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抵达了辽东后,张书缘、李标,以及张世泽等人就率领着诸将,见到了袁可立。

而他与李标这两位文官之所以会出现在这里,这并不是因他们主动请缨而来的。

没错,自从秦良玉先行赶赴辽东了以后,朱由检就为了能打好此战又召开了一次御前会议。

在会议之初,除了张书缘、李邦华、钱龙锡、温体仁、孙承宗这五人外,其余之人全都选择了默不作声,以沉默来对抗朱由检的出征决定。

这倒不是说李长庚等六部尚书不通时世,不忠于朱由检。

而因为,那袁可立的谋算,对于大明来说是一件负担极重的事情,搞不好还会因此而酿出祸乱!

面对那些静默的文官,朱由检却也是没脾气,只得是深吸了口气,以口苦无奈之言去劝解他们了。

这好在有张书缘、李邦华、孙承宗及张世泽四人在场,而再加上朱由检又是苦口婆心的明言担责之下,所以这群人便就慢慢的松了口。

在松口之后,众人便就开始围绕着辽东的军政、后勤补给,以及国家内部的稳定和财政之事展开了讨论。

pS:这个会议博弈我就不写了,若写的话就太啰嗦了。

最终经过长达三天的讨论博弈,朱由检便就拍了板,决定调张书缘远赴东江整理军政要务,毕自严暂接银钱征收。

李标暂放冗员裁撤之事去往辽东勘验辽军,而其事务交由王永光全权负责。

而后又将洪承畴、虎大威、孙铨、孙传庭等一些能征善战之辈给升了次官(不升品),将这二十五万人给分成了前中后及左右五军。

洪承畴及左良玉负责右军,孙铨及虎大威负责后军,曹文诏及孙传庭则负责左军,前中二军则是由五军都督府中的那群侯爵带领。

没错,这二十五万人是由北方几个省份的数个卫所精锐所组成,所以洪承畴等人能被升官也是在情理之中。

至于朝廷中枢,则是各司其职,该维稳的维稳,该征粮的征粮,该宣传的宣传。

总之主打一个全力而出!

当然,对于这决定,那东浙二党那也是颇有微词的。

就比如,李邦华、钱龙锡、成基命三是极其反对调李标去辽东。

因为这在东林党看来,一旦要让浙党负责裁撤之事了,那他东林清流可就要倒大霉了。

而对于张书缘去辽东那就更是反对,在他们看来,这张书缘也不过是运气好没死在己巳大战而已,而想要借战事节制东江唯有派遣知兵之人,比如派遣李邦华或者是成基命、王永光或兵科给事中薛国观几人才为合适。

的确,李邦华与成基命几人是懂用兵事不假,但人数最多的清流却疏漏了一个问题,那便是东江的问题不在兵上,而是在人上!

倘若让这几位过去,这搞不好那毛文龙就会被他们给关押入狱了不可。

还是那句话,在眼下的朝中,对于毛文龙这个人,那是微词很大的,而这基本上可以说,那朝中的所有势力都有人在主张移除东江镇,并召毛文龙问罪。

而对于他们的主张谏言,朱由检则理都没理,直接就以“战时事大”为由,拒绝了他们的谏言。

……

我们说回当下。

进驻了锦州大营,张书缘、李标及张世泽三人就见到了袁可立。而他们身后的靡靡大军,则是在赵率教等人的安排下去安营扎寨了,只留着曹文诏等先行抵达的将帅跟随了在一旁。

“拜见老大人。”

还未步入主营,张书缘一行便隔着老远就瞧见了袁可立,紧接着众人便就对其摇摇的施了一礼。

“诸位客气了,这一路劳顿,诸位还是快快随我入营暂歇。”

袁可立也没纠结,大大方方的就受了他们这一礼,毕竟就眼下的朝廷而言,能让他有所顾忌的人是不绝不会超过十个。

“谢大人。”

见过了礼后,众人就在袁可立的邀请下步入了大营。

“老大人,敢问我军眼下战况如何?大凌河城可有脱困?”

坐下之后,李标这个老夫子就代表众人言语了。

“唉,李阁,实不相瞒,我军前沿正处焦灼,我军无法前出,敌军也无法攻我。至于我大凌河城…,眼下朱梅和祖大寿还被困在那城中。”

一听这话,张书缘三人瞬间就对视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神中看出了惊讶。

要知道,这关宁军可是花费了数千万白银所打造的部队啊,而这种部队竟然无法与之在外野战?!

“老大人,晚辈敢问这敌军战法如何?有何特点?还有我秦帅何在?”

在听闻到如此消息之后,张世泽顿时就坐不住了,旋即就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嗯…敌军战法酷似游猎,常以分割包围之法打击我军。至于特点,依老夫这么多年来看,其特点是在速度二字。而我秦将军眼下正在东江。”

袁可立是深吸了口气。

说实在的,面对建奴这种部队,大明还真没有太好办法处理。

因为,一是他建奴的部队是以骑兵为主,步军及火器兵为辅,二是地缘优势,三是人家士气强盛又可从蒙古及辽东牧场获得数量颇丰的战马补充。

而反观大明这边呢?

朝廷本就是因天灾支出巨大,再加之战马的培养又仅靠着甘肃的两处大马场,而且眼下辽东的牧场又丢了,所以这战马补充就一直是很成问题。

“速度…,那这该怎么打?”

“老大人,我大军眼下有多少战马?”

听到袁可立的话后,张世泽便就皱起了眉来。

“我辽东大军眼下有一万八千三百余匹骡马,若要只算战马的话,恐怕就只有一万不到。”

对于这数据,袁可立也是很想去弄袁崇焕的,因为他给的这数据全都是水分!

这据袁崇焕回奏朝廷及给袁可立的回信所讲,他报告整个辽东有八万一千匹骡马,可实际上呢?

经过袁可立的调查整合后发现,这马匹数量简直是差到离谱,也不知那银钱是都花在了防务建设上了,还是被他和心腹给分了。

的确,宁锦防线是吃钱粮不假,但这防线就算是再能吃钱粮,那也不能只漏了战马吧?!

说实在的,倘若这辽东真有袁崇焕所讲的有八万匹骡马的话,哪怕是只有四万匹战马,那也能打的建奴是哭爹叫娘的。

毕竟,大明不缺人,更不缺想要建功立业的狠人!

“一万不到,那与我这六千战马相加,应该是能搞一搞……”

听到袁可立报来的战马数量,张世泽就口苦不已,而一旁的其余将帅也是如此。

在古代不是所有的马都能叫战马,而一匹战马的养成是需要很多金银的,据史料记载崇祯时期的一匹战马成本,大致需要二十到五十两左右。

而这再加上三大营这些年的糜烂以及蒙古的叛变,所以大明眼下各地拥有的战马算在一起是绝不会超过三万!

“唉,张国公勿要叹息,我军眼下也不追求全面获胜,只要能打通锦州与复州之通道就好。”

袁可立是有心无力,但没办法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好吧,既然如此,那张某就没什么话说了,还请老大人能与我讲讲您与秦帅的布置。”

在了解完情况以后,身为负责此次出征总副将的张世泽,便就忍不住的想探讨军事计划了。

“好!不愧是我少年英郎,来老夫与你明言,我与秦帅之略。”

见张世泽没在此事上纠结后,袁可立当即就露出了笑脸,说着就要带人去看沙盘。

“老大人且慢,晚辈有所思虑想询问老大人。”

而就在此时,一直坐在旁边没开口的张书缘,就起身拦住了这二位。

“哦?张阁可是要问东江?”

“老大人果然见识渊博,一下就窥出晚辈的心思了。”

“诶,哪儿有什么渊博,主要是老夫看的多了而已。既然张阁问起,那老夫就与你们讲讲。我东江镇眼下有卒三万五,各协将帅百余人,骡马六千余,大小战船有三千。”

袁可立并没有隐瞒东江镇的情况,他明白,这张书缘和李标的到来就是为了东江镇!

“嗯,那看来毛都督这些年还是发展的不错。既然有如此兵将,那其这几年间成效如何?”

听到这个数字,张书缘并没有感到意外,反而是对后世的猜测又确信了几分。

“文龙这几年倒也还行,大小战役打过不下五十场,只不过这成效倒是甚微……”

袁可立说的没错,这由于他东江镇本身就在往藩镇化发展,再加上袁崇焕上台后的掣肘,所以这哪怕毛文龙是再想搞事儿,那他也搞不了。

当然,在这其中还有一个原因是,他毛文龙已到升无可升的地步了,所以这哪怕他是再搞出了什么的大功绩,那到最后也不过就是再增添些荣誉官职罢了。

没错,以他前些年来的事迹来看,无论是历史中的朱由检,还是这个时空的朱由检都是绝不会给他一品实权的高位的!

“是这样啊。那既如此,晚辈便心中有数了。老大人,眼下为时还早,若无他事,晚辈就先告辞了,等待日后再与老大人详谈。”

说罢,张书缘就准备起身告辞,转去皮岛了。

“嗯,好。既然如此,那老夫便就不挽留张阁了。”

袁可立看的很明白,所以他也就没去挽留张书缘了。

“礼卿兄(袁可立的字),若无他事,那汝立也……”

“嗯,去吧……”

同样的,见李标出言了,袁可立就更没话说了。

……

留下诸多将帅,张书缘二人就走出了大营。

出了营帐,张书缘二人则是皱眉叹息不已。

“唉,这时局怎竟会到此步。原以为我防线在这几任督师之下应是治理有方,但老夫却不曾想到,这情况却竟会是如此杂乱。”

走出大营,李标是一边寻觅着关内大军营地,一边是哀叹着看着张书缘。

“李阁事宜变迁,眼下之责全在我们呐。当然这若是无事,那陛下也就不需你我跑这一趟了。”

“是极是极,如此景象责任是全在我们……。对了,不知张阁对东江是个什么打算?”

“打算?我认为东江之事,需要你我认清现实,不应再设杂乱,毛帅之身更不可损。”

张书缘说的没错。

在眼下看来,毛文龙是不能被抓或被杀的,因为一旦他出了事,那东江镇就彻底乱了,搞不好其麾下的将帅还都会因此投靠到建奴那边。

“嗯,张阁所言有理。不过不知张阁要如何处理此事?”

听到这话,李标就刻意的奉承了一声。

“嗨,李阁这可问住我了。虽然眼下还不知如何处理,但张某却已是有了些想法。就是不知这想法李阁赞同否?”

“哦?张阁请讲。”

听到这话,走在路上的李标是一脸的好奇。

“李阁,依晚辈之见,这东江镇之所以会有眼下之状,其来源当属毛帅远离京都及其手中御剑。而我朝想要节制其,首当其冲就得从御剑下手。”

张书缘这话是不掺水分的,也犯不上去欺骗这老清流。

毕竟,在这满朝文武中,就属那中立的清流和东林党,是对毛文龙咬的最狠了。

而在历史上,袁崇焕怒杀毛文龙这件事,也少不了他东林党和朱由检的授意。

没错,历史中的毛文龙就很是张狂桀骜,尤其是在他滋扰过山东之后,朱由检就很想干掉他了。

“嗯,张阁所言不错,若其御剑被收,不亚于臂膀断裂之痛。可…可在卸去御剑后呢?”

李标是想刨根问底。

在他看来,毛文龙是非死不可的!

“卸去御剑后,我想允他再立功绩,随后引其入朝。只有这样,我东江镇才会无虞。”

说这句话时,张书缘是特地的揉了揉鼻子。而他这举动,瞧在李标的眼里就变了味道。

“嗯,张阁之言醒人。时至如今,老夫才明白为何吾皇会独宠张阁了。”

李标是微微的笑着,很显然他是读懂这句话的含义。

没错,这让毛文龙升官入朝是假,卸其权责是真!

这只要让他立了功,然后再叫朱由检给他安排个虚职留在京里,只要过去个三五年,哪怕到时候他真是被东林党给弄死了,那这东江镇也就受不到什么太大的影响了。

因为,只要他离开了东江镇,不用张书缘安排,那朝中的其他人就会自动站出来推举武将进驻东江了。

一路深谈,不多时,他二人便就去到了赵率教给安排的营地。

进入营地后,张书缘就与李标分开了,而他也没顾得上休息,只简略的收拾了一下,便就叫上了阳武侯薛濂等几位侯爵,带着一千兵丁就向皮岛出发了。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不让江山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乱世枭皇:柴荣三国:我能趋吉避凶倒霉蛋回到古代当法官十日游戏,但全员皇帝穿越古代,穷屌丝的人生逆袭穿越:刚成大将军,就要远征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贺平安一觉醒来变赘婿大乾九皇子贞观大闲人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这个武圣只想当官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逍遥六皇子,父皇恭请我登基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宋韵流年带着枪炮去大宋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三国:开局强抢甄氏五姐妹朱棣:什么?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长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逍遥县男:开局被塞了七个老婆日曜南明三国之召唤群皇降世特种兵穿越刘备再造大汉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开局废太子:召唤罗网明末:玩骑砍的我能无限爆兵穿越东汉:开局火烧黄巾军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红楼:这庶子怎么又争又抢骏驰青霄成语大搞笑大秦:我的青蛙能穿越临安风骨箭神三少爷清欢渡:味染人间重生大唐,在高阳公主府当牛马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跟宋江决裂后,我二龙山强的可怕穿越成了福岛正则庶出子三国:我,交州土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