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文和刘淑英结婚的这天,是个难得的大晴天。
刘明耀和李明伟一大早就去新房了,一会儿会陪着张学文,从新房出发,去知青点刘淑英。
张学文还在大队部借了自行车。
刘淑英用红布扎了朵大红花,挂在车头处,平添了不少喜气。
知青点内,刘淑英坐在方桌边,桌上有一面镜子。
虽然她没什么化妆品,但还是照着镜子,将辫子编的整整齐齐。
王香玉和季知书坐在炕上织毛衣,这是她们最近发现的,能很好的打发时间的营生。
李莉则是坐在炕沿,眼睛都要翻到天上去了。
她还是一贯的见不得别人好,刘淑英坏了名声这事,她原本看热闹看得挺开心的,谁想到张学文竟然愿意为她背书。
她可是早早的就喜欢张学文了,奈何张学文连看都不看她一眼。
她原本还以为是张学文太过木讷,原来竟是看上了刘淑!
她不明白,刘淑英到底哪里好?
为了达到目的,竟然想勾引村里有妇之夫,虽然没有结婚,但订婚了,跟结婚也差不了多少。
还说什么她不知道赵长山有未婚妻。
切!她才不信!
因为心中的不满,李莉一大早的,就在房间里摔摔打打。
就连肖青予进来了,她都没有收敛。
肖青予看了一眼刘淑英,见她冲着自己微微的摇摇头,肖青予也就不再说话了。
赵大丫为人憨厚,这段时间,也就她还能跟刘淑英说几句话。
不然,面对王香玉和季知书的视而不见,李莉的摆脸色,她早就崩溃了。
“肖知青来了,过来坐。”
见到肖青予走了进来,赵大丫连忙站起身,把位置让给了肖青予。离开刘淑英的身边,转身坐在了炕沿上。
“好,谢谢。”
人都已经站起来了,再客气下去,难免显得有些假了,肖青予直接坐了过去,正好在刘淑英的旁边。
“肖知青,谢谢你能来。”刘淑英闷了一早上的心情,终于因为肖青予的到来好了很多。她原本以为,肖青予会直接去新房吃饭的,没想到她竟然会来知青点送她。
这样也好,不会显得她这婚结的冷冷清清的。
“正好没事儿就来看看,不用跟我客气。”
“嗯。”
两人这边正和谐着,那边不和谐的声音就传了进来。
“呵~这林子大了,真是什么鸟都有,一个坏了名声的人,竟然也能交到朋友了,就不怕被她连累的嫁不出去。”熟悉的配方,熟悉的感觉,是李莉没错了。
肖青予看了一眼刘淑英,果然,这丫头的脸都白了。
但就算是这样,她也没有开口反驳一句话。
肖青予想起她刚到知青点的时候。还以为刘淑英是稳重,心有城府。所以才不轻易开口表达,但会坚定自己内心的信念。
但现在看来,可能是她看走了眼。
这摆明了就是好欺负。
肖青予在刘淑英的手背上拍了拍,转头看向李莉。
“没长脑子不要紧,但别出来丢人,这是你应尽的义务。”
“你说谁没脑子呢!”李莉暴怒。
“很明显,在说你。”
李莉气的头晕,其他人则是有些诧异。
就这么承认了?好嚣张!
“你知不知道你们现在针对刘知青的后果是什么?”肖青予想,自己也是知青,知青太丢人,对她来说也是件闹心的事儿。就点拨点拨这些傻黑甜吧。
“切~是她众叛亲离,狗都嫌呗。”
“傻x,村里人要是知道了,女知青但凡牵扯到名声这种事情,第一个就先起内讧,不但不会帮忙,还会添一把火的排挤。村里的歪瓜裂枣,以后看上哪个女知青了,就直接下手,把人掳走,反正也不会有人站在知青那边给她撑腰。”
王香玉、季知书、还有没脑子的李莉,都僵住了身体。
“肖青予,你不要在这危言耸听。”李莉企图用愤怒代替心慌。
“我是不是危言耸听,你们仔细想想就知道了。”
屋里的人不说话了。
“淑英!我来接你了!”
这时,门外传来张学文的喊声。
刘淑英的脸,瞬间红的滴血。
“走吧,以后你就能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了,不用再看别人的脸色,也不用去在乎别人的心情,怎么开心怎么来。”肖青予拉着刘淑英的手,给她祝福。
“走吧,淑英,我们送你。”
赵大丫也拉住刘淑英的另外一只手,两人一左一右,扶着新娘子出门。
被留下的三人一脸尴尬,但此时,也没有人会在乎她们的想法,更不会有人邀请他们去吃宴席。
院子里,张学文推着自行车,笑着看向刘淑英。
“媳妇儿,我来娶你了。”张学文轻轻的说。
恰好那时有一束阳光洒落在他脸上,高瘦的男人一脸笑的看着面前的女孩。眼里是藏不住的爱恋。
这一幕,在刘淑英的心里,留了很久很久。
“好。”
刘淑英轻声落下。
周围响起欢呼声。
“看样子我来的挺是时候啊。”
这时,张延清从门口走了进来,手上还拿着一个红封,里面包的应该是喜钱。
“新婚快乐。”张延清将红封递了过去。
“谢谢。”
张学文有些惊讶,张延清平时跟他,不,可以说他跟整个知青点的人接触的都不多。没想到他今天竟然会来参加自己的婚礼。
惊讶归惊讶,他还是立马将喜钱接了过去。
虽然没想过办喜宴,但有人能主动来参加,他还是很开心的。
张学文骑车载着刘淑英慢慢的走,后面跟着另外五人,场面倒也热闹。一路上遇到玩耍的孩子或路过的大娘,还会撒上一把糖。
两边的距离很近,一会儿的功夫,就到了新房,厨房里有两位嫂子正在忙活着。
是王大娘和刘寡妇。
肖青予帮忙介绍的厨娘和帮工。因为吃饭的人少,两个人倒也忙得过来。
一人一天五毛钱,双方都很满意。
中午吃饭的时候,王大娘和刘寡妇也留了下来,九个人正好坐一桌。
这个婚礼,也算是圆满结束了。
一对新人,远离了知青点的鸡毛蒜皮,开始过上自己的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