供农业技术和生产工具。”江迎涵读这些信件。
“江殿下,休息一下吧,将这些信件交给长官杨洋吧。”苏清婉说道。
“行吧,赵岚,将这些信件交给长官杨洋。”江迎涵吩咐侍卫赵岚道。
“是。”侍卫赵岚拿着这些信件,将这些信件交给长官杨洋。
当地的工匠研制出机器人,是以兔子兽人的形象设计的,大大的耳朵,三瓣唇,长长的后脚,外壳上有毛茸茸的毛发。
机器人研究的发展要不断投资钱进去。
“听说工匠研发了机器人,走,我们去看看。”江迎涵对他的朋友们说道。
“好耶,我们去看看。”苏清婉说道。
“真是新奇呀。”侍卫刘蓝说道。
来到会场,只见到兔子机器人有节奏地搬运东西。
“太神奇了。”江迎涵说道。
“以后就会有机器兽人代替我们工作了。”苏清婉说道。
“真是日新月异呀,我出生的时候都没有这些东西,真是太伟大了。”侍卫刘蓝说道。
江迎涵对此很满意,继续去视察工作。
江迎涵他们在城里逛,见到长官杨洋他们在公示政务的进展和处理的结果。
“杨洋,你们这是在公布政务的结果呢?”江迎涵说道。
“是呀,殿下,我们在公布政务的结果。”长官杨洋说道。
只见公示栏上有减少赋税、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和工具,让农民转型和提供培训等内容。
“真是太好了。”江迎涵说道。
“有你们在,再加上我们自己的努力奋斗,好日子一定会来的。”路过的一位百姓说道。
一些表演者在街上给定的位置表演,骑着、龙、狼、马在表演传火圈,周围还有人准备了灭火设备,表演者穿好防护服,依次穿过火圈,精彩的表演让观众叫好。
江迎涵也为表演者鼓掌,同时赏表演者一些钱。
“谢谢殿下您来捧场。”一位表演完了的表演者谢过江迎涵他们。
“没什么,只是举手之劳而已。”江迎涵说道。
他们继续看表演,演员像练习了很久的样子,穿过火圈,犹如在钢丝上跳舞,在悬崖上攀岩一样。
演员们纵身一跃,穿过火圈,坐骑们手脚并拢,呈一个梭子,坐骑前脚一跃,后脚也跳起来,像鲤鱼跃龙门一样穿过火圈。
江迎涵看完了表演,接着去收留所看望孤儿们。
见到工作人员教孤儿们读书写字,还温和地教导他们,如果不是情绪特别好甚至能控制住自己情绪的兽人,想必是不能胜任这个工作的。
“想来我成年以后,就不会有这么多时间来亲近和了解底层人民的生活了,我读一些史书,见到乱世的百姓的痛苦的惨状,也见到一些体贴百姓的皇帝和官员最终成为了暴君和贪官。”江迎涵说道。
江迎涵他们坐在郊外的山上,望着一望无际的城市。
“殿下,也有善始善终的官员和皇帝,成事在人,关键是自己能否有控制自己的决心和恒心。”侍卫刘蓝说道。
“但愿吧。”江迎涵说道。
“忘记这些事吧,来爬山吧。”苏清婉说道。
“来了。”江迎涵说道,并追上他的同伴。
他们在山里奔跑,在山里自由自在地玩。
什么烦恼与忧愁,什么不能善始善终的遗憾,在这快乐的时光里寻找人生的快乐与自由。
江迎涵他们遇到山贼,他们躲到一边,周围的官军和山贼作战。
“你们为什么要起兵反抗?你们只要愿意投降,我们不会亏待你们的。”官兵向山贼喊话。
一些山贼束手就擒,一些山贼负隅顽抗。
“杀呀!”官兵和山贼扭打到一起。
官兵射箭、山贼躲到山洞里,还有的山贼举起盾牌抵御官兵。
“铛铛”的响声贯彻山顶,官兵冲向山洞,山贼树立拒马和鹿寨,一刀一个官兵。
血腥味散布到山顶,山贼中的内应出兵相应官兵,官兵付出惨重代价拿下山贼的据点。
江迎涵他们参加官兵们的葬礼,同时询问山贼沦为草寇的原因。
“战士们,你们安息吧。”江迎涵在墓前为死去的官兵祈祷。
侍卫刘蓝和赵岚一起为官兵祈祷,赵岚在刚才跟上来了。
周围的官兵们洒酒酬地,以示祭奠亡魂。
“战友们,你们安息吧。”将军赵斯成说道。
江迎涵和官兵的将军赵斯成去审问这些山贼。
“说,你们为什么要当山贼。”江迎涵说道。
“我们因为体型与毛色漆黑被人瞧不起,我们在首领蒋欣悦的带领下杀死蔑视我们的兽人,我们发现抢劫他人的财物可比工作得到的财物轻松多了,我们就占山为王。”一位山贼说道。
“将这些山贼押下去审问吧。”将军赵斯成对他的部下说。
“是。”赵斯成的部下将这些山贼押下去审问了。
江迎涵和官军们告别,继续在山上游玩去了。
江迎涵他们在山上游玩,摘一些水果,去辨别这些水果是否有毒,看以前是否吃过。
“小心一点,别害得我们都死在这里。”苏清婉说道。
“放心吧,我们比较命大,不会死在这里的。”侍卫刘蓝说道。
侍卫刘蓝筛选一些水果,拿一部分放在嘴里尝。
“嗯,味道还不错。”侍卫刘蓝说道。
江迎涵他们尝过这些野果。
江迎涵感到一阵酸甜,像葡萄一样。
“我们回去吧。”一会儿,江迎涵说道。
到了下午6点了。
江迎涵他们骑着龙,回到城里。
“在山上玩了一整天,我们回到旅馆吧。”狼族少年杨思源说道。
他们回到郑思域的旅馆。
“殿下,您来了。”旅馆老板郑思域夫妇向他们打招呼。
“你们好。”江迎涵也向他们打招呼。
“老板,我和这位狼族少年要各自订一个客房。”苏清婉对郑思域夫妇说道。
“行。”郑思域说道。
苏清婉和狼族少年杨思源就留下来办理手续了。
江迎涵回到自己的客房,江迎涵他们照顾好宠物,江迎涵继续看书。
郑思域夫妇买来饭菜,交给旅客们。
江迎涵吃着盒饭,盒饭里有炒菜、米饭、炒粉、木耳和大白菜。
“等几天后我们也要回到信阳了,下一站就是营城了。”江迎涵边吃边说。
江迎涵的侍卫刘蓝和赵岚也在一边大快朵颐起来。
吃完了饭,江迎涵他们将饭盒交给郑思域夫妇。
江迎涵擦了擦嘴,一边照镜子,一边打理衣服。
到了下山的时候,街上的兔子兽人们回家了,各自关门,街上开始实行宵禁。
街上还时不时听到打更人的声音,“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城墙上的士兵在放哨,他们像竹子一样挺直。
江迎涵他们开始洗漱,清洗胸前和胳肢窝的地方,洗完脸后还擦干毛发。
刷牙时,从盒子里拿来牙刷和牙膏,将牙膏挤出来,含水在嘴里,将牙刷送进嘴里。
洗完牙齿后,他们开始磨牙,他们是兔子,有磨牙的需求,他们拿磨牙棒开始磨起来。
“我们的牙齿为什么要长个不停,磨牙真是难受呀。”江迎涵说道。
“我们也不想这样呀。”侍卫刘蓝说道。
磨牙完了之后,开始洗脚,他们用手洗脚,用手搓脚上的泥巴,洗完脚之后,盆里的水黑乎乎的,他们擦脚。
“什么时候,我们的殿下也能成长起来?”侍卫刘蓝说道。
“我这不是在成长吗?”江迎涵说道。
“希望您能长大起来。”侍卫刘蓝说道。
江迎涵继续读书,读历史书《宣朝志》,读到《杨志刚》这一章节。
“宰相杨志刚少年时代发奋图强,做上了宰相,他励精图治,同时忠心耿耿,一直任劳任怨,为百姓做了很多事,也得罪了朝中的贵族。
皇帝余成致很是欣赏他,对杨志刚很是重用,他们成为了宣朝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杨志刚辞官回乡的时候,百姓们夹道欢迎,同时为他立了一道雕像,他也继续在他的家乡做慈善。”江迎涵说道。
在晚上,夜深人静,城市的路灯有一点光,人们都在睡觉,月亮挂在枝头,一些鸟的叫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人们都在晚上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