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两个人在一起后,要有个处对象的过程?而不是直接结婚?就是因为,来自两个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性格是不可能一样的,想走到一起,就得有个磨合期。如果磨合期完美通过,那才是一辈子。如果发现不合适,及时止损也挺好的。”
肖青予试图跟张延清讲道理,但她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时候的张延清,根本就不讲道理。
“呵~说的好听,还不是某些人为自己的不负责任找借口。”张延清有些阴阳怪气。
“那结完婚发现不合适,就是负责任了?”
“我不跟你争辩这些无用的,反正我张延清,但凡认定一个人,就不会变。”
“那……”
“若是对方变了,我就死缠烂打,让她知道什么叫请神容易送神难!”
……
好吧,话都让他说了,她只能等时间见证一切了。
另一边。
赵桂芝一家人到家之后,徐小芳接过篮筐打算放起来,这一拎,才感觉到重量有些不对。
她掀开上面花布一看。
“娘!这筐里,有东西。”徐小芳惊讶的叫来赵桂芝。
“什么东西?”赵桂芝走过来,也往篮筐里看过去。
一袋红糖,还有十块水果糖。
“这……大壮,你拿过篮子,没发觉重量不对吗?怎么也不看看?”徐小芳埋怨的看着丈夫。
男人就是粗心,如果是她的话,一定能发现异常的。这下可怎么办?自家人明明是去送谢礼的,结果却换回来比谢礼还贵重的东西。
“我也没想那么多啊,她给我我就拿着了。”刘大壮也有些懊恼。只有赵桂芝看着里面的东西沉默良久,然后叹了口气。
“收着吧,以后在地里如果见到了,该帮就帮一把。”自己家什么都没有,也就在农活上能回报一二了。
“知道了娘。”
时间一晃来到了二月份,再有几天就是除夕了,最近村里面很热闹,家家户户打扫卫生,购买年货,就连老王叔的牛车都由一天一趟变成了一天两趟了。
肖青予也打算进趟城,除了要买些东西之外,还得将空间的粮食出手。
但是她如果进城,那张延清一定也会跟着去。此时她才发觉,原来有了男朋友也不是那么方便。
正当她挖空心思想理由的时候,王桂花登门了。
“大娘来了,快进来坐。”
“今天不坐了,家里还有一堆活呢!大娘就是来问问你,我和刘寡妇明天进城买年货,你要不要一起去热闹热闹?”
肖青予心里暗喜,这不巧了吗?张延清是不好糊弄,但大娘好糊弄啊。
“行,那我们明早牛车集合点见。”
“好嘞。”
王桂花说完了要说的事儿,便急急忙忙的走了。
肖青予刚关上门进屋,就看到张延清一张幽怨脸。
“怎么了?”
“你想进城跟我说啊,我也能陪你去的。”
“那不一样,跟大娘们一起,还能听听村里的八卦,知道的多了,利于我以后跟村里人搞好关系。”
“行吧,那下次我进城的时候,你也得陪我。”
“好。”肖青予无奈,她从来都不知道,张延清会这么粘人。
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张延清终于恢复成正常模样,从兜里掏出钱票,递给肖青予。
“喜欢什么就买什么。随便花。”
肖青予顺着张延清的手看过去。
票先不说,这钱……得有二三十吧。张延清还挺大方的。
“不用,我有钱。”
“你有是你的事,给你你就拿着。我先回去了,明天你回来了我再来找你。”
张延清将手里的钱票都放在桌子上,好像怕肖青予不要一样,连忙出门走了。
肖青予看着张延清的背影,有些好笑。
第二天一早,肖青予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才出门。猫冬虽好,一旦出门,对她这种怕冷的人真的很不友好。
等她到了村口,牛车上已经坐的满满的,肖青予快走几步,还不等到近前,就听见王桂花喊她的声音。
“肖知青,这儿~”
“来了大娘。”
肖青予快走几步。
今天车上的都是熟人。
有王桂花、刘寡妇、之前换冻梨的孙大娘和周大娘、杨婉宁事件看热闹的吴翠红和她的女儿周静静。
跟众人打完招呼后,肖青予在王桂花的身边坐下。
天气冷,特别是坐着一动不动的时候更冷,大家一般都会准备一个小被子盖腿。肖青予也有,之前拿到山上小屋了,后来张延清准备了棉花被,她又拿了回来。
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肖青予从背篓里拿出被子,盖在腿上,然后又拿出热水袋,刚要放进被子里,就被吴翠红拦住了。
“呦,肖知青这是热水袋吧?真暖和。”吴翠红摸了一下,然后羡慕的说。
“嗯,是热水袋。”肖知青见吴翠红摸完了,不动声色的将热水袋放进被子里。
大腿上瞬间充满暖意。
“要不说,还是你们知青会享福,像我们农村人可见不着这好东西。”
吴翠红见肖青予把热水袋收了起来,撇了撇嘴。这知青可真小气。
“大娘,咱们今天什么行程?都去哪里?”
肖青予没有理会吴翠红的酸言酸语,转过头跟王桂花说话。
“去供销社,然后再去百货大楼。”王桂花接话道,她也看不上吴翠红那个眼红的毛病,别人的东西,啥都好。
“百货大楼?”肖青予提起兴趣,她还没去过百货大楼呢!之前也没见过有这个地方。
“对,百货大楼在另一条街上,有点远,肖知青没去过?”
“没有,我还不知道有百货大楼呢!”
“那咱们今天就好好转转。”
“好的大娘。”
吴翠红见肖青予这副完全没把自己放在眼里的架势,更生气了,她提高了声音,再次说:
“这城里的知青就是在门缝里看人,怎么?我们说话不配得到你的回答呗,一点礼貌都没有!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吴翠红刚开始还只是酸几句,但不知道怎么,越说越生气,特别是看见一旁的女儿,更生气了!
要不是知青在中间霍霍,女儿也不会嫁不了想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