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西苑精舍内,檀香的青烟笔直而上,在午后静谧的光柱中缓缓盘旋,最终消散于雕梁画栋之间。

嘉靖皇帝朱厚熜搁下手中的紫毫笔,向后靠进铺着软垫的云床里,目光落在刚刚写就的一幅字上。

纸上是一个大大的“静”字。运笔间力求空灵超脱,勾勒出道家冲虚之境。

然而,他端详片刻,眉头却几不可察地微微蹙起。

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力道?韵味?

抑或是那份阅尽千帆后磨砺出的圆熟乃至圆滑的筋骨?

他不禁想起另一个人,那个曾在此处为他磨墨铺纸十余年的老臣——严嵩。

抛开其人是忠是奸、是贤是佞不论,单论这书法笔墨,严嵩的字,确实堪称大明一绝。

笔力沉雄,结构精严,透着一股庙堂之上的雍容华贵与深不见底的心机城府,寻常人难望其项背。

那个替自己背负了十余年骂名与黑锅的老臣,如今早已致仕还乡,不知在江西分宜那片土地上,是郁郁而终,还是苟延残喘?

嘉靖心中忽然掠过一丝极淡、极模糊的念旧之情。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更何况他是一个老人,一个坐在至高权力巅峰、愈发感到孤寂的老人,有此心思,再正常不过。

“万岁爷,”贴身大珰黄锦悄无声息地走近,用极轻的声音禀报,“靖海伯在殿外候着了。”

嘉靖的思绪被拉了回来,他抬手,随意地将那张写着“静”字的宣纸拂到一旁,仿佛拂去一丝不合时宜的多愁善感。

声音恢复了惯有的淡漠:“宣他进来。”

陈恪迈步走入精舍,依制行礼,声音沉稳:“臣陈恪,叩见陛下。”

“平身吧。”嘉靖的目光落在陈恪身上,带着一种审视与些许不易察觉的温和,“朕听闻,你近日在府中鼓捣什么‘木头马’?可是效仿汉时诸葛武侯的木牛流马,欲解粮草转运之难?”

陈恪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笑意,恭敬回道:“陛下圣明,然臣所制之物,与木牛流马大不相同。木牛流马借巧力机关,或依山势而行。臣之‘自行车’,乃凭人力,以双脚踩踏,通过一套‘链条’机构,将力传导至车轮,使其转动前行。”

“哦?链条?踩踏即走?”嘉靖果然被勾起了兴趣,身体微微前倾。

他欣赏陈恪的才华,更沉迷于这位年轻臣子总能带来的新鲜感与惊喜,这远比那些一成不变的青词和枯燥的政论更有趣。

这或许也是除了那玄妙的“太祖托梦”外,陈恪在他心中分量如此之重的原因。

陈恪见皇帝感兴趣,便详细解释起来,从齿轮啮合的原理,到链条传动的构想,虽未涉及过于深奥的物理,却也用最浅显的语言将大致原理说得明白。

嘉靖听得津津有味,不时颔首,仿佛在听一个有趣的奇闻轶事。

闲聊片刻,嘉靖指了指一旁的绣墩:“陈卿,坐。”

陈恪谢恩后端正坐下,心知闲谈已毕,该入正题了。

然而嘉靖并未直接切入核心,反而如同闲话家常般,抛出一个模糊却重若千钧的话题:“陈卿前番通州救驾,今又跨海平琉,立下盖世功勋,朝野有目共睹。朕欲晋你为靖海侯,以昭朝廷赏罚之明。只是……”

他话锋微顿,指尖轻叩桌面,语气平淡,“朝中似有非议之声。”

这话说得极有技巧。

他将自己置于一个公正且欲行封赏的君主位置,却将“非议”二字轻轻带过,不言明这“非议”实则源于部分人“明升暗降”的阳谋,更不提大多数人是支持陈恪封侯的。

他要看的,是陈恪的反应。

陈恪心中雪亮,嘉靖此言,既是试探,也是给他一个表态的机会。

他立刻起身,躬身道:“陛下天恩,臣感激涕零!然陛下所言极是,朝臣之虑,并非无理。臣以微末之身,蒙陛下不次拔擢,数年之间,位至伯爵,已属殊遇。于朝中诸位积年老臣而言,臣之资历确然太浅。若再晋侯爵,恐难平悠悠众口,亦使陛下为难。”

他语气诚恳,甚至带着几分为君分忧的体贴:“臣感念陛下信重,愿为陛下驰驱,此心天地可鉴。然封侯拜相,非臣眼下所敢奢求。陛下有此心意,臣已觉皇恩浩荡,万死不足以报。何须侯位虚名,方能彰显臣之忠心?”

这番话,听似谦退,甚至有些“虚伪”,但在此情此景下,却是最中肯稳妥的回答。

陈恪岂能不想拜相封侯?那是人臣极誉。

但他有更深的考量,他的救国蓝图刚刚铺开,蒸汽机、海外情报网、对琉球的实质控制、上海港的进一步发展……无数计划正在萌芽,此刻绝非大出风头、成为众矢之的的时候。

他宁愿将功劳分润下去,稳固自己的基本盘,让整个“陈恪体系”的人都能获益,从而更尽全力为他的长远计划服务。

嘉靖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讶异,他身体微微前倾,饶有兴致地追问:“哦?陈卿竟不欲封侯?这倒奇了。朕想听听,陈卿之志,究竟何在?”

这话问得轻,落得重。

表面是好奇,深层却可解读为质疑,人臣岂有不慕爵位者?你若不贪图侯位,所图为何?莫非有更不可告人之志?

嘉靖是真心想知道,陈恪到底想要什么。

他内心深处,仍愿意相信那个在享殿发下毒誓的臣子,有一颗赤忱之心。

陈恪迎上嘉靖探究的目光,并未立刻回答,而是略作沉吟,仿佛在认真组织语言。

片刻后,他方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清晰:“陛下容禀,臣并非不慕荣华,不贪恋那封侯拜相之位。人非圣贤,有此心实属寻常。”

他先坦承了人之常情,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而真挚:“然臣之所以请命东南,呕心沥血于开海、练兵、平倭诸事,其初心本意,绝非为了区区爵位高低。若仅为身居高位,臣大可安坐京师,依循资历,至多十年,水到渠成,亦非难事,又何须置身于东南海疆风口浪尖,担那万千重责与风险?”

他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直视着嘉靖:“臣所为者,一为陛下之江山社稷,开海通商,可充盈国库,强兵富民,此乃国之大利;二为大明之亿万百姓,海疆靖平,商路畅通,则民有所安,商有所利,此乃民之生计;三为我华夏之国运前程,闭目塞听终非长久之计,唯有扬帆四海,兼容并蓄,方能保社稷于万全,开盛世于未央!此三者,方是臣心中之志,远非一侯爵之位所能衡量!”

他这番话,说得可谓露骨而坦荡,直接将个人功名与国家大义剥离开来,明确告诉嘉靖:我陈恪做事,是为了大明,为了百姓,为了未来,而不是为了你给我的那顶官帽子。现在封侯,于我推行东南大计或有阻碍,于陛下亦可能滋生不必要的猜疑,故而非我所愿。

嘉靖怔怔地看着阶下那位身形挺拔、目光灼灼的年轻臣子,胸膛之中,仿佛被什么东西重重地撞击了一下,一股久违的、难以言喻的热流,猝然涌上心头。

他记不清这是第几次了,第几次被陈恪这番毫无矫饰、近乎纯粹的赤子之心所震撼。

这朝堂之上,人人都在算计,都在权衡,都在他面前戴着厚厚的面具。

唯有陈恪,一次次地,用这种近乎“愚蠢”的坦率,与他进行着一种近乎“真心换真心”的交流。

这,就是陈恪与所有其他人,最根本的不同之处。

——————

嘉靖帝听完陈恪的慷慨陈词,眼中的探究渐渐化为一种带着些许感慨的柔和。

他忽然低低地笑了起来,不是平日那种高深莫测的轻笑,而是带着一丝释然的意味。

“呵呵……哈哈哈……”嘉靖摇了摇头,手指虚点了点陈恪,“陈卿啊陈卿,你还是这般……直抒胸臆。也罢,与你说话,朕也懒得再绕那些弯弯绕了。”

他收敛了笑容,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变得直接而坦诚,仿佛在与一位极信赖的臣子商议家事:“你可知,方才朕说朝中有非议,是试探你不假。但实则,眼下廷推之中,赞同你晋位靖海侯的声浪,反而更高。”

陈恪眉头微蹙,像是陷入了思索。

嘉靖将他的反应尽收眼底,并不催促,只是静静等着。他

喜欢看陈恪这种从军事、经济的天才视角,切换到对朝局需要稍作思考的迟钝,这让他觉得真实、可控。

片刻后,陈恪抬起头,目光清澈,语气平和却一针见血:“陛下,臣愚钝,方才细想,或许有些明白了。诸位同僚如此‘抬爱’,只怕……并非全然出于对臣功劳的认可。其用意,恐怕是希望借着晋爵之机,循例将臣调离上海知府乃至靖海总督的实任,回京荣养,或是转任他职吧。”

他说的很平静,仿佛在分析一件与己无关的事情。“如此一来,上海这新辟之财源重地,琉球这新复之海疆要冲,自然就空了出来,需得另委贤能。届时,各方势力便可有机会插手其间,分润其利,甚至……更改陛下既定之开海国策。”

嘉靖闻言,嘴角勾起一抹近乎冷酷的弧度,淡淡道:“朕知道。”

简单的三个字,分量极重。表明皇帝对臣子们那点“明升暗降”、“调虎离山”的算计,洞若观火,心知肚明。

陈恪心中一定,知道最关键的表态时刻到了。

嘉靖的纠结就在于:既不想寒了功臣之心,又不想被臣子绑架决策,更不想让自己辛辛苦苦开创的局面毁于一旦。

现在,需要他陈恪来给皇帝一个台阶,一个两全其理由。

他再次起身,深深一揖,语气变得极其诚恳,甚至带上了几分不易察觉的疲惫与感性:“陛下圣明烛照,既知臣子肺腑,亦明局势微妙。臣……臣窃以为,若陛下觉得臣回京荣养于朝局更为稳妥,臣……绝无怨言。”

他微微停顿,声音低沉了些许,带着一丝人情味:“不瞒陛下,臣母年事已高,近年身体时常违和,臣远征在外,每每思之,心中愧疚难安。犬子忱儿,臣此次归来,竟觉生疏了许多……为人子,为人父,臣……实有亏欠。”

这番话,以孝道亲情切入,瞬间将可能的恋栈权位的嫌疑洗刷大半,显得无比真实而动人。

但紧接着,他话锋一转,语气重新变得郑重,目光灼灼地看向嘉靖,带着一种超越个人得失的忧虑:“臣个人之得失,家族之团聚,相较于陛下之中兴大业,实乃小事。臣所忧者,并非权位,而是……而是陛下呕心沥血开创的这开海局面,这强兵富国之策啊!”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决心要说些可能不太中听、却是真正为皇帝着想的话:“陛下,上海非寻常州府,琉球更非普通藩属。此两地,牵涉新军、船厂、火药局、市舶司、乃至与西洋南洋之交通,内中规矩章程,盘根错节,更关乎沿海万千商民之生计期望。此非仅一地之治,实乃一套全新之国策试行。臣……臣只怕,若继任者不解陛下深远图谋,或为旧规所缚,或为私利所驱,未能深刻体察陛下‘开海以强国’之本意,只视其为敛财之途,甚至……因循守旧,改弦更张。”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深刻的危机感:“若真如此,则数年心血,可能毁于一旦。如今海上群狼环伺,倭寇虽暂平,然西夷东来,其心叵测。一旦我朝海策动摇,示弱于人,则前功尽弃恐非虚言。舟行海中,调头不易,然倾覆之险,却在一念之间。改革维艰,如逆水行舟,然守成摆烂,却只需一念懈怠即可。臣……实不忍见陛下之国策,因人事更迭而功亏一篑啊!”

陈恪这番话,堪称滴水不漏。

首先,他表明态度:我听陛下的,陛下让我回京享福,我立刻就能放下,因为我惦记老母幼子。

其次,他点明关键:我关心的不是我的官位,而是陛下您的政策能不能持续下去。我将自己与皇帝的“中兴大业”深度绑定。

最后,他指出风险:这套东西很复杂,换个人来,很可能玩不转,甚至开倒车。

一旦倒退,带来的连锁反应可能是灾难性的。

他没有说自己必须留在上海,而是说“陛下您的政策需要稳定性和连贯性”。

他将选择题,巧妙地抛回给了嘉靖:是选择满足朝臣们“分蛋糕”的诉求,换来可能出现的政策反复、局面败坏的风险?

还是为了您自己制定的“中兴大业”的可持续性,顶住压力,维持现状?

这就将嘉靖从“赏功”与“制衡”的两难,拉到了“维护自身政策成果”的单一且更高层面的选择上。

答案,几乎不言而喻。

嘉靖帝静静地听着,目光深邃,看不出喜怒。

他很清楚,陈恪说的,都是事实。

而维护自己亲手开创的“嘉靖中兴”局面,对他而言,高于一切朝堂争斗和暂时的臣子平衡。

片刻后,嘉靖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决断:“卿之所虑,甚是在理。”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不让江山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乱世枭皇:柴荣三国:我能趋吉避凶倒霉蛋回到古代当法官十日游戏,但全员皇帝穿越古代,穷屌丝的人生逆袭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贺平安一觉醒来变赘婿大乾九皇子贞观大闲人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这个武圣只想当官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逍遥六皇子,父皇恭请我登基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中兴之主穿越:我是老实农夫?你们想多了妃子令,冥王的俏新娘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宋韵流年带着枪炮去大宋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明:开局造反,杀高起潜救卢象升特种兵王变扶苏:始皇帝懵了大明基建录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庶子闲云志:穿回古代后只想躺平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穿越古代,开局先娶三位敌国公主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幽冥帝阙:阴阳同仇录开局无敌:我在金营杀人如麻老子今朝,点检形骸大秦,让我魂牵梦绕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汉阙孤臣我统一了战国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联的江山,全是梗!!!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穿越隋末,君临天下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明末:铁血山河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大明巨匠烟雨龙魂路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大秦:扶苏的两千年救赎!三国:从桃园四结义开始无敌抗倭战神快穿:硬核授课,教的太子都篡位南诏残魂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楚汉争霸演义我在明朝修铁路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梁朝九皇子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李世民重生水浒南海龙腾:从张保仔到七海之王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糊涂县令贾清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