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冯长生几乎没怎么睡踏实,一半是兴奋,一半是紧张。
天蒙蒙亮,他就一骨碌从床上爬了起来。
李冬萍被他惊醒,睡眼惺忪地问:“当家的,这才几点啊?”
“睡不着,我得赶紧去挑板栗,然后再去旧货市场买人力三轮车。”冯长生一边穿衣服,一边说,声音里压抑不住一股子激动。
这一天,他就像上了发条的陀螺,一刻没停。
夫妻俩就坐在小马扎上,一个一个地挑,一个一个地拿小刀在栗子背上划口子。
李冬萍的肚子已经很大了,弯腰有些费劲,但她脸上全是笑意,手里忙活着,嘴里还不住地给丈夫鼓劲。
准备工作做得妥妥当当,就等第二天开张了。
次日十一点,张卫国果然踩着自行车,准时出现在了冯长生的小院门口。
“姐夫,都准备好了?”
冯长生指着三轮车上码放得整整齐齐的家伙事儿,一脸期待又忐忑,“好了,红薯在家里的炉子里煨着,保证是热的,就等去现场炒栗子了!”
三轮车上,放着一口大铁锅,煤炉、蜂窝煤,木炭,炒砂,麦芽糖,还有两大袋划好口的板栗。
“大姐,我们先走了。”
张卫国跨上自行车,和李冬萍打了一声招呼,便在前面带路。
冯长生则深吸一口气,猛地一蹬三轮车,跟了上去。
车轮滚滚,碾过德山城的土路,也碾开了他人生全新的篇章。
棉纺厂门口,张卫国帮着冯长生找了个地方,把摊子支了起来。
“姐夫,别紧张,就按咱们说的来!”张卫国拍了拍他的肩膀,给他打气。
冯长生用力点了点头,把煤炉子的盖打开。
他先把黄沙倒进锅里,用大铁铲慢慢翻炒,等沙子烫手了,才把第一批板栗倒了进去。
“刺啦——”
板栗和热沙一接触,立刻发出了悦耳的声响。
冯长生手里的铲子一刻不停,让每一颗栗子都均匀地被热沙包裹。
火候差不多了,他舀起一勺按比例兑好的糖稀,沿着锅边缓缓淋入。
一股浓郁的焦糖香气,混合着板栗本身的甜香,猛地一下就炸开了!
等到炒板栗出锅,香甜的味道,顺着风,像是长了脚一样,蛮横地钻进了每一个路过之人的鼻子里。
“哎,什么味儿啊?这么香!”
几个刚准备进厂办事的年轻女工,立刻被这股香味勾住了魂,循着味道就围了过来。
冯长生心里一紧,手心都冒汗了,嘴巴张了张,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张卫国见状,立刻上前一步,脸上挂着热情的笑,熟练地吆喝起来:“来来来,瞧一瞧看一看了啊!刚出锅的冯记糖炒栗子,又香又甜又软糯、先尝后买,不好吃不要钱!”
他这话一喊,那几个犹豫的女工立马就停住了脚步。
“真的能尝?”一个胆大的姑娘问道。
“那当然!”张卫国麻利地从锅里铲出几颗还冒着热气的栗子,用油纸包着递过去,“妹子,尝尝咱这手艺!”
那姑娘接过,小心地剥开一颗。
栗子壳因为划了口,轻轻一捏就开了,露出里面金黄滚烫的果肉。
她吹了吹,放进嘴里。
姑娘的眼睛瞬间就亮了:“唔,真好吃。又甜又面,还糯糯的!”
这一声,就是最好的广告。
“给我来一斤!”
“我也要半斤尝尝!”
“闻着就香,肯定差不了,给我称两斤!”
有了第一个人开口,后面的人立刻就跟上了。
冯长生的心“砰”地一下就落回了肚子里,一股巨大的喜悦涌了上来。他连忙拿起秤和纸袋,开始手忙脚乱地给客人们称重、打包、收钱。
“同志,您的一斤,五毛钱。”
“好,找您三毛。”
他的动作有些慢,甚至算账的时候还要掰着指头,但脸上挂着最质朴憨厚的笑。
客人们也不催,看着他认真忙碌的样子,反而觉得这人实诚,买得放心。
十二点的下工铃一响,乌泱泱的人群从厂门口涌了出来,冯长生的摊位瞬间就被围得水泄不通。
棉纺厂的女工手里有活钱,哪里顶得住这现炒现卖的诱惑。
“同志,给我来一斤栗子!”
“还有烤红薯吗?来一个!”
那股焦糖香气就是最好的招牌,根本不用多吆喝,生意自己就找上了门。
张卫国在一旁帮着维持秩序,收钱找零,嘴里还不停地吆喝着,场面火爆得超出了冯长生的想象。
不到一个小时,两大锅炒栗子卖了个精光,烤红薯也去了一大半。
送走最后一波客人,冯长生看了看口袋里那一大把被攥得温热的毛票,整个人都有些发懵。
“妹夫,做生意真的这么容易?”他喃喃地问,声音里带着一丝不真实感。
张卫国笑着说:“这才哪到哪?姐夫,怎么样,有信心了吧?”
冯长生用力地点头,脸上的笑再也藏不住了,眼眶都有些发红。
“走,收拾一下,转战下一个地方!电影院!”
下午三点,山电影院门口已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冯长生蹬着三轮车,跟着张卫国在附近找了个空地。
果然,如张卫国所说,不远处已经有两个卖瓜子花生的小贩,还有一个推着自行车卖冰糖葫芦的。
有了中午的成功经验,冯长生的底气足了很多。
他不用张卫国再多吩咐,自己就熟练地生火、热沙、炒制起来。
很快,那股熟悉的、霸道的香气再次飘散开来。
“卖栗子咯,又香又甜的糖炒栗子!”冯长生鼓起勇气,学着张卫国的样子,扯着嗓子喊了一句。
虽然还有些生硬,但已经像模像样了。
香味和吆喝声很快吸引了准备去看电影的人们。
一对穿着时髦的年轻男女走了过来,男青年看着锅里翻炒的栗子,问:“同志,这栗子怎么卖?好吃吗?”
没等冯长生回答,张卫国已经笑呵呵地从锅里抄起两颗,用小纸片一包,直接塞到了男青年手里。
“小兄弟,带着对象看电影啊?来,尝尝!咱们这冯记糖炒栗子,不好吃不要钱!”
男青年一愣,随即笑着接了过来,顺手就剥了一颗,小心地喂到旁边的女青年嘴里。
女青年细细地嚼了嚼,眼睛弯成了月牙,她点了点头:“味道不错,软软糯糯的,真甜。”
看到女孩子喜欢,男青年立马就说:“喜欢就好,给我们来一斤!”
“好嘞!”冯长生应得中气十足。
他利索地称了一斤板栗,用纸袋仔细包好,递过去。
收钱,找钱,整个过程虽然还是有点慢,但已经比中午时沉稳了许多。
华国人就是喜欢凑热闹。
这一开张,旁边观望的人立马就围了上来。
“看,那小两口买了,应该不难吃。”
“这天儿冷,吃点热乎的栗子看电影,是挺得劲!”
“同志,也给我来半斤!”
生意,就这么一单接一单地做了起来。
没有顾客的间隙,冯长生没闲着,又往锅里倒入了新的一批板栗,继续翻炒。
炉火映着他通红的脸庞,那专注又充满干劲的眼神,闪烁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