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二天的晨曦还未刺破夜幕,寂静的村庄便已苏醒。

往常,江奔宇、覃龙、何虎三人完成夜巡归来时,整个村子都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即便偶有早起劳作的村民,也是小心翼翼、轻手轻脚,生怕打扰了邻里的清梦。

然而今日,黑暗尚未褪去,家家户户的灯火便已次第亮起,在夜色中连成一片温暖而又忙碌的星河。

平日里被村民们视作珍宝,舍不得用于重载的独轮车和板车,此刻都整齐地排列在晒场上,宛如等待出征的士兵。它们在朦胧的夜色中静默伫立,等待着即将到来的重任。

随着村民们的忙碌身影穿梭其中,稻谷过称、登记重量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每一袋稻谷都承载着农民们一年的辛勤汗水与殷切期望,每一次过秤的数字都牵动着大家的心。

登记完毕后,村民们三两成群,推着满载稻谷的车子,浩浩荡荡地朝着河道的码头进发。夜色中,他们的身影虽然有着早起的疲惫,却充满了坚定与期待。一路上,车轮碾过石板路的吱呀声,人们相互交谈的低语声,交织成一首独特的晨曲。

此时的河道上,小木船早已忙碌开来。天还未亮,这些小船便满载着一包包装着稻谷的麻袋,在蜿蜒的水道间穿梭。

南方地区水道纵横交错,地形复杂,大船难以通行,因此小木船成为了运输的主力军。每艘小船虽不大,却能装载十多包麻袋,比起独轮车、板车的运输方式,甚至是人工挑担,都要高效许多。

这些小船在行驶时也有着独特的讲究,船头都插着用菖蒲、艾草扎成的小束。翠绿的菖蒲与散发着清香的艾草在风中轻轻摇曳,不仅有着驱虫祈福的美好寓意,更为这一趟交公粮的行程增添了几分庄重与神圣,仿佛是在向天地诉说着农民们的虔诚与敬意。

“老大,我刚才问过了,我们只能从路上走了,那些小船没位置了!”何虎气喘吁吁地跑到江奔宇身边,脸上带着焦急的神色说道。

“没事!我们跟着板车队一起也没问题!对了,这些船怎么平时都没看到?”江奔宇望着河道上忙碌的船只,疑惑地问道。

覃龙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解释道:“这些船平时都是在近海岸边捕鱼,基本很少回来,每条船都是宝贝得很,要不是这次交公粮,板车不够用,才把它们叫回来帮忙的。”

“这么说,一会船到了镇上码头,还得需要用板车运到粮所仓库?”江奔宇皱着眉头,继续追问。

“那是肯定的啦!不然那么需要那么多人去?老大,你没看到没,那边那个装着木柴的板车,那个板车上装得都是食材,中午吃饭都是自己煮的,如果轮不到我们村的公粮入库,还得等到下午甚至还得在镇上等一夜呢?”覃龙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向远处的一辆板车。

“龙哥,有没有那么夸张啊?”江奔宇半信半疑地说道。

“一会跟着车队到了粮所再去卖黄鳝吧,带你去看看,那场面实在太热闹了!”覃龙拍了拍江奔宇的肩膀,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何虎也在一旁用力地点点头,表示赞同。

随后,三人跟着浩浩荡荡的板车队,朝着镇上的三坡码头行进。

还未到达码头,远远地便看到张子豪管理的茶摊已经人满为患。小小的茶摊内坐不下的人,有的拿着茶碗蹲在一旁,有的随便找个地方席地而坐,都在匆匆喝着茶,稍作休息。

三坡码头上,更是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这里弥漫着南方水乡特有的烟火气息,熟悉的乡音此起彼伏,交织在一起,宛如一首欢快的交响曲。码头的停靠处,早已被一条条木船挤得满满当当。每一条木船一靠岸,同村的人便立刻一拥而上,迅速地将船上装稻谷的麻袋搬到板车上,然后马不停蹄地朝着粮所仓库拉去。

而那些先到的木船,在板车队还未赶到时,就静静地停靠在远处,耐心地等待着,仿佛在诉说着这一场交公粮盛事的繁忙与有序。

江奔宇随着板车队终于来到了粮所站。粮所站作为基层重要的民生部门,肩负着多重重要任务。它不仅要负责收购农民交来的公粮,保障国家的粮食储备;还要在日常生活中,为企事业机关单位中吃商品粮户口的人员供应粮油;同时,更要为国家储存粮食,以预防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确保粮食安全。在这计划经济年代,粮站无疑是“旱涝保收”的国营企业单位,粮站的职工们拥有着令人羡慕的吃商品粮的户口,成为了众人眼中的“香饽饽”。

全县的每个公社都设有一座粮站。在这农民种田交公粮的年代,每到秋征时节,便是粮站最为繁忙的时候。秋征,即粮站在秋后收购公粮,而那农民们热火朝天交公粮的场景,更是成为了那个时代最为难忘的记忆。

六七十年代,农村实行着大呼隆集体生产劳动的模式,交公粮是以生产队为单位进行的。在那个交通极为不便的年代,除了部分乡村有水道可以运输外,其他没有水路的乡村既没有平坦的公路,也没有汽车和拖拉机等现代化的运输工具,交公粮全靠农民们一担担地肩挑。

交公粮的队伍中,生产队长总是打头阵。他们在前面的稻箩里插上一面写有自己生产队名字的红旗,那鲜艳的红旗在阳光下迎风飘扬,仿佛是队伍的指引。

队长们挑着一担黄澄澄、金灿灿的稻谷,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在最前面,展现出领导者的担当与责任。

队伍中的青年人个个精神抖擞,他们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有的胸前还佩戴着一枚闪闪发亮的伟人头像,那头像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象征着他们的信仰与热情。他们肩挑着一担担稻谷,紧跟在队长身后,步伐矫健,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与朝气。

俊俏的大姑娘和小媳妇们也毫不逊色,她们头戴崭新的草帽,遮挡住炽热的阳光,身上穿着白的确良褂子,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新秀丽。扁担上搭着一条新毛巾,随时用来擦拭汗水。她们挑着一担担稻谷,巾帼不让须眉,步伐轻盈而有力,迎头赶上队伍,成为交公粮队伍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而那些上了年纪的男劳力们,穿着黑不溜秋的二五短裤,肩上披一条老布大手巾,袒胸露背,虽然岁月在他们的身上留下了痕迹,但他们依然挑着一担担稻谷,坚定地走在队伍的后面。他们的步伐或许没有年轻人那么矫健,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沉稳与坚韧。

老话说:“秋夹着伏,热得哭。”每到交公粮的时节,秋老虎总是肆虐,气温常常高达38度以上。

在阡陌纵横的小道上,交公粮的男女社员们挑着一担担沉甸甸的稻谷,却依然迈着稳健的步伐。他们的队伍宛如舞动的龙灯,一队接着一队,一拨接着一拨,在田野里、山路上蜿蜒前行,蔚然壮观,成为了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烈日下,大家个个挥汗如雨,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浸湿了衣衫。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笑逐颜开。因为他们深知,这一担担稻谷不仅是自己一年辛勤劳作的成果,更是对国家的贡献。

大家干劲倍增,你追我赶,谁也不甘心落后,纷纷抄近路,朝着粮站的方向奋力奔去。

一进入粮站,大家便抢先把稻箩担子歇在磅前排队,等待检质。一路上的负荷前行,让他们累得气喘吁吁,热得口干舌燥。上了年纪的老农们索性靠在墙角的阴凉处,用草帽子不停地扇风,试图驱散身上的燥热;年轻人们则迫不及待地跑进粮站厨房里,在水缸里舀起一瓢凉水,“咕咚咚”地灌进胃里,瞬间缓解了口渴与燥热;还有些人跑到粮站相熟的人房间里,倒上一杯茶水,慢慢品味,稍作休息。

粮站的大院里,早已挤满了交公粮的农民,热闹非凡。生产队队长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人员安排,指派生产队会计带领中老年人排队交粮,而其他的劳力则一律返回,准备再挑一担稻谷前来。站内站外,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川流不息,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入库的粮食检质过程非常严格,一般要经过“翻晒、过躺筛、风扇吹、风扬”等几道严格的检质关。每一道工序都饱含着农民们的质朴与认真,也凝聚着粮站工作人员的严谨与负责。稻谷潮湿的,需要在晒场上反复翻晒,直到达到合适的干湿度;稻谷中有尘土的,要用躺筛仔细筛除渣滓;稻谷中有硬壳叶的,要用木质风扇机吹掉瘪谷;在起风的天气,还会采用风扬的方法进一步除杂质。只有达到标准的稻谷,才能够排队过磅,进入仓库。

偌大的粮站大院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检质的、划价的、司磅的、开票的、灌包的、上仓的、过风扇的,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在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人们的交谈声、机器的轰鸣声、稻谷流动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繁忙的收购公粮的景象。

在粮站大院里,来自四面八方交公粮的农民们聚集在一起。人们的脸上写满了丰收的喜悦,一旦邂逅熟人,就像阔别重逢的亲人一般。大家有的相互寒暄,问候彼此的生活近况;有的坐到粮站的阴凉处,悠闲地叙叙家常,分享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的三五成群地坐在一起聊天,彼此有着聊不完的话题,说不尽的家常话。那谈笑风生的场面,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令人动容。

对于上午交不掉公粮的生产队,会留下几人在粮站看守稻谷,其余人都各自回去。到了中午,跟着过来的妇女们便会在外面的空地上忙碌起来,生火做饭。不一会儿,香喷喷的饭菜便做好了,她们将饭菜送进粮站,给看守稻谷的人食用。一到中午吃饭的时间,粮站办公室的走廊上便站满了捧着碗吃饭的农民,大家一边吃饭,一边交流着上午交公粮的情况,氛围和谐而温馨。

中午天气炎热,粮站职工需要午憩一小时。此时,那些看守稻谷的农民们也趁机休息。他们有的像城隍庙的菩萨一样,东倒西歪地躺着;上了年纪的老人眯着眼睛,靠在墙角,嘴巴微微颤动,不一会儿便鼾声如雷,进入了梦乡,仿佛在这短暂的休息时间里,忘却了一天的疲惫。

然而,在这看似和谐的交公粮过程中,也时常会出现一些小插曲。如果有人与粮站的某个员工关系不错,在交公粮时就有可能获得优先检质的机会,适当安排提前过磅。这偶尔会引发一些矛盾,有时几个生产队为了争夺过磅的先后顺序,互不相让,三句话不投机,双方社员便会操起手中的扁担,大打出手。一时间,扁担挥舞,稻箩满天飞,现场混乱不堪,水都泼不进去。还有时,会因检质和划价存在争议,年轻社员们据理力争,与检质员争得面红耳赤,吵得不可开交,情绪激动时,甚至会动起真格,把故意刁难的检质员打得鼻青脸肿,现场一片哗然。

在那个物资匮乏、粮油凭票供应的年代,粮站无疑是备受瞩目的单位,就像六月天的西瓜,红到了边。粮食系统的职工不仅非常吃香,而且还有不少“油水”可沾。因此,一些人想尽办法,削尖脑袋想要改行进粮站。正如老百姓所言,改行进粮站的人,就像是从糠箩跳进了米箩里,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粮站职工凭借着行业的优势,一年360日吃优质粮油是家常便饭。他们还常常利用手中紧俏的物资开后门,通过这种方式建立人情关系,在当时几乎成为了工作中的常态。每年秋征时,小工们清扫地面泼洒的碎谷细米,一天下来就能积攒一小堆,这些被称作收购的“下脚料”,经过加工后,可是喂猪的好饲料。粮站不仅有免费的饲料,还有麦麸与米糠,所以粮站职工养的猪都又大又肥。每到春节期间,粮站职工们便拎着猪胯子,喜笑颜开地回家过年,在这个农民们只能用鸡鸭鱼换煤油咸盐,一年到头难得称斤把猪肉过年的年代,这样的场景让无数人眼馋,忍不住直咽口水。

经过一天的忙碌,古乡村里终于交完了公粮。车队缓缓踏上了返回的路程。此时,已经西晒的阳光洒在大地上,映照着农民们踏实而满足的笑容。那笑容中,有疲惫后的放松,有完成任务后的欣慰,更有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这一段交公粮的岁月,是一个时代的深刻印记,它见证了农民们无私的奉献与勇于担当的精神,也承载着水乡独有的民俗韵味,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成为了人们心中永远难以忘怀的记忆。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豪婿韩三千我在霸总文里直播普法重生八零甜蜜军婚镇国战神叶君临李子染特战医王80年代剽悍土着女从996到古代文娱策划大师我家有绝世女战神商界大佬想追我战神归来叶君临官缘从挂职干部开始到高位最强狂兵陈六何沈轻舞追美高手大戏骨霸天龙帝[红楼+倩女幽魂]目标!探花郎离婚后前妻成债主第二季重生之农女当自强我的绝色总裁未婚妻(又名:神级龙卫)重生之芬芳人生红楼之魔门妖女回到过去当富翁都市之罗小黑传奇罪鬼之证重生八零,团宠娇娇医手遮天目标!探花郎重生七零奋斗媳龙婿陆凡小说免费阅读重生88,从大山挖参开始!我智商开挂,戏耍灭世Ai帝王病弱将军的团宠田妻飒爆了最强狂兵陈6合重启2008:从拯救绝色女老师开始逆袭重生八零之家有小悍妻神级大药师我一生行善,竟觉醒万魂幡!权欲场乔梁沈浪与苏若雪最新章节更新黑小子的风流轶事日常系美剧小太妃的马甲快掉啦通灵诡事胡灵祁越我卖廉价药救人,你们告我上法庭将门毒医大小姐猎人:我真不是除念师全职修神重生之沸腾青春重生逆袭灿烂人生太子妃必须骄养港片:我是大哥大
随梦书屋搜藏榜:带着包子去捉鬼从陵墓中苏醒的强者大小姐偷偷给我生个娃独宠名门前妻女配升级攻略:医蛊王妃农家丑妻宋不凡的超级系统怕什么,我有无敌空间洛少霸道:娇妻哪里逃被渣后她嫁给了九千岁兵之王者契约农妃的马甲又被扒了什么流量艺人,我是实力派山村野花开神说你要对女人负责极品龙婿终极一班:重生成雷克斯重生之丁二狗的别样生活异界之学徒巫妖和步行骑士过气歌手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巨星万古长空一朝风月重生之人渣反派自救系统高山果园炼狱孤行者转生成兽娘被神收编了陌上花开我要当影后保护校花半世浮生半世殇重生八零我每天靠败家躺赢敢霸凌我妹妹:那就杀个痛快!闹婚之宠妻如命极品警察穿越之黎明的秦重生之低调富翁他似春火燎原娱乐:表白失败后,拒绝当舔狗!小青梅她有点难追转职人皇,技能变态点很合理吧穿成癌症老头,还好我有遗愿清单前妻好可口:首席,别闹男神娇宠之医妻通灵民国,我在淞沪打造特战旅弃妃无双[综+剑三]明眸善媚都市妖孽狂兵灵启都市纪元:佣兵的平凡幻变灵气复苏:我走向无敌路他今夜又来撒野了这只皇帝会读心穿书后我渣了偏执大佬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玉阶血夫人要和离?疯批权臣亲她红温重生之得意人生小司机的美女总裁老婆四嫁帝王,三位前夫坐不住了断亲后,我带全村悠哉度荒年天崩开局:伪装神女我赢麻了佟贵妃只想修仙鉴芳年刚穿八零,资本家小姐要买我老公玫瑰戟她算哪门子表姑娘婉风沉王府里来了个捡破烂的崽崽重生矿奴,却成为人类救世主?王府弃妇,我靠养崽富可敌国小撩精太黏人,被偏执校草亲哭穿书被鞭打,我抱上黑化首辅大腿京夜婚动与病弱兄长共梦一鸣江山定我在板鸭很开心换嫁随军,谁家凶兽奶呼呼呀!殿下,你抢的王妃是顶级大佬野欲诱吻于他怀中轻颤净水迎帆我女朋友是学医的全家偷听心声吃瓜,我赢麻了荒年肉满仓,缺德后娘养歪女主!和死对头双穿,冷面丈夫成了权臣恶毒公主觉醒后,他们都想当驸马开荒躲乱世,我家过的太富裕了!肥妻苟山村养娃,疯批佛子急疯了民国恶女求生游戏苟分日常七零:娇气包大小姐随军闹翻天穿越开自助,办个酒楼做首富末世穿七零:手握空间带飞全家她谋六零娇娇作精,糙汉老公带我躺赢前夫处处护青梅,重生改嫁他疯了非分之想七零娇妻萌宠在手,随军护家无忧被换命格后,玄门大佬杀疯了女配她过分美貌撩倒五个男主后,娇美寡妇跑路了刚大一就与女神老师被强制结婚春深囚宦逃荒有空间,嫁绝嗣糙汉一胎多宝守寡后,我逼疯了满朝文武去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