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
蜀王府。
上午卯时了,蜀王府的仆役丫环们早已起来,安装了简易蜂蜗煤炉的房间却是没有动静,府里人也知道甘草昨晚睡在里面,均是担心不已。
要知道长安城里每年上万人死于炭毒,死亡率可谓极高,百姓们可谓闻炭色变,除非被冻得实在没办法,否则也不会屋里烧这个炭泥。
李恪来到房外,听到里面传来羊只咩咩咩的叫声,却是放心,对着众人说道:“这丫头这段时间累了,让她多睡会儿,放心,里面安全的很,没听见羊在叫吗?”。
众人齐齐点头,心中也是颇为好奇,甘草昨晚就在烧炭泥的房间过一晚,这是安然无恙?
只到卯时未,房门打开,一股热浪 扑了出来,屋外众人均是退了几步,却见甘草走了出来,精神甚是饱满,对着众人盈盈一笑:
“殿下制作这个蜂窝煤极为好用,没有毒,大家按殿下吩咐多制作些吧,另外,厨房也用上,这炉子不仅保温……还能用来烧水做饭的。”
“是”
众人见甘草无事,心下已然放下心来,转头按甘草吩咐做事。
片刻后,甘草来到李恪书房,低着头,涨红着脸,低声说道:“少爷,奴婢知错了。”
“哦,你错在何处?”
“不相信少爷,耽误少爷正事。”说着,却又猛然掩面大哭起来。
李恪一愣,旋即明白了,这丫头是想起自己家人,要是当时他们家有这种炉子过冬,必然不会中毒,也不会一家人只剩她一人。
叹了口气,李恪走上前来,拍了拍她背,说道:“好啦,过去的已经过去啦,我们需要往前看。没事给少爷泡壶茶吧。”
甘草止住抽噎给李恪泡上茶,李恪想了想,说道:
“甘草啊,当初你家炭毒的时候,是谁救了你,你可要找时间去看望他们?”
“嗯,是隔壁阿婆救了我,这几年我都有去看望阿婆,给她带些钱财。”甘草低着头。
“这就对了,要往前看,以后多回去看看阿婆。比如,这种蜂窝煤炉子也可以给他们带上。”
“是”甘草大喜。
在贞观二年第一场雪的次日,蜀王府里却是温暖如春。
过了几日,冯智戴来了府里,他是蜀王府未来王妃的哥哥,府里侍卫也是知晓,通报过后,冯智戴当即进来。
进来的冯智戴立马就感受到了这种温暖如春的感觉。
他是岭南人,来长安分外有些受不了冷,但自己把蜀王定亲妹子的消息、并把朝廷要在广州建造岭南舰队的消息用信鸽传信回岭南后,冯盎的回信只有四个字:“都带回来。”
冯智戴知道此时圣旨还在路上,自己用的信鸽是通过多个节点传回去的,信息很短,冯智戴理解了,至少要把定亲的十一万银钱和岭南舰队的工匠图纸都带回去。
十一万两银钱蜀王府当天便送到越国公府,但岭南舰队的设计图纸、工部的工匠什么时候能前往岭南,这些都需要尽快落定啊,至少也要有个口头约定好不好。
蜀王一直在设计海船,只是上回自己问的时候,得到的回复是需要些时间。
所以今天冯智戴是想过来问问啥时工匠能下江南的,冯兰若定亲了,不能过来,他却是可以的,让他大为诧异的是蜀王府里的温度让他这个岭南人分外觉得舒服。
到了王府书房,和李恪见了面,只觉得这里更是暖和,看看蜀王都穿着薄衫在写着书稿。
“蜀王殿下,你这里为何如此暖和?”冯智戴穿着北方的皮袄,来到这屋里稍待会儿便有着流泪的感觉。
“哦,府里刚制作出来的,这样,你回去时,让护卫们给你带一些回去。”
“哦,好好好,妹子不太习惯北方这天气啊,这两天都出现冻疮了啊,”
李恪微微笑了笑,知道这个大舅子在想些什么。
“呵呵,大舅子啊,你们若是无事,可以先回去岭南的。”
“为何,你画的战舰图纸需要这么长时间吗?”
“诺,这是府视图”
说着,李恪把设计出来的楼船、车船、海鹘这些战船,以及大江船或是欧船这些贸易船的全景图、俯瞰图拿了出来。
接着又拿些立体图出来,一一给冯智戴简单讲解了一下,说明还需要立体图、剖面图等各种详细设计图纸。
这些图纸设计还真需要时间,估计没有两个月完不成,不太好告诉冯智戴的是,李二在备战,现在工部人员都在加班加点,明显不合适前往岭南。
冯智戴看了全景图、俯瞰图还是很高兴的,但看到立体图、剖面图就完全不懂了,这上面的数字符号是啥?
完全看不懂啊。
李恪见状,知道他看不懂,不仅他看不懂,便是工部的工匠没有详细讲解的情况也是一脸懑的。
只是简单地说了几句,说是需要时间,估计要年后才能完成。
冯智戴看着战舰图纸貌似很复杂,或许真的需要这么多时间吧,带着蜂窝煤和炉子回到了越国公府。
这段时间李愔经常宿在天然居了,几天才会回来一次。
今天的李愔有了不真实的感觉,外面大雪飘飘,府里却是温暖如春,这是怎么了?
去自己房间呆了呆,果然甚是暖和。
召来府里仆役问了,这才知晓府里这几天的变化,包括甘草的事,他也知道了,看来羊和人都没事,这炉子甚是安全。
李恪书房内,李愔见了李恪,“哥,你这炉子极为好用,是不是也制作出来售卖?”
现在李愔越现在越来越像个后世生意人了。
“嗯,这个不太好做啊。”李恪微微摇头。
“为何?”李恪微微吃了一惊,自己两人都是皇子,想做个蜂窝煤和炉子的生意也做不了?
“小弟啊,我们没有铁啊,这生意不太好搞啊,长安周边的铁矿都被人瓜分了。”
李愔顿时哑然。
要知铁乃军用物资,虽然此时管控并不严格,但都掌握在长孙无忌、李二和各大世家手中,其中长孙无忌便占了全国用铁量的四成,李二占了三成,剩余三成被各大世家占有。
尤其京畿道、关内道等铁矿基本都在长孙无忌和皇家手中。
李恪算过,若是自己来制作,蜂窝煤很是便宜,一文钱五个蜂窝煤还是有的赚的,但要是购买铁来制作蜂窝煤炉子和通风管道,成本便会高到百姓们很难承受的程度,只是给一些大户人家送温暖便是没了什么意义。
这也是李恪在蜂窝煤炉子制作出来了,没有任何推广的意思。
“嗯,看来还是等哥明年去了封地了,希望封地有铁矿。”李愔琢磨了一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