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殿的朱漆大门在身后缓缓闭合,发出沉闷的声响,如同地狱之门合拢的叹息。
陈恪站在台阶上,秋日的阳光泼洒下来,却驱不散他骨髓里渗出的寒意。
金线蟒袍下的中衣早已被冷汗浸透,黏在后背上。
他下意识摸了摸咽喉,嘉靖枯瘦手指拽他衣领时留下的触感仿佛仍在。
那声\"朕百年之后,还有谁能治你\"的诘问,此刻仍在耳畔回荡,挥之不去。
\"伯爷?\"
礼部员外郎周顺的声音将陈恪惊醒。
\"该去太庙前复命了。\"周顺小心翼翼地提醒,眼角余光扫过陈恪苍白的脸色。
陈恪微微颔首,迈步时靴底在青石板上打了个滑。
方才生死一线的惊悸让他的双腿仍有些发软,金砖跪得太久,膝盖像是被铁钳夹过般酸痛。
知乎收藏夹《明代官场守则》自动翻开:【当你在御前经历生死考验后,请记住——适当的失态比完美的镇定更安全】。
太庙前的广场上,献俘大典已近尾声。
嘉靖重新戴上了十二旒冕冠,龙袍在秋阳下流淌着熔金般的光泽。
那副睥睨天下的帝王威仪,与享殿内褪去伪装的老人判若两人。
陈恪站在百官队列末尾,目光掠过前方攒动的梁冠。
严嵩的白须在风中轻颤,徐阶的仙鹤补子下摆纹丝不动,张居正则不时回头瞥他一眼,似想探究这位同僚在享殿中经历了什么。
\"知道怕就好。\"
嘉靖的目光穿过玉藻珠帘,落在陈恪略显恍惚的脸上。
帝王嘴角几不可察地上扬,像是一位棋手看到对手终于露出破绽时的满意。
那记在列祖列宗面前的血誓,此刻正在年轻人眼中翻涌——很好,利剑终究要套上鞘。
\"陛下,这些俘虏......\"
祝官的声音打断了嘉靖的思绪。
这个从五品的礼部小官正跪在丹陛下,额头上的汗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他手中的献俘仪注摊开着,朱笔圈出的\"尽诛\"二字格外刺目。
\"按旧例,当尽数处决。\"祝官的声音越来越小,\"只是人数逾千......西市场地太小...\"
广场上霎时一静,只有俘虏队列中镣铐碰撞的声响格外刺耳。
那些被晒得黝黑的面孔上,恐惧如同瘟疫般蔓延。
几个真倭奴梗着脖子怒视高台,知道难逃一死的他们眼中的凶性不加掩饰。
而更多的假倭,些被裹挟的沿海渔民,已经瘫软如泥,裤裆下渗出可疑的水渍。
嘉靖的指尖在龙椅扶手上轻轻敲击,他忽然转头,目光如刀般刮向队列末尾:\"陈卿。\"
这两个字惊得陈恪浑身一颤。
他疾步上前,\"臣在。\"
\"这些俘虏,卿以为该如何处置?\"
问题如一把软刀子向陈恪刺来。
陈恪的喉结滚动了一下,享殿内生死一线的记忆突然鲜活起来。
望向俘虏队列,目光在真倭与假倭之间游移——全杀?太过暴戾;区分处置?又显软弱。
嘉靖要的绝不是简单答案,而是......
知乎收藏夹《明代官场黑话解析》自动翻开:【当皇帝询问已知答案的问题时,通常是在测试你的政治敏锐度】。
\"陛下容禀。\"
一个阴鸷的声音突然插进来。
严世蕃独眼中精光闪烁,略显臃肿的身材让他更像一个传言中的莽夫。
他躬身出列的姿势标准得无可挑剔,却带着刻意的迟缓,仿佛在享受众人聚焦的目光。
嘉靖的眉毛几不可察地挑了挑:\"讲。\"
\"臣斗胆。\"严世蕃的嗓音砂哑,独眼扫过陈恪时闪过一丝得意,\"这些倭奴自然罪不容诛,但全数处斩未免......\"他故意拖长音调,\"太过浪费。\"
\"哦?\"嘉靖的声音带着玩味,目光却仍停在陈恪脸上。
年轻人眼中的恍惚已经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某种锐利的审视。
很好,这把剑还没被吓钝。
严世蕃见皇帝没有斥责,胆子更大了几分:\"真倭当诛,以儆效尤。至于那些假倭......\"他忽然转身,独眼扫过俘虏队列,如同屠夫打量待宰的羔羊,\"臣闻皇庄近来缺人。\"
这句话像块石头投入静潭。
文官队列中立刻炸开一片哗然,王世贞的梁冠都气得歪了:\"荒谬!这些助纣为虐之徒,比真倭更该千刀万剐!\"
来了!他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出,这些自诩忠良的清流就像闻到血腥的鲨鱼,永远不会放过攻讦他们的机会。
\"王大人稍安勿躁。\"严世蕃轻笑一声,独眼中闪烁着戏谑的光芒,\"本官的意思是——\"他转向嘉靖,声音陡然提高,\"让他们戴着镣铐劳作至死,岂不比一刀了断更解恨?\"
广场上霎时寂静。
连陈恪都忍不住高看了严世蕃一眼——这招确实毒辣。
皇庄的苦役堪比地狱,终日劳作不得休息,镣铐磨烂皮肉露出白骨都是常事。更重要的是......
那些累死民夫的脏活,不正缺这等\"罪该万死\"的苦工?
\"准了。\"
嘉靖的声音突然响起,帝王的目光扫过陈恪,又落在严世蕃身上:\"小阁老此议甚妙。真倭即刻押赴西市凌迟,假倭充入皇庄。\"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朕要他们活着比死了更痛苦。\"
王世贞还想再争,却被徐阶一个眼神制止。
清流领袖微微摇头,眼角皱纹里藏着深意——此刻触怒龙颜绝非明智之举。
严世蕃的独眼亮得吓人,躬身时不忘瞥向陈恪。
那眼神分明在说:看,我严东楼也不是吃素的。
陈恪却只是垂首而立,方才严世蕃说的,正是他权衡后的方案——区别处置,既显天威又不失仁德。但此刻......
\"穿越者守则第二百九十二条:\"他在心中默念,\"当你从生死考验中幸存时,请记住——暂时的退让是为了更长远的布局。\"
更何况,方才享殿中的生死考验,让他看清了更重要的东西——嘉靖要的不是急智,而是绝对的忠诚。
严世蕃争这一时长短,陈恪并不甚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