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宝珠自以为打击到了满满,走的时候脑袋都是仰着的。
留下满满摸着脑袋发懵,
“她说什么了,不是,我说什么啦,她这反应,对吗?
怕不是有点啥毛病吧?”
有没有毛病她不关心,而且,第二天,就听说陆宝珠回去上班了,离开的时候跟苏卓两个人脸上都带着花,传话的李秀芳有点幸灾乐祸,
“你没看见,苏卓脖子上都是挠的血膦子,脸上从这儿,到这儿,”
她比划着自己的脸,
“除了眼睛,别的地方都没有幸免,哈哈!他出门的时候,还特意拿了个围巾挡着,他要好似不挡还好,这一挡,哈哈,还是个粉色的围巾,路上的人都看见了。”
想想那个场面,满满也忍不住的想笑。
“还有那苏宝珠也是,脸上倒是没有太明显的伤,不过那黑眼圈啊,推着自行车都晃晃悠悠的,好像是被妖精吸干了精气。”
最后一句是贴在满满的耳边说的,说完自己就笑了,
“你说,结婚是为了啥呢?就为了天天有个人动手?”
满满,“......这是反面教材,”
李秀芳脸上的笑意渐渐的消失,
“是啊,反面教材,可是,那也是个家啊,吵架也要有人才能吵起来,一个人......”
满满盯着她看,
“你想结婚了?”
“也不算,”
李秀芳自嘲的摇头,
“不是我想,我是不知道是不是应该结婚,回城没有希望,干活我倒是不怕,只是怕闲下来,一个人的时候,有时候感觉,有些孤单,”
前些天,李秀芳已经搬进了知青点的那个小房间,还特意来跟她说了一声,毕竟里面都是特意给她收拾的,
“你说,我们还有回城的机会吗?”
“你想回城?”
哦,她忘了,下乡的知青,哪有不想回城的。
“我也不知道,就是觉得,有点不知道我应该干什么的感觉,上工,下工,上工,下工,分粮,我来了这么长时间,每天都是重复一样的事情,睁开眼睛我就知道今天要干什么,甚至听她们吵架我都能预料到下一步会说什么,是真的吵架,还是没事找事,逗乐子。
嗯,特别的千篇一律,甚至有些麻木,我现在都感觉,就是在山上找个野果子,我都能高兴半天。
你能理解那种感觉吗?”
“那你有特别想做的事吗?特别喜欢的?吃好吃的?赚钱?”
李秀芳思考了几秒,迟疑的问道,
“喜欢看书,算吗?上学的时候我就喜欢看书,但是家里只能供起一个孩子,加上我妈也不想让我学的太多,她认为,女孩子学多了,心就野了,不听话,所以初中毕业以后,我就辍学了,我哥还行吧,知道我喜欢看书,有时候偷偷的给我看,不让我妈知道,后来,我哥高中的题有的还来问我。”
说着说着,李秀芳自己就笑了,
“你说可笑不可笑,我一个不上学的,争分夺秒的想想学习,他被全家供着求着上学的,考试却是次次不及格,还能大大方方的去,我起早贪黑临时工赚那几块钱,还是他的零花钱。”
重男轻女这种事情,真的是无处不在,后世都还屡见不鲜呢,这个满满可解决不了,也只能劝着,
“那你还惦记着回城?还回到那个家?回去之后呢,继续赚钱供养着他们?”
咳咳,好像有点挑事,说完她自己就发现了,但是想想又没有什么问题,女生嘛,自然要站在女生的角度,总不能让她为重男轻女的恶习去添砖加瓦吧?
“其实,我是这么理解的额,下乡也就相当于独立了,你现在这不就是自给自足嘛,上工,分粮,粮食不够也没有人替你分担,对不对?这村里的人家,没分家的工分都是放在一起,只有分家的才会独立呢。
你想想是不是?
反正你已经独立了,那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就朝着那个方向努力呗?
想吃饱饭,就努力上工,想回城,就打听一下回城的渠道。
如果想继续读书,”
她顿了一息啊,果然李秀芳的目光已经带着一丝不太明显的急迫,
“我还能读书?”
“为什么不能?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
“可是,现在的学校都停课了,而且,我这个年纪,呵呵我已经二十多了,就算能上学,跟一群中学生坐在一起上课,都不是一个辈分了。”
“那要是上大学呢?”
安静了几秒,李秀芳猛的站起来,
“你,你逗我的吧?我一个初中毕业的,怎么能考大学?
再说这高考都停了这么多年了,你就别安慰我了。”
叹口气,满满总不能说再过两年,就会恢复高考吧?
“你想啊,国家总要发展的吧?学生不上学,这知识怎么传授出去,是不是?
停课又停课的道理,高考也是一样,取消有取消的道理,但是,我总觉得,国家要发展,教育这方面早晚都会重视的。”
李秀芳也不是笨,相反,她还很聪明,就是被自己的想法和母亲的pUA给糊住了脑子,慢慢的思考起来,自己也能想明白,只是刚想通,就又颓丧了,
“可是,可是我才初中毕业,就算恢复高考了,我也不够格啊?”
恢复高考后的首次全国统一考试安排在1977年12月,对应学籍为1978级学生,而且放宽年龄限制(实践经验丰富者可放宽至30岁),允许工人、农民、知青等群体报考。
满满心里明白,却不能跟她明说,只能劝,
“各个学校都停课了,以后还看不看毕业证还不一定呢,再说,就算不高考,那东西学到手也是有用的,反正你现在没事,就当打发时间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用上了,你这叫,不打无准备之仗。
人家工厂招工现在也不光看毕业证了,技多不压身。
万一真的恢复高考,万一真的你符合要求,别人麻爪的时候,你,昂,都熟记于心了,那你算不算是,先人一步?”
前面的鸡汤没用,但是最后这句话,李秀芳听进去了。
是啊,反正她也没事,这马上猫冬了,只要粮食和柴火准备的足够,她可以不出门,那她的那么多的时间,不都可以用来学习吗?
犹豫了一会儿,她咬咬牙吗,算是接受了满满的建议,
“行,我那还有两本带过来的书,改天让我哥把他的教材给我邮过来。”
“你,打算让家人知道?”
李秀芳条件反射的摇头,
“不是啊,啊......也对,他知道,家里就知道了,哎!
你说,咱们下乡的酒只有这几个出路吗?”
满满咬着一颗栗子,正在跟栗子皮作斗争,闻言头也不抬,
“不然呢?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自己努力就是了,即便可能达不到你的预期,但是努力的过程,也有无数种的希望和可能,就像上山一样,也不一定非要登顶,还很多岔道,谁知道就没有哪个岔道还能直达另一个出口,是不是?”
“你说的轻松,你家这位对你好,合着你是不着急了,对了,你想回城吗?”
两个人是坐在西厢房的外间说话,门外,一个身影正要伸手开门,听到声音就顿在原地,静静地听着。
栗子扔进辠,栗子皮往炉子里一扔,满满毫不犹豫,
“不想。”
“你,认真的?城里没有值得你惦记的东西?”
想了想,李秀芳干脆的说出来,
“听说,苏家人真的不是你的亲生你父母,你的亲生父母是省城的?”
“昂,据说是。”
满满漫不经心的又扔了几颗栗子到炉子上,不紧不慢的扒拉着,这放松的态度让李秀芳有些摸不准,
“你,不准备跟父母回省城的家?他们也同意吗?”
“我已经结婚了,我的家在这,我干嘛要走?”
“那你就愿意,后半辈子也生活在这里?我知道你丈夫对你很好,听说你婆婆对你也很好,但是你甘心一直留在农村吗?”
“嗯,也没有什么甘心不甘心的,生活都是自己的,怎么开心怎么来,是不是?
这农村,除了生活环境和交通比城里要不如,其他的,我觉得都很好啊。”
李秀芳沉默了一会儿,
“可是,我还是想出去,我想去大城市看一看,闯一闯,我不想一辈子都在这个地方终老,树上都说,外面的世界很大,我知道,我的见识少,我很想出去看一看我没看过的世界。”
“这个也不矛盾,我也想出去看世界,看看这边没有的风景,尝一尝这边没有的好吃的,去看一看其他地方的风俗,趣事,去见一见书上的世界。
但是也不代表就一定要回城,”
满满不能跟她说过两年高考开放了以后,很快就是改革开放,市场也自由了,想去哪儿都很方便。
想了想,她干脆继续上鸡汤,
“现在我们在这,是因为只能在这,但是,想我刚才说的,如果恢复高考了,你再想想,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
李秀芳的眼睛都带着憧憬,
“我们可以去上学,去学很多不知道没接触过的知识和领域。”
“是啊,我们要去一个崭新的城市,我们去上学,去认识同学,老师,朋友,可以见识很多没见过的世面,接触和我们不一样的人群,阶层,重新去了解这个社会,到时候,你的想法,真的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门外的人影静悄悄的,嘴角上扬。
“我跟你说个事吧!
前些日子,铮哥有事出门,我跟他一起去了一趟。
大暴雨,导致水库大坝泄洪,泥石流,整个县都被淹了,你能想象那个场面吗?”
李秀芳瞪大了眼睛。
“我们是去找一个大哥,他就在受灾县的隔壁县,这次就负责幸存者的后勤工作,我都看到了。
我跟你说,对我的刺激真的不小,那种视觉冲击。
大操场,打眼一看,都是帐篷,从灾区救回来的人,幸存者都安置在那里。
有失去父母的孩子,失去儿女的父母,失去妻子的丈夫,有刚生完孩子的产妇,刚刚出生的婴儿,帐篷里,几乎每时每刻都能听到哭声,是那种特别绝望特别空洞的声音。
我跟你说啊,我认识一个小孩,五六岁。
他妈妈不在了,他和父亲一起生活,这个父亲很好,水下来的时候,他就把孩子放在自己肩上,后来就举着,他们幸运啊,被救援队救了。
孩子安全了,他父亲也很热心,也想给儿子做个榜样,就帮着一起救援,结果,最后把人救了,他却没回来。
我去的时候啊,这个小钢蛋,就每天的坐在门口那儿等,说要等爸爸回来,他不知道他爸爸已经没有了,还把发给他的吃的留着,都说要留给爸爸吃。
那时候我也不知道啊,我就跟他一起坐着,听他讲他爸爸。
后来我要走的时候,又去看他,他已经知道爸爸回不来了,就那么小的一个人,就那么坐着,眼睛都没有光了,你知道吗?跟我说,为什么爸爸不能回来陪他了,以后他是不是也是没有人要的小孩了?
幸存者有很多孩子,那时候他已经明白一些了,他跟那些孩子一样,没有亲人了。
你知道回来之后我是什么感受吗?
人,真的很脆弱。
活着也就几十年,干嘛要难为自己,想做什么就去做,不对别人对国家有危害,那我觉得就没有问题。
如果,如果能做一些让自己心里愉快的事,能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那不是更好?”
“所以,你不回城,是不想难为自己?”
“算是吧,城里我确实没有什么值得惦记的东西,而且,如果能恢复高考,那我肯定要试一试的,不是为了回城,而是为了有资格去看更大的世界。
嘻嘻!
我都想好了,到时候,我去上学,铮哥赚钱,我妈可以帮我们带孩子,放学了我们可以领着几个孩子,去散步,遛弯,去看自己喜欢的房子,带着他们去旅游,去看世界。”
“你要,带着你婆婆一起去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