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做好了,王老四有些发愁,这东西怎么卖?难道现场做不成?那还算什么保密法,自家也就抢个先机。
“小茉,你说怎么宣传一下?”
王小茉早就想好了:“爹,你这样,你在后边饸烙煮好了,然后端到前边,支个牌子,就写着每日免费请大家吃饸烙面三十碗,买饸烙床子送做面法子。”
“这行,我试试,我让吃食铺子也新增饸烙面,就用粗粮和两掺面的,价格便宜大碗。”
一大早上有细心的街坊就看见王家摆出来的牌子。
“每日免费请吃三十碗饸烙面,买饸烙床子送做面法子。”
有那相熟的就问了:“王老爷这是请大家吃饭?”
王老四想着在家跟闺女对的说辞:“承蒙各位关照,小铺感恩回馈,新上的吃食饸烙面免费请吃,每日三十碗,每日不同的面,巳时末开始排队领面,欢迎各位捧场。”
“哎呀,新吃食,那我可得排队试试。”
“王老爷大气。”
“王老爷手阔呀。”
因着贴了时间,附近的就想着到时候再来排队,哪想到巳时末来排队的时候这人就不少了,好在赶上了个末尾,排在最后。
“后边的麻烦老兄说一声别排了,人数够了,每日就三十碗,明天早点来排队。”
“这事我包了放心。”
因着快中午,这边排队人多,有那好奇的也来凑热闹,导致人更多,都挤在边上,听里边说免费吃面,谁也不肯走,王老四看人太多,忙让人去喊了牌子上的内容。
“今日面没了,大家想吃就明日早点来,要是着急的,买了饸烙床子回去,包教会。”
“那饸烙床子长什么样?”
“这个买了就知道。”
“面来了。”
后厨端了面出来,刚出锅的面过了凉水,做的是凉拌的饸烙面,主要是怕人多汤水热烫到人。
“各位父老乡亲,这面叫饸烙面,今天用的是白面和高粱米面两掺的,配的肉臊子,和粉条卤子,合不合口味都谢谢大家捧场。”
王老四说完一番话,这外边拿到面的就拌开直接吃,外边临时支了几张桌子,这个比两家看人多,也出来支了两张桌子,人坐了你桌子,知道你家卖什么的,总不好意去看看,就是不看也没损失,也赚王老四一个人情。
只听见吸溜吸溜声音,拿到面的都不闲着,第一天来的都是闲着没事的当家老爷子,来的早就没走,在外边排着队,还喊了老伙计来一起,占人便宜唠嗑两不误,美哉着呢。
这老爷子闲着没事就是满街溜达,去淘点好吃的,谁家的菜最鲜,谁家的饼好吃,还有哪有好吃的,一问一个准,要是不好吃,这帮人嘴叼着呢,还闲着,保准给你传的满府城都知道到你家不好吃。
王老四也知道这些人,所以今日做的卤子也是用心,面也没上全粗粮,就怕不好消化,回头再说铺子抠搜。
“这饸烙真不错,比面劲道,也没切面硬,我吃着正好。”
“这卤子也好,我觉得这粉条卤子吃着更好。”
有人牙口不好吃这个正好,那边上的见到了,就知道这都关系不是富贵玩意就有人问吃到了。
“这面好吃吗?”
“能行,是这个。”
比划一下大拇指,就不管了接着吃。
有灵机一动这里边有商机,又怕太贵,正好王老四出来,人家就问:“王老爷这饸烙床子怎么卖?”
王老四正好借机说了价格:“这饸烙床子是高价买的图纸,不过咱们想的不是挣钱,是想给大家伙添个吃食,所以小点的饸烙床子,两百文到五百文不等,有大小精细程度的区别。”
“两百文一架也不便宜,这玩意耐用吗?”
这话就问到点上了,毕竟两百文不算贵也不算便宜。
“这饸烙床子是木头和铁制的,要是没意外,传个三代保准没问题。”
“那这可是挺好的。”
“这么一算就不贵了。”
“我看人家吃的挺好,不管了,今日咱就吃上。”
有那不在意价格进了铺子要看饸烙床子,这东西放在后边,第一个看了几种,买了一个三百文的,看着大够用,五百文的纯粹是雕花镂刻要的钱多,不如三百文的实惠。
取货的活计按照交代一说,这顾客就明白了。
“嗨,还真是简单,不过能想出来的也是个能人,我回家试试,要是不成,我可是抬回来骂人。”
“要是不成您上门说一声,我们赔您钱上门取回来,咱们这工具试了不少,都说好吃,尤其是粗粮的更香。”
得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出现了,有人看见抬出来东西,家不远的王老四都吩咐可以搭把手送上门,太远的就只能自己拿了。
有那家里做小本生意的,买个小的回去,第二日就增加上高粱面饸烙,玉米面饸烙,三文钱一碗,比白面的便宜,也能赚一文钱,不过三四日就能赚回饸烙床子钱。
这连着免费吃了十日面,这条街人气旺的很,一到点边上的铺子就自发搬桌子出来,主要是这几日人多,自家铺子也受益。
有那第一次来的,大早上听说就来排队,这队越来越早,招人的很,连带着铺子里好些东西都增加了销售。
十日过去,就剩下贵的和便宜的还有少量货在,现在市面上已经出现仿制的,虽然仿的粗糙,耐不住价格低,每日里卖出去的也从百十来台,降到几台。
王老四也不愁了,这东西又不怕放。
这日听说南边的商队来了,王老四带着东西去了,找了人商量着卖。
“这东西成,我怎么听说府城有仿的,这价格上可不高。”
“大掌柜放心,我既然来找,自然是诚信合作,我这剩下的饸烙床子大掌柜带回去,送您图纸,一个普通的一百文,那些贵价的就按照两百文来怎么样?”
王老四说这个价格确实是市面上的价格,而且王老四家做的更精致些还能有保障,王老四家有自己的标记,是一朵金银花,找人雕刻的,简单几笔,就画出精髓。
这东西带回去也能跟人说北边流行的,谁谁家的,说起来有个出处,也算是不错,而且这东西好放,可以全部不组装,不怕颠簸不怕坏,第一批回去打个时间差,应该能赚不少。
最后两人一番拉扯,大点的最后一百五十文成交,小的一百文。
清了货,王老四心里也就安稳了,这才拿了账本带回去给王小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