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禾几个员工也有点奇怪地议论——
“那许关怎么还不见人影?他不着急吗?”
“谁知道呢?怕不是没有办法,跑路了吧?”
“不会吧,都在县长面前夸口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管他呢,我们做好自己的就行了。”
……
晟郧舟自持身份,没参与讨论。
朱吉祥心里窃喜,看样子许关是指望不上了,笑道:
“要是这么简单就能治好松柏,县里还会请那么多专家教授过来吗?连我们晟博士都没有快速解决的办法,那许关凭什么?
“看来现在一切只能拜托晟博士了。”
晟郧舟不动声色,心里越发觉得许关昨天就是虚张声势,故弄玄虚,明显是个沽名钓誉之徒。
昨晚自己让人去那许关的住所查看,发现那里搞得跟专业实验室似的。
实则是个空架子,什么有价值的东西都没有。
或许就像昨天刘长友那个丑司机说的那样,这许关就是仗着和县长的千金有点不清不楚的关系,来浑水摸鱼的。
然后看到实在没有好办法,就退缩不敢来了,看来不足为虑。
想及此,晟郧舟对朱吉祥道:“朱经理,我们做好自己就行,不要管别人。
“采集了松柏的基因样本后我们就要立刻回去检测研究,不能浪费时间,免得需要我们救场时措手不及。”
朱吉祥赞同地道:“晟博士说得对,大家快行动起来吧,协助晟博士采集样本。”
当下,晟郧舟就在一众工作人员的协助下,针对松柏进行基因采样。
等一行人采集了足够的样本打算回去了,许关还是没有出现。
朱吉祥彻底放下心来,笑道:“晟博士,现在看来,这许关就是故弄玄虚。”
晟郧舟点点头,道:“朱主任,希望这段时间河阳分公司全体人员严阵以待,随时随地配合我的工作。”
朱吉祥满口答应:“当然,河阳分公司全体员工从今天起全部归晟博士指挥。您先回公司吧,我向新州的贾总汇报一下这里的情况。”
朱吉祥很快拨通了贾创鑫的电话——
“贾总,河阳这边一切顺利,那个许关就是个沽名钓誉之辈,现在连面儿都不敢露,不必在意。
“请贾总和大老板放心,晟博士这边的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一定不会耽误公司的计划。”
听完汇报,贾创鑫道:“老朱,虽然公司还有plan b,但你这边也不能放松。
“官场上的事情谁也说不准,河阳的局面还不明朗,万一大老板那边出现不确定因素,你这边还是要顶上的。
“现在河阳陵园的事情已经在省里传开了,据说省里的大领导还提了一嘴呢,让想尽一切办法救治这些具有重大历史纪念意义的松柏。
“所以,不管用什么办法,一定要治好这些树,而且必须由我们佳禾公司治好。
“记住,确保万无一失,不然我们都没有办法跟大老板交代,现在大老板对这件事真的很上心。”
朱吉祥慌忙道:“是,好好好,贾总请放心,贾总再见。”
-----------
许家庄。
没什么大事,许关就一头扎进了实验室,继续研究嗜盐菌,想看看能不能再发掘出什么特性来。
人一旦沉浸投入一件事情,就会感觉时间过得飞快,两天的时间一晃而过。
村里的情况一切良好,欣欣向荣,充满希望。
草莓的情况很稳定,因为没有“代餐”,所以价格和销量都很坚挺,产销两旺。
而青菜和香菜可能要开始倒计时了,因为其他地方补种的蔬菜有的可以开始收获了,所以市面上菜价降得很快。
许家庄总共仅有1000多亩地,种平价蔬菜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当初种速生菜也只是赚一波快钱。
许家庄有很多更多的选择,自然不用在蔬菜上面多做纠结。
所以,许关打算在最后一茬蔬菜采收完毕后,就不再种了。
马上就是9月月底了,村里的账目也应该快出来了,许关决定去村委找许苗了解一下大致的情况。
现在村委基本上没人坐班,除了许苗,也不知道小姑娘会不会觉得“孤单”。
和其他人的工作不太一样,许苗只能在村委坐班。
现在村里的账目还不是很繁杂,许苗一个人还能应付。
随着许家庄的事业越做越大,财务工作也要更规范和繁杂,到时候可能还要增加人手。
看到许关过来,许苗有点意外地道:“关哥?感觉好久没看见你了,这几天去哪了?”
许关随口道:“很久吗?之前去县里办了点事,然后这两天都在村里,只是没有怎么出门。”
陵园的松柏出问题的事情许关没有跟家里说,也没有告诉村里的任何人,他怕爷爷知道了会担心和伤怀,这种坏情绪对老年人来说就是毒药。
许苗又问道:“关哥是来找我的吗?啥事儿?”
“来看看你,这么大一个院子,天天就你一个人,不觉得冷清吗?”
许苗笑道:“并不觉得,反而还是觉得安静点好,算账的时候最怕有人打扰,容易分神,错漏一个数就要重新来过。”
确实会如此,许关点了点头,问道:“现在村里就你一个人负责财务,会吃力吗?”
许苗道:“现在村里一切正常,工作量也就很稳定,应对起来还算轻松,每天的数据我都会详细记录、存档。
“这几天虽然蔬菜价格不行了,但是有草莓和椰子树苗顶着,村里每天的销售额仍然稳定在400-500万。
“这一切都要多亏了新路的修通,我们已经和一家快递公司合作,在村里设立了固定收件点,不管是草莓还是椰子树苗,当天下单都能做到当天发货。”
许关听了也很满意,尤其是这个固定收件点,是许苗谈的,现在看来还是非常必要的,发货速度也是销售的一部分。
现在村里所有人各司其职,基本上算是走上了正轨,尤其是几个年轻人,也在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现在,来往许家庄最多的已经不是买菜的,而是运输树苗的大货车、快递小哥和钓鱼爱好者。
许家庄的钓鱼塘也已经彻底出名了,邻县、邻市也有不少人慕名而来,至于网上的钓鱼博主更是一茬一茬地来打卡。
钓鱼塘里从来不缺货,也从来不弄虚作假,每天都把鱼放得足足的,隔三差五就有高手钓起百斤大鱼,青、草、鲢、鳙都有。
价格也公道,门票很便宜,钓到的鱼也才5元一斤,如果钓到百斤大鱼,那就赚发了。
很多人感觉许家庄是赔本赚吆喝,殊不知,许家庄的鱼长得太快,成本压得非常低。
大家要是钓得少了,鱼塘都要养不下了。
“九月份数据出来了吗?”
许苗有些兴奋地道:“前面的都好了,最后几天的数据还没有整合完毕。你先自己看一下吧,嘻嘻!”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许关不由得也小小吃惊了一下,有这么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