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省机械厂家属院——
张婶子拿着大包小包,走进家属院,现在是上班时间,所以院子里的人也不多,只有零星的几个大婶在井边洗衣服。
“秀娥回来啦,这次回娘家住挺久啊。”同住家属院的婶子笑着打招呼。
“是啊,我侄女给我添了个小侄孙,她长辈都要上班没时间,我这不没事儿么,就去给她伺候了个月子。”
张婶子也笑着回应老姐妹,一个多月不见了,这回到家,归属感拉得满满的。
“要不说你这个当姑姑的仁义,对侄女跟对自己亲姑娘似的。”
“那我没闺女,只有两个臭小子,侄女不就跟闺女一样。”张婶子家庭和谐,大哥对她很好,所以她也将这些好,回馈给了侄女。
“说的也是。”
“对了秀娥,好像前段时间有邮递员来通知,你家有包裹,但你家那几个天天上班,家里也没个人,邮递员来了两三趟也没找着人,昨天这不找我家来了。我本来还寻思着,等你家男人下班了,我告诉他一声,正好你回来了。赶快去取包裹吧,可别丢了。”这时,旁边的一个大娘,突然开口。
“包裹?怎么会有人给我寄包裹?我也就娘家这一门远亲,我这还刚刚回来。”
“你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行,那我把东西放下就去看看。大家先洗着,回头再聊。”
“行,快去吧。”
张婶子加快脚步,回屋子将包放下之后,又连忙出了门。
其实刚才放包袱的一瞬间,她突然就有了个猜测。但如果真的是青予丫头,应该是寄信才对,不可能是包裹啊。
带着狐疑,张婶子快步朝着邮局走去,到了那儿,自然是被一阵数落。
赵婶子态度很好的道了歉。
原本就是他们家里没人,才给邮局添了麻烦。没啥可犟的。
拿到包裹一看,寄件人果然是肖青予。张婶子还不等开心,就先开始愁了起来。
这孩子是从哪里来的钱,能弄这么大包东西?也不知道里面是啥。
本来她下乡就很匆忙,有钱应该留着傍身啊,这个傻孩子。
张婶子回到家打开包裹一看,入眼的,都是这边比较稀缺的干货,
张婶子把蘑菇拿开之后,才看到里边的信,打开之后,她先匆匆扫了眼全信的内容。
还好还好,真的是报平安的信。
平安到了就好。
现在的火车很不太平,她一个女孩,张婶子确实担心过,万一遇到人贩子怎么办?好在这些事都没有发生。
她又拿起信,仔细的阅读,看着看着,心里就不是滋味起来,眼泪止不住的流。
本来她一个人下乡就已经很难了,还能想着自己……
这么知恩图报的孩子,但凡肖久林那家狼心狗肺的,当初好好对待她,将来也是一份福气。
只能说坏人有坏报。
这时,张婶子的丈夫和大儿子一起回来了,爷俩在一个车间,上下班几乎都是形影不离
袁江平一进屋就看见妻子坐在那,一个月没见了,他刚想凑上前说几句好听话,便发现妻子的眼角流着泪,顿时心慌。
“秀娥,你怎么了?为什么哭啊?”
袁江平边说边给张婶子擦着眼泪。
张婶子没说话,只是把信向前递了递。
袁江平一脸问号,自己家还是第一次收到信件?
等看完信上的内容之后,他沉默了。
当初妻子掏空家底给肖青予换票,自己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心里是舍不得的,小儿子也到了该结婚的年龄,大孙子还小,用钱的地方还很多。他们家,虽然有四个工人,但除去花销和孝敬老人,也攒不下什么。
这为了一个见面连话都不说的孩子,一下子拿出这么多,几乎相当于嫁姑娘的嫁妆了。
但他与妻子伉俪情深,肖青予父母活着的时候对他们家也不错,所以这诸多的情绪,也只能放在的心里。
但没想到经历下乡一事后,肖青予的性格竟然变了这么多。还想着给他们寄东西。
当初是自己的想法,狭隘了。
“秀娥别哭了,你要是舍不得她,以后再给她寄点生活必需品,乡下买东西,可能不那么方便。”
“怎么?这次不说不舍得了?”
“你就别打趣我了,是我把人想窄了,这个孩子是个感恩的,以后不会差。”
“我也这么觉得,不然一个小姑娘哪里来的魄力把他大伯一家都送走。然后毅然决然的报名下乡。”
“好了,别哭了,你刚回来,歇一歇,今天我来做饭。”
“你可算了吧,今天晚上咱就吃青予丫头寄来的东西,你可别给我糟蹋了。”
张婶子是个麻利的,拿出包裹里的山货,分一分,就准备开始做晚饭。
等到大儿媳,小儿子都回来的时候,饭也做好了。
“妈,你回来了啊。”大儿媳李娟跟婆婆的关系一直很好,从进到这个家,婆婆就没有让她干过活,这种待遇在娘家都是没有的。
而且,她怀孕的时候婆婆也说,无论男孩女孩,只要健健康康的,她都喜欢。
要知道,就连她亲妈都在催她一定要生个儿子。
自己生孩子的时候,是正正好好坐了一个月月子,期间连孩子的一个手绢都没有洗过,她记得她堂嫂坐月子的时候,可是18天就开始做全家的饭了。
遇上这样的婆婆,是她的幸运,所以自己也会好好孝顺婆婆的。
“嗯,今天刚到,累了吧,快坐下来吃饭。”张婶子说。
“好,爸,妈,吃饭。”
等到众人坐下之后,才看到桌上不一样的菜品。
“哎,妈,你是在哪买的这些干货?”
“不是买的,是青予给我邮的。”
“青予?之前下乡那个小姑娘?妈还去送了的那个?”
“是,她母亲生前与我交好,原本看在他母亲的面上,我才对这孩子照看三分,没想到她是个感恩的,下乡了还惦记我这个老婆子。”张婶子神情有些骄傲。
“嗯,是个好孩子。那妈,你以后针线上的活儿,看看她缺啥,给邮寄一些,小姑娘对这方面应该没什么经验。”
“哎,好。”
张婶子的笑容更深了,她一直都对这个儿媳妇儿很满意,现在看来,她没看错。
是个厚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