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武都郡,北汉军大营内旌旗飘扬,战鼓喧天。北平王吴恒端坐在营帐中央,手中拿着一封来自侄子辽王吴浩的书信。这封信是由专人连夜快马加鞭送达的,信封已经被汗水浸湿,但字迹依然清晰可辨。
吴恒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取出信纸阅读起来。起初,他的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对信中的内容有些担忧;然而片刻之后,他的脸色又逐渐变得轻松愉快起来,眼眸中更是闪烁着一抹锐利而坚定的光芒。
紧接着,吴恒立刻传召了都督管亥和留守将领杨凤前来商议军情。待二人到来后,吴恒将那封书信递给他们,并示意两人仔细研读。
浩儿与司马懿此计甚妙啊! 吴恒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向摆在桌上的军事地图,语气充满自信与兴奋,你们看,诸葛亮为了发动北伐战争,几乎把所有的人力物力都投入其中,导致他后方的广汉郡、蜀郡等地防御力量极为薄弱。现在正是我们趁虚而入的绝佳时机!只要我们能够迅速出击,一举攻破敌人的心腹之地,就如同猛虎突袭羊群一般势不可挡,必定会让诸葛亮陷入混乱之中!
他目光如炬,扫视着眼前的众将官,心中已然有了计较。略作沉吟后,他猛地一拍案几,朗声道:“诸位,此次战役关乎我军生死存亡,必须全力以赴!我军现有七万兵力,应当分兵进击,趁敌军尚未反应过来之时,迅速扩大战果!”
话音未落,只见一名身材魁梧、满脸黝黑的大将应声而出,正是管亥都督。他步伐稳健有力,每一步都仿佛踩得大地微微颤动,口中更是发出一声犹如闷雷般的怒吼:“末将在此!愿听主公调遣!”
看着面前威风凛凛的管亥,他满意地点点头,继续说道:“好!本督现任命你率领三万凉州精锐作为主攻部队,从武都出发,向南进军,目标直指蜀国的广汉郡!此役务必速战速决,一举攻克广汉,对成都形成威胁之势!”
管亥闻令,立即抱拳领命,其眼神之中燃烧着炽热的战意,仿佛已经看到胜利在望一般。紧接着,他转身向身后的士兵们高声喊道:“儿郎们,随本将军出征!杀他个片甲不留!”一时间,喊杀声响彻云霄,士气如虹。
安排完管亥之后,他又将目光投向另一位将领——杨凤。这位杨凤将军虽然不如管亥那般威猛雄壮,但也是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只听得他大声喝道:“杨凤将军何在?”
杨凤闻言,赶忙出列躬身施礼道:“末将在!请主公下令!”他声音洪亮,中气十足,显然武艺高强。
他点了点头,沉声道:“今派你带领一万精兵强将镇守武都郡,确保我军后方安全无虞,并保证粮草供应源源不断。若有闪失,严惩不贷!”
杨凤深知任务艰巨,不敢怠慢,连忙应道:“遵命!属下必不负所托!”说罢,他也转身离去,开始着手部署防御事宜。
吴恒自己则目光炯炯地看向南方:“本王亲率另外三万大军,自侧翼进攻蜀郡!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军令既下,北汉凉州军团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战争机器,迅速行动起来。管亥率领的三万大军,多是久经沙场的边地悍卒,骑兵众多,行动如风,如同一股来自西北的黑色风暴,迅速席卷南下,兵锋直指广汉郡。
而此时,广汉郡的守备情况,恰如吴恒所料,堪称脆弱。郡守正是因当年街亭驻防不利、导致北伐受挫而被诸葛亮贬谪至此的马谡。马谡自幼熟读兵书,胸有韬略,长于谋划,但缺乏实战经验,且过于拘泥书本,不擅变通。被贬至广汉后,他虽有心振作,但郡内兵力本就不足一万,且为了显示“防御纵深”,他将这些兵力大多分散布置在北部与凉州接壤的广稷、阳平、阏氏三座边城,郡治所反而相对空虚。
当管亥三万凉州铁骑如乌云压境般出现在广汉郡北部时,警报如同雪片般飞向郡守府。马谡闻讯,初时惊慌,但很快强自镇定,搬出兵书,认为应当“聚散兵于一地,集中力量,与敌决战”。
有下属劝谏:“太守,凉州军势大,锐气正盛,我军兵少且多为新征郡兵,不如据城坚守,同时向成都和丞相告急,等待援军……”
马谡却摇头打断,引经据典道:“不然!兵法云:‘聚则强,散则弱’。今敌军深入我境,利在速战,我若分兵守城,正遂其愿,将被各个击破。当集中三城兵力,择一有利地形,与敌决一死战,方可挫其锐气!”
于是,他不顾实际情势,强行下令征调广稷、阳平、阏氏三城的守军,凑齐约一万人马,亲自率领,前往他认为“扼守要冲”的阳平山下,背山列阵,准备“依仗地利”,与管亥大军进行堂堂正正的决战。
管亥率领着大军浩浩荡荡地来到了阳平山脚下,当他看到眼前的情景时,不禁发出一阵狂笑。原来,蜀军竟然主动舍弃了坚固的城池防御工事,选择在开阔的原野之上摆开阵势迎战。更让管亥感到惊讶和不屑的是,对方的兵力明显比自己要少得多。
蜀中难道真的已经没有人可用了吗? 管亥嘲讽地说道,居然会派出这样一个愚蠢而又迂腐的书生来统领军队,简直就是自投罗网啊! 他毫不掩饰对敌人的轻视与蔑视,并立刻下达命令,要求全军全力出击,充分利用凉州军强大的骑兵部队,从左右两侧迂回包围敌军,同时派遣重装甲步兵从正面向前猛冲,一举突破敌方防线。
这场战斗似乎毫无悬念可言。一边是拥有三万名身经百战、凶狠残暴的凉州边境守军,他们长期在边疆地区征战厮杀,经验极其丰富;而另一边却是由仅仅一万人组成的匆忙拼凑起来的郡级士兵队伍,这些人不仅彼此之间缺乏默契和协同作战能力,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从未上过战场的新手菜鸟。在如此悬殊的实力对比下,当双方短兵相接之时,那些装备简陋、训练不足的郡兵们根本无法抵挡住来自精锐骑兵如潮水般凶猛的攻击。
凉州铁骑如同狼入羊群,反复冲杀践踏。蜀军阵型很快被冲得七零八落,士兵们惊恐万分,各自为战,甚至互相践踏。马谡在阵中挥舞佩剑,大声呼喊,试图稳住阵脚,引用各种兵书战策,但在绝对的实力差距和混乱的战场面前,他的声音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交战不到一天,蜀军便已崩溃。被歼灭者近半,余下的见大势已去,纷纷丢弃兵器,跪地请降。马谡本人也在乱军之中被北汉士兵擒获。
管亥坐在缴获的蜀军帅旗下,看着被押解上来的马谡,虽然袍服破损,灰头土脸,但依旧强撑着挺直腰板。
“马谡,汝主刘禅和丞相诸葛亮不识天数,屡犯天朝。今汝兵败被俘,可愿归降我北汉?以汝之才,不失封侯之位。”管亥按照惯例劝降。
马谡却昂起头,脸上带着一种兵败后扭曲的“悲壮”与“气节”,厉声道:“我马谡深受汉恩,岂能降汝等反国逆贼?今日兵败,有死而已!唯恨……唯恨未能尽展所学!” 他似乎至死仍认为自己的失败是时运不济,而非战略失误。
管亥见其拒不投降,也不再废话,冷哼一声:“冥顽不灵!成全你的忠义!推出去,斩首示众!”
随着管亥令下,马谡被押赴广汉郡城的市集,引颈就戮。这位纸上谈兵的将领,最终以这种悲剧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主将战死,主力被歼,广汉郡剩余的城池几乎望风而降。管亥大军仅用了五天时间,便以风卷残云之势,迅速占领了广汉郡全境。蜀国北部屏障洞开,成都直接暴露在北汉军的兵锋之下!消息传出,蜀中震动,也立刻像一道加急的军情,火速送往了远在汉中前线的诸葛亮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