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城机械厂,关于这个能得厂里副厂长亲自接待的神秘女同志的讨论正吵得沸沸扬扬。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时,向文涛出面解惑了。
“都别猜了,我告诉你们,被朱厂长亲自接进去的小姑娘,就是帮咱们厂在广交会上拿下好几个大单子的姜海棠!”
原本还在讨论的人们,瞬间安静了下来,紧接着,各种惊叹声此起彼伏。
“原来是她啊!怪不得朱厂长这么重视!”
“能在广交会上拿下大单子,那可是真本事!”
大家恍然大悟,眼神中多了几分敬佩。
有本事的人,走到哪里都应该被尊重,这句话在此时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
另一边,姜海棠在朱厂长的带领下,走进了办公楼,径直来到了毛厂长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布置得简洁而庄重,墙上挂着机械厂的发展历程图和一些荣誉证书。
毛厂长正在端着他印着“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的大茶缸子倒水,见到姜海棠进来,立即放下手中的茶缸子,拿起瓷杯子,给姜海棠倒水。
端着洁白的瓷杯子,他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
“小姜同志,一路过来累了吧,先喝水,喝水。”
“我可算见到你了!朱厂长已经详细地给我汇报了你们这次的成绩,太了不起了!我为你们骄傲啊!”
毛厂长与胡厂长的形象截然不同。
胡厂长看着就是一副老好人的模样,而毛厂长身材十分清瘦,眼角的皱纹和两鬓的白发,让他看起来比胡厂长年龄稍大几岁,但眼神中却透着精明与干练。
姜海棠忙客气的说:“是朱厂长谬赞了。”
“小姜同志啊,听说你同意到我们厂里兼职的时候,我立马安排人把你的入职手续都办好了,这个月的工资已经预备好了,还有当初答应你的奖金,也会一并发给你。咱们厂向来是赏罚分明,有功劳的人,绝对不会亏待!”
毛厂长一口气说了许多,语速极快,满是对姜海棠的欣赏与重视,反倒让姜海棠有些不好意思了。
她微微红着脸,双手捧着茶杯,轻声说道:“谢谢毛厂长,您太客气了。”
“客气啥呀!”毛厂长爽朗地大笑起来,“咱们以后都是一家人了,让机械厂的发展更好是我们共同的努力目标!只要你有想法、有干劲,厂里一定全力支持你!”
姜海棠轻轻点头,目光落在墙上机械厂的发展历程图上。
金城机械厂历史悠久,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872年左宗棠创办的制造局,是龙省近代史上第一家机械制造工厂,也是华国最早的近代机械工业厂家之一。
1955年被国家定点生产成套采油机械设备后,在石油机械领域取得了多项第一,第一台抽油泵、第一台抽油机……
这些辉煌成就,填补了华国采油机械史上的许多空白,为国家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想到九十年代这座承载着城市之光的大厂将逐渐走向衰亡,姜海棠心中涌起一股使命感。
她放下茶杯,挺直身子,脆生生地开口:“毛厂长,咱们厂的研究人员经验丰富、实力不错,但我觉得,如果能吸收一些新鲜血液,为研发团队注入新的活力,对于未来的发展会更好。”
毛厂长闻言,饶有兴趣地看着姜海棠,微微眯起眼睛,手指有节奏地敲打着椅子扶手。
“你说得在理啊,闺女。可这几年,大学只招收工农兵学生,真正专业对口、能用得上的人才少之又少,厂里想招人都难啊!”
他无奈地叹了口气,端起茶缸子喝了一口水,脸上满是愁容。
“我这里有几个人,”姜海棠说着,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张纸条,“如果毛厂长有兴趣,可以尝试接触一下,或许对咱们厂的发展有好处。”
但她并没有直接将纸条交给毛厂长,而是拿在手中,目光坚定地看着他。
毛厂长没想到,姜海棠见自己后说的第一件事就是提供名单,他下意识地看向一旁的朱厂长。
朱厂长心领神会,连忙从姜海棠手中接过名单,恭敬地递给毛厂长。
毛厂长接过名单,在打开之前,又深深地看了姜海棠一眼,心中暗自思忖:这闺女是打算在厂里培植自己的势力,还是借机给认识的人安排工作?
姜海棠却神色自若,脸上依旧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仿佛根本没把毛厂长的猜测放在心上。
毛厂长带着狐疑打开纸条,目光迅速扫过上面的内容。
看着名单上的人名,以及他们现在的地址和从事的工作,他心中的怀疑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些人都是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有的还在核心技术岗位工作,确实是机械厂急需的。
“小姜啊,”毛厂长抬起头,眼神中满是惊喜与感激,“你这个名单从什么地方来的,我也不问你。你提供的这些人,我会安排人逐一对接,只要他们有意向来,我机械厂敞开大门,全部都要!”
这些人,有两个他前几年曾经听人说起过,不过后来也没机会再遇到,心里还一直惦记着呢。
“谢谢毛厂长如此信任我,”姜海棠真诚地说道。
“我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就想着能多找一些真正有能力、用得上的人一起努力,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让厂子发展得更好。”
接下来的一个早上,姜海棠都留在毛厂长的办公室,两人深入交谈,谈妥了许多重要问题。
其中包括姜海棠和向文涛配合开展的研究项目,项目的目标、分工、时间节点都一一明确;
还有姜海棠每周为机械厂的销售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涵盖销售技巧、对外礼仪等多个方面。
毛厂长特别提出,希望姜海棠能为厂里的销售人员培训英语。
在这个特殊的年代,学习外语是比较敏感的事情,姜海棠不敢轻易答应。
经过一番商量,最终决定由毛厂长挑选两个最值得信任、年轻聪明且形象好的人,跟着姜海棠小范围学习英语。
之后,姜海棠专门征求了胡厂长的意见,纺织厂的人要不要一同参加学习。
胡厂长深知英语在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虽然现在有姜海棠在,可总不能事事都靠姜海棠啊。
海棠毕竟只有一个,还得和机械厂共享,那就要培养更多的人才。
“海棠啊,就按照你说的,小范围进行培训。我们厂韩知秋和康小夏这两个年轻人,人品家世都清白,脑子也灵光,就让她们跟着你学。正好,这两个闺女和你也熟悉。”
胡厂长说罢,立刻叫来秘书,让他通知韩知秋和康小夏到办公室。
不一会儿,两人急匆匆地赶来,得知有学习英语的机会,脸上满是惊喜,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
“你们只能跟着海棠同志学习,对外是一个字都不能说的,哪怕是做梦也要保守秘密,你们能做到吗?”胡厂长表情严肃,目光在两人身上来回扫视。
韩知秋和康小夏对视一眼,异口同声地说道:“坚决保密!请厂长放心!”
等离开胡厂长的办公室时,天色已晚,正好到了下班时间。
姜海棠笑着对康小夏说:“我从花城给你带了礼物,要不,今晚去我家吃饭?咱们好好聚聚。”
康小夏连忙点头:“好啊!我正好不想这么早回家。”
姜海棠听出了她话里的不对劲,关切地问道:“怎么了?和家里闹不愉快了?”
康小夏轻轻叹了口气,脸上满是委屈。
“我哥结婚了,我嫂子进门后,明里暗里暗示,要我把厂办的工作让给她。我爸妈和我哥都来劝我,说我是女儿,早晚要嫁人,这么好的工作带到婆家可惜了,不如让给嫂子。”
说到这里,她眼眶微微泛红,声音也有些哽咽。
她是女儿又怎么了?是呢绒就连自己考试得来的工作都不能保留吗?
姜海棠十分理解她的心情,在这个年代,工作就是一个家庭最大的资产,而康小夏的父母重男轻女,做出这样的事也在意料之中。
她拍了拍康小夏的肩膀,轻声问道:“小夏,你嫂子是什么学历?”
“我嫂子就小学毕业,初中都没读几天,”
康小夏撇了撇嘴,满脸嫌弃。
“她家里人想让她读书,可她自己不是那块料。好在她家条件好,给她弄了个车间的临时工,才没下乡。”
姜海棠沉思片刻,安慰道:“这事儿,你先别答应。过几天,就说让他们自己找厂长说去。要是厂长同意,你再答应。”
她心里清楚,只要康小夏开始学习外语,对厂里的外贸工作有帮助,胡厂长绝对不会同意让一个小学毕业的人顶替她的工作。
何况,康小夏的嫂子是个扶不起来的,胡厂长就更不可能同意两个人换工作了。
康小夏听了,眼中重新燃起希望,是啊,她都被厂长钦点,跟着海棠学外语了,厂长这是要对她委以重任,怎么可能同意?
感激地看着姜海棠:“海棠,还好有你!多亏你给我出主意!”
两人说着话,并肩朝着家属院走去,夜色洒在她们身上,但两个人的心情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