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头场雨刚过,老槐树的枝桠上冒出层嫩黄的芽子。念禾踩着梯子往新搭的鸟架上钉木板,虎子在下头举着个铁皮喇叭喊:\"昨儿我见着戴眼镜的先生了,说要给你姐的书再印五千本!\"
\"真的?\" 念禾一激动踩空了,整个人顺着梯子滑下来,屁股墩在刚翻松的药圃里,沾了满裤腿泥。秀秀拎着水桶过来,伸手把他拽起来:\"都多大了还毛躁?你姐正在屋里给省里来的学生讲课呢,听见准得训你。\"
念槐确实在讲课,围着她的五个学生里,有两个是城里来的姑娘,正举着放大镜看蒲公英的绒毛。\"你们看这绒毛根上的小疙瘩,\" 念槐捏着颗种子给她们看,\"这就是它的种子,风一吹能飘二里地,比咱村的风筝还能飞。\"
穿红裙子的姑娘突然笑:\"念槐老师,你说话总带着股槐花味儿。\" 念槐刚要接话,听见院里吵吵嚷嚷,出去一看,原来是琉璃正追着念禾打 —— 这小子偷摘了她种在窗台上的西洋菊,要给鸟窝当铺垫。
\"你这猴崽子!\" 琉璃举着拐杖却舍不得打,\"那是李教授特意送的花种,你姐宝贝着呢。\" 念禾举着花跑向老槐树,突然定住脚:\"爷!你们看!鸟窝有动静了!\"
众人抬头,只见去年那对老麻雀正叼着干草往新搭的架子上飞,槐生蹲在地上卷旱烟,看着看着突然笑:\"这老东西,比人还念旧。\" 槐花端着刚蒸好的槐花糕出来,往琉璃手里塞了块:\"您尝尝,今年头茬槐花做的,比去年的甜。\"
正吃着,雷影扛着锄头进来,裤脚卷到膝盖,沾着新鲜的泥土:\"槐生哥,后山坡的艾草该收了,我让虎子去叫几个人,明儿一早就去割?\" 槐生点头:\"再叫上二柱子,他认得哪种艾草长得壮。对了,让你娘也去,她识得哪种艾叶能做艾绒。\"
雷影刚走,王院长骑着自行车来了,车后座捆着个大箱子:\"省里给咱寄的新仪器,血压计,量血压比摸脉还准。\" 他刚把箱子卸下来,念禾就踮着脚要掀盖,被秀秀拍开手:\"别乱动,这是给你姐学的新物件。\"
念槐摸着那银亮亮的仪器,突然红了脸:\"我还是觉得摸脉靠谱,我爹说每个人的脉都有脾气,就像每种草药都有性子。\" 槐生蹲在旁边装旱烟,闻言哼了声:\"傻丫头,新法子旧法子能治病就是好法子,当年你娘还说洋胰子不如皂角好用呢,现在不也天天用?\"
槐花正在院里翻晒槐米,听见这话笑着接:\"那是我没见识,洋胰子洗白布衫是干净,这点得认。\" 她把晒好的槐米装进口袋,\"明儿让念槐给城里来的学生包槐花饺子,让她们尝尝咱这土味。\"
第二天割艾草的队伍浩浩荡荡上了山,琉璃也跟着去了,拄着拐杖在坡下捡掉落的艾叶。念槐正教城里姑娘辨认艾草和青蒿,突然听见山下喊:\"念槐!快来看!\"
跑下去一看,原来是虎子挖着了棵胖嘟嘟的天麻,像个圆滚滚的土豆。\"这可是好东西。\" 琉璃用拐杖扒开周围的土,\"炖鸡吃最补,你爹最近总熬夜整理药书,正好给他补补。\" 念槐小心地把天麻挖出来,用叶子包好放进竹篮:\"晚上就让娘给爹炖鸡汤。\"
傍晚收工回来,药圃里晒满了艾草,绿油油的像铺了层毯子。念禾和虎子在毯子上打滚,被槐花拿着扫帚赶:\"别压坏了!这是要卖钱的,能给你姐买新的医书。\" 念槐听见这话,红着脸跑回屋 —— 她床头的箱子里,已经攒了三本新医书,都是李教授从省里寄来的。
夜里吃饭时,槐生突然说:\"我想在草药园边上盖间新屋,给念槐当诊室,再隔出间药房,省得看病抓药挤在一块儿。\" 槐花正给琉璃盛汤,闻言抬头:\"我早跟秀秀合计过了,让雷影给看看地基,他盖房是把好手。\"
念槐刚要说话,被念禾抢了先:\"我要在诊室窗台上安个鸟架,让麻雀也能进来听病!\" 秀秀笑着捏他的脸:\"你当麻雀是你啊?人家忙着孵小鸟呢。\"
过了几日,盖房的地基真的挖好了,雷影带着四个瓦匠,每天天不亮就来干活。琉璃坐在院里的竹椅上监工,看见哪块砖没砌平就喊:\"二柱子,你那砖歪了!当心将来漏雨!\" 二柱子笑着应:\"婶子您放心,比给我媳妇盖陪房还用心。\"
念槐趁讲课的间隙,总爱跑到工地边看,手里还拿着本笔记,上面画着诊室的草图:靠窗要摆张桌子,放血压计;墙角要安个药柜,比爹那旧药柜多三层;最要紧的是窗台上,得留块地方放西洋菊。
这天正画着,李教授突然来了,身后跟着个穿西装的男人,说是出版社的:\"念槐同志,你的《乡土草药图鉴》卖得可好,我们想再版,加些新的草药图,比如你新种的西洋菊。\"
念槐捏着铅笔的手直抖:\"我...... 我怕画不好......\" 李教授拍她的肩:\"你画的草药都带着精气神,比相机拍的还活。对了,省里的医学院想请你去当兼职老师,每月来两趟就行,给学生讲讲实地认药。\"
槐生正在给瓦匠们递茶水,闻言直摆手:\"她哪能当老师?连县城都没出过几趟......\"
\"叔这话不对。\" 秀秀端着刚熬好的绿豆汤过来,\"念槐现在认的草药,比省里有些教授还多呢。上次有个老教授,把苍术当成白术,还是念槐指出来的。\"
夜里,念槐翻来覆去睡不着,跑到院里看老槐树。月光透过枝桠照在新搭的鸟架上,老麻雀把头埋在翅膀里,睡得正香。\"你们说我能行吗?\" 她对着鸟窝轻声问,风穿过树叶,沙沙的像是在说 \"能行\"。
盖房的进度很快,不出一个月,新诊室就立起来了。上梁那天,雷影特意杀了只大公鸡,把鸡血抹在梁头上:\"图个吉利,将来看病的人都能顺顺当当。\" 念禾爬在老槐树上,举着个红布条往下扔,正好落在新诊室的屋顶上,引得众人拍手笑。
诊室里的药柜刚摆好,就来了第一个病人 —— 是邻村的张婆婆,咳嗽得直不起腰。念槐先给她摸脉,又用新血压计量了血压,然后开方子:\"您这是风寒犯了,我给您开三副药,里面加了咱新收的艾草,比普通的药效强。\"
张婆婆刚走,城里来的学生就围着念槐问:\"念槐老师,摸脉和量血压,哪个更准啊?\" 念槐收拾着药碾子笑:\"就像咱认草药,看叶子也对,闻味道也对,只要能认出它来,咋都行。\"
傍晚关店门时,念槐发现窗台上多了个鸟窝 —— 是念禾偷偷搭的,里面还铺着她做针线活剩下的花布条。\"这小子,\" 念槐笑着摇头,突然看见老槐树上的新鸟架里,老麻雀正喂刚出窝的小麻雀,叽叽喳喳的,像在唱歌。
槐生站在她身后,手里拿着本新装订的药书,是他整理的祖传方子:\"丫头,这书给你。爹没啥本事,就懂这点草药,都教给你了。\" 念槐接过药书,指尖摸着封面上爹写的 \"济世\" 两个字,突然鼻子发酸:\"爹,我不去省里当老师了,我就守着咱家的药圃和老槐树。\"
槐生摸她的头笑:\"傻丫头,去省里是让更多人知道草药的好,就像蒲公英的种子,飞得远才能长得多。你走了,这不还有你娘,有秀秀,有琉璃吗?还有这老槐树,这鸟窝,都在这儿守着你呢。\"
夜里,念禾趴在炕桌上写作业,突然问:\"姐,你去省里,能给我带个会转圈的铁猴子不?虎子说城里小孩都玩那个。\" 念槐给他削着铅笔笑:\"给你带个更大的,能上弦的那种,不光会转圈,还会翻跟头。\"
窗外的老槐树上,新出窝的小麻雀偶尔叫两声,像是在说晚安。槐花在灶上给琉璃熬安神汤,秀秀在整理明天要晒的草药,槐生坐在灯下,给念槐的新医书盖印章 —— 那是他特意请镇上刻章先生做的,上面刻着 \"槐氏药谱\" 四个字。
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新诊室的屋顶上,也落在老槐树的鸟窝里。念槐躺在床上,听着院里的动静,突然觉得,不管走多远,只要老槐树还在,鸟窝还在,家就永远在这儿,像槐花的香味,不管飘多远,根总扎在这片土里。
第二天一早,念槐背着书包要去省里时,发现老槐树上的新鸟架里,多了几根彩色的布条 —— 是她做针线活剩下的碎布,不知道被谁悄悄放进去的。她抬头看着叽叽喳喳的麻雀,突然笑着挥挥手:\"等我回来给你们带新的干草,比这布条还软和。\"
风穿过槐树叶,沙沙的像是在应和,阳光落在药圃里的西洋菊上,黄灿灿的,像撒了一地的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