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风吹来,人们了解到国外的生活后震惊不已。
在国人心里,国外人民一直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接触后,才发现人家比自己发达很多。
呼吁海外华侨归国,引进侨资的政策出台后,原来有海外人脉的从被人唾弃,到被人羡慕。
态度两极反转。
这天在教室,白芷说自己姑姑早些年去港城生活,近期联系上家里,来信描述自己的生活。
“她家有各种电器,什么电视机,电冰箱,电饭锅,洗衣机啊……就这还属于普通家庭呢,咱们这能有多少家有这种水平啊?”
“林芽?知宁?你们俩家应该是条件最好的,有吗?”
林芽摇头,她家只有电风扇,电视和冰箱。
温知宁微妙的保持着沉默,她天天使用着各种电器。
除了白芷说的这些,还有手机,笔记本和扫地机器人呢。
谭谷子虽然羡慕那样便利的生活,但是很务实的考虑现在,“咱们要更加积极的建设现代化。”
温知宁笑着揉揉她的脑袋,“谷子说得对,现在已经开始改革开放,咱华国人那么多,每人各司其职,共同发力,很快就能赶上的。”
她是最有信心的,因为亲眼见证过堪称奇迹的速度。
李云云悄悄翻个白眼,心里不屑,感兴趣的拉着白芷询问港城的情况。
“白姐,那边工资是不是很多?”
“白姐,那边都住楼房吗?”
“白姐……”
——
下课后,温知宁和白芷林芽一起走出教室。
“温同志。”
教学楼门口站着一身军装的秦西朝,看着温知宁出声喊人。
温知宁不自觉皱眉,怎么追到学校来了?
她对两人说:“你们等我一会儿。”
“行。”
林芽和白芷识趣的走远些,把空间让给两人,对这种情况见怪不怪。
温知宁追求者众多,但是一直没接受任何人。这次这个男同志很英俊,不知道有没有机会。
秦西朝再次邀请温知宁去看电影。
温知宁面露不耐,“我没时间,秦同志,我说过,希望你不要打扰我的生活。”
秦西朝不解,“你说我们没有真正相处,互相不了解,所以我想花时间了解你。你为什么一直拒绝?”
“因为我对你没兴趣,不想了解你。”
秦西朝不肯放弃,“温同志,你对我哪里不满意?我可以改。”
温知宁打量男人笃定的表情,突然觉得好笑。
这种人就是过的太顺,所以自信心爆棚,总以为只要自己努力,就能得到想要的一切。
她毫不客气的说,“我嫌弃你年纪大,可以吗?”
“……”
远处林芽打量着温知宁的表情,摇摇头,“这个也没戏。”
白芷:“嗯,看出来了。”
片刻后温知宁向两人走来,“走吧,去图书馆。”
路上白芷好奇,“这个你也不喜欢?看服装是个军官吧。”
“不喜欢。”温知宁慵懒的眨眼,“年纪太大。”
她发现这真是个好借口,客观,不容置疑。
虽然自己的真实年龄比秦西朝还大。
林芽:“你真挑剔。”
虽然嘴上这么说,她的眼神里带着几分赞同。
温知宁眉眼无奈,如果有个颜值高的同时,情商也高一点的正常男人。
她不介意谈个恋爱,作为生活的调剂品。
可惜现在很多男人都是大男子主义,略微试探就原形毕露,温知宁毫无兴趣。
——
四月初,陆老把几张文件和一串钥匙递给温知宁。
“这是你父亲温祁捐赠的财产,这些年温家老宅被租给一个小工厂办公,我催了几次,他们才把房子空出来。”
趁着退休前有些面子,现在陆老想尽量把该办的事解决。
前段时间一连去了两次房管所,他们终于把温家的房产腾了出来。
温知宁接过来一一查看,包括西城一座四合院,两家临街店铺,一家位于西四南大街,一家在复兴门外大街。
虽然现在拨乱反正,捐赠查收的财产陆续归还,但是办事总有先后顺序。
温知宁感动的笑笑,“多谢舅爷爷您费心。”
她能猜到陆老和相关部门打过招呼,所以才能这么快还给自己,而且证件上都是自己的名字。
陆老摆手示意不用客气,“知知,你把证件收好,房子可以租出去收房租,轻易别卖了啊。”
当年的温家是大户人家,现在传到温知宁手里的,就只剩下这么点。
妹夫妹妹打仗时已经花光了大半家产,留给温祈的本就不多,经过十年的折腾,现在留给知知的只有三样房产而已。
温知宁自己挺高兴的,白来的意外之财,多少都是惊喜。
——
从陆家离开后,温知宁顺着土地证上的地址找到温家老宅。
作为一个地道的北京人,其实她没有体验过住在胡同里的四合院生活。
小时候住在楼房,老爸发家后,他们又搬进了别墅。
后来虽然老爸身家不菲,却没投资过这种珍稀房产,因为那时候好地段还拥有独立产权的四合院已经不好买。
东南角朱红色广亮大门和檐柱,顺着五层台阶向上,两侧静立着汉白玉石雕,门廊充满了岁月的痕迹。
温知宁拿出钥匙正想开门,突然听见隔壁传来有点熟悉的声音。
她退后几步,看向东面声音来源,是温家的大伯母苏冰。
她正指挥着搬运工搬家具,“小心,不要磕碰到。”
不经意侧头看见温知宁,笑容满面的打招呼,“知知,你也拿到房子了啊?”
“真好,以后咱们就是邻居了。”
苏冰心情特别好,他们一家终于不用再挤在大杂院的两间厢房里,可以搬回温家老宅。
独门独户,不用吃点肉都能被闻着味的邻居厚着脸皮讨要,不用为了谁家多用一点水爆发争吵。
回到自己刚嫁进门那样轻松优渥的生活。
温知宁假笑一下,“真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