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弘阳国的皇帝江安继续支持改革。
他先是保障农民利益,为他们提供农具和粮种,花钱为他们进行培训,派遣官员去指导农民种地。
农业官员张弘怀受命前往首都周边的乡村因涵村去指导农民种地。
张弘怀和皇子江迎涵一同去因涵村,张弘怀提醒江迎涵注意安全,江迎涵自己也准备好了侍卫刘蓝、赵岚和其他护卫。
江迎涵问张弘怀他的工作内容,并用笔记记录下来。
“回殿下,我们农管的职责有统计粮食产量、开垦荒地、修建水利工程、引进新品种。”张弘怀行礼,江迎涵将张弘怀的话记录下来。
“那好吧,你去指导农民种地吧,我不打扰你了。”江迎涵开始让张弘怀去工作了。
因涵村有一个“涵”字,江迎涵开玩笑道:“这里有一个‘涵’字,这里跟我有缘。”
张弘怀换上便服,跟农民聊天,打听他们的粮食产量和收成好坏。
“回大人,我们村里有1000人,今年一共收获300万斤粮食,我家收获3000斤粮食。”农民桐庐阳说道。
张弘怀将桐庐阳的话记录下来,并继续去问其他农民,以核实情况,并征得同意后,实际称重粮食。
现在还是盛夏,江迎涵感觉到燥热,张弘怀经常下乡访问,脸被晒得漆黑和在冬天冻得发肿。
兔子兽人张弘怀经常在水田里行走,遇到一些水蛭、水草,腿部脱毛和划开伤口,江迎涵像是温室里的花朵,见不得血和不愿意下到田里劳作。
“小怀,你为什么不让你的部下去田间收集信息,而是亲自下场。”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吧,我就是喜欢到乡下亲自了解实际情况。”
农民们向江迎涵和张弘怀说明情况,经过传话后,传话者将农民的话语转述给江迎涵。
“殿下,我们希望自己能够少交粮税,国家的改革需要很多金钱,这些钱都是要从我们农民中获得,儿子们都去城里工作了,我们这些父辈也想要追求一些好的生活了,农田也就逐渐荒废了。”农民桐庐阳向传话者说明情况。
江迎涵将情况记录下来,汇报给父王江安和官员。
江迎涵躲在树荫下,侍卫刘蓝和赵岚给江迎涵扇风,江迎涵念一些体恤农民的诗句。
江迎涵继续和其他农民聊天,通过传话者的讲述,江迎涵记录一些建议,比如“希望农村转型和允许农民自由流动”“希望发展农村的交通,让粮食更方便地运出去”“希望国家队农民和粮食进行补贴”。
江迎涵回去了,他想要向父王江安推荐张弘怀,认为他是干实事的农业官员,希望后者能够在更大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江迎涵回到皇宫,跟父王呈交比较,并说明农民的建议,还说明他中意的农业官员,推荐了张弘怀。
”不错,涵儿适合到底层寻访,我可以调整一下皇子的礼仪,允许皇子到底层视察和巡视。”江安带着三分温和、三分坚定、三分威严和一分高兴。
江迎涵行礼,江安免礼。
“我想,这个行礼的次数也可以减少一些。”江安说道,像是不太重视礼节和皇室威严的皇帝。
江安找到礼部尚书,让其调整皇子的礼仪,允许皇子自由到底层寻访,并删减一些虚礼。
“陛下,祖宗之法不可变,前人之法,这样实行有他的道理。”礼部尚书好像不给江安面子。
“古人可以成为今人的祖宗,今人也可以成为后人的祖宗,况且法律要适时改进,以适应形势变化。”江安跟礼部尚书像是身份转换一样,礼部尚书变成了“皇帝”,江安瑶哄这个“皇帝”开心。
“是,我去跟部下说明情况,跟部下修改礼节吧。”礼部尚书恭恭敬敬地行礼。
江安找到江迎涵,让其继续到首都工厂视察,江迎涵临危受命,继续前往首都南都的工厂视察。
江迎涵向工厂厂主说明情况,让其做好准备。
这个工厂工作环境差,工人待遇低,工人死了不给赔偿,工厂主让工人不要乱说话,否则的话就要被炒鱿鱼。
这个工厂是钢铁盒子,跟周围的传统木制建筑格格不入。
工人们不可能跟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陌生人说明自己遇到的困难,况且自己的一家人要靠自己的工作养活他们。
江迎涵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工厂在江迎涵巡视的时候被打扫得恭恭敬敬,工厂主也在这个时候改善工人待遇,等江迎涵走后就恢复原样了。
江迎涵当然不知道工厂的情况,他又没有去问周围的百姓,他又跟工人关系不熟,不过江迎涵察觉到工人们的紧张和工厂主的阳奉阴违,觉得工厂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不过他不敢动工厂主的利益,改革还要靠这些工厂主的支持和帮助,只是对工厂主说了一些富有人情味的话后,就离开了,不过这个工厂被重点关照了。
江迎涵让部下化妆打扮,伪装成普通工人,给这些化妆潜入工厂的部下加班费和劳务费,江迎涵调查这个工厂的资料,让部下去询问周围的百姓,自己去调查下一家工厂了。
江迎涵不想去工厂工作,他不想弄脏自己的衣服和手,以前的他却亲自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不怕苦不怕累。
江迎涵让父王江安做一些决定,让他们关照工人利益,江迎涵希望“限制使用童工、女工,保障男工利益”。
江迎涵的贴身护卫刘蓝和赵岚临危受命,化装普通工人,工厂才刚刚成立,他们的文化水平比普通百姓要高,要装傻和避免暴露身份。
“为什么工厂主要剥削工人?安心赚取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利益不好吗?”江迎涵问道,显得天真幼稚、同情工人和不谙世事。
这时候刚从国外引入工厂和工业制度,人们不太了解工厂的运行原理和规则。
“殿下,从地主剥削农民的道理中可知一二。为了过更好的生活,剥削农民以获得更多粮食和生活物资,农民不被当成人看待,国家需要地主维持国家稳定,人心的贪婪和从众。”王静为江迎涵分析道,感叹江迎涵变傻了。
“将这句话的地主换成工厂主就可以理解了 不过现在才刚刚兴起工业,暂时不符合国家需要工厂主维持稳定的条件。”王静补充道。
江迎涵回去汇报工作了。
江迎涵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父王江安感叹江迎涵变笨了。
“你想想,工人紧张和工厂主阳奉阴违,说明其中有问题,而且涵儿你公开巡访,让对方做表面工作,人家会威胁工人,让其封口。”江安对江迎涵说明事情原委。
“人是贪婪的,有了很多,还需要更多,而且有了额外的资金,可以扩展工厂和招募更多的工人。”江安回答江迎涵的问题。
“我这榆木脑袋。对了,父王,您是怎么知道这么多知识的?”
“朕小时候从底层起身,遇到地主的剥削,最终摸爬滚打,当上起义军首领,夺取天下。”
7月24日,江迎涵的部下汇报情况,说明工厂主剥削工人,让其封口,工人工作环境差,多有工伤之苦。
江迎涵想要惩处这个工厂主,江安也希望惩治工厂主,不过希望手段高明一些,也希望不要因为这件事而伤了工厂主的心,影响改革进程。
“爹,我会变成那种恶人吗?”
“政治家要考虑的是国家利益,私德要放在后面,提升私德是治理好国家以后才要考虑的事。不过当个好人,谁不想平安地度过一生?”
江安给江迎涵找了几个小妾,江迎涵也随遇而安,接受了父王江安的提议。
小妾有宰相关平离的女儿关莹,温柔贤惠;将军山文清的女儿山昭,英姿飒爽。
江迎涵和小妾举行婚礼,正妻苏清婉参加小妾的婚礼。
婚礼灯红酒绿,热闹非凡,宾客们祝贺这对新婚夫妇。
“祝愿夫君江迎涵能够婚后幸福和小妾也能得到宠爱。”苏清婉祈福江迎涵和小妾。
婚礼结束后,江迎涵和小妾共处私密时光。
关莹和江迎涵谈论政事和家事,帮助江迎涵处理政务和改革事宜。
“夫君,妾身支持您的改革,希望您能多关照一下我们的家族。”关莹抱住江迎涵手臂,让侍女递上她写的改革倡议书,上面有解放妇女、发展教育、规范和保障女性就业。
关莹的家人还帮助她修改和润色,让自己的女儿得到皇子的青睐和重视。
“巾帼不让须眉。”江迎涵欣赏关莹。
山昭和江迎涵讨论军事改革,期待自己国家能够国富民强。
“夫君,我陪您进行军事方面的改革,希望照顾我们家族的利益,这样我们才能支持您和陛下的改革。”山昭鼓励江迎涵,希望自己成为英姿飒爽的女将军。
江迎涵通过政治联姻,逐步获得了关平离和山文清及其他们背后势力结成儿女亲家,获取这些势力的支持。
江迎涵的属下到底层收集情报,江安也派百官到底层调查民意。
属下过来汇报工作,说了进一步推进工业化、保护文化遗产、建立博物馆、创立报刊。
江安让工匠建造”南都博物馆”,开始保护文物。
南都是多个朝代的首都,历史有“南门”“水都”等称呼。
江迎涵让文人创办《弘报》,成为官方报刊,江迎涵在弘报中发表自己的爱国、革新作品。
百姓、文人和官员纷纷创办报刊,同时创作反映时事的作品。
这时候,官方继续加强民众教育水平,这时候的识字率为10%,还得继续加强教育投入,让人口投入到工业化的进程当中。
官方的教育投入为6000万元,占Gdp比重6%。
江安设立“南都国立大学”,在保留原来的科举考试的基础上,另外建立一个西学学校,培养科技人才。
国立大学的考试方式有传统科举和西式考试两种途径,这两种考试方式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筛选考生的考试。
传统科举更倾向于文科,西式考试偏向于理科。
黄云逸前来首都南都,他在战乱中倾家荡产,来到首都谋生,他的老婆林兰芝也陪着黄云逸一起发展商业。
黄云逸找江迎涵借钱,借了10万元,双方签订合同。
“殿下,我以后会偿还这些钱的。”
“期待你的表现。”
江迎涵和黄云逸抱在一起,黄云逸也计算花费和收支明细。
江迎涵让黄云逸收集情报、拉拢支持者。
黄云逸为江迎涵提供一些情报,比如民众对改革的看法,更多国家的资料,一些外语文献。
黄云逸在南都投资经商,他建立一个食品厂,加工一些食物。
这时,弘阳国的南方邻国朱瓦国与吉罗格爆发战争,江迎涵得知这件事后,希望支援朱瓦国。
朱瓦国因为屋瓦呈现朱红色,故名“朱瓦国”,它的部分领土被吉罗格侵占,与吉罗格有血海深仇。
朱瓦国和弘阳国结盟,双方签订非军事合同。
弘阳国与附属国烟轩、商离、扶桑交战,这些附属国得到敌对国家支持,又想摆脱宗主国弘阳国的控制,弘阳国在战后还陷入了治安战的区域战争中,民众厌战,希望和平发展。
弘阳国的工匠、技术人员、粮食武器前往朱瓦国,接纳朱瓦国难民,弘阳国在战争中牺牲士兵,需要外来人口做劳动力,帮助朱瓦国提前驱逐吉罗格殖民者。
温塞汗国也前来支援弘阳国和朱瓦国,他们送来粮食、牛羊、金钱、士兵。
“这些游牧民族还是可以相处的。”江安心里感到高兴。
温塞汗国是一个游牧汗国,居民多逐草而居,城市、条件优越、靠近南方的地区也开始定居和农业生产。
“温塞汗国也开始定居和农业生产了,他们以后会成为我们的敌人吗?”江安对温塞汗国的定居生活感到担心。
作为回报,江安派了更多的技术人员、文化工作者、外交使者帮助温塞汗国发展和经济交流,同时训练军队,提防温塞汗国反咬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