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头皱了起来,沉声开口问道:
“数量怎么和信中对不上?”
典韦闻言不禁双眼一瞪,还以为张绣误认为自己贪墨了。
连连摆手,急忙开口解释道:
“不是,主公,回来的路上没有粮食啊。”
“我想着,既然带着他们都要从军了,总不能再偷偷摸摸的。”
“去打劫老百姓过冬的口粮吧,一路上便杀马充饥过来的。”
杀马.......充饥...........
张绣不禁嘴角狂抽,这典韦什么脑回路?
自己把马匪的粮食都烧光了,反手带着马匪来从军。
然后自己没有粮食,杀马充饥?
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啊,一匹战马如果卖到江东去。
能换多少石粮食呢?一千多匹战马啊。
你们三千人,赶了十多天的路。
足足吃了我数万石粮草?你踏马的真是个人才啊.......
“马肉好吃吗?”
等了半天的典韦,没有等来张绣的责骂。
不禁微微一愣,随即咂巴咂巴了嘴巴。
“还行吧,就是吃多了之后,有些食之无味。”
“..........”
对于典韦,张绣还真是无力吐槽。
神一样的脑回路,神一样的操作。
别说,虽然损失了一千多匹战马。
但好在还给自己剩下七千匹,也算是不小的收获了。
典韦这次,还真是没犯多大的错误。
自己也不至于小肚鸡肠,揪着这点不放。
三千人马虽然少是少了点,但个个都是逃命的好手。
拿去扩建斥候营,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轻轻点了点头,没好气的开口说道:
“把那些马匪,都安排到斥候营去吧。”
“你还回去统领你的本部骑兵,人数我给你扩建到了六千骑了。”
听到张绣这么说,典韦终于算是松了口气。
脸上露出喜色,随即又有些为难的说道:
“那个,主公,我们大当家,啊不是。”
“那个马匪的大当家,你看是不是任命个什么军衔。”
“毕竟是带着人马过来投奔的,不然恐怕会心生不满。”
张绣听到这话,非但没有生气。
反而有着一丝欣慰的感觉,典韦也终于动脑子了。
轻轻点了点头,立即让典韦把那名马匪的头目带了过来。
经过一番了解之后,张绣才知道。
此人名叫刘卞,原本还是黄巾渠帅张曼成麾下的一个小头目。
但随着张曼成,在长社被皇甫嵩击败身死。
刘卞便直接落草为寇,当了马匪。
生活倒也乐得自在,至于再前面的出身。
无非就是三代贫农罢了,倒是没有太多顾忌。
张绣也加封了刘卞,担任游骑校尉。
主管的就是斥候探马,以及传递情报的工作。
对于一向擅长奔袭的马匪,倒是再合适不过了。
得到了张绣的加封后,刘卞心满意足的离开。
从此也算是,完成了自己从马匪到官军。
从贫农到校尉的转变,自然满心欢喜。
等到刘卞离开后,张绣看着还杵在原地的典韦。
不禁笑骂道:“你还愣着作甚?”
“大军三日后便要出征,还不快滚去整理你本部士卒?”
典韦闻言,如蒙大赦。
急忙从军帐中飞步踱出,倒是让在门外看守的那日松。
都不由得一愣,诧异的转头看向身旁的亲卫问道:
“刚才是什么东西过去了?”
“禀报将军,好像,是个.....”
“...........”
大军出征前夕,张绣在府中。
安稳平淡的度过了一日,和几女告别后。
又安慰了一番樊氏,此时樊氏已经怀胎八月。
按照时间推算,生产的时候。
自己无论如何都是回不来的,对此只能深表歉意。
至于其他人,黄月英痴迷发明稀奇古怪的东西。
若是没有人照顾,恐怕自己累到两眼发昏,
才能想起吃饭睡觉,倒是让张绣最不省心的一个。
而蔡琰,则是喜欢舞文弄墨。
没事写写诗词,看看古籍。
倒是颇让张绣省心,而邹氏还是一如既往的沉稳。
见几女都没什么心思,只能无奈的当起了张绣后院的大妇。
把后院打理的,井井有条。
倒是让张绣少操了不少心。
和几女分别之后,张绣当天便住到了军营之中。
直到第二天清晨,赵云派人通知自己。
大军已经整备完毕,随时准备出发。
而孟建那头,也开始利用辅兵。
陆续的向富平,运送物资。
一旦等到自己的大军开到,必然能够在泥阳完成中转。
从而保证自己的粮道,不会因为任何原因发生意外。
重重的点了点头,从帅帐中离开。
自己离开后,立马有士卒开始飞快的收拾起来。
面色严肃的走到演武场中,此时足足四万大军。
已经整齐的列好军阵,等待随时出征。
见到张绣的身影到来,无论是骑卒还是步卒。
都是齐声开口大喝,短促而有力的声音。
响彻了整个云霄,摄人心魄。
张绣站在演武台上,目光扫视着面前的人山人海。
见到士卒们,个个精神饱满。
不禁满意的点了点头,沉声开口大喝道:
“春节马上就要到了,但周围强敌环伺。”
“若是等到明年开战,恐怕要多死上不少人,甚至会因此耽误春耕。”
“从而让长安周围的百姓,甚至整个京兆郡,再次陷入到之前的水深火热之中。”
“我决心率先出兵讨贼,一战而定!”
“诸位放心,每个士卒家中,都能得到钱粮的补贴!”
“这仅仅是因为,你们选择相信我,愿意随我一同出征!”
“但战争,难免会有伤亡,如若是有人不幸重伤或是阵亡。”
“我张绣在此起誓,一定会善待你们的家眷,用最高的标准,给你们的家眷发放补贴。”
“直到你们家中的老人百年,直到你们的子女长大成人!”
“但我还是要告诉你们,不是作为将军,不是作为主公。”
“仅仅是作为一个,百战不死的老卒。”
“战场上,敌退我进,敌进我也进。”
“狭路相逢勇者胜,只有悍不畏死,才有更大的机会活下去!”
张绣的话,算不上激昂慷慨。
但却让面前几万士卒口口相传,心中都是充满了感动。
士为知己者死,莫过于此。
张绣也没想过,让这些人无偿的为自己卖命。
只是为了更长久的太平,战争是乱世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唯有尽快的铲除强敌,统一华夏。
才能做到,付出最小的代价重开太平。
眼前的牺牲,也是在所难免的。
张绣手中的镔铁枪,重重的拍在演武台的地面上。
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演武台的青石地面。
都不禁发出一阵颤动,微微有些承受不住。
地面产生了一丝丝裂纹,让在台上的典韦和赵云等人。
都不禁眼神一变,心头一凛。
典韦更是暗暗沉思,现在主公的实力。
恐怕不在自己之下了,不行。
这次出战,还得再多杀点敌人才行。
不然岂不是显得,自己很没用?
张绣自然没有功夫理会典韦的想法,目光看向下面四万名士卒。
猛吸了一口气,开口大喝道:
“说的再多也是无用,我只能给你们承诺会善待你们的家人。”
“至于战场之上,我向你们保证!”
“我与你们同在!”
“现在!大军出征,不破段煨誓不回师!”
“出征!”
“杀!”
“杀!”
“杀!”
足足四万大军,在张绣的一声命令下,
伴随着号角声,开始有条不紊的开出营寨。
有骑兵打头,向着远方疾驰而去。
拉起了浩瀚长龙,配合着冬日清晨的阳光。
显得格外的杀气森然,让人望而生畏!
距离年关已经不足半个月的时间,而张绣的大军。
却冒着严寒身穿棉衣,开始向京兆郡的方向行军。
由刘卞的斥候营,负责在前面探查情况。
张绣也特意没有给他们,配发制式的装备和大旗。
这样一来,若是遭遇到段煨的游骑。
也能假扮成马贼的身份,在北地郡内游荡。
倒是能打消几分怀疑,而后面便是赵云率领的一万铁骑。
为大军的先锋军,在后面便是张绣的五千不退营。
左右的两侧大军,则是由典韦和胡车儿的骑兵担任。
剩余的两万步卒,分别为中军和后军。
负责运送大量的军备和粮草,以及攻城军械。
所幸有着张绣的加持,近段时间以来。
一直都是艳阳高照,天气算不上太寒冷。
足足四万人的大军,分成前后中左右。
向北地郡疾驰而去,足足用了半个月的时间。
才离开京兆郡的地界,进入到北地郡之中。
听着斥候的回报,张绣也渐渐放下心来。
果然自从自己斩杀刘豹之后,北地郡就一直处于无主的状态。
大批的匈奴溃兵,直接奔回到了铜川城。
在后面的去向,就不得而知。
不过据张绣猜测,大概率是退往河套草原。
向新任的单于呼厨泉,禀报刘豹身死的事情。
这反倒是帮了张绣一个大忙,大军秘密的向泥阳进发。
而诸葛亮,而早在七天前。
就已经赶到了富平城,按照约定的时间。
估计现在也快要召集泾阳,和黄白城的守军前往富平。
给段煨的大军,制造一种增兵的假象。
在深入北地郡之后,最前面的斥候营。
还是发现了小股,并未撤走的匈奴骑兵。
索性人数不多,三千斥候营自己就完全可以吃下。
倒是无需张绣,再派兵增援。
大军一路有惊无险的,一路进入到了泥阳城中。
而此时,距离春节也不过仅有七天的时间。
与此同时,诸葛亮在富平直接发出调令。
让镇守泾阳和黄白城的冯武、宋果两人,仅留下千余士卒守城。
剩余的人马,则是全部紧急赶赴富平城。
富平的城头上,诸葛亮和魏延此时算是第一次碰面。
但两人却同出南郡,倒是有着几分惺惺相惜。
只是魏延为人狂傲,对于这位年轻的谋士。
心中还有些颇多不服,但却还是谨遵张绣的命令。
在诸葛亮的帐下听用,此时站在城墙上。
目光灼灼的看着万年的方向,嘴角挂着一丝冷笑。
驻守富平的这段时间,自己每日都不断的思索。
甚至有几次,还派出小股的部队。
不断的试探万年的兵力,不过段煨确实是极为小心。
单单是一个万年县城,就屯住了不下一万人马的军队。
周围的几座县城,更是留守了不下五千的士卒。
几座小城遥相呼应,倒是让自己一时之间没有把握,
一口气打下来,这才迟迟没有上书张绣请求出战。
没想到,张绣远在长安。
却是已经对段煨动了心思,转头看了一眼身旁年轻的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