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一折 治洛安民初奠基

景元七年深冬,洛阳城飘起初雪。姜维站在城墙上,望着城下正在清扫积雪的百姓。经过三个月的修缮,破损的城墙已焕然一新,城门口的“汉”字大旗在风雪中猎猎作响,取代了曾经的魏国旗帜。

“大将军,”张虎抱着一摞文书走来,鬓角还沾着雪花,“各郡县的户籍清册已整理完毕,洛阳周边流民已登记造册,共计二十三万四千户。”

姜维接过清册,指尖划过泛黄的竹简:“传令下去,凡愿意屯田的流民,每户分田十亩,西羌勇士协助开垦。”他抬头望向远处的农田,那里曾是魏军的马场,如今已翻整成良田,“再从蜀地调派三百名农官,教百姓种植双季稻。”

正说着,阿莱娜骑马赶来,羌绣披风上绣着新的纹样——左狼头右汉星,正是汉羌融合的标志。“大将军,”她递上一卷羊皮图,“老寨主已将西羌商路画好,以后粮草可通过河西走廊直达洛阳。”

姜维展开地图,看见蜿蜒的商路穿过陇右,直达西羌腹地:“好,让铁匠司在商路沿途设驿站,备上改良的木牛流马。”他忽然想起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图纸,“告诉老寨主,开春后第一批蜀锦和铁器就会运往西羌。”

皇宫偏殿内,姜维主持召开新政会议。殿中炭火熊熊,将众人的面容映得通红。老寨主的儿子带来西羌特产的酥油茶,香气弥漫整个殿堂。

“诸位,”姜维环顾羌族首领、蜀汉旧臣和洛阳士族,“如今汉羌一家,需共商治国之策。”他指向舆图,“洛阳为天下中心,需广纳贤才,不论汉羌,唯才是举。”

西羌大巫师起身,腰间的狼头银饰叮当作响:“大将军,我西羌勇士愿为汉军前锋,镇守北方边关。”

原曹魏降臣王朗之子王肃拱手道:“某愿为大将军起草新律,融合汉羌习俗,定立《中原令》。”

姜维点头,目光落在蜀汉旧臣郤正身上:“子正,烦请你修订户籍制度,将西羌部落编入郡县,设‘羌汉都尉’共治。”

散会后,姜维独自来到太学遗址。断壁残垣间,他捡起半块刻着“礼”字的秦砖,忽然听见身后传来读书声。一群孩童在废墟中背诵《论语》,为首的少年看见他,慌忙行礼:“大将军安好!”

姜维笑道:“好好读书,将来做汉家的栋梁。”他忽然想起自己在天水求学的时光,那时的梦想,不过是做个安守边疆的小吏,如今却肩负着复兴汉室的重任。

回到将军府,阿莱娜正在整理缴获的魏军典籍。“大将军,”她举起一本《魏律》,“司马昭的苛法太严,百姓苦不堪言。”

姜维接过典籍,在“人头税”条目上画了个叉:“明日起,废除人头税,改收田租。西羌的牛羊税,按汉制十取其一。”他忽然看见阿莱娜手腕上的伤,“箭伤可好些了?”

阿莱娜脸红地缩回手:“早好了。老寨主说,等开春就让我回西羌选夫婿……”话未说完,便匆匆离去,披风扫过案几上的狼头玉佩。

姜维望着她的背影,忽然想起在祁山堡时,她为救自己中箭的场景。摇了摇头,将思绪拉回典籍,却发现自己在羊皮图上不知不觉画了个羌汉交织的图案。

第二折 东吴遣使探虚实

景元八年春日,洛阳城桃花盛开。姜维正在校场巡视新兵训练,忽见南方快马驰来,马背上插着东吴的青鸾旗。

“报!东吴使者求见!”亲卫大声通报。

姜维皱眉,示意将使者带入偏殿。来使是东吴中大夫诸葛恪,与他同出琅琊诸葛氏,却各为其主。“伯约兄别来无恙,”诸葛恪笑道,“我家陛下听闻你收复洛阳,特遣某来贺。”

姜维看着案上的东吴锦缎和明珠,淡淡道:“多谢吴主美意,不知除了贺礼,还有何指教?”

诸葛恪收敛笑容:“实不相瞒,我家陛下想与大将军共分中原,划江而治。”他展开舆图,“淮河为界,北归汉,南属吴,如何?”

姜维拍案而起,七星剑鞘撞在案角:“当年丞相六出祁山,为的是兴复汉室,一统天下。如今司马昭已诛,正是南北合璧之时,岂会划江自守?”

诸葛恪劝道:“伯约兄可知,鲜卑轲比能已聚众十万,屯兵雁门?东吴愿与你共抗鲜卑,否则……”

“否则便趁虚北伐?”姜维冷笑,“吴主若真心抗胡,便该率军北上,而非趁火打劫。”他忽然想起周瑜当年的赤壁之火,“告诉吴主,若再提划江,汉军必顺流而下,先取武昌!”

使者离去后,姜维立即召集众将。阿莱娜气得弯刀出鞘:“东吴鼠辈,竟敢趁我们立足未稳来要挟!”

老寨主沉吟道:“大将军,鲜卑才是心腹大患,需早作准备。”

姜维点头:“传我将令:张虎率五万大军镇守淮南,防东吴北上;西羌骑兵分驻雁门、云中,筑城屯田;我亲率十万大军,巡视北方边关。”

他望向舆图上的鲜卑势力范围,想起诸葛亮《后出师表》中的“北定中原”,忽然对阿莱娜说:“你随我去雁门,让老寨主坐镇洛阳,统筹粮草。”

雁门关上,姜维望着远处的鲜卑营帐,炊烟袅袅升起。探马回报:“轲比能正在集结各部,看样子要南下。”

“传令下去,”姜维对阿莱娜说,“让西羌勇士在草原上散播‘汉羌同心’的消息,许以互市之利。”他忽然看见关下有牧民迁徙,“打开关门,允许鲜卑百姓内附,设‘安民都尉’安置。”

阿莱娜疑惑道:“大将军,不怕他们是奸细?”

姜维笑道:“人心如草原,春风吹过自会绿。当年丞相七擒孟获,靠的不是刀剑,是仁德。”

第三折 鲜卑寇边显奇谋

景元八年夏,鲜卑轲比能率十万大军南下,铁骑踏过长城,直逼雁门关。姜维登上关楼,看见鲜卑军阵如潮水般涌来,旌旗上的狼头图腾与西羌的略有不同,多了几分凶戾。

“大将军,鲜卑骑兵擅长游击,”阿莱娜握紧弯刀,“我们的弩箭在草原上施展不开。”

姜维望着关下的开阔地,忽然想起在陇右用过的火攻计:“传令下去,在关前二十里铺设干草,洒上硫磺。”他转头对张虎说,“你率三万步兵,佯装败退,引鲜卑军深入。”

鲜卑军见汉军败退,果然追击。轲比能骑在白马上,大笑道:“汉人果然胆小,雁门关指日可下!”

话音未落,草原上突然燃起大火,西北风呼啸,火借风势,迅速蔓延。鲜卑骑兵陷入火阵,战马受惊,阵脚大乱。姜维趁机指挥弩手从两侧山头射击,倒刺弩箭专射马腿,鲜卑军死伤惨重。

轲比能大惊,正要撤退,阿莱娜率西羌骑兵从敌后杀出,弯刀在火光中划出弧线。“轲比能,”姜维在关楼上大喝,“我汉军不杀降者,若归顺,可保你鲜卑世代为汉臣。”

轲比能见大势已去,下马请降。姜维亲自为他松绑,设酒款待:“当年霍去病封狼居胥,汉匈亲如一家。如今我汉军愿与鲜卑互市,牛羊换铁器,如何?”

轲比能感动道:“大将军胸襟宽广,某愿率部内附,永为汉臣。”

战后,姜维在雁门设“互市都尉”,允许鲜卑、西羌与汉人自由交易。他亲自撰写《互市条约》,规定“不得强买强卖,违者汉羌鲜卑共讨之”。

消息传回洛阳,百姓欢呼雀跃。老寨主派人送来贺信,附了首西羌民谣:“汉家将军善谋略,火攻退敌保边疆,牛羊铁器换和平,草原大漠皆安康。”

姜维看着信,忽然想起在祁山堡时,百姓用麦麸做“木牛饼”的场景。原来真正的胜利,不是斩杀多少敌人,而是让百姓能安心放牧耕种。

第四折 南征武昌震江东

景元八年秋,东吴趁汉军主力在北方,派大将军丁奉率十万大军北伐,攻占淮南重镇寿春。姜维接到急报,拍案而起:“果然趁虚而入,传令三军,南下伐吴!”

阿莱娜担忧道:“大将军,北方刚安定,此时南下,鲜卑若反叛……”

“鲜卑新附,需以仁德抚之,”姜维笑道,“而东吴背信弃义,需以兵威震之。”他指向舆图,“寿春为江淮要冲,若失寿春,中原不稳。”

汉军南下途中,姜维采纳郤正的建议,广发檄文:“东吴鼠辈,趁我抗胡之际偷袭,实乃不义。今汉军南下,只为讨逆,百姓勿惊。”

寿春城下,丁奉列阵迎敌。看见汉军阵中的西羌骑兵,他大吃一惊:“西羌竟助汉,看来姜维羽翼已成。”

姜维亲率中军,七星剑直指敌阵:“丁将军,当年丞相与吴主结盟抗曹,如今吴主却背约,不怕天下人耻笑?”

丁奉羞愧道:“某乃奉命行事,大将军若退军,某愿说服陛下重修旧好。”

姜维冷笑:“迟了!”他挥剑下令,西羌骑兵从两翼包抄,蜀军弩手齐射。丁奉军不敌,败退寿春城内。

姜维并不强攻,而是让士兵在城外屯田,修建水利。“围而不攻,”他对阿莱娜说,“让东吴百姓看看,汉军是王师,不是贼寇。”

三月后,寿春百姓开城投降,丁奉无奈撤退。姜维入城后,开仓放粮,罢免东吴的苛捐杂税,百姓跪地感恩。

消息传到建业,吴主孙休大惊,连忙遣使求和。姜维亲书一封:“汉吴本为唇齿,当共抗胡虏。若再背约,下一站便是建业!”

第五折 定策兴汉万年基

景元九年春,洛阳太极殿内,姜维主持召开首次汉羌大会。殿内坐满了各族首领、文武大臣,墙角的铜鼎中,酥油茶与汉地茶香交织。

“诸位,”姜维展开新制的舆图,“经过两年治理,中原已稳,南抵长江,北至大漠,皆为汉土。”他指向地图中央的“司隶校尉部”,“接下来,我们要做三件事:”

“第一,”他望向老寨主,“广开商路,让西羌的羊毛、鲜卑的皮毛,通过丝绸之路运往西域,换来回纥的战马、波斯的香料。”

“第二,”他看向蜀汉旧臣,“恢复太学,汉羌子弟皆可入学,习《诗》《书》《礼》《乐》,懂忠孝节义。”

“第三,”他按住腰间的狼头玉佩,“设立‘天下都尉’,汉羌鲜卑轮值,共议天下大事。”

殿中掌声雷动,西羌首领献上狼头金冠,鲜卑轲比能送来汗血宝马,蜀汉旧臣则呈上《兴汉九策》。

阿莱娜忽然起身,捧着一卷羊皮走上前:“大将军,这是我西羌少女们绣的‘汉羌同心图’,中心是洛阳,四周环绕着羌寨、汉城、鲜卑牧场。”

姜维接过图,看见绣着自己与阿莱娜并辔而行的场景,忽然想起在祁山堡的初遇。他清了清嗓子:“最后一事——”他看向阿莱娜,“老寨主说要给你选夫婿,不知你可有心仪之人?”

阿莱娜脸红到耳根,低头不语。殿中众人会心一笑,老寨主大声道:“大将军若不嫌弃,我西羌愿与汉家联姻,让汉羌亲上加亲!”

姜维愣住,忽然明白老寨主的深意。他望向殿外飘扬的汉旗,想起诸葛亮临终前的嘱托,终于郑重点头:“好,待天下一统,我便与阿莱娜结为夫妻,让汉羌之盟,世代相传。”

殿中欢呼雀跃,钟声长鸣。姜维走出殿门,望着洛阳城蒸蒸日上的景象,忽然看见当年在祁山堡遇见的老妪带着孙子前来,孩子手中举着新绣的“汉”字香囊。

“大将军,”老妪笑道,“我孙儿说,长大了要当您的亲卫。”

姜维抱起孩子,看见他眼中的崇拜,忽然想起自己的初心。原来所有的征战与谋略,都是为了让这样的笑容,永远绽放在汉家土地上。

景元十年,姜维颁布《兴汉令》,正式定都洛阳,大赦天下。西域诸国遣使来朝,丝绸之路重新繁荣,长安、洛阳商贾云集,汉羌鲜卑通婚者比比皆是。

而在定军山诸葛亮的墓前,姜维亲自栽种的柏树已亭亭如盖。他抚摸着丞相的墓碑,低声道:“丞相,您看,汉家的火种,终究还是保住了。伯约虽不才,却始终记得您的教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秋风拂过,墓碑上的“汉丞相诸葛武侯之墓”字迹清晰,仿佛在回应他的誓言。姜维站起身,望着远处的洛阳城,那里传来孩童的读书声,夹杂着西羌的笛声,交织成一曲壮丽的汉家乐章。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不让江山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乱世枭皇:柴荣三国:我能趋吉避凶倒霉蛋回到古代当法官十日游戏,但全员皇帝穿越古代,穷屌丝的人生逆袭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贺平安一觉醒来变赘婿大乾九皇子贞观大闲人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这个武圣只想当官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逍遥六皇子,父皇恭请我登基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中兴之主穿越:我是老实农夫?你们想多了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宋韵流年带着枪炮去大宋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墨苏传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我与霍去病,共享封狼居胥之名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穿越古代,我有系统娇妻美妾山河红颜赋河葬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红楼梦白话文版红头册七星大罗盘朕的北宋欢乐多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清史错位录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谋杀三国精编版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奋斗在激情岁月我把封神榜玩成职场剧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六州风云季吴三桂称帝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边塞枭龙开局被妻妾们逼宫摸鱼世子:系统逼我卷成天下第一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汉末三国路那时的原始纪元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穿越之边疆崛起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