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投来了异样的目光。
许攸更是冷眼相对,不屑之情溢于言表。
袁绍听后并未多加理会,他对郭图的能力早已心知肚明,此人不仅毫无价值,还屡屡给出错误建议,堪称完美避开了所有正确答案。
袁绍甚至开始欣赏郭图的独特能力——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如此坚定。
如今,他对郭图的建议已经形成一种反向思维:只要与郭图的意见相反,基本就能找到正确的方向。
郭图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尴尬,尤其是许攸那明显带着轻蔑的眼神,让他更加无地自容。
唯有西凉王的地位尚存疑问,但其他四人无疑是无可争议的绝世武将。
郭图心中充满屈辱,无法接受现状。
他认为自己的失势让昔日的支持者转而轻视他,对此深感愤恨。
他对袁绍的不重视充满怨气,暗自发誓将来定要报复这些看轻他的人。
他计划投靠西凉王,凭借自身能力获得重用,并洗刷耻辱。
然而,郭图的梦想不过是虚幻。
林枫认为他是毫无才华和品德的小人,根本无法担当重任。
林枫甚至希望他永远不要有机会施展。
郭图若真的投向西凉王,等待他的结局只会更糟。
他却浑然不知,仍沉浸于自己的幻想中。
与此同时,在徐州的小沛,刘备对林枫连续四次招募到猛将感到十分不满。
他咬牙切齿,但为了不刺激身边的关羽和张飞,他并未直接表达嫉妒。
他内心或许想问为何自己得不到这样的猛将,但担心这会引发两位兄弟的不安,最终选择隐忍。
关羽和张飞看到大哥愤怒的模样,也上前安慰。
刘备看着榜单上的诸多猛将,不禁有些不甘心:“西凉王虽有不少猛将,但我们兄弟三人也不逊色。”
张飞附和道:“大哥有我和二哥,自然不用羡慕别人。”
刘备却皱眉感慨:“只是看到林枫麾下的猛将层出不穷,心中难免不服。”
“为何天下英雄都投奔他了呢?”
这时简雍注意到榜单上的一个名字,问刘备:“主公,高宠是何方人物?居然如此勇猛,在两名金榜武将的夹击下还能占据上风。”
刘备闻言抬头,目光落在榜单上的“高宠”
二字,忽然恍然大悟。
他隐约记得这个名字,却又想不起出处,直到张飞提示:“大哥,这高宠可是当年虎牢关之战里,曹操提到的五位可正面抗衡李存孝全力一击的猛将之一。”
刘备拍额惊呼:“对,就是他!当年曹操在诸侯间提起过这个名字。”
关羽也想起往事,但他更在意的是榜单的信息:这个高宠竟能在十招内击败两名超一流的武将?即便是自负的他,也不得不承认,高宠的实力确实令人震撼。
关羽自认一对一的情况下,凭借前三刀就能轻松击败对手,但面对双人挑战却完全不同。
若想通过爆发力迅速击倒一位顶级武将,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因为另一位武将会立即支援。
即便关羽成功击杀一人,面对剩下的对手也只能进行持久战,而他的打法本就依赖爆发力,缺乏持续作战能力。
因此,他最多能在十招内解决一个,再与另一个展开拉锯。
这个推断令关羽震惊不已。
在他心中,自从达到绝世境界以来,除李存孝和李元霸外,他从不畏惧其他对手。
即便当年吕布独战三人,关羽亦无所畏惧。
然而得知高宠可能与其不相上下,这让他难以置信。
在一旁的张飞更是直言不讳,他看过高宠的战绩后,便坦言自己不是对手。
在张飞眼中,高宠无疑是顶尖的绝世武者,且已具备相当深厚的功底。
相较之下,张飞认为自己的二哥除了前三刀难以应对,后续招式尚可抗衡,但即便如此,他也只敢称自己为绝世之下最强者。
高宠的实力让张飞意识到自身局限,坦言自己仅能位列第七。
刘备得知高宠的表现后亦感惊讶,继而询问关羽和张飞与之相较谁更强。
张飞坦率承认不如高宠,而关羽则以“伯仲之间”
回应,虽语义相近,却隐含不同态度——“伯仲之间”
暗示双方实力相当,而非明确的上下级关系。
这种表达方式既维护了关羽的尊严,又客观评价了高宠的能力。
刘备听闻兄弟二人的回答后略感安心,庆幸高宠并未达到不可企及的高度。
起初,他担心高宠会成为像李存孝或李元霸那样的顶尖人物,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关羽始终坚守自己的骄傲,即便面对强劲对手也难以承认绝对劣势,除非对方远超常人。
例如,他对李存孝和李元霸心服口服,而对于吕布,即便吕布曾有过辉煌战绩,关羽依然认为自己与之旗鼓相当。
这种坚持体现了关羽的高傲本性。
刘备对于非顶级对手毫不畏惧。
除曹操、袁绍外,其他诸侯对西凉王多次上榜议论不断,皆因恐惧与震撼。
他们对以强势击败两位金榜武将的高宠充满兴趣,欲知晓其最终排名。
随后金榜持续更新,二十五名及更高排名陆续揭晓。
其中,孙策以97点个人战力和99点巅峰武力位列二十五名,被誉为当世超一流武将。
他继承父辈英勇,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如昔日项羽再现,因此自号“小霸王”
。
他曾斩杀自称“东**王”
的严白虎,并俘获丹阳太守周昕。
天道为表彰其功绩,赐予《霸王枪法》与扬州孙氏家族六百吨生铁。
此消息传开后,众人无不震惊于孙策年少成名的事实,对其父亲孙坚倍感钦佩。
相比之下,许多诸侯对自己的子女缺乏信心,倍感失落。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常让人无奈。
就连曹操这样杰出的后代也忍不住感慨:“生子当如孙伯符。”
孙十万听后满心疑惑,难道是在嘲笑他年纪小?更令人伤感的是,这个时空里流传的名言变成了“生子当如孙伯符”
,而非“生子当如孙仲谋”
。
但对孙权来说,这反而避免了被后人调侃“生子当如孙仲谋,合肥十万送人头”
的尴尬。
正当天下人为孙坚有如此优秀儿子感到羡慕时,扬州丹阳传来一声巨响,是孙策的小霸王枪掉落的声音。
孙策此刻满脸通红,额头青筋暴起,怒不可遏。
他难以置信地低吼:“怎么可能?我怎么会只排第二十五?”
在众人眼中,孙策年纪轻轻就能上榜已属难得,但他却对此深感羞辱。
身为“江东小霸王”
,他本应位居前列。
站在一旁的周瑜也震惊不已,原本以为孙策至少能进入前十,可事实却让他大吃一惊。
周瑜万万没想到,他平生最钦佩的勇者,竟仅位列天下第二十五。
这意味着,至少还有二十四人胜过孙策。
想到此处,周瑜内心顿感失落。
然而,孙坚对此却显得十分平静,他认为孙策未能进入前十是正常的。
尽管排名稍低,但差距并不算大。
周瑜见孙策毫无反应,仿佛早有准备,便疑惑地问:“主公,您不觉得惊讶吗?”
孙策闻言也看向父亲,发现他对自己排名毫不意外,反而有一种理所当然的感觉。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父亲早已知晓?
面对两人的疑问,孙坚叹息一声解释道:“其实我也有些意外。
我本以为你会在十五到二十之间,但结果却是第二十五,略低于我的预期。”
周瑜和孙策愈发困惑,特别是孙策忍不住追问:“父亲,为何如此?难道在我心中,我就不够优秀吗?为何只能排在十五至二十之间?”
孙坚见儿子情绪低落,忙安慰道:“并非如此。
我知道你英勇无双。
只是你年纪尚轻,天下能人辈出,你暂时还无法与他们相比。
单是我所知的顶尖高手就有不少。”
接着,孙坚向两人讲述了讨伐董卓时的见闻,特别是曹操提到的“五位绝世高手”
。
听完父亲的话,周瑜和孙策恍然大悟,同时也深感震撼,因为他们竟不知世间竟有这么多高人。
孙坚曾提到,当前天下至少有七位绝世武将,其中包括西凉王麾下的李存孝、李元霸等人,以及董卓身边的飞将吕布。
此外,还有关羽、张飞这样的顶级武将,加上河北的颜良、文丑,已知的实力远超孙策。
而实际上,还可能有更多的未知高手也胜过孙策。
因此,孙坚认为孙策排在第十五至二十名之间是有道理的。
但实际情况比预想更复杂,孙策的实际排名甚至更低。
接着,天界金榜公布了太史慈位列第二十四名,其武力值高达97点,被视为超一流的顶尖武将。
金榜对其高度评价,并授予特殊技能《戟箭双全法》及资源奖励。
消息一出,震惊天下,各路诸侯纷纷争夺这位在野武将,冀州的邺城也卷入了这场争抢之中。
袁绍目睹太史慈的英勇表现后,立刻命令沮授:“立即组织人手搜寻此人。
若他肯加入,任何低于上将的位置均可自选。”
此言一出,冀州的文武官员震惊不已。
上将之下任选?这意味着太史慈一旦到来,便将成为仅次于颜良和文丑的第三号人物。
众多老将对此表示强烈不满,纷纷劝谏袁绍改变决定。
颜良和文丑对此并不在意,毕竟新来的太史慈注定在他们之下。
然而,张合、高览等人却极为愤怒,认为袁绍此举对他们极不尊重。
田丰等人也劝说袁绍,但袁绍坚持己见,甚至反驳道:“如果你们能像太史慈一样优秀,自然也能得到同样的待遇。”
众人听后哑口无言,毕竟太史慈确实非凡。
从袁绍一贯重视出身的风格来看,这种承诺实属罕见,因为太史慈并非名门之后。
然而,迫于林枫势力的压力,袁绍不得不采取非常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