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茉三人先到家,王老四带着王小莉紧跟着就到了。
王小茉一行到家时,见到王阳铮,王老爷子和刘氏激动的说不出话,一个劲的说:“好好,出息了。”
王阳铮赶紧上前拜见说话:“爷奶,可都好?”
王老爷子拉着人:“好,我跟你奶都好,进屋坐。”
还是王小茉家,王老爷子刘氏腿脚好,能自己生活,王老四走之前就拜托他们看宅子,几个兄弟也同意,这才一直住在这。
“秋收,你可是出息了,奶高兴。”
刘氏满眼慈爱,这孙子拿出去秒杀老姐妹一众不孝子孙。
何氏这功夫早就转过弯来了,能正常跟人打交道了:“娘,别垮了,等阳铮考上秀才,再可劲夸。”
“阳铮?”
王阳铮想起来,自己取字的事还没广而告之。
“爷奶,考试前夫子给取了字,阳铮二字,铮是铁骨铮铮的铮。”
王老爷子听着就是个好名字:“好名字,要谢谢你夫子,也是真快,今年你都十八了。”
王老大几人也是听说人回来了,匆匆忙忙赶过来。
“秋收侄儿,你可是好样的。”
王老大进来就夸起来。
王阳铮见礼:“大伯,二伯,小叔,刚到家,还没来得及拜见,劳烦几位叔伯过来。”
王老五上前拍拍人肩膀:“跟你哥叔伯客气什么。”
问了问之后的安排,说了这祭祖的日子,还有宴席的时间。
“秋收。”
“秋收有字了,以后喊阳铮。”
王老爷子插话,男子喊字也比较郑重,重视的意思。
王老大回过神答应:“阳铮,好名字,你看看你这边的朋友有几桌,需要注意什么,跟我念叨一下,我好安排。”
几个人对了一下流程,并没有什么问题,现在就差王老四回来了。
王老四一路急赶,要不是顾虑小闺女身体,早就到家了,这也速度不慢,两个时辰之后也到家了。
“爹。”
听见动静,几人出来迎接。
王老四看见长子高兴:“好好,给老子长脸了。”
看起来很是激动,王阳铮笑的腼腆,给王小茉看的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爹,小莉,先进来收拾收拾吧。”
王小茉开口打断了父子情深的画面,何氏也拉着人进来。
王老四想着老家这边应该是有安排:“家里怎么安排的?有什么要准备的。”
王阳铮开口:“爹,家里这边都是叔伯帮衬着,基本上没问题,就是爹你的朋友看看请谁来,这得你自己安排一下。”
王老四想着几个兄弟也靠谱,打算一会过去看看,至于自己结交的朋友 ,也不算多,提前去说一声就行。
“哥,你取字的事跟爹说了吗?”
王小茉插嘴,之前写信回去有提过,也不知道王老四注意没。
王老四自然是看见了:“阳铮?”
王阳铮又解释一遍,王老四点头:“回去多备份礼谢谢夫子。”
说完就开始忙起来,何氏王小茉想着家里这些人怎么安排,最后还是王长栓说到他家挤挤,反正就他一个人 ,那这就好安排了,主要是这次回来的人多,还真得给人找个地方住,家里办喜事来人也乱糟糟,要提前安排好。
还有两日时间就到日子了,王阳铮也抓紧时间去镇上学堂告知夫子消息,还有就是邀请原来的同窗来参加宴席。
夫子也是有渠道知道今年的录取情况,之前王阳铮也有来信说要参加,没见到他名字还以为没考上呢。
王阳铮上门邀请恩师,王明义自是愿意:“好小子,我还跟你师娘说遗憾呢,原来你考了个第五。”
王阳铮一脸感激:“都是夫子基础打的好,才有小子今天。”
王明义想着这也算是自己学堂出来的高徒,可不是高兴,答应一定准时上门。
送走了王阳铮,还跟夫人说:“早就看出来是个好孩子,果然争气。”
夫人胡氏若有所思,问了一句:“可有婚配?”
王明义看着人问:“应该是没有,不见人说起。”
胡氏顿时来了兴致:“你说我娘家侄女茵茵怎么样?”
王明义想起夫人娘家侄女,就头疼:“这我可说不好,不过阳铮家里如今家大业大,怕是挑媳妇的眼光高点,我就一个启蒙的夫子,人家上门是尊重我。”
话里话外意思就是,我对人家可不重要,管不了人家的婚姻大事。
胡氏:“看你怕的,又没说一定说成,不问问怎么知道不行?”
王明义不爱这些事,也不接话,虽然茵茵是好孩子,但是这俩人他看来是没缘分。
王阳铮还邀请了几个同窗一起,在读的就一起通知了,这些少年真有些羡慕。
“阳铮,府里学堂怎么样?”
王阳铮也细细说了情况,虽说学费不贵,不过这来回路费这些也不便宜,家里有点家底也不是不能试试,多去几个同窗他也高兴。
王小茉在家看着安排,查缺补漏,争取不出差错。
王小莉也被分配了任务,到时候要招待好来的各家姑娘孩子。
王小茉之前跟王老四何氏两个商量过这摆桌的数量,最后定了五十桌,应该是够用了,这其中上菜的活计什么的,都是用的族中子弟照顾。
这算是族里的喜事,上次这样还是族长他们那辈办酒呢。
族中王小茉这辈的兄弟不少,本来就很羡慕王阳铮家里如今的气派,现在更是恭敬。
这到了日子祭祖需要赶早,族长带着王老四王老爷子王阳铮一起站在前边,给列祖列宗上香敬告今日之喜事。
能站在前边,对于每个宗族男子都是一件光荣的事,这一生如无意外就是上族谱,成年能排到前边,剩下的就看自身造化或者子孙出息了。
这祭祖仪式也不算繁复,两个时辰就完事了,供奉的猪头,整羊是要等晚上做了大锅菜,分给族人沾喜气。
这就开始陆陆续续来人了,这天好,既不热也不凉,不用搭棚子,桌子都摆好了,先是摆了四十桌,如果不够在外边再加。
菜是按照五十桌做的,只多不少,客来客往热闹极了,王小茉也跟着招待来的女眷跟在何氏身边,不时微笑,总感觉腮帮子有些僵硬,笑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