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李自成点了点头,开口说道:“这个军师就不要操心了,朕亲自去安排我大顺在潼关内的士卒们放下武器,集中休息,毕竟朕现在还算是我大顺的皇帝陛下呢!”
随即,李自成站起身来,冲着宋献策说道:“军师,这些人就交给汝了!”
“是,陛下……”宋献策低声说道。
随即李自成带上亲军,骑马飞快的朝潼关关墙处而去。
……
一个时辰后,一匹快马乘着夜色,飞快冲向潼关关墙之外的明军大营。
此刻在大营内的崇祯皇帝,在接到李自成写给自己的信件后,立马对唐王朱聿键开口说道:“传令下去,所有士卒集合,辎重留在营内,先派八千人进入潼关,将关门控制起来,后续再从容运输辎重!”
“是!”一旁的朱聿键恭声说道。
“呜呜呜……”
深夜时分,明军大营的号角声响起,唐王朱聿键亲自带着八千步骑,浩浩荡荡的往潼关行去。
崇祯皇帝则是带着玄甲营亲兵随后跟上。
众人行至潼关前,明军按照约定,对着关墙上拿出火把晃了晃。
随后,只听“吱吱呀呀”的绞索之声传来,厚重的潼关铁门对着他们缓缓的打开。
“驾!”
数百名明军骑兵一马当先的从关门洞口一拥而入,随即很多的明军步骑源源不断的快速跟上,极速冲入潼关。
此刻,守卫潼关的大顺右威武将军郝摇旗,已经下令,带着全部顺军让出了关墙的位置,下了关墙,集中在了一处空地上。
众人神色复杂的看着明军顺利的接管了他们守卫多时的潼关。
等到明军彻底控制了潼关,崇祯皇帝这才缓缓的入关而来。
紧接着,关外剩下的数千明军开始拉着辎重营帐等物资,开始源源不断的往潼关之内运输着。
……
第二天一早,旭日东升,等到潼关城内早起的百姓们发现,只见城楼上的日月旗帜迎风飘扬,上书大大的一个“明”字!
“啥?这旗咋变成大明滴咧?”潼关关城内的百姓纷纷有些神情恐慌的互相低声交流着。
“难道是昨晚大明的军队打过来咧?”一名潼关百姓低声说道。
“你瓜咧?昨晚额听说咱大顺的李皇帝打了胜仗,好多大人都去给人家庆祝呢,怎么可能打仗啊?”一名百姓反驳道。
“就是就是,就算是打仗,咱们昨晚都莫听见放炮声,也莫听见喊杀声,咋能打仗嘛,是不是你看花眼咧?”又有一名百姓附和道。
“这不可能,额之前就是大明的民户,当了几十年大明的百姓咧,咋可能看错呢?”那名百姓抚摸着胡须,瞪眼说道。
众人正在交谈之际,只听得街上“隆隆”的马蹄声响起,众多百姓远远的看到后,纷纷忙不迭的四处躲避,害怕这些兵丁四处抢掠。
很快,这些骑兵打着大明的旗帜,从街上呼啸而过,没有想象中的“兵过如篦”般的抢掠,相反,那些打着大明旗号的士卒们,握着长枪,二十步一名士卒,将潼关城的各个主要街道都站满了。
看到这些大明士卒这番动作,有胆子大一些的潼关百姓们缓缓走了出来,探头探脑的看起了热闹。
结果那些明军士卒们还是如同铁铸一般站在那里,于是有更加胆大之人凑近了站岗的明军士卒,小心翼翼的问道:“敢问军爷,您是大明的兵吗?”
那名握着长枪,身穿布甲的明军士卒微微的点了点头。
见状周围的百姓纷纷惊讶的瞪大了眼睛,怎么一夜之间,潼关城头变换大王旗,从大顺就变成大明了!
看到那名明军士卒没有对他们恶语相向,这些潼关百姓的胆子更大了一些,他们三三两两的围在那些士卒面前,七嘴八舌的询问起来。
但是那些明军士卒始终一言不发,就是点点头,摇摇头,不向他们透露半分他们想知道的内容。
正在嘈杂之时,只听得远处又是一阵“轰隆隆”的马蹄声响起,这次来的骑兵更多。
街道两边的百姓纷纷住口,站在那些明军士卒后面,伸长脖子往马蹄声响起的方向望去。
渐渐的,一队玄衣玄甲的精锐骑兵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他们手握长枪,骑着战马,队列严整的从街道上由远及近的行来。
站在那里的百姓们纷纷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看着这些浑身冒着肃杀之气的骑兵从他们身前经过,有些畏惧的向后缩了缩。
而站在他们之前的那些步卒们则是挺直了胸膛,眼中有些羡慕的盯着那些骑兵。
“乖乖,这大明的军队何时有这么骇人的气势了?”一些百姓互相看了看,暗暗咋舌道。
紧接着,街道尽头出现了一面五色三辰黄龙旗,旗帜上以明黄色为底,正中间红圈内绘五爪正龙,辅以日,月,天极环绕。
正是那面大明天子龙纛!
街道两旁的潼关百姓虽然从来没见过这种旗帜,但是龙纛上绣着的五爪金龙图案他们还是认得的。
“啊!莫非是大明皇帝陛下来了?”一些百姓一脸震惊的喃喃自语道。
随即,他们就看到有人已经不自觉的对着那面旗帜跪了下去。
“呼啦啦……”
片刻间,街道两旁的潼关百姓们都跪了下去,然后他们就看到,在那面龙纛下,则是一名身穿玄色山文甲的英武中年将领,正提着一杆泛着寒光的马槊,缓缓行来。
“拜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街道两边的明军步卒涨红了脸色,屈膝半跪在地上大声说道。
“啥,皇上?!!”潼关城内百姓已经被震惊到有些麻木了,他们看着马背上那道英武的身影,随即口中也跟着那些士卒喊了起来。
“拜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拜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拜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马背上的崇祯皇帝面带微笑,频频对着街道两旁的士卒和百姓们点头致意。