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中丞华歆抚掌而笑,颌下三缕精心修剪的胡须随风轻颤。
他朝刘昆一拱手,声音洪亮地说道:\"正是!如今安西都护府已平定西域,辽州、蒙州尽归版图。我大汉疆域之广,前所未有。若能再平定关东,天下便再无战乱,大汉中兴指日可待!\"
他话音刚落,大堂内便响起一片赞同之声。
众大臣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就在众人情绪高涨,主战之声此起彼伏之际,礼部尚书马日磾缓缓起身。
只见这位年迈的尚书虽然满头白发,但腰背挺直如松,目光炯炯有神,透着一股历经沧桑的睿智。
他整了整官服,拱手向刘昆行礼,大声说道:\"大将军,老臣有不同看法...\"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马日磾缓步走到大堂中央,虽年事已高,但步伐稳健。
他环视众人一眼,继续道:\"老臣以为,关东群雄虽乱,但并非不可安抚。若朝廷能遣一使臣,晓以大义,赐以爵位,许以封地,未必不能让他们归顺。何必劳师动众,徒耗钱粮?\"
此言一出,大堂内顿时一片哗然。
王允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他冷哼一声,满脸不屑:\"马尚书此言差矣!关东群雄哪个不是野心勃勃之辈?袁绍、袁术、陶谦之流,岂会甘心臣服?若朝廷一味怀柔,只会让他们更加猖獗!\"
皇甫嵩也摇头道:\"马尚书,老夫带兵多年,深知关东群雄是些什么货色。他们如今虽互相攻伐,但若朝廷大军压境,必会暂时联合抗敌。若朝廷不趁势剿灭,日后必成大患!\"
马日磾却依旧坚持己见,不卑不亢道:\"老臣并非主张不战,而是认为不必大动干戈。朝廷可先遣使招抚,若其不从,再行征讨不迟。如此,既可彰显朝廷威德,亦可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他看了一下四周众人,无比沉痛地说道:“兵战凶危,死的都是我大汉子民哇!”
刘昆坐在主位上,目光深邃如潭水,静静听着众人的争论。
他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时而点头,时而沉思。
刘昆心中已有决断,但并未立即表态,而是缓缓开口:\"诸君言之有理。发兵攻打关东群雄之事,关乎我大汉社稷安危,不可不慎!\"
就在此时,有侍卫匆匆进来禀报道:\"启禀大将军,兖州牧刘岱遣使来觐见。\"
郭嘉眼珠一转,忽然哈哈一笑,他朝刘昆道:\"大将军,这可是天赐良机呀!\"
大堂众人初始不解其意,细细一想后,顿时恍然大悟,纷纷点头。
刘昆也反应了过来,顿时跟着笑了起来。
他朝侍卫说道:\"速传刘州牧使者觐见。\"
不一会儿,堂外一人匆匆进来了。
他一进来就\"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双手高高捧起一卷文书,声泪俱下地高声喊道:\"大将军,请速速发兵,救救我家州牧吧!\"
刘昆点了点头,吩咐侍卫将文书拿了上来。
一旁的书佐杨修迅速接了过来一看,文书用竹筒密封,火漆还在。
杨修字德祖,是吏部尚书杨彪的嫡长子,如今呆在刘昆身边。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了竹筒,从中取出了一封血迹斑斑的文书,轻轻摊开放在了刘昆身前的案桌之上。
刘昆匆匆浏览了一遍,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他长叹了一声,示意杨修读给众人听。
杨修拿起血书,声音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地念了起来:\"臣岱惶恐顿首再拜:臣蒙朝廷厚恩,忝居兖州牧之位,统御一方,本当尽忠职守,拱卫社稷...\"
\"然今日危殆之际,不得不冒死上书,泣血求援!
自三年以来,冀州牧袁绍恃其兵强,勾结陈留太守张邈、泰山郡太守孔融、徐州牧陶谦等辈,背弃朝廷,擅兴兵戈......\"
\"袁绍自号'大司马',派遣十万大军,犯我兖州。孔融甘为袁绍鹰犬,引兵自泰山南下;陶谦亦遣其将曹豹等,自徐州北上,三路合围,欲置臣于死地!......\"
\"臣虽竭力抵抗,然袁绍兵锋甚锐,孔融、陶谦又攻打后方与侧翼。今臣困守孤城昌邑,粮草将尽,兵卒疲敝,外援断绝......\"
\"袁绍遣其大将颜良、文丑为先锋,日夜攻城,城垣已毁数处,危在旦夕!......\"
\"臣每思及此,痛心疾首!臣乃汉室宗亲,世受国恩,岂敢背弃朝廷?今袁绍等包藏祸心,欲裂土自据,其罪当诛!然臣势单力孤,独木难支...\"
\"若朝廷再不发兵救援,臣恐旦夕之间,兖州之地便将沦陷众贼之手!伏望大将军念在臣一片赤诚,速发精兵救援...\"
\"朝廷大军一到,必能一举剿灭袁绍、张邈、孔融、陶谦等逆贼,还朝廷朗朗乾坤!倘臣不幸城破身死,亦当含笑九泉,唯恨不能再为大汉尽忠……\"
大堂内诸多大臣听了以后,不禁哗然,纷纷议论了起来。
刘岱可是汉室宗亲,兖州牧,竟然遭到了袁绍联合张邈、孔融、陶谦等人的围攻。
兖州已失,如今只能坐困孤城昌邑,城破兵败就在眼前。
王允眼中闪过一丝喜色,这不正是最好的出兵理由吗?
他再次出列,情绪激动地朝刘昆喊道:\"大将军,逆贼袁绍自封大司马,且无故进攻大汉州郡,形同谋反。卑职请命,随军出战!\"
刘昆嘴角微微抽搐,好你个老王,求战心切到这个地步,也是没谁了。
他温言道:\"王仆射所言甚是,袁绍四世三公,不思报效朝廷,反而联合其他贼子野心勃勃攻打朝廷属地,是为逆贼!本侯自当出兵讨伐!\"
王允这才放下心来,盘算着自己王家人如何在这场战争中崭露头角,立下功勋,好为侄女上位造势。
皇甫嵩猛地一拍桌案,苍老的面容因激愤而涨得通红。
他今年已经六十三岁了,花白的胡须微微颤抖,浑浊的眼中却燃烧着不灭的怒火。
\"大将军!\"他声音洪亮,中气十足,全然看不出是个年过花甲的老人,\"子师所言大善!老臣以为,朝廷必须出兵,救援刘州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