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郑建设约定要去拜师的日子,郑建设早早起来开始准备起来,中山装力挺、皮鞋锃亮,头发油光水滑。妹妹看到说:“哥哥,你是要相亲去吗?”
郑建设:“你个小丫头,哥哥才18岁,还不到娶媳妇年龄,今天是去拜师。”
瑶瑶:“哥哥你要拜师学什么呢?”
郑建设:“哥哥要拜师学医,以后瑶瑶病了,哥哥就可以帮瑶瑶看了。”
接着郑建设又说:“今天我先送你去姑姑家,你和莹莹、小涛玩会,等我拜完师就回来接你!”
瑶瑶乖巧的点点头,郑建设开始检查起他准备的拜师礼:两瓶酒、两条烟,两瓶罐头,5斤多重的大肥肉,考虑到会有小孩,还拿了一袋大白兔;其中最重要的要属束修六礼,中医属于古传承古文化,所以郑建设就按照古时的礼节,准备了束修六礼,代表着包含肉干、芹菜、龙眼干、莲子、红枣、红豆,这些东西是郑建设托了很多人才弄到的。
检查完没有问题,郑建设锁好门就带着妹妹出门了,大院门口遇到了三大爷就随口说:“三大爷早。”
三大爷看到打扮的干净利索,自行车上还挂着一大包东西就问:“建设,你拿这么多东西,是要去哪里啊!”
郑建设:“我去拜师,这是我准备的拜师礼!”
三大爷心想,这郑建设已经是大厨了,还要去拜师,正要问时,郑建设就已经走出了院子。
郑建设兄妹来到姑父家门口,瑶瑶就开始叫:“姑姑,姑父!”,姑父出来就看到郑建设已经把自行车停好,手里提着3斤多重的肉,还有一包糖向屋里走来,进到屋姑姑说:“建设,你来还拿这东西干嘛。”
建设:“我来长辈家,拿点东西孝顺长辈很正常。”
而瑶瑶此时已经和表姐杜莹莹,表哥杜涛玩在一起了。
看姑姑还要说什么,姑父就打断说:“算了,孩子带点东西孝顺你,你就收着吧。”
姑父:“建设,在轧钢厂工作的怎么样?”,听到姑父的问话,姑姑也竖起耳朵听着,生怕自己侄子被人欺负。
郑建设就把自己从入职到近一个月的工作情况大致给姑姑姑父说了下,首先听到郑建设被食堂主任欺负,姑姑姑父气愤无比,听到食堂主任已经被一撸到底,姑姑说了句:“活该!”在听到郑建设成为食堂副主任,两人高兴的手紧紧的握在一起;听到郑建设对食堂改革取得成绩时,又是激动不已,两人对郑建设的工作能力有了新的认识。最后听到郑建设说彻底在轧钢厂站稳了脚跟两人才算彻底放心下来。
接着又说起拜师的事情,郑建设说:“姑姑,姑父,拜师我带了些礼品不知道合适不合适?”
姑姑:“没关系,没有我这有你带着就是了,肯定不能耽误了拜师。”
郑建设把所带礼物大致说了下,姑父:“可以了,可以了,没想到你把六礼都准备好了,你这也算是诚意满满了。”
姑姑又给郑建设说了一下拜师礼节等方面的注意事项,郑建设也都一一记下,这才和姑父往师傅赶去。
因为以前已经沟通好拜师的时间,而且是施老的关门弟子,也就是最后一个弟子,施家也很重视,早早的就准备起来了。
郑建设和姑姑大约骑了10分钟左右来到一座一进的四合院门口,门口摆放两个石狮子栩栩如生,姑父抬手敲门,里面传来一个女生的声音:“等下,来了!”,门打开,郑建设看到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姑娘看到姑父说:“杜叔,您来啦!然后又打量着郑建设。”
姑父:“小瑜啊,这是我侄子郑建设。”又对郑建设说:“这是你师父的大女儿,小瑜。你叫师姐就行。”
郑建设:“师姐好!”
小瑜:“师弟好。”说完赶忙把两人请进院里关上了门。
走进去,郑建设看到正房门口站着对六十多岁夫妇和一个十四五岁孩子,姑父连忙走上前说:“施老哥,老嫂子,你们好啊,最近身体还好吧!”
施令墨:“好好”
姑父指着郑建设说:“老哥,这是我侄子郑建设,原本在读高中,但因家中突遭变故,辍学顶岗在轧钢厂上班,热爱学习,今天特意带来,想拜您为师,学习中医。”
老人看着郑建设说:“你以前学过中医?”
郑建设:“看过几本关于药草保存加工的书籍!”
老人惊讶一下说:“你都看完了?记得多少?”
郑建设:“都看完了,大约记得九成。”
老人就说:“那我考考你,柴胡功效和炮制?”
郑建设:“柴胡别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具有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退热截疟。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炮制的方法是除去杂质和残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老人又提出几个问,郑建设也都对答如流,一众人听的也是目瞪口呆,才相信郑建设是真记得那么多。
老人又看到郑建设提着六礼说:“我看你拿着六礼,是为什么呢,现在可都不流行这些了?”
我觉得中医属于古医、古文化,所以就想着按照古代的拜师礼准备,又想到现在流行的拜师礼也就都带了,毕竟礼多人不怪嘛!
听了郑建设的话,老人开怀大笑,其他也是笑容满面的看着郑建设,而姑父也放下心来。
然后几人进屋,老先生就介绍起来说:“我叫施令墨,字奖生,有几个学生,以后再给你介绍!”
然后郑建设就开始磕头拜师,介绍了几位家人,郑建设又叫师母、师姐和师弟。
拜师礼完成之后几人聊着天,因为快中午,师母和师姐就准备去做饭,被郑建设拦住说:“师母,今天我来做吧!”
师母说:“这不合适吧,你是客人,再说你一个男人那会做饭!”
郑建设:“师母这有什么不合适,既然拜了师,就是师徒父子,算半个儿子,不算客人。”
师傅说:“这说的不错,拜了师,师徒父子,算半个儿子。”
又说:“建设,你会做菜?”
姑父说:“老哥哥,老嫂子,你们还不知道建设在轧钢厂做什么工作的吧?”
几人疑惑的看着姑父,姑父说:“建设是轧钢厂五级大厨,食堂副主任!”
几人听了也震惊不已,这才多大就已经是五级大厨,而且是食堂副主任。
看到大家震惊,姑父就把郑建设的家庭都大致说一遍,师父师母听了也感叹这孩子命苦。
就在几人聊天的时候郑建设已经做好了四个菜,而师姐也做好了窝窝头,端上桌的时候,香味弥漫了整个房间,师傅赶紧招呼郑建设坐下吃饭,不到半个小时,桌上的菜全部被吃光了,大家都意犹未尽,但肚子已经撑了,摸着肚子直夸郑建设厨艺好。
姑父:“建设,上次暖房酒是不是藏私了。”
郑建设:“那天有外人在,要保持低调,今天是正常发挥!”
姑父笑骂道:“你小子,心眼子还挺多!”
施墨:“师兄,你做的太好吃,以后吃别的都没什么胃口了。”
郑建设:“一有时间,我就过来给你做好吃的。”
师傅:“别把这小子的嘴养刁了。”
郑建设:“没关系,再过些时间我家菜地的菜也成熟,到时候来我家吃。”
施瑜:“师弟,你们家有地?”,师傅一家人都疑惑的看着郑建设
郑建设:“我家在四合院有两间房和一个跨院,上个月我把院子收拾出来了,种了些菜和果树!”
施瑜:“师弟,你家还种了果树?树苗你从哪里来的?”
郑建设:“上个月回爷爷奶奶,从山上挖回来,栽倒后院的。”
大家这才知道,施墨:“那有时间我能去你家里玩吗?”
郑建设:“当然可以啊,欢迎师傅、师母去我哪里转转。”
几人有聊了一会,师傅又了几个本医书给郑建设说:“建设,这几本书你先拿回去着看,看完找我,有什么不理解的记下来,下回来了我给你解释。”
郑建设收起书说:“放心吧师傅,我会认真看的。”
说完郑建设就告辞了师傅一家,骑着自行接上妹妹回家了。
在郑建设走后,师傅一家也是说起郑建设来,师傅:“这个孩子不错,就是命苦了些!”
师母:“以后咱们多帮帮这孩子,一个人养妹妹不容易。”
施墨:“那我以后可以多去师兄家了。”
师母:“你个臭小子就惦记着吃了。”
施瑜:“小师弟真厉害,不到二十岁就是五级大厨,而且还是食堂副主任。”
施令墨:“这孩子天赋好,聪明,好学,但是身上的担子比较重,不知道能不能多花些时间在学医上。”
几人也都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