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唐将肩膀上的箭折断,骑马返回了本阵。
他脸色灰白,对晁盖说道:“大哥祸事来了,杨无敌不知怎么来到这里来了。”
晁盖听了沉默不语,挥手让他下去治伤了。
宋江心里高兴的紧,只是面上却平静如水,他缓缓说道:“先前我说要降,哥哥不肯,兄弟们现在如何是他们对手?”
“况且我听说卢员外也投靠了他,今天旁边那人那人八成就是卢进义!”
帐下的众人本来听了杨无敌就有八分惧义,一听还有枪棒无敌的卢进义,直接斗志全无。
晁盖心里也知道凭着这些人是无法再继续战斗了,但是让他投降,是万万不可能的。
吴用看出了晁盖的心思,说道:“既然卢员外也来了,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我去走一遭,找个折中的办法。”
众人都看向晁盖,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点了点头。
王都监亲眼看见了元嗣的箭法,心里敬佩无比。
他们设了个宴席,几人正在推杯换盏。
元嗣听说晁盖派人来探营,他和卢进义相视一笑,将宴席撤了,将吴用请了进来。
吴用进门纳头便拜,说道:“可算等到指挥使到来了。”
王元嗣问道现在宋江那边是什么情况?
吴用叹了一口气,说道:“只要答应晁盖的条件,救出宋大哥不难。”
杨元嗣笑道:“我本来也没想为难晁寨主,只要将宋大哥救出来,晁盖可以让他走。”
“什么俘虏功劳,在我看来不值半分,兄弟情义才是最重要的。”
吴用这才彻底放心,不管他说的是真是假,心里也对元嗣有几分佩服。
杨元嗣写了一封亲笔信让吴用带了回去。
晁盖看了信件犹豫不决,刘唐劝道:“咱们现在就是案板上的肉,只能赌一把了,我听说这杨元嗣素来也是个讲信义的人。”
宋江流泪道:“谁知道梁山能沦落到如此地步,哥哥不如任从了大家的心愿吧。”
晁盖看了众人一眼,下了下决心道:“且信他一回,脑袋掉了碗大个疤!”
第二天梁山等人将金鼓器械全部扔在沙滩上,以晁盖为首空着手向官军走来。
王都监刚想派人上前捆绑,元嗣制止了他。
晁盖离着元嗣还有四五步就跪了下,口里说道死罪。
杨元嗣将他扶了起来,说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晁寨主此举避免了生灵涂炭,大功一件。”
元嗣看着晁盖后面的宋江等人,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王都监眼看杨元嗣大功已成,怕自己在这里让他误会有争抢功劳之意。
随便找了个借口赶紧带队走了,其他都监虽然不知道他为何跑的如此迅速,不过都知道这家伙向来精明,也都有样学样。
只有海洲的巡检在等知州大人靠岸,不敢轻动。
元嗣对晁盖说道:“我看寨主也是好汉子,为何不留下来为国家出力?”
晁盖回道:“这世道我早就看透了,多说无益,还希望官人能够遵守约定。”
杨元嗣摆了摆手,说道:“人各有志,勉强不得,那就随你心愿去吧。”
愿意追随晁盖的有三百多人,他带着刘唐往南去了,元嗣没有阻拦。
还有五百多人想要自谋生路,元嗣也是任他们离去。
这些梁山好汉看到元嗣如此说话算数,讲究信义,一边交口称赞一边去了。
这边宋江却跪在地上,感谢元嗣的救命之恩。
元嗣看他六尺三四身材,黑黑的皮肤,确实也不太像个黑道枭雄的样子。
“早就听说过及时雨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英雄!”元嗣说这话,自己都有些违心。
宋江却真诚的说道:“宋某从小立志为国效力,只是本领低微,后来误入歧途,幸亏指挥使拨云见天,是小人的再生父母!”
说完又要跪拜下去,卢进义上前将他扶起,说道:“官人人物高贵,不喜这些俗礼,兄弟不要如此。”
宋江看杨元嗣微笑不语,也就作罢。
那吴用却上前道:“小人们犯下了通天大案,不知指挥使如何安置我等?”
杨元嗣知道这是宋江等人的试探,不过是借吴用的口说出来罢了。
“我刚在登州也设一处寨子,公明还是去做个寨主,还需要教授辅佐。”元嗣一边说一边看向宋江。
宋江脸上看不出对这个职位有什么满意或者不满意,他只是装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
杨元嗣又说道:“队伍中有没有个鲁达和花荣?”
鲁达推开身旁的人走了过来,说道:“鲁达在此,还没死。”
花荣也上前道:“见过指挥使!”
杨元嗣哈哈大笑,说道:“梁山一别,二位别来无恙,海州在此相遇,也算有缘,你们两个给我做个侍卫吧。”
两人的眼神都亮了起来,一齐上前行礼道:“谢指挥使,遵命!”
宋江和吴用面面相觑,开始隐隐觉得哪里不太妙。
卢进义早就看透了这一点,只是不好当面跟宋江说破。
元嗣差点儿忘了船上还有一个海洲知州,直到这个老头儿吹胡子瞪眼的来找自己的麻烦。
张叔夜一开始还没搞明白岸上发生了什么,只是一天之贼寇们都走了个干净他觉得不可思议。
海州的厢军和淮阳的禁军是什么水平他再清楚不过了。
他本来指望的是汴京的禁军能够尾随梁山贼寇而来,两下夹击消灭他们。
等上岸后才知道了整个事情的经过。
这个杨指挥使也太大胆了,那贼寇首领说招安就招安,说放走就放走。
朝廷的法度还要不要遵守?左右都劝他这个人是童枢密的爱将,不过自己不在乎这些,偏要辨个是非!
张叔夜昂首阔步走进了杨元嗣的帅帐,质问道:“请问杨指挥使,谁给你的权利对这些梁山贼寇生杀予夺?”
杨元嗣记得好像历史上这个张叔夜是个有气节有能力的好官,宋江正起义是被这个人镇压的。
难道是因为自己抢了他的功劳才如此生气吗?
这时候刘十三却按耐不住,怒道:“要不是有我阿哥,你这老儿还在海上飘着呢!”
大宋向来是以文制武,武官见了文官不自觉的就要矮三分。
想不到杨元嗣一个黑脸侍卫竟然敢如此对自己说话。
张叔夜也生气了,语气未免就不太客气,“杨指挥使驻扎在登州,却来我们海州,真当我们大宋没有王法吗?”
卢进义和宋江等人都不敢言语,刘十三却哪里会怕他?
他将腰刀抽了出来,大声喊道:“我不知道什么王法不王法,谁再敢对阿哥不敬,我剁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