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的暖光被密集的闪光灯切割成无数碎片,空气中混杂着发胶的清香、香水的余韵和淡淡的汗味,刚落幕的喧嚣还没来得及沉淀,媒体记者们就像嗅到蜜糖的蜂群,冲破工作人员的临时防线,将叶辰和吉赛尔·邦辰围在了化妆间与走廊衔接的窄道里。
“小王子,请问‘星尘’礼服的渐变钻饰工艺是专属研发吗?”《wwd》的记者举着录音笔,笔尖几乎要碰到叶辰的衬衫,她的高跟鞋踩在地毯上,急切地往前探着身子。
叶辰侧身让过一位差点摔倒的摄影记者,指尖下意识地拂过袖口——刚才挽起的褶皱还没抚平,白色衬衫的面料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棉麻光泽,和他身上温和却不失距离感的气场莫名契合。
“是与博洛尼亚的老工坊合作的,前后用了三个月时间调整钻饰的排列密度,渐变效果需要手工逐颗定位,每一颗都经过三次亮度校准。”
“吉赛尔!这是你今年的首秀,选择Feuille Etoile是因为什么?”法国《ELLE》的记者用法语提问,语速快得像连珠炮。
吉赛尔刚卸下妆容,只留了一层薄底,金色长发随意挽在脑后,露出清晰的下颌线。
她抬手扶住耳边的碎发,笑容从容:“首先是设计本身,星尘让我看到了高定的浪漫与力量。
其次,小王子的才华令人惊叹,他懂得如何让服装成为模特的延伸,而不是束缚。”吉赛尔转头看向身边的年轻人,眼神里满是认可。
“和他合作,是种享受。”
人群突然朝左侧涌动,原来是刘雯、芭芭拉·帕尔文几位模特走了过来,她们已经换下秀服,穿着统一的黑色Feuille Etoile定制外衣,脸上还带着走秀后的红晕。
“您怎么看自己开场的晨雾系列礼服?”记者的声音带着亲切感,瞬间让刘雯紧绷的神经放松了些。
“巴黎的晨雾不是冰冷的,是有温度的流动感,这套裙子能呈现出‘雾起时的柔软,雾散时的清澈’,我们试走路时能有雾流动的轻盈感。”
记者们的提问像潮水般涌来,涵盖设计细节、面料选择、品牌规划,甚至有八卦媒体追问叶辰与伊万卡......
当被问到怎么看扎哈·哈迪德操刀的秀场时。
叶辰神色认真道。
“扎哈女士的设计里有‘流动的建筑感’,这和我经常说的柔软与力量并存’的理念不谋而合。
而且,我相信高定秀不只是服装的展示,更是空间、音乐、服装的整体共鸣——两千盏小灯不是为了炫技,是为了让观众走进‘星空’,感受每一件衣服在星空下的光泽。”
科迪莉亚·海伦拿着文件夹挤过来,在叶辰耳边低声提醒:“泰晤士报想等这里结束后给boss做个专访。”
叶辰点点头,对着记者们做了个抱歉的手势:“感谢大家的关注,后续我们会有专门的媒体沟通会,现在需要先准备接下来的专访,抱歉。”
工作人员趁机为叶辰开辟出一条通道,叶辰跟着海伦往后台深处的休息室走去,身后的快门声依然密集,像一场不肯落幕的雨。
休息室里弥漫着淡淡的柠檬香薰,驱散了后台的杂乱气息。
伊莎贝尔正坐在沙发上整理秀场手册,看到叶辰进来,起身递过一杯温水。
海伦把熨烫平整的深灰色西装外套递过来:“泰晤士报的记者已经在等着了,是资深时尚专栏作家怀特。”
叶辰换上西装外套,对着镜子整理领带。
......
海伦快步跟在叶辰身边:“怀特从业十五年,采访过卡尔·拉格斐、伊夫·圣罗兰的继承人,她的专访以‘直击本质’闻名,去年曾问哭三位新锐设计师……”
“放心,海伦。”叶辰打断她的话笑道,我不是来卖惨的,是来聊时尚的。”
约定的地方在《泰晤士报》在巴黎的分部,本来是没有的,因为叶辰的原因,才建立这么个分部。
......
木质门面上挂着褪色的招牌,推门进去,暖黄的灯光和浓郁的咖啡香瞬间将冷雾隔绝在外。
角落里靠窗的位置坐着一位中年男性,穿着驼色复古风衣,正是哈里?怀特。
两人握手落座后怀特开口道。
“小王子,首先恭喜Feuille Etoile的巴黎时装周首秀大获成功。
作为年仅22岁的设计师,你用这场高定秀带着Feuille Etoile踏入巴黎时尚圈,这在行业内是前所未有的,你认为自己的成功是偶然吗?”
叶辰眼神平静。
“偶然中带着必然。
偶然是,我有机会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呈现在巴黎高定周的舞台上,得到扎哈女士、吉赛尔小姐这样顶尖设计师和世界第一超模的支持。
必然是,从5.6岁确定要做设计师开始,我每天都在为‘成功’铺路——提前去圣马丁日以继日的学习,每天不断研究各种面料,为了大秀修改设计稿到手指发麻......这些积累不会说谎。”
“积累?”怀特挑眉,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
“很多设计师都有这样的积累,却没能站在这里,你觉得自己和他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天赋吗?”
这个问题尖锐直接,毫不避讳“天赋”这个敏感话题。
叶辰沉默了两秒,才缓缓开口:“这个问题我之前回答过,我现在说的更详细点吧——天赋是敲门砖,但不是通行证。
我见过太多有天赋的设计师,他们能画出令人惊艳的设计稿,却不懂面料的特性,不知道如何平衡艺术与商业,最后只能在现实面前妥协。
我比他们幸运的是,我不仅知道自己想设计什么,还知道如何让设计‘活’下来——如何对接供应链,如何控制成本,如何找到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时尚圈不是纯艺术的象牙塔,它是商业与艺术的结合体。
你设计的衣服再美,没人能穿上身,没人愿意买单,最终只能躺在画册里,成为无人问津的孤品。”
“所以你认为,设计师的生存能力比创作能力更重要?”哈里?怀特追问,笔尖在纸上划过的声音清晰可闻。
“是相辅相成,”叶辰纠正道。
“创作能力是根基,生存能力是枝叶。没有根基,枝叶无从依附;没有枝叶,根基无法生长。
快时尚崛起,Zara、h&m的‘抄款+快速上新’模式冲击着传统奢侈品,高定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全球能真正支撑高定业务的品牌不超过十五个,为什么?
因为高定的成本太高,一套礼服的制作时间可能长达数百小时,而销量却寥寥无几。
吉赛尔的‘星尘’,单是手工镶嵌的钻饰就用了几个月,面料是专属培育的真丝,每一米的成本就超过三千欧元。
如果只谈艺术,我可以做得更极致,但作为品牌创始人,我必须考虑投入产出比,必须让品牌活下去,才能有机会做更多想做的设计。”
哈里怀特点点头,眼神里多了几分认可:“你提到快时尚对高定的冲击,很多人认为高定已经是‘夕阳产业’,你为什么还要坚持做高定?Feuille Etoile的定位为何如此激进?”
“高定不是夕阳产业,是时尚圈的‘精神图腾’,”叶辰的语气坚定。
“快时尚提供的是‘即时满足’,而高定提供的是‘极致梦想’。
人们为什么喜欢高定?因为它代表着人类手工技艺的巅峰,代表着不受束缚的创作自由,代表着‘不可能实现的美好’。
时尚圈需要高定,就像沙漠需要绿洲——它提醒着我们,时尚不只是流水线上的商品,更是有温度、有灵魂的艺术。
Feuille Etoile的定位不是激进,是坚守。
我知道做高定很难,尤其是对一个新品牌而言,现在很多新锐品牌为了快速出圈,一味迎合市场,做着同质化的设计,最后沦为快时尚的‘高级替代品’。
我想做的,是让Feuille Etoile成为一个‘有辨识度’的品牌——提到无以伦比的刺绣工艺——人们会想到我们;提到流动的面料质感——人们会想到我们;提到商业与艺术的平衡——人们会想到我们。”
“小王子,Feuille Etoile一定会做到的......
oK,接下来这个问题很有特色,这是圣马丁学院一位学生提的——因为小王子和伊莎贝尔的成功,现在有很多年轻设计师想一头扎进时尚圈一步登天,如何看待这样的现象。”
“很多人把时尚圈当成实现梦想的登神殿,认为只要有才华、有野心,就能在这里发光发热。
但他们不知道,这座登神殿的脚下,是无数天才的乱坟岗。”
“乱坟岗?”怀特重复着这个词,眼神里充满了探究。
“能具体说说吗?”
“就拿2012年的巴黎来说,每年有多少新锐设计师带着作品来到这里,想要敲开高定周的大门?
但最终能留下来的,屈指可数。
他们中不乏有天赋的人,有的输在资金链断裂,有的输在不懂商业运作,有的输在无法坚持自己的设计理念,被市场同化,最后默默无闻。
年少成名是绝大多数年轻人都向往的,然而伊莎贝尔为了大秀,连续三个月每天只睡四个小时,修改品牌手册和设计方案......
所以清醒地认识自己的才华,不高估,也不低估,
清醒地认识市场的规则,不盲目对抗,也不轻易妥协。
清醒地认识自己的目标,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愿意为了这个目标付出什么。
才华是基础,但没有清醒的认知,才华只会成为自负的资本。
资金很重要,但没有清醒的规划,再多的资金也会被挥霍一空。
人脉能提供机会,但没有实力支撑,机会只会擦肩而过。
年轻设计师要明白,时尚圈不是靠‘梦想’就能存活的,它需要你既有仰望星空的情怀,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
“那小王子认为自己是‘清醒’的吗?”怀特的提问依然尖锐。
“我一直在努力保持清醒,”叶辰坦诚地说。
“我知道自己现在取得了一点成绩,但这并不代表我已经成功了。Feuille Etoile只是刚刚起步,未来还要面对很多挑战——市场的变化、竞争对手的压力、品牌的可持续发展。我每天都会提醒自己,不能骄傲自满,不能固步自封,要始终保持对设计的敬畏之心,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
我不会把Feuille Etoile当成自己的‘战利品’,而是把它当成一个需要不断打磨的‘作品’。
就像礼服上的钻饰,需要一颗一颗仔细镶嵌,才能呈现出璀璨的效果。
品牌的成长也需要一步一步稳步推进,才能在时尚圈站稳脚跟。”
“伊莎?贝尔的压轴礼服被媒体称为‘2012年最美高定礼服’,小王子有没有想过它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叶辰的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眼神里满是对伊莎作品的喜爱:“我一直觉得,女性的美不是单一的,既可以柔软如水,也可以坚定如钢,她的水晶华服就是这种美的载体——密集的水晶钻饰代表着坚定的力量,流动的裙摆,朦胧的白色欧根纱手套代表着柔软的温柔,伊莎让大家知道女性可以兼具这两种特质。”
哈里?怀特带着笑容收工。
“谢谢小王子,麻烦你了。”
“没关系,很感谢《泰晤士报》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不过......就是有时候写的有点夸张......”
“哈哈哈哈,小王子,标题夸张吸引读者,这也是我们这行业没办法的事情。”
......
从《泰晤士报》分部出来的时候已经快黑了......
到家后叶辰就发现气氛不太对,今天的晚饭都是大补之物......
这段时间由于太忙......
完蛋。。。。
刘亦妃,伊莎贝尔,徐薇儿三个人第一次同时联手对付叶辰。
不得不说,这是真的要老命了。
身体再好,真有点吃不消.....
古代皇帝短命多的原因找到了,后宫佳丽三千......那谁遭得住?
额滴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