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来临之际,杨山终于搬家了。
开伙第一天,杨山把他的几个朋友都请过来聚会吃饭,一方面是乔迁图个热闹,一方面也是联络下感情。
“杨生,恭喜啊!”大早上第一个上门的就是娄晓娥两口子,“特备薄礼,不成敬意。”
“嘿,您客气了不是。孙生进来坐。”杨山接过礼物瞄了一眼,是一套茶具,估计价格不菲。
娄晓娥压根就没和杨山客气,进门后就上上下下的打量杨山的新家,“啧啧,看来你确实是发财了,一层就有我家两百平米那么大了吧,上下有两层半,前院有个百多平米,后院也有五十多吧。比我爸的那套房子都好住。”
“是赚了点钱,不过买这两套房子加上装修也都花光了。现在我兜比脸都干净,外边还欠了一屁股债。”杨山也不和娄晓娥藏着掖着,两套别墅加上装修一共花了他三百多万。也就是《青春童话》这部电影让他卖了个好价钱,否则还真买不起。
“你少得了便宜卖乖,这么好的地段,这么好的房子,你还能一次性买到两套相邻的,香江能有你这手笔的人也没几个。”
“最近两年房价涨得太快了,我去年买的那套房子还好买得早,现在都赚了三成。杨生,你虽然没买到低点,可运气也太好了,相邻两套房子都是待售状态,这可不好碰啊!”孙守业也是啧啧称奇。
“不是我碰上的,是火家转给我的。”杨山扬扬眉毛,“就当是前段时间事情的赔礼。”
两人知道杨山说的什么事儿,都在抿嘴乐。嗯,那件事情整个香江无人不知。
“他们家出手还真大方,这么好地段的两套宅子就这样转给了你。照现在的上涨趋势,以后光靠房子,你们家都吃喝不愁。”孙守业感慨道。
杨山撇撇嘴,他是穿越者,要说增值,当然知道是港岛那边的浅水湾、山顶别墅的增幅最大的、
可是于莉不喜欢住到荒郊野外的感觉,而且现在海底隧道还没开通,来往交通也不方便。
好吧,其实杨山也不喜欢住那边。那里住的都是香江传统的富人,杨山和那帮人混不到一起。
“火家本来就是做房产生意的,手里的资源肯定不缺。”娄晓娥撇撇嘴,“我估计这也只是火家的九牛一毛。”
杨山点点头,他隐约记得后世火家有段时间因为争产打官司,爆出N多家底,惊掉无数香江民众的眼球。
“两套宅子之间的隔墙没打掉么?”娄晓娥好奇的朝窗外望了望。
“没,只是在隔墙上开了个门。她们两个都是甩手大掌柜,我也就没自作主张。”
“杨生,你的事情要抓紧解决,按照港府去年出台的新条律,几个月以后就要施行一夫一妻了。”孙守业提醒道。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丁芸不愿做小。大清律有平妻一说吗?”杨山询问道。
“这......,”孙守业想了想说,“乾隆朝的律法说无后可娶平妻,你这也不符合啊。民间倒是接受平妻,不过也只是百姓中的说法,并无实际的法律支持。”
“唉!”杨山对此也无可奈何,“那就由她吧,到时候我再问问,反正她的主意比我正。”
“丁芸现在做什么呢?”娄晓娥问道。
“就在云扬电器待着,她不喜欢做生意,最近在捣鼓电子电路,想弄出一套音响设备来。”杨山也不知道她为什么突然对音响设备感兴趣,这玩意可有些玄学。
他曾经在网上看过帖子,有人说好的音响设备能够听出电力的来源,比如水电听起来比较柔,火电就比较燥,核电嘛,应该是有辐射吧(纯调侃一下)。
娄晓娥摇摇头,对于丁芸与众不同的爱好实在是不理解,“话说你的云扬厂可真是赚钱,我二哥光靠代理那个小收音机,每个月就能赚到十多万。钱赚得这么容易,没准我二哥今年就要娶个小的了。”
从去年八月份开始,杨山的那款彩虹收音机就跟随着《青春童话》的上映脚步,在弯弯和东南亚各国攻城掠地,到去年年底,在这些国家的月销量已经超过两万。
美、日两国的代理商都是德森投资负责联系。
10月份电影在小日子国上映,收音机销量直接翻番。
到12月份的时候,在加西亚的联系下,《青春童话》以3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美丽国的联美电影公司。按照那边的计划,这部片子会在剪辑后以歌舞片的形式在北美上映,而德森投资给出的彩虹收音机在北美的销量预估也非常乐观,不会低于小日子国。
至于欧洲那边,杨山在那边没什么好的销售渠道,暂时还没什么大的宣传规划,只能让一意联商贸帮忙找了一家实力不太强的代理商慢慢铺货。
不出意外的话,几个月后彩虹收音机的月出货量将超过6万台。到那个时候,通过压缩成本,杨山有信心把单台收音机的净利润提高到35块,也就是说,云扬电器靠这一款产品实现月盈利200万港币。
不过这基本就到头了,前期杨山依靠低价政策来延缓竞争对手下场的决心,现在他吃的这么饱,其他厂家不可能没有动作,一招鲜吃遍天的好日子不会持续太久。
“娄二哥没儿子,那么大的家业总要有人继承吧。”杨山不咸不淡的回了一句。
娄晓娥白了他一眼,“你真是看热闹不怕事儿大。”
正说着呢,于莉带着司机买菜回来了,“哎,杨山,快过来帮忙搬车上的东西。”
“你男人都那么有钱了,你这位阔太太还亲自上街买菜?”娄晓娥跑出来揶揄道。
“搬到这里,连个说话聊天的人都没有,再不出去逛逛,会无聊死的。”于莉是一点都不喜欢住在冷清的屋子里。但也没办法,杨山有钱的名气已经传了出去,住在候老头的出租屋实在不合适。
“那就经常来找晓娥聊嘛,离得也不远。”孙守业知道娄晓娥也是爱热闹的人。
他们两家离的还真挺近的,杨山的新家就在嘉道理(就是加多利)道,距离娄晓娥家也就几百米。
“小狐狸精还没回来?也不知道她天天在忙什么?这个点儿了还不过来帮忙干活!”于莉对着杨山没好气道。
杨山捏捏眉头,“让司机去接吧,她还在沙田那边的厂子里,自己走不安全。”
娄晓娥赶紧打圆场,“她也不会做饭,过来也帮不上什么忙,我和你去厨房。”
其实娄晓娥才是最不会做饭的那个人。
两人离开后,孙守业端着茶碗吹了吹,“你的两位夫人都不好惹哦,花这么多钱置办下的宅子,放到别人身上,指不定多兴奋呢。可她们却好,一个住进来不停的抱怨,另一个连家都懒得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