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他爱装作有文化的样子,没事看看报纸听听广播,跟没文化的人聊聊还能假装懂些事。
但他心里清楚得很,自己几斤几两。
真要让他写报告,肯定当场懵圈。
贾建设完全不知道刘海中心里这么多想法,不然非笑死不可。
写报告?那是组长该干的事!
这个小组里,刘海中的地位最低。
还写报告?这也太异想天开了吧。
临走前,贾建设又叮嘱刘海中好好准备,随后便离开了二车间。
这次去分厂指导,虽然有点小好处,但贾建设并不怎么看重。
现在特殊时期,下去分厂又能有什么意义?
无非是混点吃喝罢了,难道他还缺这点东西?
至于功劳,他早就不再追求了。
去年因特殊钢立的功,当时都能升副厂长,但他主动放弃了。
不是因为他没野心,而是他明白,安安稳稳过日子比什么都强。
现在的他已经衣食无忧,还有权有势,何必再去争那些虚名?
惹人嫉妒、仇视,倒不如低调享受生活。
不过这次情况特殊,他主要是想见见梁拉娣、丁秋楠等人。
加上去一趟分厂也不是什么大事,所以他才答应下来。
见到刘海中后,贾建设对另两位同事不太熟悉,但也礼貌性地打了招呼。
一个是研发科的陆川,另一个是一车间的小组长。
由于关系不深,双方只寒暄了几句,贾建设便让他们各自做好准备。
两天时间转眼即逝,今天终于要动身前往分厂了。
这两日并无大事,只是昨日秦淮茹告诉贾建设,许大茂近来一直纠缠秦京茹。
秦淮茹此前对此毫不知情,直到昨日许大茂到绸缎庄,她询问秦京茹后才得知此事。
自初次见到秦京茹,许大茂便不断寻找接近她的机会。
某天,他终于抓住时机,得以结识秦京茹。
然而,现在的秦京茹已非昔日可比,她眼界颇高,怎会看得上许大茂?尽管如此,许大茂并未死心,时常尝试接近她。
这让秦京茹感到厌烦,半月前便明确告知许大茂不要再纠缠她。
许大茂怎会轻易放弃?昨 ** 又出现在绸缎庄。
贾建设并不清楚秦京茹的真实想法,打算等从分厂返回后再询问清楚。
他对秦京茹并无特别想法,因此对此事没有太多感触。
若秦京茹愿意,他会保持沉默;若她不愿,他会帮忙处理许大茂的问题。
但这事还需待他从分厂回来再说。
清晨八点,贾建设与刘海中等人开始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轧钢厂为他们安排的车辆出了些小故障,此刻正在运输班维修。
按惯例,这类前往分厂的任务都是自行搭乘班车完成,但此次因杨政民想彰显对贾建设的重视,加之李民富同意,遂安排专车接送。
车辆故障不大,运输班忙碌一小时后,众人便启程了。
小队四人中,唯有贾建设会开车,因此驾驶任务自然落在他身上。
刘海中心中颇为得意,心想只要将车停在分厂门口,分厂的人必定会对他另眼相看。
在他看来,尽管他不是队长,但连贾建设这样的队长都需要求助于他,那他与队长又有何区别?
分厂为迎接总厂来人,这几日忙得不可开交。
最令人头疼的是如何确定去北山公社的人选问题,而非如何接待领导。
这次北山公社之行,不仅有总厂领导担任组长,还有其他重要安排。
重要的是,这次外出任务还有补助,这么好的机会,谁都想参与。
直到昨晚,分厂才最终确定了人选。
这次派出的三人分别是梁拉娣、丁秋楠以及行政科的老刘。
梁拉娣因是厂长媳妇的徒弟,对有补贴的任务格外积极。
厂长刘峰被妻子反复劝说,加上梁拉娣身为五级焊工,确实能力出众,这才同意让她参加。
丁秋楠作为医生,此行能确保队友突发状况时得到及时治疗。
而老刘则是厂里的资深员工,经验丰富,可以妥善处理上级的各种事务,这样的组合让刘峰感到十分妥当。
刘峰已探听明白,此次总厂派来的领队是最年轻的主任。
年仅23岁的主任,若无背景支持,他怎么也不会相信。
面对如此重要的人物,刘峰丝毫不敢轻视,早早带领人到厂门口等候。
上午10点半,一辆吉普车缓缓停在厂门口。
看到如此年轻的主任亲自到场,刘峰意识到这位在总厂的地位非同一般,愈发紧张起来。
贾建设刚下车,便迎来分厂领导的热情欢迎。
众人不断称呼他为“组长”,让他有些招架不住这热情场面。
简单寒暄后,刘峰安排了一场欢迎会,要求分厂全体员工聆听贾建设的讲话,实际上是要传达总厂的最新指示。
贾建设顿时感到压力倍增,在众人面前讲话毫无信心。
虽然北山第四钢厂只是个分厂,但工人数量超过三千,既然大家都准备好了,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阵。
好在他每天坚持阅读报纸,决定讲讲国家政策,再谈谈工厂今年的目标,最后喊几句口号作结。
大会很快开始,按照惯例,厂长先隆重介绍了总厂来的人,并表达了感谢,随后邀请贾建设发言。
贾建设环视着下方密集的人群,内心略显忐忑。
\"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这次总厂指导小组的组长贾建设。”
掌声随即响起,南易混迹在人群中,目光中满是惊异。
他未曾料到总厂派来的领头人竟会是贾建设,这出乎他的意料。
但他很快镇定下来,决定稍后找机会寒暄几句,这对他是关键时机,能否重回食堂岗位全看此番表现。
焦敏瞥见身旁狼狈的梁拉娣,皱眉责备:\"怎么搞的?这是欢迎会,你这般模样成何体统!\"
焦敏是分厂长刘锋的妻子,也是梁拉娣的师父。
梁拉娣苦着脸回应:\"轧钢厂送来个待修曲轴,没人能焊,我就独自忙了一上午,累得够呛,哪还有心思顾忌形象。”
\"罢了罢了,你确实辛苦了。”焦敏安慰道,随后说起自己的经历,\"昨日我去冶金局开会,午饭每人发了根油条,我留着预备今日给你,听说你家孩子爱吃,欢迎会结束后你去取吧。”
梁拉娣接过话茬:\"啧啧,你们当官的可真讲究,连油条都配发。”
\"胡闹!\"焦敏轻拍她肩膀,\"瞧你贫嘴,这油条本是留给孩子们的。”
梁拉娣笑着道谢:\"多谢师傅!\"
……
\"行了,不用谢我,记得到时去拿。”焦敏笑道。
贾建设的讲话接近尾声,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居然口才不错。
贾建设刚开口时稍显生疏,但很快便融入了氛围。
即便喝了好几杯水,众人仍觉意犹未尽。
他发现自己的话语颇受欢迎,尤其是讲述工厂事务的部分,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连连称赞总厂果然名副其实,做什么事都大气十足。
“焦敏,这总厂的领导未免也太年轻了吧?这样年轻的领导者,靠谱吗?”梁拉娣对贾建设年纪轻轻便担任领导职务充满好奇,向焦敏询问详情。
“这我不清楚,不过刘锋曾打听过,似乎这位贾主任能力很强,只是不知真假。”焦敏想起昨晚丈夫无意提及的信息,也只能说到这里。
贾建设的讲话结束后,欢迎会圆满结束。
分厂几位领导围着他不断奉承。
先前工人更多关心的是总厂的事情,而此刻他们却对贾建设剖析的国家政策和总厂战略表现出极大敬意。
刘锋原本认为贾建设只是靠关系上位,表面恭敬内心不屑,如今态度大变,由衷佩服其精准判断与敏锐观察。
会议结束后前往饭店。
若是其他工厂来访,分厂无需特别招待,但作为总厂领导,分厂领导必须尽地主之谊。
午餐为四菜一汤,菜品虽无肉类,但豆腐白菜粉条搭配三个凉拌菜及鸡蛋汤,已属高档配置,凉菜与汤中还加入了香油。
贾建设毫不在意,陆川与一车间组长也表示满意。
然而刘海却心存不满,他是小组的实际负责人,虽饭菜丰盛但不见荤腥令他失望。
主食上桌时,他喜笑颜开——肉馅包子!尽管肉量不多,多为白菜填充,但已是难得。
席间仅贾建设等数人就餐。
北山公社行政科的老刘代表率先发言,还未开席便起身保证,强调配合贾组长工作、多多请贾组长指导之类的话,弄得贾建设十分尴尬。
上包子后,大家都吃得满嘴流油,但即便招待的是总厂领导,也不会敞开供应。
每人两个包子,贾建设额外多给了一个,即便如此,刘海中等人已颇为满意。
若包子不够,分厂还备了白面馒头,这待遇已属难得。
对于白面馒头敞开吃的机会,刘海中等人早已顾不上体面,狼吞虎咽,贾建设虽不断使眼色,却无人理会。
对他们而言,这样的白面馒头实在难得,岂能错过?
酒过三巡时,贾建设忽然笑着对分厂厂长刘锋说道:“刘厂长,感谢热情款待,但我们此行费用得由自己承担。”此言一出,令刘海中险些脱口而出。
此决定源于出发前杨政民的嘱咐,因总厂未按惯例送物资支援,故此次视察需自付费用,否则总厂颜面何存?
“贾组长,这话可不能答应,传出去,其他分厂非笑话死我们不可!”刘锋想都没想便拒绝,“总厂领导前来视察,怎能让我们掏腰包?”这绝不可能。
“建设,既然刘厂长这么说,我们也别辜负人家美意,就别提钱的事了。”刘海中更不愿自掏腰包,心想一顿饭必然花费不菲,傻子才肯出这笔钱。
况且,被分厂招待不是理所当然吗?他听说,以往每次来都是大鱼大肉,从未有过如今这般讲究。
肉包子已经让人心生感激,他竟没嫌弃,这已属难得。
还给钱?简直是异想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