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说了,自从乔乔怀孕之后,伺候她的人手就增加了很多,小花和小朵成为了海棠院奴才中的领头人。
在小花和小朵的安排下,乔乔被扶着进了产房,提前养在府里的接生婆很快到位。
院子里,有的丫鬟在烧水,有的丫鬟在做吃食,有的丫鬟在准备各种生产要用到的东西,大家都忙忙碌碌,乱中有序。
也有丫鬟被派去通知林如海。
赵钱孙李四位姨娘坐在产房外的椅子上,脸上都是担忧和焦灼。
乔乔被扶进产房之后,实在是忍受不了宫缩的极致疼痛,连忙吃下了一颗无痛顺产丹,没过多久,她终于不痛了,只不过她还会时不时地呻吟一下,好让别人认为她还是痛的。
小花端了一碗鸡汤面过来:“姨娘,您先吃点东西吧,吃了东西,您才有力气生产。”
乔乔点点头,被小花伺候着吃下了一碗鸡汤面,然后继续时不时痛呼和呻吟。
林如海是在一刻钟之后到的,他今天休沐,并没有去衙门办公,丫鬟一来叫人,他马上就带着管家和府医一起过来了。
林如海看着产房紧闭的门,心里很是紧张。
“赵氏,沈姨娘进去多久了?还有多久会生?”
赵姨娘回道:“进去了一刻钟了,妾身也不知道多久会生。”
她很无语,这生孩子的事情,哪里有固定时间的?有的人生得快,有的人生得慢,这都是说不准的。
问她?她哪里知道?
林如海叫了接生婆出来,得知沈姨娘距离把孩子生出来还有挺久,又得知沈姨娘此时衣着得体,就叫府医进去给沈姨娘把脉。
府医进去了一下,很快就出来了。
林如海:“府医,沈姨娘的身体情况如何?她有体力生孩子吧?”
府医恭敬道:“回老爷,沈姨娘的状态很好,她有体力的,只是她是头胎,应该要很久才能生出来。”
时至今日,因为脉象被遮掩的原因,府医还不知道沈姨娘怀的是双胎。
林如海闻言放心了些许,听着产房里传来的痛呼声,紧张地在产房门口转圈圈。
由不得他不紧张,也由不得他不重视。
他这几个月在新纳的健康又年轻的通房身上费了不少劲儿,还去了好几次孙姨娘和李姨娘那里,可是过去了这么长时间,这些女人一个怀上的都没有!
通过这件事,他不得不承认,他的生育能力是真的很弱。
沈姨娘是个非常有福气的人,要不然她怎么可能怀得上他的孩子?还是一次就怀上的那种?
他也清楚地知道,沈姨娘的孩子就是他此生最后的孩子了,就他这个年纪,以他的生育能力,以后应绝不可能还会有孩子。
也是因此,他对沈姨娘这胎是非常重视的。
赵钱孙李四位姨娘看着像拉磨一样转圈的林如海,只觉得这人转得她们眼晕,可她们位卑言轻,并不敢说什么。
产房里,两位接生婆时不时地就查看一下产妇的情况,然后她们惊喜地发现产妇在开指了。
接生婆高兴道:“沈姨娘,您的胎位很正,产道也正在打开,情况很好。”
乔乔:“嗯,辛苦你们了。”
接生婆以为产道要开很久,毕竟这是产妇的第一胎,出乎她们意料的是,产妇的产道开得挺快,从进产房到开到十指,居然只用了一个时辰。
接生婆惊喜道:“沈姨娘,用力,我看到孩子的头了!”
乔乔对于生孩子已经驾轻就熟,接生婆说用力,她就用了适当的力道,几次用力之后,她的第一个孩子就出生了。
“哇哇哇……”
婴儿的哭声很是洪亮,让听到哭声的人都欣喜不已。
林如海激动道:“生了!生了!”
赵钱孙李四位姨娘和海棠院的丫鬟们都高兴不已。
太好了,孩子生下来了!
产房内,接生婆的神色有些奇怪,乔乔问道:“怎么了?是孩子有什么问题吗?”
不应该啊,她不止一次用神识查看过两个孩子,两个孩子都很健康。
接生婆:“沈姨娘,您生的是个女儿。”
真是太可惜了,如果沈姨娘生的是个儿子就好了,毕竟这林家可是没有一个男丁呢!
乔乔松了一口气说道:“孩子没事就好,看你那表情,我还以为孩子怎么了呢!”
接生婆看产妇并不沮丧和难过,也就不再说什么,而是专心致志地开始给孩子清理并套上包被。
而另一个接生婆则是在等产妇胎盘的自动剥落,可是等了一会儿还是没有,她马上去看是怎么回事,想要判断一下是什么情况,然后就被惊到了。
接生婆惊呼道:“天啊,这是怎么回事?这……这是还有一个孩子啊!我都看到孩子的头了!”
接生婆说话间,乔乔一个用力,她的第二个孩子也生了下来。
“哇哇哇……”
刚生下来的孩子哭了。
“哇哇哇……”
之前生的孩子也哭了。
两个孩子的哭声交叠在一起,形成了二重奏,都快把屋顶给掀翻了。
接生婆手忙脚乱地接过第二个孩子,她看了一眼,随即惊喜道:“沈姨娘,这个是儿子!天啊!您生了龙凤胎!”
乔乔急切道:“两个孩子收拾好了没有,快给我看看!”
两个接生婆加快动作,很快就把包好的孩子送到了乔乔的面前。
乔乔看着自家刚出生的女儿和儿子,心软得不像话,这两个孩子就是她这一世的乖宝。
小花和小朵也都一直在产房里,只不过她们因为不会接生,所以一直没有添乱,这会儿得知自家主子生了龙凤胎,两人脸上的笑容灿烂极了。
太好了,有了这龙凤胎,她们主子的日子就稳了,她们的日子也稳了。
接生婆把孩子放到床上,等乔乔的胎盘落下,就着手给她清理。
产房外。
林如海他们在听到婴儿的哭声的时候,本来是很高兴的,随着久久没有等到接生婆抱孩子出来,大家的心都提了起来。
这孩子莫不是有什么不妥?
他们很想知道里面是什么情况,可是他们不敢在这紧要关头进去打扰,于是只能焦灼地等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