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军的目光深沉了几分。
更何况,眼下他身边还有一个苏家虎视眈眈。
若是能与刘大俊这伙在道上有些名气的人建立些交情,日后万一苏家真要使什么阴损绊子,说不定刘大俊他们还能派上些用场。
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这个道理,他两世为人都懂。
这世道,黑与白之间,往往隔着一层厚厚的灰色地带。
想要在这泥沙俱下的时代站稳脚跟,光靠一身正气,有时候是远远不够的。
思定之后,陈晓军不再多想火锅店的事,眼下当务之急是把开业前的准备工作做到位。
当天下午,日头正毒,陈晓军来到了县里有名的农民工聚集地——桥头市场。
这里人头攒动,空气中混杂着汗味和尘土味。
操着各色口音的汉子们三五成群地蹲在路边,眼神里带着对工作的渴望和对未来的迷茫。
陈晓军推着车子,在人群中慢慢穿行,目光锐利地扫过一张张黝黑的脸庞。
他需要的不是孔武有力的壮汉,而是手脚麻利,更重要的是——识字的女工。
“大姐,识字不?”
他走到一位看起来约莫三十出头,面相和善的妇女面前,直接开口询问。
那妇女正纳着鞋底,闻言抬起头,有些诧异地打量着陈晓军,点了点头。
“念过几年小学,普通的字都认得。”
“好!”
陈晓军眼睛一亮,“我新开一家火锅店,招服务员,包吃住,一个月一百块钱,干不干?”
“一百块?!”
妇女手中的针线险些掉在地上,旁边几个竖着耳朵听的妇女也都瞪大了眼睛,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要知道,现在国营厂里的正式工,一个月工资也就七八十块,有些效益不好的,还拿不足。
这私家店出手如此阔绰,简直闻所未闻!
“小伙子,你没开玩笑吧?真给一百?”
一个略显机灵的大嫂凑了过来,眼神里满是热切。
陈晓军朗声一笑:“我陈晓军说话算话!不过我这服务员,要求也不低,除了手脚勤快,脑子灵活之外。”
“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得识字,能看懂菜单,会记账,以后我店里还要搞些写写画画的活动,不识字可不行。”
知味轩的未来,可不仅仅是卖几顿火锅那么简单。
那些后世烂大街的打卡送菜、集赞优惠、会员卡积分,在这个年代,绝对是降维打击!
服务员不识字,这些活动怎么推行?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陈晓军几乎问遍了市场里所有符合年龄段的女性。
最终,他挑中了四个看起来爽利干净,并且都确实识字,会写字的大姐大姨。
他当场拍板,领着她们到附近的小饭馆简单吃了顿便饭,然后带回去做“岗前培训”。
他着重强调了服务态度和仪容仪表,又简单介绍了一下火锅店的特色。
“各位大姐,我丑话说在前面,我这钱不好拿,客人是上帝,服务一定要周到,给顾客甩脸色是绝对不行的。”
“但只要你们没有错误,服务到位,若是有人刻意刁难,我绝对会站在你们这边保护你们,不会让外人欺负你们!”
“干得好,我年底季度还有奖金,以后我开分店,你们都有机会当大堂经理,当店长!”
陈晓军一番话,说得几个刚找到工作的大姐大姨心头火热,仿佛已经看到了光明的未来。
敲定了火锅店的服务员,陈晓军算了算时间,估摸着沈巧云也该放学了,便直奔她大学而去。
夜色如水,晚风习习。
陈晓军在学校门口等了没多久,就见沈巧云和李萍她们抱着一摞书本,说说笑笑地走了出来。
“巧云!”陈晓军笑着迎了上去。
“晓军哥,你来了。”
沈巧云见到他,眉宇间的倦色消散了不少,露出一抹温柔的笑意,“培训机构的事,我正想跟你说说呢。”
几人并肩去吃饭。
“招生情况怎么样了?”
陈晓军问道。
沈巧云轻轻叹了口气:“唉,不太理想,到现在为止,确定报名的只有二十五个学生。”
“而且,这二十五个里面,倒有十来个是刘太太帮忙介绍的,她家亲戚朋友的孩子。”
她顿了顿,语气有些无奈:“主要还是咱们这个‘培训机构’太新鲜了,很多家长听都没听说过,总觉得不靠谱,怕是骗钱的。”
“我这几天嘴皮子都快磨破了,人家还是半信半疑,都在观望呢。”
陈晓军闻言,脸上却不见丝毫沮丧,反而露出一抹了然的微笑。
“这很正常,新生事物嘛,总要有个接受的过程,二十五个就二十五个,不少了!”
“你把这些学生的年纪,还有偏科的这些科目都统计一下,一周后,咱们就正式开课!”
陈晓军语气笃定,“人少,咱们就开小班教学,保证教学质量。”
“等人多了,咱们再考虑开大班,一步一步来,不着急。”
“嗯!”
沈巧云重重地点了点头,陈晓军的自信仿佛一剂强心针,让她也充满了力量。
“我明白了,这几天我一定把宣传做到位,再拉最后一波热度。”
这丫头,真是个好帮手。
有她在,培训学校这边他就能省心不少。
陈晓军看着沈巧云认真的侧脸,心中涌过一阵暖流。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陈晓军便来到了“知味轩”火锅店。
推开店门,一股淡淡的桐油和新家具的味道扑面而来。
王翠花已经到了,正带着昨天新招来的四个服务员熟悉店里的桌椅摆放和后厨的各种用具。
“一号桌在这边,靠窗,光线好。”
“这是放碗筷的柜子,每天都要擦干净。”
“点菜单怎么写,看清楚了,别写错了给后厨添麻烦。”
四个大姐大姨都穿着陈晓军特意去布店扯了布,请裁缝赶制出来的统一的靛蓝色土布褂子,虽然简单,却也显得干净利落。
她们一个个听得认真,不时还拿出随身带着的小本子记上几笔,生怕漏了什么。
陈晓军看着这忙碌而有序的景象,满意地点了点头。
“陈老板早!”
王翠花眼尖,第一个发现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