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在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中落下帷幕。
郑仪那番充满激情与魄力的讲话,在与会者心中激起了层层波澜。
有人振奋,有人期待,有人观望,也有人暗自揣摩。
但无论如何,所有人都明白,明州的“郑仪时代”,已经正式开启了序幕。
会后,按照惯例,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孙振涛与明州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在市委招待所举行了一个简短的工作餐叙。
席间气氛融洽,主要是礼节性的寒暄和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孙振涛代表省委,再次强调了团结和稳定的重要性,并对新班子提出了殷切期望。
餐叙结束后,孙振涛副部长一行便乘车返回省城。
送走省里的领导,市委大院里的空气似乎都轻松了一些,但一种无形的、更加紧张的氛围开始弥漫——真正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郑仪和张林并肩走回市委主办公楼。
“郑书记,去我办公室坐坐?喝杯茶,顺便聊聊?”
张林主动邀请道,语气自然。
他知道,郑仪刚回来,千头万绪,但有些核心问题,必须尽快沟通,达成共识。
“好,正好有些事想跟你商量。”
郑仪点了点头。
两人来到张林的市长办公室。
秘书送上两杯热茶后,便识趣地退了出去,并轻轻带上了门。
办公室里只剩下郑仪和张林两人。
没有了外人,谈话的氛围变得更加直接和深入。
张林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没有绕弯子,直接切入主题:
“郑书记,您刚才在会上讲的,非常好!提振士气,指明方向!特别是关于高质量发展和探索新路子的部分,说到了点子上,也跟省委徐书记的指示精神高度契合。”
他先是肯定了郑仪的就职讲话,这是必要的姿态。
郑仪微微颔首,没有插话,等着张林的下文。
“您去学习这三个月,家里这边,按照您之前定下的调子,‘稳’字当头,各项工作都在有序推进。”
张林简要汇报了一下面上的情况,然后话锋一转:
“不过,有件事,我觉得需要尽快跟您明确下来,就是关于那个‘高质量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构想。”
郑仪的眼神专注起来。
这是他战略布局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他今天想跟张林重点谈的问题。
“政研室牵头,联合发改委、科技局等部门,前期做了大量的调研和论证工作,初步方案已经拿出来了。”
张林从办公桌上拿起一份厚厚的材料,递给郑仪。
“思路和方向,基本上是按照您之前定的调子,聚焦科技创新、民营经济、绿色发展和收入分配改革这几个重点领域。”
郑仪接过材料,没有立刻翻看,而是问道:
“推进过程中,有什么困难或者不同的意见吗?”
张林沉吟了一下,说道:
“大的方向,班子内部共识度还是比较高的。大家都明白,这是明州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也是省委盯着的事情,必须办好。”
“但是……”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有些慎重。
“在具体操作层面,尤其是关于这个试验区到底‘落在哪里’,以及‘由谁来具体主导推进’这两个核心问题上,目前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需要您来拍板。”
“哦?具体说说。”
郑仪身体微微前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他知道,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关于选址。”
张林伸出两根手指。
“目前主要有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应该‘以点带面’,选择一个基础条件好、发展空间大、代表性强的区县作为‘核心区’或者‘起步区’。比如,高新区或者临川新区。理由是资源容易集中,容易快速见效,形成示范效应。”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应该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搞一个‘功能区’的概念,划一片跨区域的‘政策飞地’,比如囊括高新区、部分中心城区以及周边有潜力的乡镇。理由是更有利于资源整合和制度创新的系统性,避免被现有行政区划束缚。”
郑仪认真听着,没有表态。
这两种思路各有优劣,确实需要权衡。
“那关于主导权的问题呢?”
郑仪更关心这个。
谁主导,往往决定了资源的倾斜方向和最终的政绩归属。
张林的神色更加严肃了一些。
“这个问题……更敏感一些。”
“政府这边,包括发改委、科技局等部门的同志,普遍认为这本质上是一个经济发展和改革项目,理应由政府主导,成立一个高规格的管委会,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相关职能部门具体执行。这样更符合职责分工,也更有效率。”
“但是……”
张林看了一眼郑仪,声音压低了些。
“市委那边,有些同志觉得,这个试验区涉及面广,改革力度大,政治性强,应该由市委牵头,成立领导小组,市委书记亲自担任组长,这样才能体现市委的高度重视,确保改革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推进。”
郑仪心中了然。
这其实就是党政主导权之争的微妙体现。
虽然现在强调党政同心,但在具体工作中,由谁主导,背后牵扯的是权力格局和利益分配。
张林作为市长,自然希望政府能主导这块“大蛋糕”。
但郑仪作为市委书记,也必须考虑如何确保市委对重大战略的掌控力。
“你的看法呢?”
郑仪没有急于表态,而是想先听听张林的意见。
张林似乎早有准备,坦然道:
“郑书记,我认为,无论是市委主导还是政府主导,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把这件事办好。”
“我个人倾向于,成立一个由您亲自挂帅的领导小组,负责顶层设计和重大决策。”
“同时,下设一个实体化的执行机构,比如‘试验区管委会’,放在政府序列,由一位得力的市领导兼任管委会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和具体落实。”
“这样,既体现了市委的坚强领导,又能充分发挥政府的执行优势。关键是……这个管委会主任的人选,至关重要。”
张林巧妙地将矛盾焦点,从“谁主导”转移到了“谁来干”上。
郑仪点了点头。
张林这个思路,比较务实,也符合常规做法。
既维护了市委的权威,也给了政府足够的操作空间。
关键在于,那个具体操盘的“管委会主任”,必须是一个有能力、有魄力、并且值得信任的人。
“嗯,这个思路可以考虑。”
郑仪表示了初步的认可。
“领导小组的规格要高,我亲自担任组长,你来担任第一副组长,相关常委和副市长作为成员。”
他先定下了领导小组的基调。
“至于这个管委会主任……”
郑仪沉吟了片刻,目光看向张林。
“张市长,你长期在明州工作,对干部情况比我更熟悉。有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推荐?”
他把这个提名权,主动交给了张林。
这是一种信任,也是一种试探。
他想看看,张林会推荐什么样的人。
是会推荐他自己的亲信?
还是会从工作出发,推荐真正有能力、有闯劲的干部?
张林显然也明白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认真思考了一会儿。
“郑书记,这个人选,确实需要慎重。”
“既要懂经济,又要有改革锐气,还要有很强的协调能力。”
“我初步考虑了几个人选,比如发改委主任老赵,经验丰富,稳重可靠;比如高新区的党工委书记,有开发区工作经验……”
他列举了几个常见的、也是比较稳妥的人选。
郑仪听着,不置可否。
这些人选,能力或许不错,但总感觉……少了一点他想要的“闯劲”和“突破性”。
这个试验区,是要“杀出一条血路”的,需要一个敢于打破常规、能够承受压力的“闯将”。
张林似乎看出了郑仪的犹豫,他话锋一转,提出了一个让郑仪有些意外的人选:
“郑书记,其实……还有一个选择。”
“谁?”
“陈匣同志。”
“陈匣?”
郑仪微微一怔。
陈匣是他从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岗位上,派到临川县挂职副书记的。
原本在他的规划中,是希望陈匣在临川锻炼一两年后,接任县长,然后顺势接替刘航,成为临川县委书记。
这是他培养年轻干部、优化县级领导班子结构的一步棋。
让陈匣去负责试验区?
这打乱了他原先的部署。
张林解释道:
“郑书记,我是这么考虑的。”
“第一,陈匣同志理论功底扎实,思路开阔。他之前在政研室,就参与过很多重大课题的研究,对‘新明州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有很深的理解。由他来具体操盘试验区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创新,专业上很对口。”
“第二,他年轻,有锐气,敢于尝试。试验区需要的就是这种敢闯敢试的精神。老同志可能稳重有余,但闯劲不足。”
“第三,他在临川挂职这一年,表现非常突出。特别是配合刘航同志,在整顿作风、推进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展现了很强的执行力和协调能力。这说明他不仅懂理论,也能干事。”
张林的分析条理清晰,很有说服力。
郑仪听着,心中也开始重新权衡。
确实,陈匣是个非常优秀的人才。
让他去负责试验区,或许能更快打开局面。
但是,临川那边怎么办?
刘航已经干了多年县委书记,年龄也差不多了,按计划是该动一动了。
如果调走陈匣,临川的接班人选就需要重新考虑。
而且,试验区是个全新的、高风险高回报的岗位,陈匣能否胜任,也是个未知数。
看着郑仪陷入沉思,张林没有催促,只是静静地喝着茶。
他知道,这个决定需要郑仪自己来权衡。
片刻后,郑仪抬起头,他没有直接回应陈匣的人选问题,而是将话题重新拉回到了试验区的“选址”上。
“张市长,关于试验区的选址,我刚才听了你的介绍,也有一点不成熟的想法。”
“您请讲。”
张林立刻放下茶杯,做出倾听状。
郑仪走到墙上挂着的明州市地图前,用手指点了两个区域。
“你看,如果我们把‘核心区’,就划定在临川新区和市里的高新区,这两个区域联动发展,怎么样?”
他手指划过地图上相邻的两个板块。
“高新区,是我们市里高新技术产业相对集中的区域,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
“临川新区,虽然起步晚一点,但空间大,土地资源相对丰富,而且有刘航同志在那里坐镇,执行力强,配合度高。”
郑仪的语气带着一种深思熟虑后的笃定。
“更重要的是……”
他转过身,看着张林,目光深邃。
“陈匣同志现在就在临川挂职副书记。如果试验区核心区放在临川新区,那么由他来兼任这个管委会主任,就顺理成章了。”
“他既可以依托临川新区的平台开展工作,又能有效联动市里高新区,实现优势互补。”
“这样一来,既充分发挥了陈匣同志的长处,又没有完全打乱他在临川锻炼的节奏。甚至可以看作是他在临川工作的延伸和深化。”
“同时,有刘航同志这位老书记在临川全力支持配合,很多事情推进起来,阻力会小很多。”
郑仪越说思路越清晰。
“刘航同志的能力,我是认可的。他下一步的发展,省委和市委也正在考虑。如果他能在这个试验区的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对他个人而言,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加分项。”
“这可以说是一个多赢的方案!”
张林听着郑仪的阐述,眼睛也逐渐亮了起来。
他不得不佩服郑仪的政治智慧和高超的布局能力。
这个方案,巧妙地将人选问题、选址问题、以及临川班子的稳定与未来发展,全都统筹考虑了进去!
“高!郑书记,您这个思路实在是高!”
张林由衷地赞道。
“这样一来,几个难题都迎刃而解了!临川新区和高新区联动,资源可以整合,优势可以互补!陈匣同志和刘航同志搭档,一个锐意进取,一个沉稳老练,相得益彰!”
郑仪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这个想法,是在刚才的谈话中,灵光一现产生的。
现在看来,确实可行。
“不过,这还只是我们两个人的初步想法。”
郑仪冷静下来,说道。
“具体是否可行,还需要上市委常委会,让大家充分讨论,集思广益。”
“这是当然!”
张林连忙表态。
“我完全赞同您的这个构想!我会让政研室和发改委,尽快按照这个思路,完善方案,争取下次常委会就能上会讨论!”
“好!”
郑仪用力点了点头。
“那就这么定。你先安排他们完善方案。下次常委会,我们重点讨论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