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六家的院子足够大,如果厨房不够大的话,在院子里垒几个临时的大灶,也不费啥事。等有空了,再在上面搭个棚子,挡雨挡雪的。
厨房里用的锅碗瓢盆,一家的肯定不够,只能全组的一起凑,不过得记好了,谁家是谁家的,以后是买下来,还是给些补偿,总之是不会让你吃亏的。
至于做饭的人就全组轮流做,老村长把他们几家分成一组。
不只做饭,还有挑水,就连柴火都由这几家负责,谁也别有意见,反正都轮到了,谁也占不到便宜,做饭剩下的炭火,你们几家可以分了,扒火盆端回家取暖,要是夏天也可以弄成炭几家一分。
但是饭菜不行,一口也不能往家拿,好家伙,要跟食堂大妈那样手抖,少分给人一口,你想落一口,被抓到你就完了。
太爷爷管仓库那边,只管分类,称重,入库,再把账记清楚就行了,其他的都不管,他那也是井井有条的。
老村长不愧是干了多年的村长了,指挥起来那是如鱼得水,跟着他干活的也多是四五十岁的人,搭给灶台,垒个烟囱都是手到擒来,那些个做饭的妇人,厨房里缺啥少啥也是门儿清,需要什么就找老村长,他就给协调好了。
刘福记的账也很简单,只要把东西是谁家的,长的啥样都记清楚,还有把每个组的做饭排班记录清楚就行了。
这里最焦头烂额的,就是老太爷了,作为村长虽然没有具体的工作,但是,只要有任何一处出了问题,都会来找他解决,这一天可给他累坏了。
哪怕专门找了一辆车拉着他在各个组来回跑,也把他累够呛?
谁也没想到最先结束的竟然是老村长负责的厨房的组建。
其实也不太让人意外,因为地方都是现成的,缺啥就弄啥就行,这些东西乡亲们都熟,吩咐一声他们自己就知道咋干。
其他人那就不行了,他们所接触的都是新事物,根本就不知道从哪里里下手,甭说是底下的人了,就是那几个组长遇到问题也懵圈。他们找老太爷,老太爷就得去,能解决还好,解决不了的,他还得跑太爷爷那里取经。
弄得本来就忙得要命的太爷爷看到他就烦,直到刘福过来接替太爷爷,他才算解放了。
刘福来了,太爷爷也没放那就走,而是分给刘福三个组,两个人一起,速度也大大提高了,毕竟两组比一组要快的多。一直到各组把所有的粮食都归了库,才歇了一会儿。
这会儿天已经黑了,仓库院子外面已经燃烧起几个火把了。太爷爷特意要求仓库院子里不能起明火,就是晚上照明也得用马灯,这要让仓库走了水,就不用等到明年了,明天就得有上吊的。
所有人的晚饭都在仓库外对付一下。晚上的饭,太奶奶可不敢再送鸡蛋了,依旧是米汤,贴饼子咸菜,不过晚上多了一盘子炒青菜。
接下来就是要对账,盘库,移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