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父李延安看到张卫国回来,站起身笑着说:“卫国啊,天不早了,我们也要回去了。”
随着他起身,李老太太、大舅和舅妈周翠莲也都有了要走的意思。
张卫国快步走进厨房,不一会儿,便端着两个碗出来,碗里是炸得金黄酥脆的肉丸子,身后的赵三妹手里提着两条鱼。
“爹,娘,大舅,舅妈,你们要走我也不拦着。”
“这些菜都是新做的,没上过桌,你们带回去,晚上添两个菜,也省得你们再开火了。”
在农村,这是最实在的待客之道。
办酒席的人家,总会多备下一些菜,让上门的至亲带些席面回去,既有面子,也显情分。
李老太太从女婿手里接过东西,那分量让她手臂微微一沉。
“这大鲤鱼和肉丸子,可都是好菜,晚上回去,煮一锅米饭,再随便炒个青菜,这顿饭就齐活了。”
一旁的大舅妈周翠莲看到李老太太接了东西,这才接过张卫国手里的肉丸,脸上挂着淳朴的谢意:“卫国,让你破费了。”
小舅子李春波走到张卫国跟前:“姐夫,我先回店里了。我回去收拾收拾,明天还等着开门做生意呢。”
看着小舅子这股积极劲儿,张卫国心里很是满意。
年轻人,不怕没本事,就怕懒不肯多干活。
他拍了拍李春波的肩膀,语气里满是赞许:“好,那你先过去,让你姐明天在家多歇一天,这几天累着她了。”
“明天我和桂花会早点过去,你把卫生搞好就行,咱们只做中午和晚上的生意。菜的事你别操心,我买好了直接带回去。”
说完,他的目光落在了不远处的赵云峰身上,这小子正眼巴巴地看着他。
“峰子!”张卫国朝他招了招手。
赵云峰一个激灵,立马小跑了过来:“哎,卫国哥。”
张卫国说:“回家把东西收拾利索了,11月12号,你和铁柱直接来城里找我。”
赵云峰点头,声音洪亮地应道:“知道了,卫国哥。”
送走了所有亲戚朋友,喧闹了一整天的院子终于安静了下来。
张卫国转身回了厨房,从口袋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工钱,递给两位掌勺师傅,还另外给每人塞了一包烟。
“两位师傅,今天辛苦了,这是工钱,你们点点。”
“哎哟,张老板太客气了。”
两位厨子接过钱,点了以后,发现张卫国还多给了5元。
他们脸上笑开了花,想把多的钱退回去。
“张老板,说好的价钱,给多了给多了。”
张卫国笑着说“应该的,两位师傅忙前忙后,村里人都夸味道好。下次家里有事,还请你们来帮忙。”
几句实在话,说得两个厨子心里熨帖无比,收拾好带来的东西后也回了城里。
最后,全家总动员。
一起把借来的桌椅板凳、碗筷瓢盆,分门别类地清洗干净。
等所有东西都收拾妥当,张卫国提着大鲤鱼,和父亲、两个弟弟一起,把东西还给胜利叔家。
“胜利叔,东西都给你洗干净送回来了,你点点数。”
张胜利摆了摆手,笑道:“我有啥不放心的,桌椅板凳、碗筷瓢盆也不值钱。点什么点,少不了。”
张卫国笑着把手里的鱼递了过去:“胜利叔,今天多亏了你帮忙张罗。这鱼拿着,加个菜。”
胜利叔推辞了一下,见张卫国态度坚决,便不再客气,爽朗地接了过去。
“你这孩子,就是太客气。”
张卫国道:“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嘛。”
晚饭是酒席上撤下来的剩菜,大锅里一热,香气依旧扑鼻。
饭桌上,没了白天的客套和寒暄,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气氛很是轻松。四个孩子玩了一天,吃完饭后,早早地洗脸,回屋睡觉了。
赵三妹提着热水从厨房走出来,让累了一天的男人们都烫烫脚,解解乏。
张卫国看着坐在小板凳上,一脸满足地泡着脚的父亲,笑着开口了。
“爹,娘。我跟雪梅在城里做生意,家里这边顾不上,你们二老就带着三个孩子住在这里。”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四弟张跃进。
“老屋那边也不能空着,跃然,你先一个人住着。这样两边都有人照应,成不成?”
张跃进:“大哥,你这房子修得方便,爹娘住着舒服,我哪能有意见。”
赵三妹闻言,停下了手里的活计,脸上露出笑容,话里却带着一丝嗔怪:“你这新屋自己都没正经住两天,做生意就是成天忙。”
她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比谁都高兴。
“房子就得有人气养着才行,空着不住,没两年就败了。你和爹啊,这就算是提前享你们兄妹几个的福了。”
一旁的李雪梅立刻接过了话头,语气诚恳:“爹,娘,卫国说得对。你们二老操劳了一辈子,这新屋,理应你们住着。”
“再说了,有你们在家照看三个孩子,我和卫国、桂花在外面做生意,心里才踏实,才能没有后顾之忧。”
这番话说得赵三妹心里熨帖无比,连连点头,看向儿媳妇的眼神里满是疼爱。
一直低头不语的张桂花,此时也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
白天的风波似乎没有在她心里留下任何阴霾,她脸上带着对未来的憧憬。
“爹,娘,嫂子说得对。”
“你们就安心住着,我会跟着大哥、大嫂努力挣钱,让别人说不了闲话。哪怕离了婚又怎么样,我一个人照样能过的很好。”
看到二妹这副模样,张卫国一直悬着的心,彻底放了下来。
祁婆子那种人,不值得放在心上。
只要桂花自己能想通,能走出来,未来的路就不会差。
看着三妹张秀兰,张卫国终于忍不住开口提醒。
“我这次去羊城,要把服装代工厂的事情彻底敲定下来。只有货源稳定了,咱们才能甩开膀子干,没有后顾之忧。”
“秀兰,放假没事的时候,你和妹夫多在市里转转,看看哪里有合适的门面。等到时机成熟,你就申请停薪留职,到时你也跟着哥一起卖女装。”
“我给你们一个建议,如果手上的钱凑一凑够的话,你们直接把店铺买下来,不要租。”
张秀兰愣了一下,有些迟疑:“哥,那得多少钱啊?”
张卫国笑了笑:“这价格要看地段,还有面积大小。开女装店,不需要太大,5-60平方就够了。”
“以后做生意的人只会越来越多,商铺的价格也会一天比一天高。租铺子,你干得再好,也是给房东挣钱。买下来,那才是你们自己的产业。”
张秀兰想了一下,重重地点了点头,语气无比坚定:“行,大哥,我听你的。我们这几年的工资,再加上以前他爹娘手里的积蓄,买下一间铺子应该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